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4日

通脹是隻“不叫的狗”?



來源:金融時報/馬丁·沃爾夫
日期:2013/04/19

為什麼高收入國家沒有陷入通貨緊縮的泥潭?這才是今天的待解之謎,而不是為什麼惡性通貨膨脹沒有出現——一些歇斯底裡的人曾錯誤地預測會出現惡性通脹。奇怪的是,盡管相對於危機之前的趨勢水平,經濟產出已大幅下降,失業率也長期居高不下,通脹卻一直保持穩定。理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非常重要,因為答案決定了能否採取正確的政策行動。幸運的是,我們有好消息。穩定的通脹似乎是對通脹目標可信度的一種嘉獎。於是政策制定者就有了採取擴張性政策的冒險空間。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通脹目標的成功賦予了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穩定政策新的活力。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的一個章節就分析了這個鼓舞人心的結論,加文‧戴維斯(Gavyn Davies)和保羅‧克魯格曼(Paul Krugman)也都指出過這點。其出發點就是,盡管高失業率長期持續,但通脹具有粘性。因此,IMF指出,“我們找到了一條不叫的狗。”



這個現象可以從結構的角度來解釋。比如說,很多人都認為,建築行業或者其他泡沫行業的失業工人,由於缺乏合適的技能或者身在錯誤的地方,而無法從事現在或者不遠的將來可能出現的新工作。同樣,如果放任失業率長期居高不下,最初的臨時失業則可能會轉變為永久失業,原因是工人會失去技能和關系網,使得找工作相對較難。因此,“大衰退”(Great Recession)的持續已經使得長期失業逼近破紀錄的水平。所有這些都可能會使勞動力市場的競爭弱化。

另外一個解釋更鼓舞人心:通脹目標使人們的預期固定下來,也穩定了勞動力市場的表現。此外,這些通脹目標都接近於零。我們知道,工人們反感名義工資的降低,整個“大衰退”期間都是如此:這也是歐元區調整如此痛苦的原因之一。因此,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通脹將具有粘性,至少是向下的粘性。

該章節初步分析了這些可能的解釋之後,得出了三個主要結論。第一,“央行的通脹目標對預期有很強的錨定作用,而當前的通脹水平對預期沒有特別大的影響。”第二,通脹目標對通脹預期的錨定作用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大,而當前通脹率對通脹預期的影響逐漸減小。最後,通脹率和當前失業率之間的聯系也相應減小。1995年之後,這種聯系基本上已經不存在,而同時,通脹與央行通脹目標之間長期保持穩定的一致。

更為細致的計量經濟學研究工作支持這一初步的分析,但補充了兩點。較為重要的一點是,當前存在明顯的周期性失業。次要的一點是,全球通脹對各國通脹的影響還沒有任何明顯的趨勢。

對美國的分析揭示了這些變化的重要性:如果現在的周期和通脹之間的關系與上世紀70年代類似,那麼美國的物價應該已經下降。幸運的是,事實並不是這樣:否則的話,實際利率就會遠高於零,資產負債表收縮對美國穩定性的威脅也會遠大於現在。令人鼓舞的是,金融危機之前的經濟繁榮期間的經驗表明,通脹的粘性不僅是朝著一個方向。那個時候通脹率與通脹目標也是一致的。這點在西班牙和英國表現尤為明顯。(見圖表。)

最後一個有趣的結論是通過對上世紀70年代美國和德國的對比得出的,正是在那個時候德國央行(Bundesbank)確立了聲望。它不是因為從不犯錯而獲得這種成功,而是因為人們相信它會採取必要措施來實現目標。只要保持可信度,通脹目標就可以是靈活變動的。

這是重要的分析工作,對政策有著重要意義。

首先,評估經濟放緩程度時即使犯錯(這是不可避免的),可能也沒那麼要緊,只要人們依然確信央行致力於實現制定的目標。這是平坦的菲利普斯曲線(Phillips curve,描述周期性失業和通脹之間的關系)的較大優勢之一。

第二,鑒於經濟放緩程度的不確定性和通脹應對嚴重衰退的失敗,央行必須不將目標局限於實現通脹目標。與此相反,當經濟深陷衰退時,或者在某些國家,當經濟衰退加劇時,它們有責任以實現與穩定的通脹水平相一致的最高經濟活動水平為目標。過去的成功不僅賦予了它們這種機會,也賦予了它們一種職責,在收縮時期試著擴大需求。歐洲央行(ECB)的管理者們請註意:低通脹是不夠的。

第三,盡管央行需要將維持通脹目標作為核心目標之一,經驗也表明這是不夠的。在金融動盪之後“收拾攤子”比抑制信貸泡沫要容易的觀點,已被證明是錯誤的。唯一的問題在於如何行動。通過更高的資本標準和進取性的宏觀審慎政策,建立一個更強韌的金融體系,顯然非常重要。

所有這些都不會很容易。比如,IMF同時發布的《全球金融穩定報告》(Global Financial Stability Report)中的一章,就指出了在利率接近於零的時候,央行傾向於使用的非傳統政策的潛在缺陷。改變通脹目標確實非常危險,但事實表明較高的通脹或許是有益的。經驗證明,在資產負債表衰退期間,單單貨幣政策並不會產生多大效果,必須得到如下方面的補充:金融體系快速重組,私營領域加速去杠桿化,政府有意願在任何可行的領域通過動用財政資產負債表手段來支持需求。

另外,盡管危機前的繁榮導致了人們的自滿,它卻有一個明顯的成功之處是我們需要知道的——它強化了人們的通脹預期,這給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必要的政策靈活性。他們必須用好這種靈活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