市場的波動是廣泛的參與者意志集合競爭的產物,從市場建立開始它就有了自己的生命--只有精神生命。對於每一個投機者來說,我們唯一的使命就是從市場上賺錢。而對於市場本身來說,它唯一的使命就是消滅所有的參與者。至於所謂的發現價格、套期保值等等,那只是人們對市場的期望,或者對市場來說,只是它執行自己使命的副產品而已。
市場怎麼消滅參與者呢?參與者的投機模式,可以分為追漲殺跌(也就是跟隨趨勢的)和抄底摸頂兩類,市場對付我們的方式,也就很簡單了:通過大量的震盪來消滅追漲殺跌的,通過少量的單邊趨勢來消滅抄底摸頂的,也就是通過投機者的自相殘殺來維護自己的生命。
一個具體的操作模式(無論是基本分析法還是技術分析法還是直覺交易法)只能較好的具備一種屬性--或者追漲殺跌,或者抄底摸頂--在另一個屬性方面必然有不可避免的嚴重缺陷。
有人可能希望預先判斷出震盪行情還是單邊行情從而相機選擇具體的模式,但這是不可能的。市場價格變動是參與者意志集合競爭的產物,是一個混沌體,不但無法預測未來的價格,連未來是震盪還是單邊都無法預測--當然不是說一次都不可能預測正確,扔硬幣還有50%的概率呢--而是說無法形成規律,因為混沌的價格波動根本就沒有內在規律。
這就是說,無論一個交易模型在過去一段時間表現多麼好,它都只是對過去價格特徵的擬合而已,無法證明將來也能夠永久有效。要證明永久有效,只有一個途徑--證明價格波動的規律,然後按照這個規律來制定交易模型。然而,實際上市場根本就沒有規律可言。在某一段期間內,它看起來好象是有規律的,但是必定會隨著參與者的發現而完全改變運行方式,讓這個所謂的規律成為暫時的特徵,成為垃圾教條。
有些人驕傲的以為,甚至公開宣稱,他們發現了市場的價格波動方式,從此可以永遠輕鬆的賺錢了,而且還很有把握的重倉操作。這是很可笑的,這些人不是別有用心,就是對市場缺乏深刻瞭解,很幼稚。天下哪有永動機呢。不要把市場一段時期內的特徵上升為規律,否則早晚會敗的很慘。規律與特徵是有本質區別的--規律是內在的,恒定的,而特徵是外在的,易變的。一段時期內的特徵,在以後未必仍然如此。
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任何具體的操作模式,不管在過去表現多麼優秀,你用它賺取了多少利潤,都無法表明在將來多久時間內繼續有效。它是有有效期的,可能是幾個月,幾年,也可能是幾百年、幾千年,或者更久,這要看你所選擇的價格運行特徵能夠保持多久,但就是不能證明它永久有效。這是很讓我們擔心的一個問題。不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就無法推測我們的交易模式的有效期是多久,很可能會在建立不久之後就失效,或者短時間的成功讓我們麻痹,以至遭受慘重損失。所以,你在確定你的交易模式,或者委託別人理財的時候,不能只考慮過去的表現,還必須要考慮到這個問題,同時在它的有效期上下賭注--一旦接受這個交易模式,就等於已經假設它能夠長久有效--儘管很不幸,事實經常讓人失望。
認識到規律和特徵是完全不同的,可以證明很多問題,例如:
1、為什麼要追求簡單?很明顯,任何一個操作模式只是對市場價格波動特徵的擬合,而非對規律的擬合,所依據的特徵越精細,在一段時期內表現就越好,但是特徵改變的可能性就越大,模式失效的可能性也越大。而依據的特徵越粗略,可能某段時間的表現沒有前者那麼理想,但是生命力就越強,因為它有充足的彈性,來應付價格波動的無限種可能性。要知道,價格可以在任何位置向任何方向波動任何大的幅度,彈性不夠的規則是無法應對的。所以,最簡單的才是最好的。
2、為什麼不能重倉操作?特徵是無法證明能夠保持永久的,隨時都可能改變,操作模式也隨時都可能失效,而我們是無法判斷這個失效起點的。所以,為了保存力量,一定要輕倉操作,還要分散投資品種。
3、為什麼不要隨便改變規則?以指標為例,有人說所有指標的長期期望收益趨近於零,這是錯誤的。實際上只要堅持使用,很多指標能夠產生正收益。利潤來自哪里?市場上的參與者,其理性水準相差甚遠,能夠穩定盈利的人,其必定比大多數人要理性的多,可以很好的控制心態、資金管理等。
成功,是一個少數人的王國,只有邁入這個"理性王國",才能穩定盈利。利潤,就來自於那些"理性王國"之外的人。
再來說指標。一個指標的參數,只能在某些時候好用,在不符合市場特徵的時候是無效的,這時候的損失無可避免。如果為了適應當前需要而不斷修改參數,最終會導致指標的負收益。不僅僅指標是這樣,任何一套交易規則都是如此。
那麼,我們就真的不能從理論上證明我們的模式的生命力嗎?
可以,而且同時可以很好的證明交易系統的效用,但是需要附帶假設,而這個假設必須是非常客觀的。越客觀越好。一定要記清楚:不要把特徵上升為規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