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4日

歷史研究的目的

歷史研究的目的是什麼?一個基本的方面可能就是滿足"好奇心",瞭解歷史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但發生的"方面"很多,而中國傳統歷史只關注了帝王將相的興衰史,而對其他方法,比如經濟/環境/日常生活等方面的歷史關注得很少。而且如果角度不同,你得出的描述也可能不同。"勇敢的心"華萊士/李廣,對蘇格蘭/漢族人來說是民族英雄,但對英格蘭/外族人來說就是屠夫。

研究歷史的另一個目的是所謂"以史為鑒"。但歷史的結果就像投資的結果一樣,是受到很多偶然因素的影響的。需要排除偶然/隨機因素,找出其中在統計上來說,對歷史結果具有預測能力的因素。

我們傳統的歷史研究是"八卦"式的,而不是"科學"式的。我們可以知道很多歷史故事,但無法知道其中的"規律"。我很喜歡看《資治通鑒》,因為其中的故事很有趣,對中國人之間的為人處事的觀察,很有啟發性。(怪不得老毛把它終身帶在身邊閱讀。)但從中我們能總結出什麼規律性的結論嗎?很難。司馬光似乎想指出"道德"的指導意義,但看他自己寫的這些故事就可以發現,他說的這些"道德"原則對帝王將相的成功是根本沒有預測作用的。

目前的歷史研究基本上都是依據"史料"。但這些史料的準確性有多少?所謂歷史是由成功者所寫。如果我們對歷史的研究是基於這些已經過很大扭曲的"史料"而進行的,那我們的結果可能就是"垃圾進,垃圾出"。像《資治通鑒》等史書中都會記載某某人說了什麼話/做了什麼事。但寫書的人怎麼知道的?這些東西比我們現在網上看到的某某明星說了什麼/做了什麼有多少更大的可靠性?

我們對歷史的記載很多不是"即時"的,而是事後"回憶"的。而回憶出來的歷史與即時的歷史是有很大偏差的,因為會有事後諸葛亮。現在我們可能會說巴菲特早年就怎麼/怎麼樣,體現了他的投資天賦。但為什麼當時人們沒看出來,沒把所有的錢都投給他?6000點後我們大多數人可能都覺得自己在1000點時就已經看好股市,但實際當時真實的想法是怎樣?

我想做的一件事就是從歷史"即時"的角度研究一些公司/股市的歷史。在"當時"的時候,人們/研究員的分析是怎樣的?看好的/不看好的是什麼?後來實際結果怎樣?有什麼統計上的規律?

張主編認為中國人在投資智慧上落後於海外,所以要學習,我並不完全同意。我覺得中國人在賺錢智慧上比外國人並不差,這些年來,中國人創造/積累財富的的速度之快就是證明。我相信中國很多人的賺錢智慧並不比巴菲特差。但中國人差的是做"歷史研究"的人,缺對這些人的智慧進行研究總結的人。

從李嘉誠到溫洲人,中國可以總結的賺錢智慧其實很多,但遺憾的是雖然確實有很多書寫他們,但都是不知所云。我想主要原因可能一個是中國的機會太多,有總結這些賺錢智慧的人,都忙著自己賺錢去了。另一個可能是中國社會(也許整個亞洲社會都是如此)對總結知識的人/成果,沒有充分的認同。機會成本與收益不成正比,真正有總結能力的人就不會來寫,只剩下混飯吃的人來寫些東西騙錢了。我一直覺得中國(可能包括整個亞洲)缺乏好的財經報導發行物,可能也是這個原因--好的財經記者的要求很高。

我們學習海外投資思想的意義在於,它可以拓展我們的視野。我們當然可以看到把海外商業經驗移植到中國後取得成功的案例,但實際也有很多失敗的案例。如果兩者相加的話,海外經驗在中國成功的概率可能並不比本土經驗成功的概率高,甚至可能更低。但從"絕對數"上講,確實是增加了成功的數字。相當於進化上兩性繁殖的價值:增加了基因組合的多樣性,增加了可供選擇的範圍。

西方文化中最值得我們學習的一個方面是:開放/批評/驗證/累積式的知識積累過程。而中國傳統東方式的文化則比較教條,講權威,所以進步就比較慢。現在一些講"價值投資"的人,也有把它當教條的傾向,而忘記了我們學習海外投資經驗時,真正關鍵的本質所在。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