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7日
新興國 風浪不止 成長不歇
來源:經濟日報
日期:2014/03/07 03:49
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定義之一是政治風險較高,政策可信度較低。在金融危機後、新興經濟體強勁成長之際,這個定義似乎已過時。但近來由經濟政策可信度疲弱和政治不確定性引發的新興市場動盪,看來又印證了這個定義所言不虛。
例如脆弱五國(印度、印尼、土耳其、巴西和南非)的共同點不只是經濟和政策疲軟,今年也都將舉行選舉。烏克蘭、阿根廷和委內瑞拉等其他新興國家,也面臨重大的政治或社會不確定性。
新興市場樂觀派認為,工業化、都市化、人均所得生產及中產階級消費社會崛起,應能提高長期經濟和社會政治穩定。但近來爆發政治動盪的許多國家,包括巴西、土耳其、委內瑞拉與烏克蘭,都是中產階級上街頭。
這毫不令人意外:許多國家的勞工和農民已受惠於人均所得成長和社會安全網擴大,中產階級則飽受通膨升高、公共服務低劣、腐敗和政府干預之苦。拜社群媒體能加速動員所賜,中產階級如今更願意發聲,政治組織能力更強。
在脆弱五國中,印度和印尼政府可能出現變化。印尼的經濟國族主義日益抬頭,暗示經濟政策可能走向封閉。印度反對黨的總理候選人莫迪若能當選,可能無法在全國層級推行成長導向的政策。
南非、土耳其和巴西政府不太可能更替,但執政者可能改變政策。南非總統祖馬可能走向市場導向改革邁進,土耳其總理厄多岡將必須走向世俗,巴西總統羅塞芙可能採行更穩定的總體經濟政策,加速民營化等結構改革。
阿根廷、委內瑞拉和烏克蘭等極為脆弱的國家,政經局勢已經差到只會好轉。阿根廷總統費南德茲的接任者將更溫和。委內瑞拉總統馬杜洛可能被更中間路線的反對派取代。烏克蘭若能避免內戰,可望在西方主導的復興計畫下趨於穩定。
當然也不該低估風險。新興國家要推行結構改革,就代表必須付出短期代價,才能獲得長期獲益。國家資本主義仍深受俄羅斯、委內瑞拉和阿根廷的決策者擁戴。資源國族主義日漸抬頭,可能不利自由貿易和外國直接投資(FDI)流入。新興國家的所得和財富不公平日漸惡化,最終可能引發反對自由化和全球化的社會與政治阻力。
因此,新興市場的經濟成長必須有凝聚力,並減少不公平。政府雖須推行市場導向改革,也要在眾多領域扮演關鍵角色,包括提供窮人社會安全網、維持高品質的公共服務,以及投資教育、醫療保建、基礎建設和創新,並執行限制經濟和金融寡頭權力的競爭政策,確保所有人都能公平獲得機會。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