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4日

義大利 快退出歐元區了

來源:經濟日報
日期:2011/11/11

義大利主權債券殖利率飆破7%後,無法從市場舉債的風險正逐漸升高。由於該國大到不能倒、也大到無法救,情況可能演變成義國的1.9兆歐元公共債務將被迫重整。如此將可解決龐大且無以為繼的債務一部分的問題,卻無法解決龐大的經常帳逆差、缺乏外部競爭力,以及國內生產毛額(GDP )與經濟活動急遽惡化。

要解決後面的問題,義大利可能和其他周邊國家一樣,必須脫離歐元區,且重新採用本國貨幣,進而造成歐元區的實質解體。



直到最近,主流的看法是,義大利和西班牙不同於希臘,儘管財政窘迫,但將因實施撙節和改革措施而不致違約。然而一旦財政困頓的國家失去市場信心,想藉適當的行動恢復信心將需要漫長的時間。因此除非有最後的放款人在信心尚未恢復前購買主權債務,否則財政困頓、但仍能償債的國家很可能發生違約。

義大利和其他財政困頓、但仍能償債的國家,需要一個大金主,才能避免市場失去信心、大舉拋售政府債券的危機。問題是,眼前歐元區內沒有可靠的最後放款人。

歐洲債券不太可能實現,因為德國反對,而且必須改變條約,需要幾年時間通過。歐元區紓困基金從4,400億歐元增為四倍到2兆歐元,也不太可能被德國等「核心」國家接受。歐洲央行原本可以做救援義大利和西班牙的棘手工作,也因必須承擔極高的信用風險,以及違反條約的不紓困條款而作罷。

由於歐洲金融穩定機制(EFSF)半數資源已承諾用在希臘、愛爾蘭、葡萄牙及它們的銀行業,義大利和西班牙能動用的只有2,000億歐元。以槓桿擴大利用EFSF,以及EFSF特殊目的機構(SPV),都是不切實際的想法,無助於降低市場利率。由於這兩者都行不通,加上國際貨幣基金(IMF)沒有足夠資金救援義大利和/或西班牙,使得義大利債券的殖利率差飆升到無法挽回的高水準。

既然上述方法都行不通,剩下唯一的選擇就是強制、但有秩序地重整義大利的債務。即使義大利組成聯合政府也不改變基本問題。目前義大利的生產急遽衰退,更多撙節和改革將使衰退惡化。在結構改革中增稅、削減支出和裁員,都將對可支配所得、就業、總需求和供給有不利影響,也會使償債變得更難以為繼。

即使將造成債權人沈重的損失,重整債務也無法恢復成長和競爭力。成長和競爭力將需要實質貨幣貶值,但在德國和歐洲央行的弱勢歐元政策下不可能發生。衰退性通縮和必須花長時間降低勞動成本的結構改革,也無法達成這個目標。

因此,如果無法藉貶值貨幣、成長或通縮來達成實質貶值,剩下唯一的選擇將是放棄歐元,重回里拉或其他本國貨幣。當然這將啟動強制性的歐元債務轉換成新本國貨幣債務。

歐元區可以安度如希臘或葡萄牙等小國的債務重整和退出,但如果義大利和/或西班牙重整債務和退出,將形同貨幣聯盟解體。遺憾的是,這列緩慢的火車正在加速,愈來愈可能出軌。

只有在歐洲央行變成最後的無限放款人,並把利率降到零,加上歐元跌到與美元平價,以及德國等歐元區核心國家採取財政刺激政策、周邊國家則實施撙節措施,才可能阻止迫近的災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