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3日

財不入急門,只賺最有把握的錢

股市交易是為追求利潤,但是盈利本身是一個太空洞的目標,任何一個企業和個人在規劃未來的時候都必須量化,因為空洞的目標是無從下手的,如果一個人的目標是"做個偉大的人",雖然很有抱負,但怎麼去實現呢?確立股市的盈利觀直接影響到我們的交易心理和行為。

新入市的交易者往往只有一個發財的夢想,為了實現"發財"的夢想,迫不及待的交易,有的甚至還沒有弄清楚交易規則,委託買入後打電話投訴券商,說我帳戶上的錢跑哪里去了?為了不浪費時間,有人在買入後才開始查找資料,看自己買對沒有。聽消息、看推薦買入更是常見。

每次看見自己的股票沒有別人的股票上漲快,馬上賣出換股,反復折騰,到頭來逮不著幾次上漲,頻繁的交易使得心理更加急躁和脆弱,最後徹底被市場擊倒。

其實股市的本質決定了盈利是可能的,同時也決定了大多數人會虧損的鐵律,當然這是長期來看。如何做一個穩定的盈利者,確立什麼樣的盈利觀呢?

很多人通常會說"目標每月10%" 或者"每年100%"等等,這樣的目標也有很多問題,現在是牛市,每月20%以上大有人在,如果放在2004年的熊市呢?還有如果你的股票5天就漲了20%,剩下的時間你會休息嗎?

現在的問題是大家一提到盈利就想到收益率,股票市場具有很大成分的隨機性,收益率不可能一直恒定在某個水準。更重要的是在憧憬盈利的時候大家忘記了風險,穩定盈利的根本在於控制風險,風險有效控制的結果必然是穩定的收益,至於收益率,有誰會嫌錢賺得多呢?想想這句經常在交易大師的書中看到的話"停止你的損失,讓利潤奔跑"。生存是穩定盈利的保證。《貞觀長歌》中元帥李靖教會弟子張寶國"為將帥的兵法只有一個字:忠",縱有萬人敵,一旦功高蓋主必然是鳥盡弓藏。其中的道理如出一轍。

財不入急門,在期望利潤之前先檢驗一下自己盈利的能力,漁夫捕魚之前會先補好網,獵人出發前會先檢查獵槍和彈藥,看見老虎就沖上去發現自己沒有子彈了怎麼辦?只有割肉了 ,哈哈玩笑。

不要想賺盡市場中的每一分錢,只要市場沒關門就有機會,多少人去追高僅僅因為"不買就沒機會了"。我們只需要賺最有把握的錢,看看巴菲特和其他交易大師們的交易原則,"永遠不投資不熟悉的領域","不買新上市的股票","永不對沖",等等。注意這些原則本身並不是絕對正確的,因為有人使用相反的原則同樣能盈利,為什麼?因為對他們而言,這些相反的原則是他們最擅長的,是最有把握賺錢的原則。

那麼我們最有把握賺的錢是哪些呢?這個問題只有自己能回答。

財不入急門,因為股市交易是一項長期而且艱巨的工作,我們必須要有耐心。

只賺最有把握的錢,保護本金是交易的第一任務,生存是長期盈利的保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