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9日

商品狂漲 別賴到美國頭上


來源:經濟日報
日期:2010/12/28

國際油價又站上每桶90美元,銅與棉花的價格相繼創下歷史新高。小麥與玉米價格只漲不跌。整體而言,過去半年間,國際商品價格漲幅達25%。

這波漲勢的意義為何?是瘋狂投機?大量印鈔票的結果?還是通膨蠢蠢欲動的前兆?都不是。

商品市場傳達的訊息是,這是一個有限的世界,新興經濟體快速成長已經對供應有限的原物料形成壓力,導致價格不斷走高。在這個過程中,美國大致上是旁觀者。

以下是部分背景說明。兩年半之前,石油與其他商品的價格居高不下時,許多專家認為是投機客炒作的異常現象。2008年下半年,商品價格大跌。他們自稱解讀正確。

然而那一次的價格暴跌正值全球經濟陷入嚴重衰退的非常時期。這導致原物料的需求銳減。一旦全球經濟復甦,真正的考驗才會出現。原物料會不會再次大漲?

美國似乎仍未擺脫衰退。開發中國家快速成長的局面下,全球的工業生產最近超越此前的最高峰,連帶造成商品價格大漲。

這不必然意味投機行為與2007至2008年之間的重大事件無關。此外,我們也不必駁斥投機行為與當前價格具有某種關係的說法。

例如,大手筆買下銅貨的那位神秘投資客究竟是何方神聖?不容否認的是,全球經濟復甦導致商品價格走俏。這個事實強烈意味著最近的價格波動主要反映幾項基本因素。

商品價格是通膨前兆的說法又如何?多年來,許多右派的評論家一直預言,聯準會大舉印鈔足以引發嚴重的通膨。聯邦眾議員萊恩去年表示,滯脹即將出現;2008年開始,福斯新聞台主持人貝克不斷提醒我們注意即將出現的高通膨。

然而通膨一直維持在低檔。擔心通膨的人士如何自圓其說?

陰謀論充斥是反應之一。他們指稱,美國政府蓄意掩飾物價上漲的事實。

不過許多右派人士最近聲稱,商品價格上漲足以證明他們的見解始終正確。他們說,這是高通膨隱然成形的徵兆。

你一定好奇,兩年前原物料價格大跌時,這些人到底在想什麼。如果過去半年來商品價格上漲是通膨失控的前兆,那為什麼商品價格在2008年下半年腰斬不是通縮失控的前兆?

除了前後矛盾,指責聯準會必須為商品價格上漲負責者的問題之一是,他們對美國的經濟實力存有妄想。因為商品價格取決於國際市場,美國的所作所為並不是那麼重要。

尤其是,正如2007至2008年,當今驅策商品價格的主要力量並不是美國的需求,而是來自中國與其他新興經濟體的需求。隨著愈來愈多曾經是窮國人民的人們躋身全球中產階級,他們已經開始以汽車代步,消耗肉類,進而對全球石油與糧食供應產生有增無減的壓力。

供給跟不上消耗。傳統的石油生產已經持平四年。準此而言,石油的生產高峰至少已經來臨。誠然,多種替代來源─例如加拿大的油沙─不斷增加,然而它們在財務與環境兩方面的成本卻相當高。

過去一年來,極端氣候,尤其是部分重要農業區的酷熱與乾旱,是糧食價格上漲的重要原因。我們有理由相信,氣候變遷導致類似的氣候異常現象更普遍。

如此說來,商品價格近來上漲的意義是?誠如前面所說,這是全球資源有限的徵兆。在這個世界,資源的侷限變得越來越有束縛性。這不會終結經濟成長,更不會引發瘋狂麥斯式的瓦解。

我們必須做的是,逐漸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同時調整我們的經濟,以因應資源日益昂貴的事實。

然而這是未來的事。基本上,商品價格上漲是全球經濟復甦的結果,與美國的貨幣政策無關。此事攸關全球。基本上,它與我們無關。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