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4日

中國消費類股值得押注



來源:華爾街日報/RESHMA KAPADIA
日期:2012/10/24 09:29

上週公佈的中國經濟數據為那些信心並非十足的樂觀主義者提供了支撐﹐這些人認為中國經濟正在觸底。但即使這些看好中國經濟的人的看法是正確的﹐中國經濟的增長方式和過去相比恐怕也會有所不同。

隨著中國政府官員試圖提高消費佔經濟的比重(目前約為35%)﹐逐漸拋棄大肆投資、關注基礎設施項目的做法﹐我們也不難理解基金經理為何青睞消費類或與國內需求有關的股票。問題在於﹐很多面向消費者的企業都沒有上市﹐而那些上市的企業在主要股指中的佔比也很小。非必需消費品和日用品生產企業在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中國指數(MSCI China Index)中的佔比不到11%﹐而涵蓋範圍更廣的交易所買賣基金之一SPDR標準普爾中國指數基金(SPDR S&P China Index)的投資對象中也只有大約11%是消費類股﹐略低於其對應的基準指數所含消費類股的佔比。因此從長遠看﹐投資大盤指數基金的投資者可能錯失投資良機。



圖解三季度中國經濟當然﹐一些投資者正在飽受打擊的日本或歐洲股市尋求間接投資中國消費題材的途徑﹐但要找到有足夠的中國業務來拉升其股價的外國公司並非易事。此外加上在部分投資者看來能夠幫助消費類企業的那些長期趨勢﹐這或許足以讓我們在中國國內消費類股上加大一些投入。

如果以2012年12倍的預期市盈率計算﹐上證綜指的估值水平幾乎只有五年來平均水平的一半。但消費必需品類股的估值水平處於其歷史估值前25%的高位。非必需消費品類股的估值水平更為合理﹐目前接近或略低於歷史平均水平﹐這使得它們成為受投資者歡迎的投資對象。

在短期內﹐中國政府可能會動用基礎設施投資等老手段以推動經濟增長﹐拉升此前股價大跌的工業類股。但在城市化和消費增加的過程中(政府可能幫助推進這一進程)﹐受益的企業可能是那些能夠在較長時間內實現可持續增長且保持成功的公司。這類企業在某種程度上不僅能夠免受全球經濟波動的影響﹐它們的盈利能力往往也強於其它企業。對於很多此類企業來說﹐它們的競爭對手中有50%至90%是民營企業﹐這些企業不得不從當地銀行融資。貝萊德(BlackRock)環球新興市場股票團隊主管蘇亞雷斯(Luiz Soares)說﹐這意味著和那些能夠利用全球市場進行融資的企業相比﹐這些民營企業的融資成本是前者的五倍。

由於國有企業在很多領域已經不是唯一的市場參與者﹐在一個受到嚴格監管的市場﹐百度(Baidu)和騰訊(Tencent Holdings)這樣的互聯網企業也正利用用戶對信息和娛樂的需求以及廣告的增長謀求盈利。雖然教育和衛生保健機構看上去像是不錯的投資對象﹐但政府干預可能會損害其盈利能力。相反﹐規模達57億美元的基金Virtus Emerging Markets Opportunities Fund的基金經理Rajiv Jain偏好青島啤酒(Tsingtao Brewery)這樣的企業﹐因為政府官員不太可能強迫啤酒廠商降價﹐因為讓愛喝啤酒的人感到滿意並非政府的首要任務。利用這些趨勢進行投資的多只專注新興市場的基金包括:Ashmore Emerging Markets Small Cap Equities、Rochdale Emerging Markets和Mirae Asset Emerging Markets Sector Leaders。晨星(Morningstar)數據表明﹐上述每只基金持有的中國股票和消費類股數量都比競爭對手要多。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