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5日
中美貿易關係=毒玩具vs毒證券
來源:華爾街日報
日期:2009/10/08 11:24
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家、作家、《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專欄作者保羅‧克魯格曼(Paul Krugman)因在國際貿易方面的研究而獲得了去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因此﹐在國際貿易這個話題上﹐他可謂是個行家。而他對當前的國際貿易形勢感到擔憂。
首先﹐他在日前舉行的世界商業論壇上對美國經濟發表了一些看法。
1. 從國內生產總值(GDP)來看﹐衰退已經結束﹐我們回到了一個增長的世界。
2. 不過﹐就業形勢仍在惡化。衰退或許已經結束了﹐但困難時期還遠未結束。
3. 這可能是壞事。金融危機往往會對增長帶來較長時間的打擊……而目前我們面臨的是所有金融危機同時發生的“集大成者”﹐所以我們幾乎肯定會在徹底復蘇前經歷漫長的低迷。
然後﹐他將話題轉到了全球貿易。而他描繪的圖景並不樂觀。
他說﹐談到國際貿易﹐實際上我們這次遇到的不是大蕭條﹐而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他一邊展示了圖表﹐顯示出這次低迷期間全球貿易活動的下滑比大蕭條時還要嚴重得多。
他說﹐全球貿易的崩潰範圍非常之大﹐以致於產生了某種程度的國際關聯﹐甚至超過了悲觀人士的預期。他說﹐全球貿易就像一種傳動機制﹐把經濟低迷甚至傳到那些擁有相對健康金融體系的國家﹐比如德國。
他說﹐從某種程度上講﹐我們真的是一個全球經濟體﹐而以前並不是這樣。
儘管貿易崩潰﹐對於保護主義的擔憂﹐克魯格曼仍是輕描淡寫地一語帶過。
奧巴馬政府上個月開始對中國部分輸美輪胎徵收高額關稅﹐這一舉措引起了人們對各國向保護主義傾斜的擔憂。一些經濟學家說﹐類似的做法曾使大蕭條變得更嚴重而漫長。
不過克魯格曼並不這樣認為。他說﹐首先﹐保護主義是大蕭條的“果”而不是“因”﹐而經濟學家對此常常存在錯誤理解。儘管發生了一些事﹐但保護主義並不是造成此次低迷的一個因素。
他還說﹐至於輪胎關稅﹐並不是那麼了不得的事﹐原因是根據全球貿易協定﹐這是“規則的一部分”﹐而且本質上也是暫時性而非永久性的。
他在接受《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作家泰特(Gillian Tett)現場採訪時﹐還說了以下的詼諧妙語:
他開玩笑地說﹐或許近幾年的對華貿易對美國來說並不是那麼不公平﹐中國向我們出口有毒玩具、受污染的海鮮﹐而我們則向他們出售有毒證券。
他在談到監管的必要性時說﹐絞碎的牛肉就像是資產支持證券──你真不知道那個漢堡中夾的是什麼。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