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Noah Smith
日期:2015/11/18 04:03
經濟學家常認為通膨是個壞東西,最多也只能算是為了刺激經濟成長、而勉強能接受的副產品。但日本為何汲汲於拉高通膨?
其實有好幾個原因。主因之一,是通膨能減輕債務負擔。日本政府負債龐大,代表政府把資源從年輕一代(他們工作且繳稅)轉移給老一代(他們持有公債)。由於日本社會快速老化,老人將比年輕人還多,從而使債務負擔特別嚴重。
若通膨持續偏高,就代表資源從老年人轉移給年輕人。如此將使年輕人對前途較為樂觀,並提高生育率,從而降低了政府為穩定負債而採取激烈措施的風險。
因此日本的確需要拉高通膨。問題是如何才能辦到?量化寬鬆(QE)政策雖使通膨一度加速,但核心通膨率(扣除食品及能源)仍未達到2%目標,現在又再次走下坡。
通膨下降的可能原因之一,是中國經濟成長減緩。但另一種可能,就是傳統總體經濟理論的根本錯誤;日本長期低通膨的肇因,實際上就是低通膨本身,這稱為「新費雪理論」。依據此一理論,日本要想提高通膨,反而應該提高利率。
第三種情況,則是桑默斯、克魯曼等經濟學家所倡議的「持續性停滯」,強調人口減少與生產力停滯,使經濟自然地傾向於通縮。克魯曼建議,日本政府須先擴張財政支出,即同時運用擴張性的財政與貨幣政策以拉高通膨,並把通膨目標拉高到可持續的水準。亦即日本須採取激進的新思維。
還有其他學者建議將貨幣電子化,並實施負存款利率,以減少儲蓄(增加消費)。這必須對紙幣課稅,以防民眾把存款帳戶變成現金。這當然是非常激烈的作法,但已有一些日本學者開始認真討論這種構想。
所有這些拉高通膨的解法,例如實施電子化貨幣、擺脫惡性循環、新費雪主義等,都大幅偏脫離標準化的貨幣政策。我們得到的結論是:日本的確需要某種程度的通膨,但為達目的,可能需要採取一些非常激烈的作法。
(作者Noah Smith是彭博視角專欄作家/編譯任中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