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1日

流動性缺乏為何成市場頭號大敵


來源:華爾街日報
日期:2015/05/21 11:58

眼下,但凡你和一位銀行業人士、投資者或是對沖基金經理聊天,幾乎所有的談話都會圍繞一個主題進行。這個話題既非希臘,也非美國經濟或是中國經濟,更不是英國是否退出歐盟的公投,而是市場流動性的缺乏,以及它將對全球經濟和他們的生意產生怎樣的潛在影響。

資深市場人士稱,他們從未經歷過這樣的市況。銀行變得極其不愿意做市,以至於即便是在規模巨大的外匯和國債市場,進行大筆交易也會對價格造成影響,引發有關投資者在試圖賣出時會遭遇意料之外損失的擔憂。

自這輪危機開始以來,美國公司債市場的規模增加了近一倍,達到4.5萬億美元。但與危機前銀行持有的3,000億美元債券相比,它們如今持有的債券規模僅為500億美元。



一名高級交易員表示,一家歐洲大型銀行自2010年以來已經將歐洲政府債的交易賬冊縮減了75%,目前每天僅提供900種企業債的報價,而危機前這一數字為5,000。就連一向強大的美國國債市場也未能免疫: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的研究顯示,盡管自2005年以來市場規模增加了兩倍,但成交量卻減少了10%,此外,交易商持有的未償債券的比例從危機前的15%大幅降至4%。

從歐洲政府債市場近日出現的大幅波動可以看出,當市場缺少資金發揮穩定作用時,會是怎樣一種景象。在過去的一個月間,德國政府債市場經歷了過去15年中最糟糕的七個交易日。這與2014年和2013年美國國債市場和日本國債市場的情形十分相似。

摩根大通(J.P. Morgan)稱,一年前,交易2.8億美元的美國國債不會對市場造成影響;如今,該數字縮水至近8,000萬美元。對於一些新興市場債券,交易商報出的買賣價差是危機前水平的三到四倍。

一些投資者擔心,眼下發生的這種狀況將是一場真正衝擊造成混亂局面的預演,這種衝擊可能發生在希臘違約之後。

這種狀況很容易被當做特例而被忽視,但這一次銀行業人士或許是正確的。導致流動性短缺的原因有很多,相當重要的一個因素是銀行可能不愿持有其認為被嚴重高估的資產。

但是,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規則發生了變化,這些規則旨在解決金融危機所暴露出來的弱點。

銀行現在必須持有較之前多得多的資本,尤其是與其交易賬戶相比。美國自營交易和英國零售銀行業務的圍籬規則也擠壓了流動性。交易員們擔心,名為MiFID 2的歐盟新規將使情況變得更糟,因為新規將要求大多數固定收益證券和衍生品在交易所進行交易,這可能會讓銀行更不願為低流動性證券提供報價。

一些交易員認為,如果嚴重衝擊發生,央行將別無選擇,只有扮演最后做市商的角色。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