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2日

我們很快將經歷1987年10月全球性股災的重演


日期:2013/12/12

人類的貨幣文明史以來,美國央行和中國央行第一次踏進了可以隨心所欲的控制人類歷史演變的象牙塔。

從西方"攻擊極限"的軍事理論,還是中國傳統的"物極必反"定律來看,當美國央行和中國央行獲得到他們夢寐以求的控制權後,也是他們未來墜落到歷史墳墓的開始。

而過去幾年,人類社會依靠美國央行的超級量化貨幣政策和中國地方政府不計成本的瘋狂負債,包括中國央行竭盡所能的推高中國樓市的手段,尋求到了"食物"。

2009年6月,本人在新浪博客發表了一篇博文《伯南克的區域性戰爭和奧巴馬的思想》,指出--美國央行量化貨幣政策的最終結果,將導致亞洲地區爆發區域性戰爭。



結果,不出所料,日本現在愈演愈烈的在釣魚島上瘋狂軍事挑釁。

2008年11月,中國推出了前所未有的"4萬億財政擴張"。2009年3月,美國央行開始了前所未有的量化貨幣政策。

幾年前,這兩個震撼世界的經濟政策和今天的中日釣魚島衝突會有什麼關係呢?

傳統的經濟學是告訴大家,管理不嚴格的中央銀行最終必然導致債券收益率的失控上升。

所以,2008年底本人講的非常清楚--美國未來的核心戰略將是製造中國樓市最瘋狂的暴漲。

而現實世界中,中國樓市泡沫的破滅,是會導致美國債券收益率不失控。這樣,就會出現這麼一種情況--中國樓市泡沫破滅的越驚人,美國國債收益率就會越低的經濟現象。

今天,中國央行這個美國小弟,在完成美國的核心戰略後,也就到了被美國主子拋棄的時刻。

1987年10月,全球是爆發了系統性的股市大崩盤。

今天,從美國債券收益率的巨大財富博弈上來看,我們很快將經歷1987年10月的全球性股市崩盤的重演。

接著,我們中國就會是陷入2009年初美國央行設計好的亞洲區域性戰爭中。

問題是,中國社會今天判斷"釣魚島問題"的思維還停留在傳統的軍事邏輯上。為什麼,中國的經濟學家們不能講講美國大規模的QE後,必然會依靠亞洲的區域性戰爭爆發,來解決美國債券收益率失控上升的災難性問題呢?

白癡的"中國經濟學家們和中國央行"只是美國央行洗腦中國中產階級的工具吧!

同時,亞洲區域性戰爭的爆發下,也將是中國血腥的"第二次私有化大改革"開始的最好環境。

中國的第一次私有化大改革是創造了今天的"貧富分化惡化"和"私人利益集團大崛起"的改革。中國的第二次私有化大改革,將創造出葉利欽們的"夢寐以求的赤裸裸世界"。

1987年10月的即將重演和未來亞洲區域性戰爭的爆發,從美國債券收益率的視角來看,是這麼的清楚。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