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6日

通貨膨脹與經濟危機


作者:吳季
日期:2011/07/25

通貨膨脹對資產階級的利弊

通貨膨脹就是流通的紙幣超過了商品流通所需數量,從而導致紙幣貶值[1]。紙幣在商品小生產發展到一定階段就出現了,是用來代替貴金屬貨幣、作為貨幣符號來流通的。國家有可能以超發紙幣、製造通貨膨脹來增加國庫收入,這會導致經濟混亂,大大破壞商品小生產的基礎。

通貨膨脹可能令勞動人民生活水準惡化,造成絕對貧困化,也可能"工資追過物價",但沒能追過勞動生產力提高的幅度,那就意味著受薪階級在增加的社會財富中所分享到的比例下降了,也就是相對貧困化。

在古典資產階級經濟學當中,通貨膨脹也被看作對經濟有害的不正常現象。它可能對資產階級國家、部份或全體資產階級有好處。比如說,當發生通貨膨脹時,工人即使名義工資不變,但實際工資降低了,就算工人通過鬥爭使得工資跟上物價漲幅,但在時間上還是落在後面,這就有利於資產階級提高利潤率。反過來說,資產階級可以借助通貨膨脹加大剝削率,或侵蝕工人的鬥爭成果。此外,通貨膨脹在一定條件下還能夠刺激投資。這就是為什麼當前的資產階級經濟學家有個"共識":適度的通貨膨脹或價格上漲是有益的。但如果發生經常的通貨膨脹,或通脹比較嚴重的話,貨幣的不穩定會大大刺激投機,紙幣的快速貶值則會促使資本家傾向于囤積物資,最終阻礙生產和流通迴圈,或造成經濟混亂。較為極端的例子,比如國民黨在大陸統治的後期濫發紙幣,造成惡性通貨膨脹,一方面極大地掠奪了各階級和階層的財富,另一方面導致經濟崩潰,國民黨的統治也隨之垮臺。

這裡著重談一談持久通脹和經濟危機之間的關係,亦即,為了避免經濟危機及由此而來的社會動盪,資產階級政府在二戰之後普遍採取了導致持久通脹的政策。

經濟危機和凱恩斯主義

經濟危機的根源,就是資本主義制度下不可避免的"生產過剩"(參看附錄《談談"經濟危機"》)。由於工人消費能力的限制,資產階級最後會賣不掉他們的商品,生產擴張到某一階段就會中止,繼而陷入危機。在自由競爭時代,經濟危機的結果通常是商品供過於求,價格普遍下降甚至暴跌。但是從二戰以後到今天,越來越常見的情形卻相反,在經濟危機期間--就像今天--價格下跌的情況非常少,反而物價普遍上漲。這就不是一時的政策錯誤或"經濟失調"導致的通貨膨脹,而是晚期資本主義特有的"持久通脹"。平時表現為緩慢的通脹,到危機時就變成惡化了。

可以從兩種角度來看待經濟危機,一種是把它看作經濟病態的表現--即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固有矛盾的大爆發;另一種則是資本主義自我修復的機制。過度積累會導致利潤率趨於下降,使得過剩資本越來越難以得到平均利潤率,經濟危機就成了重新提高利潤率的必要環節。它可以使資本貶值,淘汰掉多餘的資本(主要是生產力落後的那部份資本),使剩下的資本重新獲得較高的利潤率,從而開啟新的擴張階段。淘汰落後資本的結果,勞動生產力也得到較大提高,因為保存下來的資本,通常是生產力較高的。

問題是,經濟危機同時會造成社會動盪,甚至引發革命,給資本主義體制帶來重大威脅。我們知道,接連兩次的世界大戰和隨之而來的革命都和經濟危機有關。因此二戰以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資產階級普遍認為,這種代價是不可承受的,必須阻止傳統的經濟危機。凱恩斯的反週期理論就是在這個背景下盛行起來的,他提倡政府干預經濟,比如在危機時期,資本家不願投資,就用政府投資來拉動經濟;反之在"經濟過熱"時期,就搞搞"適當的調控降溫"。調節經濟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貨幣和財政政策",通過政府製造的購買力,讓過剩的、閒置的生產力重新投入運轉,幫助資本家找到替代市場。比較有名的措施,比如由政府舉辦公共工程,從而增加就業,拉動消費。

凱恩斯政策事實上並沒有幫助美國走出危機--失敗的原因暫且不談[2],資產階級的經濟學基本上也不承認這一點(但承認它在對付1970年代大危機時失效了)--而是終結於1938年的又一次危機,後來美國靠著擴軍備戰才擺脫了危機。所以現實當中,政府執行的凱恩斯政策包括了軍備的擴張,即軍事凱恩斯主義,這在戰後資本主義的大繁榮中起到重大作用。比如美國,民主黨也好,共和黨也好,對別的問題可能會吵來吵去,一談到增加軍備預算,都紛紛投贊成票。不管新自由主義怎麼說,這套措施直到今天還一直在使用。50年代之後的20年間,發達國家經歷了幾次衰退,但沒有發展成嚴重的經濟危機。這都被認為是凱恩斯主義的功勞。

二戰以後的持久通脹現象

政府要擴大公共開支,資金來源有:1、稅收;2、公債;3、財政赤字(透支,印鈔票)。稅收是真正的購買力的轉移,不會造成通貨膨脹。資本家不樂意加稅,而樂於購買債券,但這樣一來,整個經濟所增加的利潤有一大部份要拿來支付債券利息,所以對經濟的刺激有限。最後,就是通過財政赤字來增加公共開支。這是凱恩斯主義的一個要點,也是持久通脹的起點。凱恩斯以前,只有在特殊情況下才會形成這種局面,比如納粹德國就是通過大印鈔票進行擴軍備戰,結果是劇烈的通貨膨脹。凱恩斯則提出,就算在和平時期,政府也應該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也就是主動、自覺地製造通貨膨脹。從這一點來說,凱恩斯的理論是"離經叛道"。通貨膨脹和整個反週期政策會把經濟危機大量淘汰落後資本的功能也減弱了,從而使危機累積起來,導向最後的大爆發(因為危機的根本原因--生產過剩,利潤率趨向下降--在資本主義制度下是無法根治的)。換句話說,它不能把病治好,但可以拖延病情。所以哈耶克跟他辯論的時候說:你這種做法長遠來說是行不通的。凱恩斯的回答也很有名:"長遠來說每個人都要死。"這等於說,"在我死後,哪管洪水滔天"。他也知道這套辦法不可能根本解決經濟危機的問題。

軍備生產作為重要的替代市場,會增加社會上的購買力,包括就業工人的收入和資方(主要是壟斷資本)的盈利,但同時,市場上卻沒有對應的商品,因此會造成通貨膨脹。不過在晚期資本主義社會,造成通脹的更重要的因素是信貸膨脹,包括國家公債,私人借貸,即借給企業的貨幣資本和消費信貸(主要是通過分期付款購買房屋、耐用消費品形成的貸款)[3]。如果借貸來自於存款,那是不會造成通脹的,假如是透支,就會形成通貨膨脹,因為等於是增發了紙幣。而上述的信貸膨脹事實上都是來自透支。另外,壟斷企業為了保證利潤率的長期穩定,採取了新的價格政策,也就是事先制訂好價格,即使出現危機或衰退,也不降價,而是縮減生產來保住價格。壟斷公司之間也存在著聯合抬高價格的默契。這就造成兩個結果,一個是壟斷資本手中集累了大量的購買力(過剩資本),另一方面是價格攀升。

總之,自此之後,通貨膨脹成為晚期資本主義的常態,是資產階級用來對付經濟危機、幫助進行擴大再生產的一種辦法。通貨膨脹達到什麼程度呢?

通貨膨脹率的估算

曼德爾的《晚期資本主義》初版於1972年。他比較了1907年和1967年的工農業勞動生產力的增長、黃金生產方面的勞動生產力的增長,以及商品的紙幣價格。他的估算是:

工、農業的勞動生產力提高了5~6倍,黃金的勞動生產力提高了1倍。生產力提高意味著生產每件商品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相應減少了,商品的價值相應降低。也就是說,各個帝國主義國家生產出來的平均商品價值應該降低5~6倍,如果流通的貨幣是黃金而非紙幣的話,商品的平均價格應該降低3倍。但是,實際上在這期間,用紙幣來計算的平均商品價格卻增加了3倍。也就是說,紙幣貶值了9倍,或者說,實際的通貨膨脹率達到9倍。要知道,當時佈雷頓森林協議還沒有解體,各國的幣值是穩定的。美元可以兌換黃金。通貨膨脹還是慢性的。

當然,資本主義世界不是這樣計算通貨膨脹的。他們把通貨膨脹跟價格上漲混為一談。從上面的計算可以看出。只計算紙幣價格上漲的幅度,事實上掩蓋了真正的通貨膨脹的程度。

70年代經濟危機o滯脹o新自由主義的登場

1970年代,發生了全球性的資本主義經濟大危機,各國政府採取各種所謂反危機措施,首先是財政擴張政策(就像我國的四萬億振興經濟計畫),結果大失所望。不僅危機持續下來,經濟停滯、生產下降、失業率大幅攀升,而且同時,通貨膨脹一發不可收拾。在大繁榮時期,工人階級的人數大大增加,力量增強,並且在60年代末的重大鬥爭中得到了許多改良成果,所以在發生通脹時,工人當然不會束手待斃,而是大力反抗,要求工資跟上物價漲幅,這樣就形成了所謂"工資和物價螺旋形上升"的局面。有德國工人回顧過去幾十年,認為西方工人階級日子最好過的時期就是70年代(也許要加上80年代早期)。可以說,這是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相持鬥爭階段。用資產階級世界的計算方法,在大繁榮時期,每年通脹率是2~3%,而在70年代至80年代的10幾年間,每年通貨膨脹達10%以上[4]。這種現象被稱作"滯脹",即經濟停滯加上通貨膨脹--這也是晚期資本主義特有的現象(現在我們也可以聽到種種有關中國是否"已進入滯脹"或"即將面臨滯脹"的討論)。但是這樣一來,資產階級就無法重建利潤率。凱恩斯主義從那以後就開始被拋棄了,一起被拋棄的還有福利國家[5],因為它的反危機(反週期)措施在現實中不僅無效,而且產生了巨大的副作用,發生了惡性通貨膨脹,卻根本沒有刺激經濟的效果。

新自由主義從此登場。雷根和柴契爾夫人最後採取的是緊縮政策,結果是經濟大幅衰退。緊縮政策不是什麼"中立"的經濟措施,而是包含著對工人、工會的有系統的大力打壓。比如雷根運用軍隊打擊航空公司飛行員工會的罷工,柴契爾夫人鎮壓礦工的罷工,都是大手筆。資產階級因此得以重建恢復利潤率的基礎。所以我們有時會看到某些人在為新自由主義辯護時說,至少它在對抗通貨膨脹方面成績很大。這種說法沒有什麼意義,等於說:服用止痛片雖然不能把病治好,但至少病人沒再喊叫了。

新自由主義的基本教義--市場原教旨主義;自由貿易;放鬆政府管制;私有化;公共服務的削減和商品化,等等--這裡也不詳談。從理論上說,新自由主義是站不住腳的、無法自圓其說的一套經文。但是,一方面資產階級確實感到"別無選擇",另一方面,各國政府在現實中其實並不完全按新自由主義的教義來辦事。比如每次遇到經濟危機,政府首先想到的仍然財政擴張政策;軍事凱恩斯主義繼續作為重要的替代市場起作用(比如美國的軍備預算從三年前的5千億美元升至今年的6890億美元,這是過剩資本需要替代市場的必然結果),同時削減福利和公共服務事業的支出(參看附錄《關於〈曼德爾論晚期資本主義危機的幾個文〉的說明》)。但是,不管帝國主義國家自己是否遵守新自由主義的教義,還是要把這一整套藥方強加給不發達國家,因為他們(以及跨國公司)可以從中獲得巨大的利益。在反對新自由主義的種種聲音裡面,有一大部份是建立在與福利國家的對照、以及凱恩斯主義的基礎上。但他們都沒能解釋,怎麼能夠回到福利國家,以及凱恩斯主義的失敗--不僅在對付經濟危機時表現得很失敗,而且對於解決失業問題同樣是失敗的。

自此之後,資產階級政府在面對經濟危機時,一直處在兩難狀態。如果它採取財政擴張政策,通貨膨脹就會加速惡化,在刺激經濟方面效果卻很有限,甚至更多地只是刺激了投機;而假如它採取緊縮政策,就會造成經濟衰退。過去,由於經濟危機在不同的大國之間可能並非同步發生,從而能夠給阻止危機的深入發展提供一定的迴旋空間。但現在,世界各國經濟的結合與彼此依賴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密切,經濟危機也趨於同步,這樣的空間更小了。以四萬億計畫為例,這些猛藥近似於飲鴆止渴,其意圖是通過加大投資、恢復某些產業的利潤率來拉動其它行業,製造"良性迴圈",這樣就有可能暫時緩和危機。如果作為中國商品主要銷售市場的歐美在一兩年內擺脫了經濟危機,中國的出口大幅回升,則國內製造業有望真正復蘇。可惜歐美人士也越來越意識到,此次危機的深度超乎原來的想像,到現在還望不到復蘇的門……

[1] 在鑄幣(比如銀幣)中摻假也會導致通貨膨脹的效果。在使用黃金而非紙幣作為流通手段時,物價不會因為"黃金超發"而上升,因為黃金本身是可儲存的商品,超出流通需要量的黃金會退出流通。

[2] 有興趣的讀者可參看曼德爾《貨幣主義的沒落》

[3] 消費信貸出現得很早,比如辛克萊的小說《屠場》裡寫到主人公一家到美國打工時,就分期付款買房子。到五、六十年代,消費信貸迅速發展。1970年代大危機以後更加普遍化了,並且因此有了"債務經濟"之說。

[4] 例如,美國1975年的消費物價上漲9.1%,1980年為13.5%。

[5] 二戰後的福利國家是階級妥協的產物,社會福利對經濟危機可起到緩衝作用。比如在發生經濟危機,工人大量被裁時,如果他們能夠領到失業金,購買力就不至於削減得太厲害,資產階級還有時機來採取某些措施儘快恢復生產。


附錄:

一、通貨膨脹還有不導致物價上漲的情況嗎?

答:有可能。比如政府超量印鈔,同時強制國民儲蓄,這樣真正流通的貨幣量可能沒有增加,物價不會上漲。這是隱蔽的通貨膨脹。還有,假設平均勞動生產力的提高超過紙幣貶值的速度,物價還會下跌。在某些競爭激烈的行業,儘管在通貨膨脹期間,商品價格還是會下跌,比如現在的很多電子產品就是這樣。

附帶談一談通貨膨脹和物價上漲的區別。物價不僅受到貨幣流通量的影響,而且受商品供求關係的影響。供求可以因為投機而發生巨大的變化。比如前些時候炒蒜、豆、薑。這些農產品的價格大漲,但不能稱為通貨膨脹。同樣,如果糧食或其它原材料因為投機商囤積,價格大漲,它可能導致下游產品的價格跟著漲起來,但這也不是通貨膨脹。

二、新自由主義和凱恩斯主義的同與不同

答:是有很大不同。但在當前,應該強調一下它們的共同點。凱恩斯主義可以說是從"需求"出發(很多改良主義理論也是如此),比如政府通過干預造成了需求,便可刺激資本家投資生產,這樣產生乘數效應,經濟自動上行。新自由主義(之供應學派)則從"投資"出發,要求政府多多給資本家減稅,創造良好投資環境,包括打擊工會(因為這些 "壟斷集團"使工人的工資超出"市場決定的價格",令資本家不願投資……經常再加上一句:最後工人自己也受害云云),資本家看到有利可圖,就會熱情投資,多雇工人,購買力由此增加,經濟自動上行……兩者雖然表面上有很大的、確確實實的"不同",但其實都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邏輯之內兜圈子,無非是同一塊硬幣的兩面而已。

三、談談"經濟危機"

"一切真正的危機的最根本的原因,總不外乎群眾的貧困和他們的有限的消費。"(馬克思)

資本家跟地主、奴隸主不同的地方在於:他們在市場上把產品賣出,才能得到利潤。資本家都希望工人越賣力越好,生產得越多越好,給工人的報酬呢,越少越好。結果,商品不斷累積,群眾則因為貧困而無力消費。賣不出產品的企業就陷入破產,工人的收入和消費更加縮減,形成惡性循環。這是經濟危機的根源。

所謂"內需乏力",就是勞動人民太窮了,不是不需要,而是沒錢買。同時,整個社會生產能力"過剩",商品"過剩"。90年代的中國就已經是這樣。現在,更多的老闆在抱怨:"不管哪一行有錢賺,大家都一擁而上,結果弄得都沒錢賺!"拿"創業機遇"最多的上海來說,每年註冊的公司,能存活下來的只有10%。

資本主義越發展,生產過剩越嚴重,找不到投資管道的過剩資本就紛紛湧入股市,樓市,或者搞其它投機。一旦泡沫破裂,危機就接踵而來。

可是,中國有大量企業的產品是供出口的,所以人民再窮也關係不大,只要外國人能把產品買走就行了。但現在,全世界都深陷危機,到處盛行裁員和減薪,出口模式遭到重創。

經濟危機一次比一次嚴重,破產的不只是中小企業,還有一連串的大公司、大銀行。但是各國的勞動人民,卻要被迫背負這個資本主義的禍害。

四、關於《曼德爾論晚期資本主義危機的幾個文》的說明

危機的各種因素、框架和基本過程同今天的經濟危機相比,沒有什麼變化。比如前幾年,"實體經濟"面對利潤率下降的反應就是紛紛把"過剩資本"投入股市樓市,比如當前接二連三的欺詐與投機。主要原因--生產過剩與過度積累--當然也一如其舊。貿易保護主義(即力爭把危機儘量轉嫁給其它國家)的抬頭也一樣。比較重要的不同:美國拿大量糧食轉作能源用途,導致國際市場糧價大漲;油價上漲而非下跌;全球各國危機的同步--前者不能稱為"通貨膨脹",而是美帝變態行為導致的"糧食供應不足",但無疑助長了通貨膨脹導致的物價上漲。自由競爭時代的經濟危機中,物價通常普遍大跌,晚期資本主義則不同,危機時物價繼續上升--這是"持久通貨膨脹"的標誌。

資產階級面對危機的"兩難困境"也一樣。就資本主義的"內在機制"來說,經濟危機起著淘汰落後資本,從而週期性提高生產力、恢復和提高利潤率的作用。但危機一旦深化,達到某個程度(比如大銀行破產),政府便難以坐視不救,否則可能陷進經濟混亂乃至崩潰的無底洞。"美國和日本政府立即大規模介入,降低利率,增加貨幣供應,以避免經紀行和財務機構因現金周轉問題而被迫拋售股票"……這可以比照吾國的"四萬億計畫"。與此並行的是"凱恩斯政策"(尤其是軍事凱恩斯主義,即擴大軍備預算)。

和"經濟刺激計畫"相對立的呼聲,則是實施緊縮政策,目的是避免通貨膨脹的嚴重後果--當前中國"左派"中頗有這類呼聲。而在資本主義國家,緊縮政策通常意味著"削減政府開支、減少赤字"云云,這指的是削減醫療教育失業金等社會福利及服務方面的開支,而不是軍備開支。"既然都是'政府開支',為什麼不多花些錢在社會福利和公共服務事業上,卻一個勁地增加斷子絕孫的軍備預算?總統議員高官們莫非個個腦袋壞掉?……"當然沒有。因為削減福利可降低工人總體的生活水準,即"勞動力再生產費用",從而增加剩餘價值比重;至於增加軍備開支,不用說,當然直接給資產階級創造了利潤……這個窮途末路的階級提供給人類的,只能是諸如此類高明的"答案"。

"工人運動與保護主義"一節則特別值得重視……在《美國SBC通訊公司的一場罷工》的記述中,我們仍可看到"愛國"的保護主義在美國工人中依舊大有市場。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