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9日

通貨膨脹的真相:美聯儲放水與大象擠入澡盆



作者:陳修靜
日期:2011/07/14

加息了,央行終於加息了。  

7月6日 晚,央行宣佈今年來第三次加息:自 7月7日 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其中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分別上調0.25%。  

再度加息,顯示央行的無奈  

為什麼央行在6月份市場加息預期強烈、頻頻猜測何時加息時,卻按兵不動,但在7月初反而果斷加息呢?  

顯然,央行的這一舉動與近期持續高漲的通貨膨脹密切相關,在5月份CPI指數同比增長5.5%,已經創下34個月新高的情況下,近期內物價方面又出現一些不利因素。比如豬肉價格出現反季節的上漲,成為物價上漲的重要推動力量;南方旱澇失衡,蔬菜減產使得菜價下降趨勢受到阻礙;再加上翹尾因素的影響,6、7月份的通貨膨脹問題反而還會繼續加劇,CPI持續走高幾乎已成必然。  



面對持續高昂、如脫韁之馬一般的通貨膨脹問題,央行在連續十幾次提高準備金率無果之後,不得不重新祭出加息的手段,再次宣佈提高利率,其主要目的無非是希望能遏制住日益嚴峻的通貨膨脹現象,但是小幅加息的效果,能否達到初衷,依然值得懷疑。  

國際投行唱空中國經濟  

對於中國的經濟前景,著名對沖基金經理索羅斯開始公開唱空了。6月14日中國公佈5月CPI同比上漲5.5%,創34個月來新高的時候。當日,索羅斯接受採訪時稱,中國已經錯失抑制通貨膨脹的機會,中國經濟存在著硬著陸的風險。  

"中國經濟存在著一些泡沫,有跡象顯示正在走向失控。"索羅斯表示。  

事實上,關於中國經濟硬著陸風險的擔憂,已經彌漫在很多國際投行人士心頭,其中更是有不少人和索羅斯一樣,開始唱空中國經濟。  

"通脹像脫韁的野馬,而北京通過減少食品在CPI中的權重,試圖運算元字。",法興銀行經濟學家愛德華茲也看空中國經濟,認為中國通貨膨脹失控的背後,恰是失效的貨幣政策。

6月13日,花旗集團新興市場經濟首席經濟學家達維德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他對新興市場通脹的擔心,一個主因是這些國家央行信用存在問題,貨幣政策往往存在雙重目標,即抑制通貨膨脹還考慮匯率問題,試圖在抑制通貨膨脹的同時避免本幣走強過多。  

"這樣一個雙重目標,使我們對新興市場央行反通脹能力產生了懷疑。",達維德如此表示。  

加息雖好 卻是一把雙刃劍  

在保增長和反通貨膨脹的雙重目標下,中國央行採取了審慎的貨幣政策,通過提高準備金率和利率來抑制通貨膨脹,2011年初以來,共提高準備金6次,利率3次。  

面對日益嚴峻的通貨膨脹形勢,央行的貨幣政策正越來越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爭議極為激烈。有不少人對央行小幅加息的行為很不滿,認為加息的幅度太小,根本不足以遏制住嚴峻的通貨膨脹問題,呼籲央行果斷採取大幅度的加息措施。  

摩根士丹利亞洲區非執行主席史蒂芬-羅奇近日在上海演講時表示,建議中國央行加息1%-1.5%來控制核心通貨膨脹。  

"整個利率需要不斷的上升,可能要上升1個或者1.5個百分點,這樣才能夠控制核心CPI。",他如此說。  

國內也有很多人持有類似的看法,認為貨幣擴張不可持續,只能帶來高通脹和資產泡沫,若不實行緊縮貨幣政策,採取大幅度加息的措施,國內的通貨膨脹將會無法抑制。  

但是與此同時,也有另外的聲音傳出,以提高準備金率和加息為主的反通脹措施,也正受到越來越多專家的質疑,央行貨幣政策的有效性正在受到挑戰。  

一方面國內通貨膨脹問題持續膨脹,5月份的CPT指數更是創下34個月新高,6月份的CPI更是突破6%,達到6.4%,提准和加息的效果明顯不佳。有專家據此認為,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對目前成本推動型的通貨膨脹,遏制作用相當有限,應更多考慮財政政策。  

著名經濟學家厲以甯就認為,緊縮政策過頭容易導致經濟滯脹,因為緊縮政策忽略了企業盈利前景預期,企業不但會降低投資信心,甚至會見好就收,帶來財政收入減少,從而導致滯脹。  

"難道我們費這麼大的勁實現貨幣流通正常水準,就是引發一場滯脹嗎?"厲以寧如此質問道。  

著名美國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也認為,中國政府在控制通貨膨脹的同時要謹防矯枉過正,防止給經濟增長帶來過大的負面影響。  

"矯枉過正的風險太大了。如果中國今年的增長率目標是7%,但是,由於收緊貨幣政策,最後增長率是5%,那將會是一場災難。",他如此表示。  

另一方面,不斷緊張的銀根也讓民間拆借利率大幅飆升,大量中小企業陷入融資難的困境。3月份以來,珠三角地區民間拆借利率高達100%已不鮮見;一位私募股權基金經理稱,目前河南地區過橋資金的民間拆借月息已經高達10%;根據浙江中小企業局發表的一份報告顯示,融資難已經成為目前中小企業的核心問題。  

"融資難可能會成為壓垮中小企業的最後一根稻草,因為融資難,它是急性的,因為你資金一下子斷裂了,企業可能馬上就停工了或者倒閉了。",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會長周德文做上述表示。  

另外,持續的加息行為使得地方債務負擔沉重,有可能誘發地方債務危機,不利於目前正在進行的地方融資平臺清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按照國家審計署最新公佈的資料,截至2010年底,全國地方政府債務餘額已經高達10.7萬億元,這意味著如果利率上升一個百分點,那麼地方政府一年的利息支出就要增加一千億以上,這對本來就已經是捉襟見肘、搖搖欲墜的地方財政來講,更是雪上加霜。  

通貨膨脹並非中國獨家現象  

2011年以來,中國CPI指數持續走高,6月份的CPI指數更是上漲了6.4%,創三年新高,這讓不少人驚呼:高通貨膨脹時代已經來臨!還有一些人試圖將中國通貨膨脹問題,簡單地歸因於貨幣超發因素,認為是M1、M2過多所致,呼籲央行採取大幅度的加息政策。但是他們似乎忘了,此次通貨膨脹現象並非中國獨家所有,而是幾乎所有新興經濟體所面臨的共同難題。  

2010年,金磚四國之一巴西的通貨膨脹率為5.91%,漲幅創下了6年新高;而2011年的通貨膨脹率,根據2011年5月份巴西央行的預測,將達到6.37%,高於先前預估的6.34%,漲幅也大於2010年的通貨膨脹率。  

人口僅次於中國的世界人口第二大國印度,同樣也面臨著嚴峻的通貨膨脹問題,2010年印度食品價格一年大漲18.32%,曾引發公眾的強烈不滿;根據印度商業和工業部公佈的資料,2011年5月份印度的通貨膨脹率為9.06%;渣打銀行預測印度2011年的通貨膨脹率將會達到7.9%。可以說,作為亞洲第三大經濟體的印度正面臨著越來越大的通貨膨脹壓力,但印度央行 6月17日 卻明確表示,"大家都希望通脹能夠降下來,但是財政部和央行並沒有降低通脹的魔棒。"因為在此之前的一年半時間裡,印度央行已經通過10次加息試圖來遏制通貨膨脹,但是印度的通貨膨脹率依然高企,沒有絲毫回落的跡象,這無疑會讓印度央行有點失望。  

作為亞洲新興經濟體越南的通貨膨脹問題更是嚴峻,根據越南中央統計局的資料,2011年5月份越南通貨膨脹率為19.8%,高於4月份的17.5%,升至2009年的最高水準。為了試圖遏制嚴重的通貨膨脹,截止5月末,越南中央銀行再回購利率已經累計上調6%,達到14%,國內銀行年借款利率更是上升至12.50%。但是到了6月份末,越南的通貨膨脹不僅沒有抑制住,反而更是猛烈,根據越南政府公佈的資料顯示,2011年上半年,越南的通貨膨脹率為16%,其中6月份的通貨膨脹躥升至20%。據越南河內國家大學政策與經濟研究中心預測,2011年越南的通貨膨脹率可能會高達18%。  

總之,從全球來看,目前不僅是中國正在忍受高通貨膨脹的苦惱,而且巴西、印度等新興經濟體也同樣遭受嚴峻通貨膨脹的考驗。也就說,此輪通貨膨脹具有全球性,而不是某個國家的獨家現象,如果把中國的通貨膨脹問題,簡單歸咎於貨幣超發過多,那麼試問,難道巴西、印度、越南等國貨幣都是超發過多嗎?為何幾乎所有的全球新興經濟體都會同時面臨通貨膨脹問題?就算是中國的貨幣超發過多,難道它有能力導致全球性通貨膨脹現象嗎?筆者以為對非常明顯的全球性通貨膨脹現象視而不見,忽略全球化程度不斷深入、世界經濟體系日益相互影響傳導的事實,簡單地認為中國的此次通貨膨脹問題就是貨幣超發的看法,將目光僅僅聚焦到M1或者M2身上,是非常片面、極不科學的。  

在過去幾十年來,全球化一直在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動力,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國經濟發展,克服了國內資源和市場的不足,實現了資源在全球範圍內的最優配置,但是隨著全球化的深入,負面影響也逐漸顯現。大量新興經濟體的揭竿而起,源于大量低成本的食品、資源、能源及勞動力供給的全球化紅利正步入終結。  

筆者以為此輪通貨膨脹,主要根源於全球化條件下發達國家的貨幣寬鬆因素和新興經濟體的需求增長因素。全球貨幣流動性過剩、新興經濟體需求的快速增長以及這兩者所引起的全球貨幣流向不均勻,則是引發此輪全球性通貨膨脹的主要原因。  

全球性貨幣流動過剩原因在於美聯儲不負責任地濫發超發貨幣,自美國次貸危機以來,為了保障金融體系的正常運轉,刺激經濟增長,美聯儲於2009年推行了第一輪量化寬鬆政策,總共購買了1.25萬億的抵押貸款支持證券、3000億的美國國債和1750億的機構證券,也就是說在第一輪的量化寬鬆過程中,美聯儲就釋放1.725萬億美元的流動性。但是為了繼續刺激經濟復蘇,美聯儲在2010年又實施了第二輪規模高達6000億美元的定量寬鬆政策,也就說,自次貸危機以來,美聯儲兩輪定量寬鬆政策總共向金融體系注入約2.3萬億美元的流動性。  

但是由於全球大宗商品交易與結算基本都是以美元為結算單位,美元實際上承擔起一個全球性的儲備與交易貨幣角色,因為美國經濟不佳,美聯儲超發的美元並沒有真正流入美國的實體經濟,反而,一方面導致大量資金流入全球大宗商品市場,投機資金在其中興風作浪,結果就是相關食品、資源、能源等大宗商品價格飆升,增加全球性通貨膨脹壓力,新興經濟體的輸入性通貨膨脹壓力由此增加了。  

另一方面在追逐資本高回報的動機驅使下,大量資金流向新興經濟體,使得這些國家資產泡沫與通貨膨脹問題加劇,所以從巴西、印度到中國,全球主要的新興經濟體,無一例外都受到熱錢流入的衝擊。國際熱錢的目的就是短期獲利,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經濟表現糟糕,新興經濟體的高速增長就顯得極具吸引力,熱錢自然願意蜂擁而入。根據國際金融學會發佈的一份《新興市場國家的資本流入》報告顯示,2010年新興經濟體吸引了9900億美元的熱錢流入,而2011年的資本流入估計會突破1萬億,達到10410億美元。巨額資本持續流入的事實,無疑也是造成新興經濟體通貨膨脹和資產泡沫加劇的重要貨幣因素。  

所以說,美聯儲超發貨幣的行為,在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不但沒有達到刺激國內需求的目的,反而成為其他國家的資產泡沫和通貨膨脹的主要推動力。經濟增長越是迅速的國家,對國際熱錢的吸引力也就越強,其面臨的通貨膨脹壓力也就越嚴峻。在全球經濟復蘇仍然面臨眾多不穩定因素的情況下,作為全球經濟霸主的美國不但不承擔其應盡的責任,反而採取了不負責任的定量寬鬆政策,以鄰為壑、損人利己的行為,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普遍譴責。  

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也批評道:"沒有證據顯示,注入金融體系的巨額流動性從根本上發揮了作用,它明顯對美元匯率帶來一定影響,而匯率又是決定出口擴張與否的關鍵因素。在這之外,我沒有看到其他任何效果,不但是QE2,而且QE1也是如此。"  

當然除了美聯儲擰開水龍頭造成全球貨幣流動性過剩的因素之外,新興經濟體的需求快速增長也加劇了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趨勢。2010年巴西GDP增長7.5%,創25年新高;印度2010年GDP增速趕超中國達到10.4%,近30年來尚屬首次;2010年中國的GDP增速則為10.3%,經濟持續高增長。巴西、印度、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經濟的快速增長,使得對大宗商品的需求迅速增加,這也是導致大宗商品價格持續高企的市場需求因素。眾所周知,巴西、印度和中國都是人口大國,中國,印度更是人口上十億的超級大國,這些國家經濟高增長所產生的對大宗商品的需求量自然非同小可,比如2010年中國的原油進口量為創紀錄的2.393億噸,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2010年的印度原油進口量也高達1.62億噸,僅次於美中日等國。  

新興經濟體對大宗商品需求的日趨旺盛,由於資源的稀缺性,無疑加劇食品、能源及自然資源的供應緊張狀況,從而也是造成大宗商品價格快速上漲的背後推動力。這就好比幾頭大象爭相擠入一個窄小的澡盆,結果自然是澡盆的水面也隨之飆漲了。全世界的稀缺資源是相當有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你爭我奪的結果自然是價格飆漲,新興經濟體經濟快速增長導致大宗商品價格的不斷上漲,這也是目前形成全球性通貨膨脹的實際需求原因。  

但是我們必須承認,此輪的通貨膨脹問題困擾的主要是新興經濟體,而作為老牌的美歐日等發達國家,目前還看不到任何高通貨膨脹的跡象。  

2011年6月23日 ,歐洲統計局發佈了歐盟2011年5月通貨膨脹率統計資料。統計資料顯示,2011年5月,歐元區17國的年通貨膨脹率為2.7%,而2011年4月的年通貨膨脹率為2.8%。  

根據據美國勞工部2011年6月15日公佈的資料顯示,消費者價格指數(CPI)5月增幅為0.2%,與四月0.4%的增幅相比有所下降,並且達到去年11月以來月漲幅最低值。  

根據經合組織(OECD)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2011年日本的CPI預測為-0.8%,其中5月份的CPI為-0.3%。  

為什麼美歐日等發達國家能夠避開此輪通貨膨脹的影響,完全置身事外呢?筆者以為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其一是美歐日等國經濟表現不佳,全球化經濟體系下,使得大量資金並沒有流入這些國家的實體經濟中,反而集聚於新興經濟體之內。美國經濟至今尚未從次貸危機的陰影中完全走出來,經濟復蘇前景不明;歐洲更是陷入了歐債危機的泥淖中,整個歐洲經濟都因此動盪不安、人心惶惶;而日本經濟處於不死不活狀態已經十多年了,仍然看不到任何擺脫跡象。  

其二,由於美歐日等國經濟相對發達,人們收入較高,食品、能源等支出占總消費支出比重較小,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對總體價格影響程度較小;而且這些發達國家往往處於國際貿易鏈的頂端,容易從發展中國家獲得較便宜的低端產品,這也極大抑制了通貨膨脹的壓力;最後這些國家的農業一般都有巨額財政補貼,基本與國際社會隔絕,也就基本不受國際食品價格漲跌的影響。  

緊縮性貨幣政策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從2010年1月份以來,央行準備金提了12次,利率加了5次,2010年準備金共提了6次,2011年至六月份底就已經提了6次,準備金率從15.5%提高到歷史新高的21.5%,7月份又加了一次息,貨幣緊縮力度不可謂不大,但是通貨膨脹有受到抑制嗎?    

沒有!央行的這一系列措施,不但沒有抑制住,反而刺激物價逐步攀升,CPI從2010年初的1.5%上漲到2011年5月份的5.5%,再到6月份的6.4%,從不到2%上漲到6%以上,並創下三年新高。    

從以上兩個資料的比較來看,央行的緊縮性貨幣政策不但沒有承擔起通貨膨脹的抑制者角色,反而是通貨膨脹的助推者、刺激者、火上加油者。這個經濟事實非常簡單、非常清楚,準備金率提高,利率提高,CPI也隨之上揚!    

也就是說,央行這將近一年半的貨幣政策純粹是瞎折騰,不僅沒有抑制住通貨膨脹,反而抬高了物價指數,使得通貨膨脹問題越演越烈。  

也許有人會說,這不是緊縮性貨幣政策的錯,沒有提高準備金率,沒有提高利率的話,現在的CPI將不是6%,而是20%。但這根本就是毫無任何事實根據,純粹基於貨幣主義理論框架下延伸出來的狂想而已。就像一個醫生給病人治病,可病情卻是越治越重,從小病發展成大病,從身體略有不適轉變到奄奄一息,可是醫生卻張狂的說,要是沒有他治療的話,病人將不是現在的奄奄一息,而是早就死透了,這種說法豈不是大大值得懷疑。  

只有緊縮性的貨幣政策,才能有效抑制通貨膨脹--在這一貨幣主義原理先天性正確的前提下,我們才能合乎邏輯的相信央行做法的正確性,但是這一理論內容的正確性,卻是值得質疑的,西方很多的經濟理論家也曾給予毫不留情的批評,認為緊縮性貨幣政策會加大經濟硬著陸的風險。    

為什麼緊縮性貨幣政策會加大經濟硬著陸的風險呢?原因在於緊縮性的貨幣政策之所以能抑制通貨膨脹,其本質無非是通過高利率打壓市場需求,損害經濟增長為代價來抑制通貨膨脹的,而不是通過增加供給、改善生產效率的方式來抑制通貨膨脹。歷史已經一再證明了,緊縮性的貨幣政策本質,無非是通過製造人工經濟危機的方式來壓制通貨膨脹。    

比如上個世紀80年代末期的日本,1989年的日本政府也意識到了泡沫經濟的嚴重性,為了徹底解決流動性過剩導致的資產價格快速上漲及通貨膨脹問題,日本中央銀行採取了力度更大的"預防性緊縮政策",大力收縮銀根,減少貨幣供給量,並且將官方的貼現率提高到6%,但是這些政策的後果卻是災難性的,固然解決了資產價格快速上漲的問題,可是也把日本經濟推入了長期衰退的泥潭中。突然而劇烈的金融緊縮政策,使得股票和房地產價格迅速下跌,1990年底,東京股市已下跌了38%,300萬億日元股票市值瞬間消失,房地產價格從投機巔峰陡降下來,從而使日本經濟陷入了"泡沫經濟"破滅後的蕭條之中,這就是俗稱的日本"失去的十年"。還有一個例子是上個世紀70年代的美國,當時為了抑制石油價格上漲導致的通貨膨脹問題,根據貨幣主義學派的建議,美聯儲也採取了緊縮性的貨幣政策,結果是美國經濟陷入二戰以來的最大衰退之中。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從供給方來看,產品價格等於工資成本加資金成本,緊縮性的貨幣無疑抬高了資金成本,那麼產品價格的上漲也就是水漲船高的自然趨勢。但是從需求方來,高利率是市場需求的抑制者,緊縮性的貨幣政策肯定會降低市場需求,通過降低需求從而達到壓制產品價格的目的。所以對於生產者來說,一方面生產成本越來越高,融資越來越困難,另一方面,市場需求卻越來越低,企業生存無疑愈加艱難,我們知道,市場需求大幅度降低的後果就是什麼?就是經濟衰退!    

因此從經濟邏輯角度來看,只要緊縮性貨幣政策還沒有大到導致經濟發生衰退的情況下,CPI指數不但不會得到抑制,反而會隨著準備金、利率起舞,越演越烈,從而導致貨幣政策越來越緊縮,企業苦苦支撐,越過平衡點後,最終導致經濟衰退,企業大量破產倒閉,勞動力、資源大量閒置,通貨膨脹從而才得到抑制。    

2009年,中國沒有採取緊縮性的貨幣政策,但是各項經濟指數都很平穩,2010,2011年,貨幣主義的發源地美國,美聯儲頂住壓力,依舊採取寬鬆性的貨幣政策,但是CPI指數依然很穩定,而最青睞採取高利率的印度、越南等國的CIP指數卻一點也不比其他國家低。    

根據2011年5月份巴西央行的預測,巴西2011年通貨膨脹率料為6.37%,高於先前預估的6.34%。    

根據印度商業和工業部公佈的資料,印度5月通貨膨脹率增至9%以上  

根據越南中央統計局的資料,2011年5月份越南通貨膨脹率為19.8%,高於4月份的17.5%,升至2009年的最高水準,而越南的一年期貸款利率已經提到了12.50%。    

所以不論是經濟理論,還是經驗事實都很清楚了,對於非純粹貨幣因素造成的通貨膨脹問題,小幅度的貨幣政策對於通貨膨脹的正面效應很小。對於通貨膨脹問題,央行要麼採取大幅度的緊縮性貨幣政策,結局是通貨膨脹抑制住了,不過會導致經濟衰退;要麼依舊採取溫和的貨幣政策,結局是溫和的通貨膨脹伴隨下的經濟增長;要麼就是現在瞎折騰的小步快跑政策,結局經濟形勢逐步惡化,通貨膨脹火上加油,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受到挑戰。  

對於目前主要是國際因素導致的通貨膨脹問題,筆者認為就更不能用緊縮性的貨幣政策來遏制了,大幅度提高利率有用嗎?利率的提高能夠降低原油價格、電價、水價、鐵礦石價格?提高利率能否減少國際熱錢的流入呢?為什麼利率越來越高,最近國內豬肉價格反而一路飆漲呢?大幅度提高利率,究竟要提高到多高,才能抑制住通貨膨脹呢,比如說越南的貸款利率都提到了12%以上了,可通貨膨脹還是繼續肆虐,6月份的通貨膨脹都上20%。而且在面臨通脹極其嚴峻的情況下,越南在7月份的時候竟然宣佈下調利率100個基點,為什麼?不就是因為過高的利率已經造成經濟增長趨緩,今年6.5%的增長目標將很難實現,在保經濟增長還是遏制通貨膨脹之間,越南毅然選擇了前者。  

因為對發展中國家來說,經濟增長永遠是第一位,很多問題只能在經濟增長中逐步解決,一旦經濟停滯不前,結局無疑正如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所說的將是災難性的。中國難道要重蹈可笑的越南覆轍嗎?在越南大幅度緊縮貨幣政策之後,發現通貨膨脹沒有遏制住,而經濟增長卻被扼殺了,無奈之下,然後又急急忙忙地宣佈下調利率,放鬆信貸,力保經濟增長目標的實現,可謂是一番純粹瞎折騰的白忙活。  

著名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近日就發出警告,中國在試圖控制通貨膨脹的時候要謹防矯枉過正,"矯枉過正的風險太大了。如果中國今年的增長率目標是7%,但是,由於收緊貨幣政策,最後增長率是5%,那將會是一場災難。"  

而且斯蒂格利茨還告誡中國政府不應該對通貨膨脹擔心過度,忽視了維持合適經濟增長的重要性,他說道,"與其說我擔心通脹,不如說我更擔心政府對通脹反應過度,做出很多愚蠢的決策。現實情況常常是政府出臺應對通脹的政策,反而導致工資、食品、石油價格都不斷上漲,通脹也因此加劇,尤其是食品和能源在消費中所占比重遠遠超過美國的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所以,關鍵問題在於政府如何應對。中國經濟就像騎自行車,只有保證一定的速度才能維持平衡。如果速度慢下來,就會出問題。中國政府想把經濟增速控制在7%左右,但是,如果矯枉過正,導致增速過低的話,也會出現大問題。"  

必須堅持穩健貨幣政策和積極財政政策不動搖  

歷史上,面對通貨膨脹和資產泡沫交織的問題,採用大幅度緊縮貨幣政策結果導致經濟衰退的例子不勝枚舉,所以現在中國面臨同一問題的時候,筆者強烈建議政府不應該重蹈覆轍,反而要繼續堅持穩健溫和的貨幣政策不動搖,繼續抵制各式各樣的緊縮論、加息論、危言聳聽論。中國政府這樣做,從實踐來看,具有可能的良好效果,而且從理論方面來看,無疑也是一種新的嘗試,一種新的進步。    

對於目前國內的通貨膨脹問題,我們可以先來看一組資料  

以下是國內歷年的M1和GDP資料  

年份 M1 GDP  
2000 53147 99214  
2002 70881 120332  
2004 95970 159878  
2006 126035 216314  
2008 166217 314045  
2010 266621 397983  

在十年時間內,中國的M1資料增長了五倍,但是同期GDP僅僅增長了四倍,M1占GPD的比重由原先的53.57%提高到現在的67%。因此從以上的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出,目前中國的通貨膨脹問題,顯然與貨幣供應量增長過快密切相關的,但依然屬於溫和通貨膨脹範圍內。對於如何解決目前中國的通貨膨脹問題,筆者認為,更好的不是採取貨幣主義的做法,而是常識性的傳統做法,我們不能急躁,不能試圖在短期內馬上解決,應該有耐心,充分相信市場的力量和政府的有效干預,在穩健的貨幣政策下,讓貨幣供給量逐步回歸正常,以時間換空間,來慢慢消化通貨膨脹的壓力。  

通貨膨脹是種永恆威脅麼?或者說除非一直進行抑制通貨膨脹的緊縮性貨幣政策,否則物價的上漲就會永遠持續下去麼?對於這點,人類長達數千年的經濟史並沒有給出任何肯定的答覆,而且與此相反有著大量的歷史證據證明,物價水準總是在時漲時落之間波動。    

歷史經驗表明,除非政府為了戰爭等特殊原因大量增發貨幣,事實上總存在著強有力的趨勢使得物價得以保持讓人吃驚的穩定狀態,並且假使真的出現了明顯的通貨膨脹,這種通貨膨脹也會很快消退。生產力的增長和市場競爭的壓力,這兩者的結合總會象海綿一樣逐漸吸收來自物價上漲的壓力,使得物價趨於回落。尤其在現代社會,生產率的增長、技術的進步和激烈的市場競爭,這幾種力量相結合能夠極大地緩解通貨膨脹的壓力,而且它的威力也要比貨幣緊縮性的政策要來的大。    

所以筆者的呼籲就很清楚了,面對主要由國際因素引發的通貨膨脹問題,強烈要求停止瞎折騰的貨幣政策,少提准,少加息,依舊採取溫和的穩健貨幣政策,以時間換空間,逐步消化通脹壓力。至於什麼加強央行獨立性的呼籲,筆者以為更是荒謬不堪,美聯儲獨立性夠強了吧,連美國政府都無法干預,結果怎麼樣?硝煙還未散去的美國次貸危機不就是美聯儲的傑作。歐洲央行的獨立性也很強,怎麼樣?歐債危機造成整個歐洲經濟至今仍是岌岌可危、金融動盪不安。由此可見,央行獨立性和貨幣政策正確性之間並沒有存在著明顯的正相關性,中國央行已經直屬國務院管轄了,獨立性還不夠大嗎,難道非獨立到和國務院平起平坐,才能保證貨幣政策的正確性嗎?真是遺笑大方!    

在面對通貨膨脹的時候,筆者強烈呼籲政府在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時候可以借鑒美國供給學派的思想,因為它所孕育出的網路資訊產業,最終為美國經濟擺脫滯脹泥淖、重新實現經濟高增長立下了汗馬功勞。供給學派認為,從本質來說,貨幣只不過是產品交換的媒介,生產的增長決定於勞動力和資本等生產要素的有效利用,只要生產的基本面不出問題,只要政府長期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通貨膨脹想要長期肆虐的基礎就不存在;只要生產力不斷發展,只要生產效率不斷改善,人民的實際收入必然也相應提高,產品越來越豐富,通貨膨脹問題更是不值得擔憂。外國資本可怕麼,是洪水猛獸麼,筆者以為只要它能投入實際產業,為我國的生產力發展,為經濟發展,為人民的生活水準提高做貢獻,而不是投入純粹的短期投機炒作,就沒有什麼可怕的。  

因此筆者希望中國政府,在維持溫和的穩健貨幣政策的政策之下,堅定信念,不受干擾,更多的把注意力關注在實際供給方面,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一方面著力推進各項戰略新興產業的建設,力圖真正實現一兩項新興產業的崛起,以點帶面,以此帶動我國經濟和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另一方面消除壟斷,消除妨礙市場競爭的不利因素,讓市場自由競爭發揮對價格的壓制作用;最後還要大力加強農業、水利、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推進高鐵和水利等兩大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基礎性工程,努力為市場經濟維持一個有效、低廉、快捷的交易環境。  

當然,目前央行的舉動,頗有些進退失據、猶豫彷徨的感覺,面對嚴峻的通貨膨脹,加息還是不加息,該加多少,正越來越成為擺在央行案頭的一個艱難選擇。筆者真心勸誡央行的高層人士,還是向印度同行學習,老老實實承認對於國際因素主導的通貨膨脹問題,央行手中並沒有一揮就靈的魔棒,大大方方地承認自身能力的局限性,既不用設置過高、不合理的目標,也不會給社會公眾以過高的心理預期,反而有助於自身心態的平穩、沉著與冷靜。  

"中國能夠容忍經濟轉型過程中所產生的一定程度的通脹。"央行行長在 7月8日 的最新表態,正是央行艱難處境下的無奈之語,這也應該成為中國政府和社會大眾的普遍共識。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