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的鑽石沒有五顏六色的玻璃那麼美麗,人的欲望使人心偏重于希冀。每當股市創出新高,人們總愛憧憬大牛市的展開,但接下來卻往往是回落。當股市陷入漫長下跌調整時,很少有人直面熊市,總以為"牛市中的回檔"、是"蓄勢整理"、"暫時的調整"等等。這些給人以憧憬和希望的字眼不知使多少懷抱幻想者墜入套牢的深淵。在事態向壞處發展的初期,是人性使人普遍心存僥倖心理。當人們開始敢於大呼"熊市"的時候,熊市已不再可怕,甚至已經悄悄接近了尾聲。
下跌與回檔不易區分,雖然形式相似但實質截然不同,我們需要學會獨立辨別實質的技巧。不要被媒體一貫的"前進道路中的坎坷"、"主升浪之前的回調"等充滿誘惑的用詞所迷惑。人們易於輕信迎合欲望的謬誤而不屑于有悖希冀的真理,人的偏好使研判趨勢蒙上一層迷霧,只有直面市場,直面"牛熊",放下私欲的包袱,才能帖近市場真實。
群體心理上的羊群效應,即"一窩蜂"行為也表現在對偶像的追隨上:97年是長期投資理念盛行期,於是美國投資大師沃倫·巴菲特的以合理的價位買入穩定成長的股票,然後一路持有,"趴著不動的理念便成了人們津津樂道和爭相效仿的至理名言。98年隨著人心的浮燥,重組被市場所推崇,企業虧損便立刻推測到資產重組,緊接著從重組推導出業績的翻番。一個艱難的扭虧歷程在投資者的大腦裏只需瞬間就搞定了,於是股價自然也躥了上去。市場變了,巴菲特似乎過時了,成了保守、固執的象徵。是時"金融大鱷"喬治·索羅斯這位92年的歐洲貨幣危機中,一個月淨賺10億美元的的"金融殺手"以他作風勇猛,喜歡挑戰的特點迎合了深滬股市當時炒作重組概念的投機氛圍,自然而然的坐上了只爭朝夕的淘金者們的新偶像交椅。兩位美國投資大師的投資理念似乎截然相反,但均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如果把前者策略比作烏龜,後者比作兔子,孰優孰劣恐怕難下結論。
不同的市場需要不同的策略和理念。一窩蜂地追隨任何一種理念都是無益的,只會降低這種理念的操作效率。常變常新是市場炒作的根本特徵,"變化"才是永恆。辯證地處理市場變化性和投資理念持久性關係是人們面臨的難題。當大家都相信了格雷厄姆的"尋找7倍市盈率"的辦法能賺錢並付諸行動後,市場上就不再有這樣的股票而使辦法失靈。當大家放棄這一信念,辦法卻往往又重新有效。在整個市場熱衷於某種投資方法時,正是考慮放棄這種方法並調整心態和理念的時候。
市場是有千千萬萬的人組成的,人的學習能力、記憶能力和模仿能力在市場中也會得到群體性的體現,並成為衡量一個市場整體特性的重要指標。當一個方式發揮了明顯的賺錢效用後,在多長時間裏被其他投資者學會、模仿是市場大眾學習能力的綜合反映。如果您過於偏離大眾的特性,不論您的能力是過弱還是過強,都可能會有一定的麻煩出現,最佳的能力是處於市場的中上游水準,或者叫"領先一步"。
深滬股市整體學習能力呈現逐步提高趨勢,如96年,新股認購收益率在30%左右且無風險。但大部分中小投資者包括部分機構都沉迷於二級市場,場外資金也不甚瞭解這個發財寶地,直到1998年申購大軍才發展到6000億元,新股認購收益率才降了下來。相比之下,2003年初的可轉債贏利機會,不到3個月的時間就被大家發掘了出來,機會就消逝殆盡。市場的學習能力從兩年提高到了3個月。
贏利模式也隨市場的成熟而縮短有效贏利週期。如93年秋,"寶延風波"創造了通過公開收購題材吸引買盤,超級贏利模式。之後,愛使股份、飛樂音響等三無概念股都曾出現過此類的炒作方式,到1996年申華實業上,廣東三星和君安證券之間還上演了一出股權爭奪戰,把這種收購題材的贏利模式發揮到了極至。此後,北大、裕興電腦等在延中上再度操練收購遊戲時,市場已經對此瞭若指掌了,被市場視為故伎重演而沒太多利潤可賺了。前後假收購真炒作玩了近10年,最終隨著多帳戶分倉手法被交易所電腦嚴格監視以及股票帳戶實名制的推行,這種假收購真炒作的遊戲再也玩不下去了,除非還能在某個環節上"創新"一把。
還有一個觀察市場學習能力的例子是新股的二級市場定價。如果新股定位出現"低開高走"並給申購者帶來豐厚利潤,那麼很快申購到新股的投資者會偏向持股,於是轉向"高開高走"。隨著價位的偏高,終於出現"高開低走"的上市走勢,應及早了結教訓又將定位進入"低開低走"階段。新股相對容易炒作和低價便又吸引主力資金入駐,很快就又進入"低開高走"階段而循環往復。這在1994-1999年之間呈現明顯的規律性與贏利機會。2001年後,承銷商的發行價定位越來越準確,上市開盤定價也日益一步到位,新股定位起伏減小,週期性減弱,使得上市價格波動的規律性逐漸淡化,贏利機會也逐漸減弱和消亡。
市場情緒傳染速度也是重要的市場特性。在散戶為主體的早期市場由於資訊傳播效率低,中小投資者的判斷力弱,因此,利空和利好傳言對市場情緒的傳染效果很強,有時主力拉高和打壓中一小半用資金,一大半用謠言來影響大眾情緒就可以達到目的了。但機構日益增多和網路傳播效率提高,謠言在市場中衰減的很快,因此,情緒傳染的效果也大為減弱。就2003年的情況看,謠言傳播的有效時間已經可以縮短為24小時。一般情況下,相關上市公司和監管部門在第二天都會做出必要的反應。許多傳言在第二天開盤前就被"闢謠公告"大白於天下了。
現在,由於大眾心理偏差而出現的投機機會已經越來越少,也越來越因被迅速模仿而導致失效。但是如果更精心地觀察、更快速地反映、更有效地利用還是有機會的。但真正的"發財絕技"只有靠您自己去發現和創造。
"博傻理論"已經廣為人知。該理論認為,股票市場上的一些投資者根本就不在乎股票的理論價格和內在價值,他們購入股票的原因,只是因為他們相信將來會有更傻的人以更高的價格從他們手中接過"燙山芋"。支持博傻的基礎是投資大眾對未來判斷的不一致和判斷的不同步。對於任何部分或總體消息,總有人過於樂觀估計、也總有人趨向悲觀,有人過早採取行動,而也有人行動遲緩,這些判斷的差異導致整體行為出現差異,並激發市場自身的激勵系統,導致博傻現象的出現。這一點在中國股市表現得也曾相當明顯。
博傻行為可以分成兩種:感性博傻和理性博傻。前者,在行動時並不知道自己已經進入一場博傻遊戲,也不清楚遊戲的規則和必然結局。而後者,則清楚地知道博傻及相關規則,只是相信當前狀況下還有更多更傻的投資者即將介入,因此才投入少量資金賭一把。
理性博傻能夠贏利的前提是,有更多的傻子來接棒,這就是對大眾心理的判斷。當投資大眾普遍感覺到當前價位已經偏高,需要撤離觀望時,市場的真正高點也就真的來了。要參與博傻,必須對市場的大眾心理有比較充分的研究和分析,並控制好心理狀態。適當保持一定程度的理性博傻,可以作為非理性市場中的一種投資策略。深滬股市投機氣氛總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的,相當多的投機者並非理性,有時甚至就是瘋狂賭博,這就給博傻帶來了操作的基礎。
博傻行為時常會在消息面因素的推波助瀾下愈演愈烈。例如,某強勢股逐日上升,市盈率越來越高,顯然很不合理,並且也無消息說明該股有利多消息,但股價就是一個勁地直往上躥,惹得低位元未買的交易者心直癢,於是高價買進,而踏空者的追漲會導致股價進一步上揚,越買越漲,越漲越有人買。而不久之後,讓人奇怪的是,市場自然而然地會冒出許多該股的利好傳聞,不合理的漲升也成為理由十足的上揚行情。所以市場派人士常認為,與其說是消息決定走勢,不如說是走勢決定消息,走勢好的個股會吸引買盤,也會吸引利好消息。因而選擇博傻策略的人無須認真研究個股基本面,唯一需要關注的就是股價的走勢和成交量的配合。追漲殺跌在這種操作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嚴格地說,博傻理論的核心就是"順勢而為"。
市場很多時候不能用簡單的價值理論去推測,人心狂熱的時候,理性的價值評估往往失效,這時,就需要從大眾心理的角度來思考問題,並依據對市場情緒的"望聞問切"來判斷行情最危險的時候是否已悄然而至。
理性泡沫理論認為:股票的實際價格可以分解為理論價格(或說基礎價值)和理性泡沫,其中後者具備如下的基本特徵:
(1)理性泡沫不是偶然現象,可以長期存在。眾多投資者對股價判斷的平均值並不等於理論價格,總體的估價偏差常為正,或者說,除了基礎價值外,市場對估價有一種理性的高估。
(2)理性泡沫具有可預期性。泡沫爆裂的風險係數加入股票價格的形成要素中,風險越高係數越大,實際價格就越偏離基礎價格,偏離程度隨時間延續呈現逐漸遞增的趨勢,最終導致泡沫的崩潰。
(3)理性泡沫具有自我激勵的性質。股票的實際價格增長可以分解成兩部分:基礎價值的增長和理性泡沫的增長,前者增長速度永遠低於實際價格的增長速度。而理性泡沫的自我激勵會加速泡沫的破裂。
比較博傻理論和理性泡沫可以發現,博傻是雙向的,牛市存在博傻,熊市也存在博傻,但理性泡沫是一種在基礎價值之上的高估。
我們已經知道,人在這個市場中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但遺憾的是上百年的投資理論研究中沒能把人的因素充分地考慮進來,而近20多年來,儘管開始關注這個問題,但仍難找到某種方法可以合理準確地衡量人對市場和價格的影響。
概率統計中有一個著名的"大數定律",大意是說,如果觀察某個事件的樣本足夠多,研究得到的參數估計將無限接近事件本身的真實特徵。但在現實生活中,普通人更多地在遵循"小數定律",即人通常會根據自己已知的少數例子來做推測。比如,某人到北京出差,恰巧碰到一個"黑心"的計程車司機,被宰了50元,那麼這個人往往會傾向於認為北京的出租司機都這麼"黑"。儘管大腦知道事實並非如此,但心裏愣就是抹不去這個疙瘩。
"小數定律"對於人們的決策有不小的影響,同時也可以用來解釋許多金融市場的現象。但是,如何精確地判斷這種影響呢?似乎還沒有公認的標準答案。
人,喜歡推卸責任。例如遲到了,大多數人會歸咎於與交通阻塞。導致挫敗時對經驗總結的偏差。
人們儘管知道形式和實質的區別,但還是常常被形式所誘導而做出錯誤的判斷。例如,某個早餐鋪子的老闆發現,服務員問客人是否需要吃早餐時要加個雞蛋,結果大多數回答"不需要"。於是改問"需要加兩個雞蛋還是一個?",這使不少客人回答要一個雞蛋了。這反映了人在決策時受到表述形式影響的程度。
人有投資行為的偏差或者誇張地稱為"惡習"。例如:人們傾向於高估小概率事件出現的可能性,而低估大概率事件的可能性;人們傾向于表現出賭徒的心態來預測暫時未出現的事件將在最近出現;人們傾向于高估對他們有利的事件的真實概率,低估對他們不利的事件的真實概率等等。
總之,即使有了最科學的模型,選擇一個正確的投資決策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對預期價值、事件概率和各種參數的估計上都存在人為的偏差。人們雖然總努力按照最優化原則的方式來操作,但實際結果沒有那麼理想。一些個人因素,如情緒、心情、生理等常常干擾著人的認知和判斷。而且,人天生的記憶特點也是影響決策的重要因素。長時記憶的資訊在評價中發揮較強的作用,易於回憶的東西往往最先受到重視。經常贏利導致加強自我而主觀激進,經常虧損勢必降低自信而決策猶豫。
根據行為金融學的原理是利用別人的行為缺陷來賺錢。同樣的缺陷誰能保證自己在利用別人缺陷的時不被別人所利用?再者同樣的缺陷又如何判斷別人?結果對了那叫"自信",錯了便成了"自負",自信與自負之間有明確的界線嗎?似乎從來沒有過。
與基本分析投資方法不同的是行為投資大多採用實證研究的辦法,首先是實際的市場中尋找規律並上升到理論,根據理論設計出一套策略和實施方法,再用這個方法到現實的市場中去檢驗,檢驗對了自然賺到了錢,錯了,說明規律不存在或者是市場已經變了。
例如,通過歷史資料發現,近期市場對突發性利好總是反應過頭,那麼依據這個規律可以設計一個針對突發利好時的做空策略,然後模擬測試一下,看看是否存在贏利的空間。如果效果不錯,那麼在下一個突發利好來臨之時,就可以真槍真刀地操練一下了。一旦允許做空,此類套利操作將會成為機構投資者的"家常便飯"。
這裏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昨天的規律在明天是否依然成立呢?技術分析是直接從市場表現上去總結投資規律,而行為金融學是從人的角度去分析投資規律。兩者所面臨的同一個基本問題就是研究物件的穩定性。幸好,人的本性作為研究物件在很多方面並非十分易變,俗話說"江山易改秉性難移",靠一些投資者的秉性缺陷來賺錢,完全是可操作的。例如"羊群效應"在散戶為主的市場容易出現"一窩蜂"行為,並"惡習難改",屢屢被利用。市場成熟後,相對理性的機構投資者逐漸佔據了主導地位,但"羊群效應"效應照樣存在,而且由於機構投資者的"體態更臃腫"行動更遲緩,因此週期更長,幅度更大。美國2000年前後的網路泡沫,您會發現漲幅幾十倍的股票琳琅滿目,而泡沫破滅後,跌得只剩下零頭的也不乏一二。當時以散戶為主的深滬股市中,網路股炒作的波動幅度不過是幾倍,相比之下反倒比成熟的美國市場更理性了。
投資行為基本特徵的變化是相當緩慢的,因此,多數研究結果是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實踐應用的。在這方面,有兩個關鍵性的問題需要注意:第一是區分對待行為規律的有效週期,有些規律週期是以百年計的,有些是以月計的,針對不同的規律,要注意所對應的操作週期;第二是關注操作行為的反作用,大資金的操作或者是大量投資者對某個規律的集體認同和行動,會影響規律的有效性,會使規律暫時失效,甚至出現逆反效果。在1994-1995年前後,KDJ指標因廣泛使用而一度在深滬股市中失效,甚至成為"騙線"便是一例。因此,依據行為規律來設計操作策略,必須注意時效性。
還有個比較明顯的例子就是逆向操作。當市場中相當部分投資者變得十分理性後,再有大量投資者採取逆向操作,那麼這個市場就會變得反應不足,而使得逆向操作的投資者無利可圖。依據行為金融學者們的研究,人們已經發現並總結出了一些市場整體上長期存在的行為偏差,這些異常現象長期存在,可能說明人們可能很難利用異常現象,甚至反映出針對性的套利要麼沒有足夠的空間,要麼存在一定的局限。因此如果您根據自身的優勢可以克服這些局限,那麼就可能據此設計投資實戰方案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