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為止,中國教科書上,關於"通貨膨脹"的描述,還是完全錯誤的。
所謂通貨膨脹,其實是二個概念:
--濫發紙幣,稱之為"通貨"
--物資短缺,稱之為"膨脹"
二者只居其一,就可導致"物資/貨幣"的不平衡,從而導致物價上漲。
1)通貨與膨脹
所謂通貨膨脹,其實是二個概念。濫發紙幣,稱之為通貨。物資短缺,稱之為膨脹。這二種現象完全不同,完全不可混為一談。
否則必將謬之千里,從而導致現實世界判斷錯誤。
舉個例子,被譽為"中國最愚蠢部門"的國家發改委,就總是在通貨與膨脹上面犯錯誤。作為發改委一個下屬機構,決策部門整天看到的分析報告,總是"中國五百六十個行業,全面產能過剩,沒有一個供不應求的部門"。
產能過剩,供大大於求,那該怎麼辦?發改委告訴我們價格要跌,國儲局依言照辦。於是在"銅期貨"上面輸得損手爛腳,被外資大行宰得如雛稚羊?。
國儲局怎麼也想不明白,"產能過剩"物資過多,那應該價格下跌才是。國儲局從銅價$3300美金時開始做空銅期貨,自以為勝券在握,鬥戰泡沫。可現實世界,是國儲局大錯特錯,今天的銅價,早已超過$7500美金。
國儲局的錯誤,就因為他們沒有搞清"通貨"與"膨脹"的區別。
物資過多,稱之為"膨脹",物資過少,稱之為"緊縮"。在中國的現實生活中,供大於求、產能過多、是大方向基本沒錯。
供過於求,則必然物價下跌。這句話說得沒錯,也是經濟學的基本原理。但將其直接引伸為"價格下跌",則未免失之毫釐,謬之千里了。
因為你所做的計量標準,並不是一般等價物。好比我們可以說,"棉花/黃金"上漲,"棉花/黃金"下跌。用黃金作計量標準,供大於求,供小於求,供求關係的傾斜是十分明顯的。
但如果我們用人民幣作計量標準,如"銅/人民幣",效果就不那麼明顯了。因為人民幣本身,並不是一般等價物。其價值,隨著政府濫發紙幣,是會不斷被稀釋,不斷縮水的。
在過去的四年之中,人民幣大約被稀釋了300%,相應的,物價也應該上漲300%。扣除生產力本身的發展係數,還應該有200%左右的總體物價上漲。發改委次次都預測錯誤,總以為產能過剩,而物價卻一漲再漲,其道理,就是因為沒有搞清楚"通貨"與"膨脹"的區別。迄今為止,中國教科書,關於通貨膨脹的描述仍然是錯誤的。
2)滯漲
搞清楚了"通貨"與"膨脹"這二個概念,我們也就不難解釋,教科書上一再宣揚,得意洋洋,關於資本主義社會在70年代,無法解決"滯漲"問題。
所謂"滯漲",是指這樣一種現象,一方面產能十分過剩,再不需要新廠新工人。而另一方面,物價卻不斷上漲。中國教科書將其歸結為"高失業與高通漲",並指是資本主義死穴。
而事實情況,卻十分容易解釋。經濟有快有慢,一會產能不足,一會產能過剩,這本是很正常的事。所謂"膨脹"與"緊縮"交替出現。
而無論你是膨脹還是緊縮,"只要我濫發紙幣,物價總是漲的!"
70年代資本主義滯漲現象,其實解釋十分簡單,就是政府濫發紙幣。如果碰巧在一個膨脹的時期濫發紙幣,就會導致"產能過剩"和"物價上漲"二者同時並存的奇觀景象。
供求關係和房價物價有什麼聯繫麼?其實並沒有什麼聯繫,因為一個大型有序的帝國,其產能安排,已經十分深思熟慮,無論過剩還是不足,通常相差,不會超過1~2%個百分點,對物價的影響,只是個位數的漲落。
弗萊德曼說得好,所有的通貨膨脹,都是紙幣膨脹。這個世界真正讓人擔心的,不是物資財富房屋的空置數量,而是紙幣的增長速度。
因為我們深刻地知道,無論我們生產力發展得多高。迄今為止,還沒有任何一種機器,能快得過印鈔機!
3)結構
濫發紙幣,稱之為"通貨",物資不足,稱之為"膨脹"。這二種現象完全不同,萬萬不可混為一談。雖然其有共同的效果點,就是物價上漲。但仔細分析,在微觀結構,二者在結構上還是有很大不同的。
在人類漫長的歷史上,生產性是占主導因素的。也就是說,除非發生很大的"戰爭"或者"自然災害",否則一般物資總是自然增長,生產力總是越來越多的。
比較可數的物資短缺,發生嚴重"膨脹"的年代,在歷史上大概有二次,就是1945年的日本與1918年的德國。
1945年的日本,因為戰爭的摧毀,工廠土地橋樑一片廢墟,民用經濟幾乎完全崩潰。戰後的日本,即使持有日元,也買不到任何食品,從而發生了現代史上第一次比較典型的"膨脹"供不應求現象。
在這樣的"膨脹"情況下,由於社會物資大量減少,人民首要的任務是填飽肚子。所以,"饅頭"成了最寶貴的資產。而相反的,一些高貴的,高檔的,如房子,汽車,乃至文物書畫,就被排在了次要位置。等生存需要滿足了以後再說。
在"膨脹"情況下,雖然發生了普遍的物價上漲。但如果我們考慮微觀結構,就會發現不同產品間的結構性差異。總的來說,"基本型"饅頭米飯的價格上漲,而"奢侈型"書畫古董價格上漲緩慢。即時消費品價格上漲迅速,耐用消費品價格上漲緩慢。
而另一種情況,是2005年的中國。
2005年的中國,分析經濟運行軌律,大致上則離不開了"通貨"二字,在一個M2貨幣供應量以每年30%速度遞增的國度裏,任何指望持幣現金的,都是愚蠢的想法。
2005年的中國,因為是"通貨",也就是說,在實體經濟中,物資並沒有減少,無論大米鋼鐵棉花,都沒有經過戰爭的消耗,物資充足,百姓生活無虞。
在一個"通貨"的情況下,物價上漲,則是耐用消費品漲得快,一般消費品漲得慢。因為我吃一碗飯就已經飽了,二碗三碗,只是徒白折磨自己的胃。而如果閒錢增多,則會傾向於一些較長期的買斷品,或者古董字畫等藝術珍藏品。
結構的第二個效應,則是分配效應。
很多人都在抱怨,說房價上漲了,而老百姓手裏的錢並沒有增加。反正"沒錢"是硬道理,只要平民手中沒錢,任你如何忽悠,房價還是買撐不起的。
這句話也是無聲的悲哀,因為紙幣增加了,就總是在某人手裏的。
這就是結構的第二個效應,分配效應。好比政府新印了10萬億新鈔,M2貨幣總量增加一倍。
但是這新印的10萬億新鈔,並不是平均分配給十萬萬國民的。而是大致成一個圈子。
圈子的最內核,是政府本身。各項開支又有了著落,歷年虧空也有得補了。政府大樓也可以修一修了,花園與廣場。順便再買幾輛豪華高檔車,公務員也可以加幾次薪了,當然出國考察和公費報銷更不能少了......
圈子的第二層,是政府周遍的輔助人員。好比政府有錢要修大樓了,和政府關係好的建築工頭,自然財源滾滾。如果政府要修廣場花園了,土木工程,這可是腐敗的多發地。政府要買車,有車商仲介人回扣。政府官員要出國考察,自然有經紀人地接聯繫。退一萬步講,即使政府公務員公僕手頭寬鬆,專做政府官員生意的酒店食樓,也會大旺特旺.......
圈子的第三層,是"服務于這些服務於政府的人",好比專做包工頭生意,專做暴發戶生意,專賣XO洋酒之類的等等......
圈子的第四層,是"服務于服務于這些服務於政府的人"......
隨著政府為第一圈圈內核心,層層擴展開來。雖然你可能是一介小民,山野村夫,無權接觸到公職官員們的生意。但這個世界上,的確是有人因為政府新發新印的紙幣而富裕。因為而在一個看不見的角落,有錢人一批批冒出來的,視離服務政府的距離而定。
我們只關心M2總量,錢一旦被印刷出來,就必然在某個人的手上,不是張三,就是李四。購買力永不匱乏。
如果很不幸地,不是在你手上的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