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9日

部分美聯儲官員主張制定“退出規則”


來源:華爾街日報
日期:2013/10/28 13:47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eral Reserve, 簡稱:美聯儲)在清晰闡述有關削減每月850億美元債券購買規模的計劃方面遇到了不少困難。一些美聯儲官員認為,如果制定一條有關何時以及如何削減債券購買規模的規則,美聯儲就會感覺輕鬆一些。

美聯儲不太可能在週二至週三的政策會議上調整刺激措施,討論的內容可能側重於制定上述這樣一條規則等問題。一些政策委員希望能清晰界定何時開始削減債券購買措施(即所謂定量寬鬆措施),比如,可能是失業率達到某一水平的時候。

但其他人擔心,在美聯儲摸著石頭過河之際,硬性規定可能會限制它的選擇,或者在形勢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很難遵循。



長期以來,在制定貨幣政策時究竟是依據規則還是酌情決定的問題上一直存在學術爭論,而美聯儲的這種兩難處境正是這一爭論的縮影。

主張依據規則的人認為,這些規則可以使央行的貨幣政策更具可預見性和可信性,也更便於市場解讀政策,從而會使經濟增長和通貨膨脹更加穩定。反對根據規則制定貨幣政策的人稱,指望一成不變的規則在極其複雜和不斷變化的世界中發揮作用是一種不切實際的想法。

美聯儲在9月份決定暫不削減債券購買規模,這是幾個月來一直盛傳美聯儲可能很快會削減刺激措施的市場始料未及的。美聯儲的債券購買措施旨在推動經濟更加強勁地增長。美聯儲主席貝南克(Ben Bernanke)曾在6月份表示,如果經濟如預期般回升,美聯儲可能會在今年晚些時候開始削減債券購買規模。

美聯儲理事Jeremy Stein就是贊同就退出定量寬鬆措施制定正式規則的官員之一。他在最近的一篇講話中主張將削減債券購買規模與勞動力市場指標相掛鉤。

Stein表示,美聯儲可以明確提出,失業率每下降0.1個百分點,就將每月的債券購買規模削減多少。他稱,雖然失業率並非衡量美聯儲就業市場目標的完美指標,但這樣一條規則會有助於減少投資者的不確定感和市場波動。

他說,美聯儲必須盡一切所能確保以盡可能最透明和可預見的方式完成這次艱難的轉變。

不過,就連贊同制定規則的人士也承認,要擬定退出定量寬鬆措施的規則絕非易事。

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經濟學家泰勒(John Taylor)談及Stein的主張時稱,這是一個好主意,但非常困難。泰勒是“泰勒規則”(Taylor Rule)創立者,這條規則為中央銀行應如何根據多種經濟變量來調整短期利率提出了指導意見。

泰勒稱,關於利率對經濟的影響,已經有幾十年的研究和知識積累,因而針對利率政策調整設計規則比較容易;而關於定量寬鬆措施的研究和瞭解卻遠未達到這種程度。

另一些人表示,Stein的主張理論上說是不錯的,但應付不了極其複雜的現實世界,最近聯邦政府停擺和國會的債務上限之爭就是例證。很難制定出一套規則來囊括諸如此類的複雜情況。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所長、英國央行(Bank of England)貨幣政策委員會前委員Adam Posen說,生活是複雜的,如果說美聯儲不制定明確的退出計劃就會導致不確定性,那麼,與美聯儲忽視政府關門等新情況所引發的不確定性相比,根本是小巫見大巫。

即便像失業率這樣似乎非常直接的指標,如果作為一項政策決定的依據也可能產生問題。

以月為基礎發佈的失業率可能因為統計方面的誤差而出現上升或下降,有時會出現很大幅度的修正。

用失業率作為債券購買計劃的參考已經給美聯儲帶來麻煩。當6月份失業率至7.6%時,貝南克提出當失業率降至7%時應結束債券購買計劃。但隨後失業率的下降幅度超出美聯儲官員的預期,貝南克卻在9月份放棄了這一主張。美國9月份失業率為7.2%。

另一個問題是,目前的經濟運行方式已經不同於泰勒等經濟學家創立其規則的時候。

失業率下滑,但經濟停滯不前。失業率下降的部分原因是求職者放棄尋找工作,因此不再被計入失業人口。與此同時,通脹率維持在低位,而一些經濟學家表示,由於金融系統充斥流動性,通脹率本該大幅攀升才對。

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高級研究員Justin Wolfers稱,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聯儲的對策一直是將短期利率維持在接近於零的水平,在這一基礎上嘗試用新的方法提振經濟,並奉行摸著石頭過河的原則。他表示,如果制定明確的定量寬鬆退出規則,就意味著在退出的過程中放棄探索更好出路的可能。另一個選擇就是自食其言,破壞自己制定的規矩,那麼就沒有人再相信央行的所謂規則了。

鑒於以上種種問題,週三美聯儲官員不太可能就具體的退出規則達成一致,但如果美聯儲官員認為市場對他們存在誤解,那麼Stein的主張將可能獲得支持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