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8日

高等教育受到攻擊


日期:2012/03/01

在相當長時期內,世界上只有幾所大學。這些機構裡的學生規模非常小。這一小群學生主要來自上層階級。上大學帶來巨大聲譽,也反映出極大特權。

這種情況在1945年後開始發生根本改變。大學數量開始大增,上大學的適齡者比例也開始擴大。此外,這還不僅是在那些已經擁有著名大學的國家出現擴張的問題。1945年前只有很少或根本沒有大學院校的大量國家也啟動了大學教育。高等教育成為世界性現象。

大學擴張的壓力來自上下兩層。從上層看,政府認為非常需要更多的大學畢業生,以確保他們有能力在世界經濟爆炸性擴張所需要的遠為複雜的技術上進行競爭。從下層看,世界人口中大量中間階層以及甚至低下階層堅持認為他們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從而大大改善他們未來的經濟和社會地位。



規模驚人的大學擴張之所以有可能,是由於1945年後世界經濟的巨大上行性擴張,這是現代世界體系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擴張。有大量資金可用於大學,而大學也樂於利用這些資金。

當然,這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大學體系。單個大學變得大多了,並開始失去較小單位提供的那種私密氛圍的品質。大學生群體的階級構成以及隨後教授群體的階級構成都在變化。在許多國家,擴張不僅意味著減少了上層群體對學生、教授和行政管理者的壟斷,而且往往意味著“少數”群體和婦女開始更有機會入學,而這在以前完全或至少部分地無法做到。

這幅美麗的圖景在大約1970年後陷入困境。一方面,世界經濟進入了其長期停滯階段。大學得到的資金--主要來自國家--的數額漸漸開始減少。同時,大學教育的費用持續上升,而來自下層要求繼續擴張的壓力卻越來越大。自那以後的情況就是,兩條曲線向相反方向發展--更少的資金和更大的開支。

我們進入21世紀後,這種情況變得十分嚴峻。大學是如何應對的?一個主要方式就是我們所說的“私有化”。1945年之前甚至在1970年以前,大多數大學都是國家的機構。一個顯著的例外是美國,它有大量非國有院校,其中大部分是從宗教機構演變而來。但即使在這些美國的私營機構裡,大學也是作為非營利組織運行的。

私有化在世界各地開始意味這樣幾件事:一是,開始有一些高等教育機構作為追逐利潤的企業而建立起來。二是,公共院校機構開始從公司贊助者中尋求和獲得資金,後者開始介入大學的內部治理。三是,大學開始以尋求大學研究人員已經發現或發明的專利為己任,從而作為運營商亮相於經濟,也就是說,成了工商企業。

在資金缺乏或至少看起來缺乏的情況下,大學開始把自己轉化為更類似於工商業的機構。這可從兩個主要方面看到。大學及其院系的最高行政職務歷來由學者擔任,此時開始由那些擁有工商業而不是大學生活背景的人擔任。他們籌措資金,但他們也開始制定資金分配的標準。

開始對整個大學和校內院系從對其投資的資金產出角度進行評價。這可以從有多少學生希望從事哪些學科來衡量,或某大學或院系的研究成果如何受到推崇。知識生活被按照偽市場的標準判斷。甚至招收學生也用通過其他招生方式帶來了多少金錢加以衡量。

如果這還不夠,那麼,大學還開始遭到攻擊,主要來自反智極右思潮,它把大學看作世俗的反宗教機構。大學作為一種批評機構--批評主導群體和主導意識形態--歷來總是遭到國家和精英的抵抗與鎮壓。但它們的生存能力一直植根於其相對的財政自主上,其基礎是低廉的實際運作成本。這是昔日的大學,而不是今天的大學,也不是明天的大學。

人們可以對此忽略不計,認為這只不過是我們現在生活其中的全球混亂的又一個方面而已。但大學應該發揮作為分析我們世界體系現實的一個主要基地(當然不是唯一一個)的作用。正是這種分析,有可能把混亂的過渡成功導航到一種新的、並希望是更好的世界秩序。此刻,大學內部的動盪似乎並不比世界經濟的動盪更容易解決。對它的關注甚至還更少。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