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7日

中國審計發現944億元違規黃金質押貸款


來源:華爾街日報
日期:2014/06/27 07:27

在對25家黃金加工企業的檢查中發現,這些企業通過與不規範黃金融資交易有關的貸款套取匯差和利差。中國是世界最大的黃金消費國。

中國審計署通過對部分中國黃金企業的調查發現人民幣944億元(約合152億美元)與非法黃金融資交易有關的貸款。這可能加劇外界對中國金屬質押融資交易的擔憂。

審計署在本周發布的一份報告中稱,在對25家黃金加工企業的檢查中發現,自2012年以來,這些企業虛構貿易背景,進行跨境、跨幣種循環滾動貸款,套取匯差和利差人民幣9億多元。



審計署未披露這些“不規範”黃金融資交易的關鍵細節,比如有誰牽涉其中、交易的結構以及存在哪些“不規範”問題。審計署報告中有關這些問題的措辭暗示這些交易可能是違法的。審計署未回復記者的置評請求。

審計署報告涵蓋的時間范圍從2012年開始,但報告沒有說明具體的時間段。分析師稱,最近幾個月,銀行已開始加強對黃金質押融資交易的監管,說明銀行可能已經因違規而受到警告。

光大期貨(Everbright Futures)駐上海的黃金分析師胡燕燕稱,今年銀行已經減少了向黃金加工企業發放的信用證。

審計署披露上述消息正值中國對青島港的金屬庫存進行正式調查之際。金屬質押融資在中國屬合法交易。但這項調查緣于青島一家公司被指控利用同一批庫存金屬重復質押從包括外資銀行在內的不同銀行獲取多筆貸款。該調查已導致中國的金屬進口速度放緩。

目前尚不清楚針對青島港的調查與審計署的上述發現是否存在關聯。

在金屬質押融資交易引發更廣泛的擔憂之際,審計署披露的信息可能令政府近期進一步放開中國黃金市場的難度增大。中國嚴格控制黃金交易,僅允許12家銀行進口黃金,同時通過配額制度管理這些銀行的黃金進口量。今年,中國有關部門允許外國銀行家在黃金交易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分析人士說,這些銀行向制造商銷售或出借黃金,后者利用這些黃金作為融資交易的抵押品。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 Inc.)在一份報告中表示,鑒于黃金的價值密度較高、票據市場完善和保存期限極長,黃金是大宗商品融資交易的一個顯而易見的選擇。據數據提供商BullionVault的數據顯示,金價周四觸及每盎司1,310美元。

在分析人士描述的典型黃金質押融資交易中,內地制造商用內地或香港保稅倉庫中存放的進口黃金作為抵押品從中資銀行獲得一份信用證。制造商用信用證從離岸銀行申請一筆美元貸款,通常是通過一家離岸子公司,這筆美元貸款隨后被兌換成人民幣,轉投到內地高收益的金融工具中。這些交易通過貸款應付利率的利差獲利。據高盛估計,自2010年以來,貿易商已利用金屬作為抵押品將約1,100億美元轉入了中國。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黃金消費國。中國黃金協會(China Gold Association)今年2月稱,去年中國消費者的黃金購買量比上年上升41%,最大的需求來自黃金首飾領域。中國通常不披露黃金交易數據。

分析人士稱,融資風波不太可能削弱中國對黃金的長期需求。投行藍橡資本(North Square Blue Oak)駐北京金屬分析師Frank Tang表示,中國的黃金消費規模非常大,完全阻止黃金質押融資交易并不容易。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