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日

1929 年法國的經濟危機及其影響


來源:史學理論研究/張麗
日期:2009/01/01

1929年世界性經濟危機是從美國開始的。法國和其他資本主義國家一樣也經歷了這次嚴重的經濟危機。法國經濟危機的特點是,發生的時間晚於其他國家,而拖延的時間卻長於其他國家。

1929年10月24日紐約華爾街股票市場全面暴跌,引發了美國的經濟危機,而且迅速波及英國、德國。法國1920年代的經濟業績似乎令法國人感到可以游離於這場危機之外。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法國得到了德國81.51億金馬克的戰爭賠款,又收復了煤鋼產區阿爾薩斯和洛林,取得了對薩爾產煤區15年的代管權,並奪取了德國在多哥、喀麥隆、敘利亞、黎巴嫩等殖民地的統治權,加上實行比較嚴格的貿易保護,使法國工業和農業在20年代迅速發展。法國重工業的進展尤其令人矚目。生鐵產量從1919年的133萬噸增長到1929年的l036萬噸,鋼產量從1919年的129萬噸增長到1929年的972萬噸。汽車、電力、化學等新興工業發展更快,汽車產量從1920年的4萬輛增長到1929年的25萬輛。此外,由於法國一方面保護國內市場,另一方面卻用低定價的法郎打開國外市場,法國出口猛增,至1923年時,已超過進口5倍之多,進出口總額則從1918年的270億法郎增至1929年的1083億法郎。巨額貿易順差加上投資利潤回流,黃金大量流入法國。1928年以後,法國擁有的黃金僅次於美國。法國在世界工業生產中的比重從1920年的5%提高到1930年的8%。這種經濟形勢使得法國人面對美國的經濟危機而處於一種盲目樂觀的情緒之中,甚至在1930年英鎊貶值衝擊法國的出口能力時,法國政府仍然無動於衷,認為是法郎對英鎊的重大勝利。就是在這種樂觀情緒中,法國漸漸進入了危機。

法國真正感受到經濟危機來臨是在1930年底。1930年11月,在本國投資過熱和國外市場萎縮的雙重衝擊下,法國烏斯特里克銀行破產,經濟危機開始。大批銀行倒閉,企業破產,生產下降,失業者迅速增加。

法國的工業危機是從減少工業出口開始的。輸往國外的香水、藝術品等奢侈品及高質量產品受到美國、比利時等國危機和一些實行貿易保護主義國家的抵製而萎縮。隨著出口貿易的受阻,法國工業部門逐漸受到影響,從消費生產部門到生產資料生產部門,中小企業紛紛倒閉。l931年9月至l932年4月,工業生產下跌70%。其中,冶金工業下降47.4%,機器製造業下降42.6%,建築工業下降55.6%。與一些新興工業部門相比,傳統工業部門受危機的打擊程度更嚴重。1932年法國輕工業比1928年下降64%。尤其紡織業在日本廉價產品的激烈競爭下處境極為艱難,1934年的開工率比第一次世界大戰前降低66%,服裝業、皮革業的生產也明顯下降。工業的整體生產在1935年落到谷底。據估計,這次危機大約使法國的工業倒退到1911年的水平。

在農業方面,1932年和1933年農業雖然豐收,但是,農產品過剩,價格暴跌。價格下跌最嚴重的是小麥和葡萄酒。1931年至1935年,小麥的價格由每公擔184法郎降為74法郎。葡萄酒的價格由每百升154法郎降到64法郎。在國內市場供過於求的情況下,政府採取限制生產的措施,對農產品採取限制最低價格政策,致使農業長期處於停滯狀態。

在對外貿易方面,1929年,法國在世界資本主義國家貿易中所佔比重為6.4%,1937年僅佔5.1%。1937年,法國的出口幾乎比1929年減少了3/4。這種狀況使得法國的貿易逆差更加嚴重,與此同時,資本輸出明顯下降。

危機使得法國財政處於混亂狀態。1931年有118家銀行破產。德國停止支付賠款、英鎊貶值對法郎的衝擊、對外投資收入的減少、外貿逆差的不斷擴大以及旅遊業衰落使財政收支失去平衡。1931年的財政預算出現50億法郎的赤字,1933年赤字猛增到110億法郎。政府被迫拋售大量黃金應急,原流入法國的資金又流出法國,國庫再次空虛。

法國經濟不景氣的狀況一直持續到1935年春天,而大多數國家則從1932年開始復蘇。法國經濟危機之所以持續時間長,其原因主要是法國政府採取的應對措施不當,也與法國的經濟結構不合理有關。

在英鎊、美元相繼貶值,貿易壁壘高築,日本、德國工業軍事化,並對外實施傾銷的前提下,法國政府繼續維持金本位制,固守"保持法郎穩定"的傳統觀念,直到1936年9月29日,法國才被迫將法郎貶值29%,而1937-1938年美國再次陷入經濟危機,相當程度上抵消了法郎的貶值。

法國主要政策集中在消滅財政赤字、恢復國內市場平衡上。法國工業相對分散,使法國的出口競爭力大大下降。與此同時,法國對外投資的收入卻由於外國債務人的破產而減少,降幅達50%以上。由此,法國的國際收支逆差日益擴大,1932年競達50億法郎。在財政上,法國不但沒有採取擴張政策,反而強調財政平衡,堅持"維持預算平衡"和通貨緊縮措施,利潤下降造成投資不足,國內市場萎縮,國際市場崩潰。

法國經濟結構中諸多的因素也不利於法國更早走出危機。小農經濟在法國農業中長期佔優勢,因此農產品成本居高不下,在國際市場上缺乏競爭力,對國際市場的依靠程度低。工業相對落後於其他資本主義國家,小手工業佔較大比重,對外貿易在法國經濟中所佔比重有限,因此對國際市場的依賴性也較小。這些因素使得法國在經濟危機來臨之時受影響遲緩,同時也不利於法國經濟的複蘇。

經濟危機給法國帶來的影響是非常深刻的。首先,經濟危機激化了法國的階級矛盾,使階級鬥爭日趨激烈。危機期間,失業人數大量增加,1932年失業人口達到26萬,1935年增加到42.6萬。廣大民眾為改善生活狀況而反對政府和資本家轉嫁經濟危機。在城市,廣大工人和公務員等反對降低工資,要求取消間接稅的抗議浪潮此起彼伏。在農村,農民和農業工人也開展反對政府農業政策的鬥爭。

其次,經濟危機使法國政局不穩,從1929年11月塔迪厄第一次組閣到1935年5月議會選舉,法國共更換了8屆內閣,都因無力應付經濟危機先後下台,每屆平均任期不到4個月。其中,塔迪厄、賴伐爾各領導過3屆內閣,他們執政期問,法國政局出現向右轉的趨勢。他們對內採用緊縮政策向廣大人民群眾轉嫁危機,如縮減公務人員工資、減少各種撫卹金、補助金,同時卻撥出巨款幫助壟斷資產階級渡過難關,並且用秘密基金資助一些法西斯組織。對外繼續孤立和反對蘇聯,主張同德、意接近和親善。更有甚者,塔迪厄在1932年2月第三次組閣時,公然主張建立"強力政權",力主修改憲法,使國家機器能夠更好地適應壟斷資產階級統治的需要。這一主張一出籠就遭到左翼力量的一致譴責。在左翼力量和廣大民眾的共同鬥爭下,塔迪厄企圖消滅資產階級民主自由,實行公開反動統治的陰謀才未能得逞。

再次,危機使法國各界開始尋找靈丹妙藥,在經濟理論和政策上,他們過去視自由放任為正宗理論。認為資本主義經濟具有自行調節的機制,生產自然而然地會產生需求和消費。因此,不需要國家對經濟進行干預。而1929年嚴重的經濟危機,宣告了這一理論的破產和過時。他們開始尋找一種新的理論來指導經濟發展。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的國家干預理論在法國引起廣泛的爭論。一些企業主擔憂政府照搬蘇聯經濟模式,長期干預生產會導致企業缺乏活力,難以進行有力的競爭。自由主義者則認為,國家干預雖然能奏一時之效,但治標不治本,歸根結底不能改變整個經濟態勢,因為經濟的運行同樣有其自身規律。在這種形勢下,法國理論界對國家干預與市場的關係進行了廣泛深入探討,持有各種政治傾向的人都主張國家要為經濟發展制訂計劃,並在戰後形成了"政府調控經濟的理論"。這些理論在戰後初見端倪,到60年代最終形成。主要理論是馬塞的"二元調節論"和庫爾比的"受競爭經濟論"。這些理論一直是指導戰後法國經濟發展的主流思想。二元調節理論最早是在60年代初,由美國和瑞典等國的經濟學家提出。他們認為,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總體條件下實行計劃經濟是必要和可行的。馬塞則是在此基礎上,回答了計劃與市場的關係問題,提出兩種機制可以同時對經濟實行有效調節的具體方法。法國政府不僅在經濟理論和政策上反思自由放任的傳統理論,而且採取措施干預經濟。1937年,政府為對付財政赤字,對鐵路實行國有化,成立法國鐵路公司。這些措施和理論為法國戰後採取的國有化和計劃化奠定了基礎。在1944年和l945年,法國進行了大規模的國有化運動。從1947年開始,法國每5年都制訂一次經濟發展計劃。

1929-1933年經濟危機深刻影響了國際關係格局。經濟危機使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關稅戰、傾銷戰和貨幣戰導致資本主義世界的不斷分化,出現了各種貨幣集團和經濟集團。1933年6月,66個國家在倫敦召開世界經濟會議,試圖穩定貨幣,實行關稅休戰,結果不但沒有成功,反而使各集團之間的對立越來越尖銳。在資源戰日益激化的情況下,資源自給率較低、金融力量相對薄弱的德、日、意逐漸相互靠攏,形成了法西斯集團;而壟斷了國際市場、資源相對雄厚的英、美、法面臨著法西斯國家的爭奪,逐漸捐棄前嫌,於1936年秋分別簽訂了《三國貨幣穩定協定》和《三國黃金協定》,一定程度上調節了三國之間的經濟矛盾。兩種不同類型的帝國主義國家在經濟上的分化對立和重新組合,為以後兩大政治軍事集團的形成鋪墊了道路。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