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9日

參孫情結


來源:中國社科院第363號
日期:2013/10/15

《聖經》中有一個著名的有關參孫的故事,他是一個英雄。對這個故事的含義有多種解釋,故事中以色列人參孫是個上帝授予其力量的人,他拆毀了敵人非利士人(也很強壯)的神殿,自己也死在了這個過程中。我對這個故事的理解是,一個看似不合常理的行為(參孫在這個過程中死去)既是英勇的,也是相當明智的,因為它成了擊敗強敵、使其“人民”得救的方式(可能是唯一的方式)。

我們今天似乎有很多這類參孫存在,他們正在阻止或試圖阻止與敵人達成他們認為是危險的“妥協”。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說,一個糟糕的協定不如沒有協定。他指的是他眼中有關敘利亞的美俄協定以及有可能達成的美國-伊朗協議。在哥倫比亞,前保守黨總統猛烈抨擊現保守黨總統,因為在古巴和巴西的贊助下,他正在與被稱為FARC[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的遊擊隊組織談判。



當然,我們有大量的非談判正在美國進行,美國國會尤其是眾議院的茶党成員正利用自己的力量否決任何與敵對勢力達成妥協,他們認為後者總體上由奧巴馬和民主黨帶領,並與那些他們眼中的內部敵人串通一氣,即那些要求達成某種“妥協”的所有共和黨人。

不難表明,所有這些參孫正在毀屋拆房,不但要砸死敵人,還要砸死自己。但對他們來說,即使這是真的,那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他們在自己尚有力量的時候必須現在就這樣做。不然,敵人就會取勝,並且使他們認為正在犯下的罪行得以制度化或維持下去。

這種不為所謂的實用主義所動的所謂的意識形態鬥爭,並不是最近10-20年才發明的。它像人類交往活動一樣古老。但它現在擁有一個特殊的性質,這恰是由於我們正經歷我們這個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結構性危機的陣痛。在結構性危機中,我們可能看到兩大現象—大規模認知混亂以及—作為其結果--觀點的大幅度反復搖擺,而這反過來又導致甚至更劇烈的搖擺。

由於有越來越多的群體準備拆毀神殿,即使自己同歸於盡也在所不惜,最困惑和不知所措的人是所謂的權貴階層。他們可以玩世不恭地操縱並讓自己得逞的日子一去不返了。 “變化越多,越保持不變” ["plus ça change, plus c'est la même chose."] 也不再有效。或者,沒有明顯的變化是真實的;都是在裝潢門面,只不過人員變變而已。

那麼,我們能做什麼,如果我們尋求真正的變化,即尋求一個不同於我們至少500年來一直生存其中的世界體系?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被捲入到參孫和權貴階層之間的辯論和大幅度反復搖擺中。他們在短期內誰輸誰贏其實並不重要。

我們應該做的第二件事就是不必把我們精力都花在哀歎如下事實上,即那些希望根本性變革的人(有時被稱為世界左翼)似乎並未團結一致,或他們的目標並不清楚,或還沒有進行緊急的組織動員。事實是,他們陷入了自身的混亂中,至少目前如此。

神殿搖搖欲墜是一個現實,它遠遠超出了我們要維護其不倒的努力,即使我們想這樣做。但我們並不需要站在傾瀉如注的石塊之下。我們要設法逃離。可以肯定,權貴階層最有權勢的成員都在試圖這樣做。

但是,我們如何逃離,要達到的目的又是什麼?我再次堅持一種時間感,即區別短期(3年或以下)和中期(未來20-40年)。

在短期內,人民到處(即 99% )都在受苦。我們必須進行鬥爭以儘量減少他們的痛苦,這種鬥爭可以採取多種形式。它可以是施加壓力要求立即立法或由國家機構出臺行政決定,馬上對下層階級提供援助,或防止進一步破壞環境,或保障原住民或所謂社會少數群體的權利。

但在中期,如果我們能讓大分岔倒向對我方有利,我們就必須努力澄清我們希望使之制度化的結構的性質。我們不僅必須設法瞭解世界“右翼”的中期目標,而且必須設法瞭解他們內部深刻分裂的性質。所謂的世界左翼也處於深刻分裂之中。我們必須努力克服這一點。

在從一個世界體系過渡到另一個的這一時刻,一切都不容易。但一切皆有可能--可能,但遠不確定。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