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7日
全球為何普遍通縮?
來源:華爾街日報/Alen Mattich
日期:2014/11/26 12:38
在全球許多地區,消費者價格都在下降。
而且這也一直在拖累債券收益率下行。周二債券收益率再度大幅走低,延續了在通脹率回落、經濟走軟以及貨幣政策激進之際的不停下跌行情。
但是,無論央行官員們如何努力地踩流動性油門,通脹率都不往上走。而且歷史表明,個別央行可能發現,阻止國內發生通貨緊縮要比大家似乎普遍認為的更困難。這就引發了一個重要問題:全球為何普遍通縮?
除了少數幾個特例——像目前遭到制裁的俄羅斯,還有受到反市場國內政策打擊的阿根廷和委內瑞拉——之外,全球各地通貨膨脹率都處于下降趨勢。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估計,在1990至2013年之間,全球通脹率平均為11%。今年該數值預計為3.9%。即便是在低通脹率的發達經濟體,物價壓力也大多呈下行方向,在1990年至2013年之間平均每年通脹率為2.3%,2014年為1.7%。
這一普遍下行趨勢反映了債券收益率的穩步下降——在金融危機之前那些年曾令央行官員們困惑不解。
但是情況并非永遠是這樣。目前的通縮似乎和上世紀70年代全球普遍通脹相映成趣。當時,甚至低通脹經濟體都遭遇了物價的大幅上漲。在1973和1974年,德國通脹率突破了7%,瑞士消費者價格漲幅一度突破了10%,而且日本的每年通脹率徘徊在25%的水平。
但是這些經濟體并不只是在上世紀70年代遭遇了嚴重通脹。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德國和瑞士物價上漲了逾5%,甚至日本物價每年的漲幅也在3%至4%之間。
有了過去的這一通脹作為參照,全球當前的狀態也就凸現出來。如今,人們談論巴西回到糟糕的通脹老路上去,因為其消費者價格每年上漲6%-7%。
至于上世紀70年代通脹猖獗的原因則存在多種解釋。70年代初標志固定匯率制度的布雷頓森林(Bretton Woods)體系瓦解,之后則是1973年的石油危機。當時的經濟體對制造業的依賴程度明顯高于現在,當時的工會化程度也高得多。
那么眼下通縮的根源又來自哪里呢?
共產主義制度的終結讓中國、東南亞和東歐國家打開了國門。這些國家在開放的同時全都提高了制造業生產力。印度則從社會主義轉變成一個更像市場經濟的國家。在世界各地工會日益邊緣化。石油和其他大宗商品價格下跌,至少在上世紀80和90年代的大部分時間內如此。再有就是人口結構的變化。發達國家正處于人口老齡化的過程中,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出生率正在下降。
一些經濟學家指出,金融危機之后的政策失誤延長并加深了經濟衰退的程度,其中尤以歐元區為甚,對其他經濟體也形成了重大阻力。但如果說全球通縮的責任全都落在某些中央銀行行長肩上也有些說不過去。
在時任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eral Reserve, 簡稱:美聯儲)主席沃爾克(Paul Volcker)帶領下,全球央行行長打破了工資-物價螺旋上升的惡性循環,上世紀70年代的惡性通脹因此結束。雖然關于沃爾克采取的措施是否過于嚴厲還存有爭議,但事實是在其他國家央行和財長跟隨美國的腳步之后,通脹水平不斷下降。
當時通脹是全球性問題,現在則輪到了通縮。
當前的通縮周期能否以同樣的方式被打破,即某個國家央行牽頭、其他決策者跟隨的模式?美聯儲應對金融危機的方式最終能否被證明同其在上世紀80年代初應對通脹的舉措一樣成功?日本央行和歐洲央行也效仿了美聯儲的做法,雖然歐洲央行的行動太晚。
決策者當然希望上述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