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3日

憑直覺投資不靠譜


來源:華爾街日報/Dana Anspach
日期:2013/06/03 07:19

前不久一位61歲的客戶問起我對股市的預測。他坦言過去幾年一直擱著現金沒有投資﹐害怕再次遇到崩盤﹐所以不敢投。現在股市一天天走向新高﹐他又有興趣投資了。

一直都是這樣﹐不是嗎?在市場實現100%回報之後﹐所有人都敢放心投資了。(是的﹐標準普爾500指數(Standard & Poor’s 500 Index)從2009年3月以來的漲幅超過了100%﹐準確地說是超過了140%。)

但在投資之前﹐他想聽聽我對市場的直觀感受。我跟他解釋:我們不按“直觀感受”做投資決策﹐我們不做市場預測。

他一臉茫然﹐甚至不知所措。據他介紹﹐他原來在造紙行業工作﹐經過多年的歷練﹐已經相當擅長於辨別造紙行業的趨勢:哪種好賣﹐哪種不好賣﹐市場將往什麼方向走。我為什麼就不可以這樣呢?



這是一個很有見地的問題﹐因為它讓人注意到人們是如何看待投資行業的。他們把它想成了造紙、輪胎或時裝行業。

怎樣向人解釋﹐即使把“市場”縮小至標普500指數的成分股﹐我們也是在談論10個左右的寬泛行業:非必需消費品、必需消費品、能源、金融、醫療、工業、信息技術、材料、電信服務和公用事業?

如果從全球角度來看待市場﹐我們談論的則是數千只覆蓋數十個國家的股票﹐以及每天下單交易的數百萬人:既有大學宿舍里的短線炒客﹐也有世界各地最富有的機構和最老到的投資者。

而客戶又指望我對這一切瞭然於心﹐然後憑直觀感受給出專業的投資建議?

你怎樣去解釋﹐我們每個月都閱讀來自全國最優秀理財師的研究報告﹐這家公司說市場被高估﹐該拋了﹐那一家又說市場估值還可以﹐該買了?

你怎樣去解釋﹐市場就是資本主義在運行﹐假以時日﹐你應該會因為冒險而得到補償﹐但誰也保證不了﹐要是有保證的話﹐更安全的投資產品就沒有需求了?

我嘗試著解釋。

我拿出投資顧問公司Dimensional Fund Advisors在他們2013年版的《矩陣書》(Matrix Book)里編制的數據(見後)。數據列出了過去10年的回報與風險對比﹐具體情況取決於股票型基金與固定收益型基金的配置比例。

配置比例 10年回報 最差一年
股票/固定收益 截至12/31/12 過去20年中
0/100 2.9 0.5 (1/94 - 12/94)
20/80 4.8 -9.9(3/08 - 2/09)
40/60 6.6 -22.2 (3/08 - 2/09)
60/40 8.2 -33.3 (3/08 - 2/09)
80/20 9.7 -43.2 (3/08 - 2/09)
100/0 11.0 -51.9 (3/08 - 2/09)

你可以看到﹐股票型配置比例越高﹐10年回報也越高﹐但這樣配置始終是有好有壞。你必須忍受更劇烈的波動﹐必須有毅力在2008年/2009年不退出投資。

在給他看了這些數據之後﹐他說:“但如果你現在可以只買一樣東西﹐那麼你會買什麼?”

我長嘆一聲﹐放棄了讓他瞭解分散投資之好處的努力﹐只說了一個“新興市場”。

但我接著說:“可是我沒必要只買一樣東西﹐你也沒必要。”

然後我又解釋﹐說新興市場可能有利於他的投資之類的話﹐不是在做市場預測﹐也不是我的直觀感受。很多新興市場國家都有一個越來越龐大的、舍得花錢的中產階級﹐這是事實。他們花錢將有利於他們本國的經濟﹐同樣也會有利於我們的經濟。美國很多大公司在海外市場的銷量都很大。

我解釋說﹐這正是他需要分散投資的原因!

我解釋清楚沒?還不知道。

我知道的是﹐你不應該拿自己的退休金去按照別人的直覺來投資。我也知道﹐很多騙子將樂於為你提供某種可能有效、也可能無效的市場預測。為了向你推銷某種東西﹐需要說什麼他們就說什麼。太可怕了。

我是否認為新興市場將在未來七到10年產生吸引人的回報?我確實這麼認為。我是否認為新興市場有可能在一年之內下跌50%?當然有可能。所以﹐我們應該把新興市場放到一個分散化的投資組合當中。

這不是我的直觀感受。這是事實。

精明的投資是了無生趣的。拋棄直觀感受﹐迎接現實吧。沒有誰可以持續準確地預測市場。誰都不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