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9日

美國-伊朗談判:相似的困境


來源:中國社科院第373號
日期:2014/03/15

過去一個來月,美國和伊朗就核問題進行了正式談判。事實上,非正式談判已經秘密持續六個多月了。從技術上說,與伊朗進行談判的是所謂5國+1(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加德國)。但5國+1不過是關鍵談判方即美國的掩護表像而已。

各方的公開立場都一模一樣。各方都有一個主要目標,但它們又有不同。各方都說自己擁有不能妥協的原則性問題。然而,各方似乎都受到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所說的“英雄般寬容”的引導。

還有更多相似之處。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和伊朗總統哈桑•魯哈尼似乎都希望得到一個避免武裝衝突的安排。這是因為兩人都認為,武裝衝突對他們本國及其他們個人都會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



對奧巴馬而言,他最初是在提出結束伊拉克戰爭的綱領下贏得了大選。他不希望其遺產成為令美國陷入21世紀第三場中東大戰的一個總統。撇開歷史遺產不談,他相信一場戰爭會毀掉他急切爭取通過的國內立法的任何機會。他還擔心戰爭會提高民主黨輸掉2016年總統大選的可能性。

哈尼而言,他的當選得到阿亞圖拉•哈梅內伊的默許以及日益壯大的中產階級大部分人的積極支援,兩者都把他看作或能成功與美國進行談判的唯一一位伊朗主要領導人。如果他失敗了,他的總統職位可能被廢黜,並且無論如何其國內政治議程可能喪失任何實現的可能性。一場戰爭當然會對伊朗比對美國造成更直接的破壞性後果,但從長遠來看對美國的損害將同樣巨大。
根本問題是,兩國的首要目標幾乎完全矛盾。美國說,它希望得到伊朗不會和不能發展核武器的保證。伊朗表示,它無意發展核武器,但堅持它與世界所有其他國家一樣有權--發展增強和平利用核能的能力。

談判者們據說正在尋求一個神奇配方來彌合這兩種定義之間的差距。各方都需要能夠拿出最後文本作為己方目標的勝利。即使雙方談判具有誠意,這似乎也是一項極其艱巨的任務。此外,什麼是誠意?兩國都有一些個人和群體不認為對方談判具有誠意,或作出妥協的任何意圖。甚至還有一些人或群體不認為任何妥協是可取的。

因此,奧巴馬和魯哈尼都面對不要做任何實質性“讓步”的持久性壓力。奧巴馬和魯哈尼似乎也都要不斷證明,他們不會在原則問題上屈服。國內的批評不斷聲稱,對方國家在“拖延時間”,暗地裡卻在追求其秘而不宣的實際目標。

談判不可能延續太久而不對雙方領導人產生非常負面的政治後果。人們只能猜測多久算是太久,但我認為從現在起一年之內我們必須達成一個協議。在我看來,不太可能在這個時間跨度內達成這樣一個協議。因此,問題是—那會發生什麼?

實際上只有兩個不同的未來可能性。不好的一個是,兩國的政治控制權落入希望盡可能通過軍事手段實現其目標的那些人手中,用某種軍事行動恐嚇對方。一旦我們走上這條道路,就不難有某些人或團體有意或無意地挑起衝突。21世紀第三場中東大戰就會爆發,其結果很可能對兩國都是最具破壞性的。此外,它肯定會在整個地區傳播開來。

還有一個不那麼災難性的前景。這就是沒發生什麼事。談判可能會停止一段時間,目前支持談判的人可能會黯然失寵,被更強硬的領導人取而代之。但是,兩國輿論仍可能推動其領導人謹慎行事。而雙方軍隊也可能警告文職領導人軍事行動太過冒險。

第二種情況是當然比第一種要好。但它不解決任何問題。局勢在潰爛中。兩國都沒法兒在改善本國狀況上真正有所作為。而第二種情況總是難以確定,很可能過一陣子後演變成第一種情況。

由是,又怎樣呢?要取得某些積極後果,目前的談判是我們最大希望所在,事實上是我們唯一希望所在。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