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3日

怎樣從泡沫中獲益?

過去13年中﹐投資者經歷了一系列歷史上最大的金融泡沫:亞洲貨幣升跌起落﹔科技及互聯網股遭受巨大損失﹔石油及其它商品價格波動如同過山車﹔而房市崩盤導致損失達數萬億美元。

而中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甚至以色列等較小國家﹐在有些人看來﹐已出現新的地產泡沫跡象。認為金融泡沫已更為常見並非不經之談﹐而有其合理的理由。

當前市場更為波動﹐正如上週五所見﹐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對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發出指控的新聞報道引發市場急劇拋售。

投資者如何應對這種新的投資環境呢?

分析師們提供了一系列建議﹐諸如放棄“買入並持有”策略、持有更多現金﹐以及購買一些下行風險保護產品﹐如期權及所謂的反向交易所上市基金等。

競爭性投資

在眾多市場驟然沖高而後深跌的原因中﹐有一條是:因交易所上市基金(ETF)等新產品的推出﹐今天的投資者可追逐幾乎各種交易。投資專業人士面臨從未有過的巨大壓力要緊跟競爭者﹐由此促使他們模仿對手的交易。同時﹐更多的投資專業人士接受了動態投資策略﹐上揚時買入﹐回落時拋出﹐以緊跟市場節奏。

同時﹐全球化及其它發展使得通脹放緩﹐各國央行由此保持低息﹐以致眾多投資者轉而通過低息借款來進行交易﹐加劇了金融泡沫。交易信息的自由流動可能也使市場更為波動﹐更易出現失控的交易行為。

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Stern School of Business at New York University)的金融學教授達莫達倫(Aswath Damodaran)說﹐泡沫的大小與消息及流言傳播的自由度及人們由此進行交易的自由度成正比。

新環境帶來獨特的挑戰。金融泡沫通常難以界定。過去幾年金價躍升在部分分析師看來極為危險。而當今全球市場常常同步運行使得避免發生急劇下挫更為艱難。

但持長期看空觀點的投資者將會錯失豐厚盈利的機會﹐比如﹐就在一年前﹐市場觸底反彈﹐標準普爾500指數(S&P 500 index)上漲幅度達76%。

與其預測市場會持續上漲多久﹐或市場何時下跌﹐還不如採取新的策略。原因之一是﹐買入一項投資並長期持有已不再安全。過去﹐投資者趁市場出現一波大反彈即獲利了結被視為膽小﹐而今﹐這卻是聰明的表現。

芝加哥Harris Private Bank首席投資長埃布林(Jack Ablin)表示﹐2008年的一個教訓是“買入並持有”建議具較高風險。

保持流動性

如果有短期現金需要﹐投資者需要確定不會陷於持有難以出手的投資產品中﹐這一點同樣重要。2008年有太多投資者被套入流動性極差的投資產品中﹐如被風險債所累的高收益貨幣市場基金等產品。

購買保護性產品及手頭持有充足現金也是必須的。有分析師推薦反向ETF(inverse ETF)﹐該產品在全球市場或行業下滑時提供回報。如果市場下跌﹐這類ETF產品價格應上漲。

投資者若確信其投資組合長期來看可盈利而不願拋售﹐但又擔心市場會出現短期下滑﹐則可以其投資組合價值的5%購入做空標普500指數的ProShares Short S&P500﹐這種ETF產品在標普500指數下滑時會上漲。

這可在市場出現突然性下滑時提供緩沖。重倉小型公司股的投資者可購買做空羅素2000指數的ProShares Short Russell2000產品﹐這種產品在羅素2000指數成份股中小型公司股價下滑時反而上漲。

這些ETF產品有時並不切合市場走勢﹐特別是在交易極為波動之時﹐因而並非完美的解決方案。

另一種方案是選擇“戰術性資產”或“戰術性配置”共同基金﹐或者說是在不同資產間轉換的產品﹐以避免在大跌中被套。例如:Pimco 全資產基金( Pimco All Asset Fund)。

備足現金

具直接的保護方式是持有充足現金。目前﹐貨幣市場基金回報微乎其乎﹐但考慮到安全性及在市場下跌後有資金重新入市﹐付出這種代價並不過高。

埃布林說﹐投資者必須更樂於將現金當做一類可合理運作的資產。

洛杉磯的一家金融咨詢公司JSF Financial 的管理人菲什曼(Jeff Fishman)說﹐投資者手頭的現金要比以往多才行。

過去﹐他推薦投資者手頭持有相當於三至六月生活開支的現金。但鑒於過去10年市場動盪﹐目前他建議投資者持有相當於六至12個月生活開支的現金﹐特別是從各銀行針對眾多個人削減或取消了家庭資產類貸款以來﹐這種貸款被許多人視為現金來源的安全保證。

菲什曼熱衷於短期免稅型債券基金﹐像先鋒短期免稅基金(Vanguard Short-Term Tax-Exempt Fund)及另類投資市場免稅中間基金(AIM Tax-Free Intermediate Fund)﹐均是存放短期資金的不錯去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