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31日

兩條看似相互矛盾的定律

股市上有兩條看似相互矛盾的定律。定律1:股市上沒有不被征服的高峰。從長期看,經濟總是處於發展之中的,作為企業產權證書的股票,其價值也總是不斷增長的,股票價格自然也會隨著股票價值不斷創新高。從這個意義上說,買股票的投資者只要長期持有股票,他總是可以賺錢的。這個定律換句話說就是:長遠來看,股市上賺錢的總額總是大於虧錢的總額。這是股市與賭博、期貨、期權等遊戲的不同之處。其原因在於股市有企業作為新增利潤的來源。

定律2:股市上賺錢的人占少數,而虧錢的人占大多數。據調查,中國股市二級市場開辦近10年來,虧錢的投資者占90%以上。更典型的例子是從1985年7月到1990年2月,臺灣綜合股價指數從636.02點升到12682.41點,而同期虧錢的投資者也達90%以上。

這兩個定律加起來告訴我們:股市上絕大多數人都是虧錢的,只有少數人可以賺錢。這部分少數人賺雙份的錢,一份是股市長期上升帶來的利潤,另一份是多數投資者所虧的錢。這些少數賺錢者往往不是因為他們資金實力雄厚,而是由於有正確的投資理念。

從這兩個定律我們還可以得出結論:股票市場是個騙人的市場,它利用人性的弱點,誘使投資者追高殺低從而不斷虧錢。

股市的騙人特性表現在成交量上就是頭部量大底部量小。一般說來,人們在買東西時,價格越高,買的人越少,價格越低,買的人就越多。而在股市上,股價漲得越快,股價越高,買的人就越多,成交量越大;股價越低,買的人就越少,成交量也越小。兩者之所以存在如此大的區別,是因為人們買東西是為了消費,而買股票的人大多是為了再賣出。因此漲得越快的股票人們就認為它將來越能漲,買者就越多;而跌得越快的股票人們就認為它將來越能跌,買者就越少。股票投機成了"博傻遊戲",每個追漲殺跌的傻瓜都認為有比他更傻的傻瓜來接他的接力棒,從而使他變成聰明人。

世界各國股市,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無論是歷史悠久的美國股市還是新興的中國股市,都逃脫不了頭部量大、底部量小的命運。無論哪國的投資者都逃脫不了股市的騙人性質

那麼,如何成為在股市中賺錢的少數人呢?自股市出現以來,中外多少理論和實踐者孜孜不倦地探求股價變動的規律,並提出了種種"理論"和"規律",以求戰勝股市。遺憾的是,這些"理論"和"規律"要麼過於艱深,難以被一般投資大眾所接受和使用;要麼過於直白,人人可用,而股市的特性又決定了不可能人人都賺錢,從而也決定了這些"理論"和"規律"一旦被投資大眾普遍採用,這些"理論"就不再正確,這些"規律"就不復存在。這就是老子"道可道,非常道"的道理。

面對一張上下大幅波動的股價長期走勢圖,你腦中閃現的第一個念頭也許是低買高賣,通過短線操作在短期內暴富。遺憾的是事後諸葛亮容易做,可當你帶著這種想法進入股市時,股市的欺騙性和你的人性弱點相結合,你會發現你低買高賣的初衷卻變成追高殺低的現實。面對這種結局,你不能怪自己太笨,只能怪股市太狡猾。你想玩弄股市,最終被玩弄的一定是你自己。

可以說,股市上大多數人虧錢的根本原因在於其投機心態。投機者的目光只盯著股票的差價,而完全忘記了股票價格的最終決定因素-紅利。投機者常笑話投資者只顧撿芝麻(紅利)而丟掉了大西瓜(股票差價)。實際上,紅利雖小,它卻是決定股價的根本。因此,投資者看似"撿芝麻而丟了大西瓜",實則是抓住了事物的根本。其中的道理值得我們好好去體會。事實上,在股市上賺大錢的無一不是投資者。巴菲特就是傑出的代表。遺憾的是他的投資方法過於專業,非一般投資者所能效仿。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