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8日

從1976年開始的風起雲湧(連載一)



作者:猴王

縱觀世界近兩百年的現代經濟史,可以劃分了三個階段:

1.二戰前發展階段,因為工業革命,從小農經濟向商品經濟發展,由於供需不平衡造成頻繁和大規模經濟危機。

2.二戰後修正階段,全球全面進入商品社會,供需趨於平衡,但是因為工會力量的增加和區域的不平衡造成成本難控,這階段的經濟危機大部分和物資成本、人力成本和資金成本相關。

3.前蘇聯解體後的多極發展階段,全球從商品社會開始進入資本社會,進入資本社會的前提就是全球化,這個時候的經濟危機以資本的攻擊為主。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



1.1. 二戰前發展階段大紀事

1.1.1. 第一次經濟危機(1788年)

第一次經濟危機是在英國工業革命發生後不久。1770年代和1780年代是英國紡織工業技術革命的年代。1764年發明手搖珍妮紡紗機,1785年起,瓦特的蒸汽機開始迅速應用到棉紡織業。這樣,紡織行業的生產效率迅速提高,大大超過了消費能力,產品大量積壓,商家被迫折價拋售。1788年,破產事件增加近50%,工人大量被解雇,引起經濟危機。危機持續了1年。

1.1.2. 第二次經濟危機(1793年)

1789年至1792年,政府發出了30份開鑿運河和改善內河航道的許可證,內河航運業蓬勃發展,吸收了大量工人,並擴大了本國市場。與此同時,價格下降風潮擴大了英國棉紡織業的對外競爭力,棉紡織品對外出口額顯著上升。繁榮從1789年持續到1792年。1792年末,物價開始下降,破產事件開始增加。1793年英國對法國宣戰,英國對法國及歐洲大陸的出口嚴重萎縮,物價急劇下跌,企業破產數量急劇增長,這次經濟危機持續1年。

1.1.3. 第三次經濟危機(1797年)

1794年到1795年,英國農業歉收,糧價飛漲,工業品的需求下降。軍事開支一部分擴大了內需,另一部分卻造成了國際收支失衡。爆發第三次經濟危機,持續時間1年。

1.1.4. 第四次經濟危機(1810年-1814年)

這次危機的嚴重程度也超過以往各次。1808年,美國對英國實行禁運,使棉花價格暴漲,並且嚴重威脅了英國紡織品的出口。1811年春,美英開戰,美國再次對英國實行禁運。這次危機持續了4年多。

1.1.5. 第五次經濟危機(1816年)

1814年世界市場出現巨大轉機,拿破崙戰敗,歐洲大陸市場開放,由於軍事訂單下降,黑色冶金業和煤炭工業第一次生產過剩,於是,英國工業陷入第五次危機,持續時間1年。1817年,英國第一次提出了公共工程撥款法案。這是市場經濟國家用財政手段緩和經濟危機的最早嘗試,比凱恩斯主義的提出早了100多年。

1.1.6. 第六次經濟危機(1819年-1823年)

1815年到1817年之間,英格蘭銀行的黃金儲備幾乎增長了5倍。這說明英國企業主們紛紛將賺得的利潤放進銀行,黃金漲庫給外國債券的推銷提供了良機,1817年至1818年在英國推銷的外國公債數量達到3800萬英鎊。隨著英國糧食歉收,來自殖民地的原材料漲價,黃金外流,國內外市場需求再度萎縮,1819年,英國經濟陷入了第六次經濟危機,持續時間4年多。

1.1.7. 第七次經濟危機(1825年)

前面嚴重的生產過剩使資本家不敢投資,利潤源源不斷變成英格蘭銀行的黃金儲備。相似的一幕又上演了,另外由於價格大幅下跌,英國貨傾銷美、法、德各國市場,重創了它的競爭對手。

1.1.8. 第八次經濟危機(1837年-1843年)

1825年危機以後,紡織工業仍然步履蹣跚。但是,鐵路業興起,帶動冶金、煤炭、機車製造業的發展,運輸成本迅速降低,進而帶動其他工業的發展,英國經濟經歷了長達近12年的繁榮。1836年,鐵路建設投機過度,建設成本大幅上升,收益轉為虧損;英格蘭銀行控制黃金外流,美國信貸緊縮,英國對美出口1837年比1836年下降了三分之二。於是1837年英國陷入了第八次危機,持續了6年多。

1.1.9. 第九次經濟危機(1847年-1850年)

1843年到1847年,英國啟動了新一輪繁榮。這一輪繁榮的主要成因是冶金和機械製造技術的飛速進步。英國廢除本國徵收農產品進口關稅的《穀物法》。1840年英國用炮艦開打中國大門,1842年強迫中國開放五個通商口岸。1847年秋,鐵路投機終告破產,英國第九次經濟危機開始了。1848年在危機的衝擊下,法國再次爆發革命。1847年德國多次爆發反饑餓的暴動。1848年2月法國巴黎爆發革命,3月德國柏林也爆發了革命。

1.1.10. 第十次經濟危機(1857年-1858年)

1847年危機過後,新一輪技術革命也在悄悄發生。首先,英國紡織業中大型工廠徹底驅逐手工工廠,手織機徹底退出市場。此後,英國對法、德、美各國的紡織業的優勢進一步增強。第二,蒸汽機迅速應用於海運業,大大降低了海上運輸的成本,提高了速度。第三,電報開始普及,現代通訊初露端倪,經營的可控性大大提高。第四,製造技術不斷革命,機器性能和成本比大大提高。英國廢除《穀物法》帶來自由貿易思潮的興起。但是,由於工人工資總是被壓得過低,市場容量很快就被充滿了,這次危機暴露出來的問題是從1854年到1857年的繁榮是靠金融投機支撐的。一旦金融系統崩潰,實業必將以更大規模破產。

1.1.11. 第十一次經濟危機(1867年-1868年)

前次危機印度和中國市場再次幫了英國的大忙。1858年中印度士兵的起義被鎮壓,英國委派了第一任印度總督,印度完全成為英國的殖民地。同期侵略中國的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天津條約簽訂。1861年美國爆發南北戰爭,北方封鎖南方的棉花外流。與此同時,機器製造和冶煉技術的提高進一步降低了鋼鐵價格,鐵路建設掀起又一輪高潮,英國也花大力氣用鐵甲艦代替木制帆船,德國的普丹戰爭和普奧戰爭減緩了這段時間德國的發展。由於科技進步生產過剩,造成了此輪經濟危機。

1.1.12. 第十二次經濟危機(1873年-1879年)

美國鐵路建設的潛力很大,故美國鐵路建設率先走出前次危機低谷。1871年德國戰敗法國,實現全德統一,並獲得法國紡織工業發達的阿爾薩斯和煤鐵資源豐富的洛林,以及50億金法郎的賠款,德國經濟迅速繁榮起來。由於投資和生產猛烈擴大,市場需求遠遠跟不上增長,結果便是1873年的投機破滅,經濟蕭條。

1.1.13. 第十三次經濟危機(1882年-1883年)

1878年到1879年的英國經濟危機並沒有以往一樣波及到美國和德國(由於他們的貿易保護主義)。這是世界經濟史上的一個轉捩點。此後,大英帝國開始走向衰落,而美國、德國則日益強盛。貿易保護主義另一個後果是,世界經濟週期的同步性下降了。一個國家陷入危機時,另一個國家可能還在繼續高漲。而一個國家已經開始復蘇時,另一個國家卻可能深陷蕭條。在程度上也有了新的特點。以往,受危機影響的程度更多地取決於國際競爭力和金融投機。英國競爭力強,可以轉嫁危機,受危機影響較淺,其他國家則常常比英國更嚴重。金融投機強的,受危機影響深。此後,貿易保護程度對危機程度也有了日益重要的影響。然而,由於美國經濟活動總量據世界首位,美國的經濟週期對其他各國的影響更大一些,換句話說,從1873年危機以後,美國危機的起迄通常主導著世界經濟的蕭條與繁榮。

1.1.14. 第十四次經濟危機(1890年-1893年)

1886年以後,鐵路建設再一次高漲。這一時期還開始了電氣革命,電燈、電話、電車、電動機等不斷問世,1890年3月,德國股票市場暴跌,美國的危機比較曲折,但卻更為嚴重和漫長,1890年,美國即發生金融危機。這次危機的一個重要後果是,法國終於加入了貿易保護主義潮流,1892年法國制定了《梅利奈稅則》。

1.1.15. 第十五次世界經濟危機(1900年-1903年)

德國經濟於1893年開始復蘇,美國1895年,英國比美國還晚一些。這一輪高漲是鋼帶動的,而這次危機是從俄羅斯開始的。1892年至1893年起,俄國出現其資本主義歷史上最可觀的一次高漲,1899年夏天一場金融危機席捲俄羅斯,隨之工業生產陷入危機。日本在1900年爆發了第一次經濟危機。

1.1.16. 第十六次世界經濟危機(1907年-1908年)

1905年,美國最後一個擺脫危機並迅速轉入高漲。這一時期,一些新興工業崛起,如電力、汽車、化學等。但是創業投機猖獗,使這一輪高漲暴起暴落。1907年到1908年,美國破產的信貸機構超過300個。這次危機以後,德國工業實力已經明顯超過英國,德國認為,其實力與海外殖民地規模很不相稱,而殖民地的重要性在經濟危機時期更顯重要。於是,從經濟戰爭轉向軍事戰爭的時機漸漸成熟了。

1.2. 一戰至二戰階段大事記

1.2.1.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

上次危機以後,德國工業實力已經明顯超過英國,德國認為,其實力與海外殖民地規模很不相稱,而殖民地的重要性在經濟危機時期更顯重要。於是,從經濟戰爭轉向軍事戰爭的時機漸漸成熟了。1909年起,美國、法國經濟開始復蘇並很快進入高漲階段,德國到1912年才走向高漲,英國則更晚。然而,這一輪經濟高漲的主要動力卻是軍備競賽。1913年,新一輪經濟危機已初露端倪。但1914年夏,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各國轉入戰時計劃經濟,危機遂告消失。這次世界大戰以德國戰敗告終,但是戰爭賠款等問題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埋下了伏筆。十月革命發生於1917年11月7日(俄國日曆是10月25日),革命推翻了以克倫斯基為領導的俄國臨時政府,為1918-1920的俄國內戰和1922年蘇聯成立奠定了基礎。

1.2.2. 最大的一次全球經濟危機(1929-1933)

1929年,美國爆發了一場嚴重的經濟危機,這場危機很快波及到其他主要國家,影響世界各國,演變成一場空前規模的世界性經濟危機。同時德國經濟崩潰,幫助納粹上臺,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埋下了種子。

1.2.3. 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年-1945年)

由於一戰後對於德國的壓制,另外由於德國和日本經濟的崛起和他領地的不匹配,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直到1945年8月15日,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到結束,給世界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最終以德國、日本和義大利為代表的軸心國失敗告終。戰後德國被分為東德(蘇聯殖民)和西德(美國控制),日本由美國佔領軍控制,基本決定了世界後100年的格局。

1.3. 二戰後修正階段大紀事

1.3.1. 二戰後的世界形勢

二戰決定性地改變了世界經濟地圖。戰爭期間,美國非但沒有遭到戰爭的直接破壞,其生產能力反而有了巨大增長。從1939 年到1942年,美國工業生產即增加近一倍,1945年又比1940年增加116%。1948年,美國工業生產占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的54.6%,出口貿易占23.9%,還集中了世界3/4的黃金。不僅如此,美國工業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十分明顯。1950年美國製造業的勞動生產率為英國的3倍,西德的 4倍,是日本的更多倍。美國製成品的生產為西德的6倍,為日本的30倍。美國煤礦的生產率比英國、西德高3-4倍,是法國的7倍。

因此,戰爭剛結束時,美國的政策是利用美國統治的全部優勢,為美國資本取得最有利的地位,迫使各國開放市場,接受價廉物美的美國貨,摧毀德國、日本、英國、法國、義大利的經濟,奪取這些國家對殖民地的統治和影響,從而實現美國獨霸西方世界的美夢。為達此目的,美國對盟國援助只用於救急,不是幫助盟國重建生產體系;援助都附有"排除國際商業中的一切歧視待遇的協定",並且在貨幣和貿易體系計畫中,美國不讓各國為平衡支付而限制貿易。最重要的是,美國以防止德、日再次侵略他國為名,制定了拆毀德國、日本軍事工業的計畫,從根本消滅這兩個新興工業強國的競爭能力。如果這一切都成為現實,則美國將成為新的世界工廠,而歐洲和日本將成為美國的原材料及初級產品加工地,那裡的經濟需求將無法增長,一個長達二十多年的繁榮期也就不可能出現。

事實上,美國的這一商業野心並沒能實現。隨著美國商品大量輸入各國,隨著拆毀德、日兩國軍事工業的進程的開始,歐洲和日本國內失業工人大量增加,各國共產黨勢力迅速壯大,美國不得不更弦改張。美國統治精英終於發現,他們的頭號敵人是蘇聯社會主義陣營,而不是歐洲和日本,因此美國對外經濟政策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變化,變消滅競爭對手為扶植競爭對手。主要措施有三,一是著名的馬歇爾計畫;二是停止拆毀德國和日本的軍事工業;三是允許日元、英鎊、馬克等貨幣貶值,例如日元貶值到1美元兌360日元,從而減少美國貨對各國市場的衝擊,並使各國有能力對美出口。此後,由於朝鮮戰爭爆發,日本又成為美國軍火的前線供應商,發了一筆戰爭財(關於朝鮮戰爭,我前面已經講的很清楚了,其實就是猶太勢力支持的麥克亞瑟和蘇聯設的一個局,目的是讓中國完全倒向蘇聯,事實證明他們的目的達到了,因為當時假如中國保持中立,那麼美蘇爭霸的獲益者就是中國而不是日本,但是當時猶太勢力對於中國沒有控制力,所以必須逼迫中國倒向蘇聯,這樣在全球局勢中日本獲益,因為當時日本已經被猶太勢力控制,另外朝鮮戰爭讓日本發了一筆戰爭財,工業體系快速復蘇)。此外,美國以盟國的保護傘自居,軍費長期居高不下,也增加了美國產品的出口成本。這些措施從效果來看,可以一言以蔽之,即美國採取了單方面自由貿易,而允許各國貿易保護的友好態度。

此後,歐洲和日本生產能力得以重建,內需擴大,給美國商品提供了更大的市場;歐洲和日本產品輸出美國的數量不斷增長,但卻仍不足以平衡來自美國的進口,美國進出口仍然保持大額順差,世界經濟進入良性迴圈。

這一時期的經濟週期呈現出若干新特點。其一是,危機期間物價上漲,即所謂"滯脹"。形成滯脹的原因很多。從微觀機制上看,二戰以後,工會力量普遍增強,形成所謂名義工資的增長剛性,而雇主對付工資增長的辦法便是提高產品價格,從而形成工資與物價螺旋上漲的成本推動型長期通貨膨脹趨勢。石油漲價也可歸於這一大趨勢,但情況更複雜一些。在第一次石油危機以前,由於石油生產國相互競爭,石油價格一直保持在較低水準,而相應的工業品卻不斷漲價。石油生產國之間加強團結後,就相當於工人加強了團結,石油價格迅速上漲,導致物價上漲。從宏觀上看,二戰後至七十年代末期,各發達國家都程度不同地實行凱恩斯主義政策,用財政和貨幣手段擴大需求,需求拉動型的漲價成為通貨膨脹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隨著國際競爭的加劇和浮動匯率制取代固定匯率制,匯率貶值成為國際競爭的戰略工具,從而使通貨膨脹帶有主動的戰略意義。

因此,戰後至七十年代末期,通貨膨脹是發達資本主義各國的長期現象,只是程度有別而已。但是,與二戰前相同的是,國內國際的競爭依然十分激烈,尤其是國際競爭日益加劇,過多投資追逐過狹市場的矛盾並未解決,因此世界經濟危機還是會不斷降臨,只是危機更多地表現為企業破產、開工率下降、投資下降、庫存增加,而較少地表現為價格下降。另一個新特點是危機的同步性下降,即使是同步性危機,其嚴重程度也相差較大。其原因在於,各國經濟競爭力距離較大,各國干預經濟的程度增強,因此各國經濟的獨立性也有所增強。例如,從1950年到1966年,美國發生過1953年到1954年危機,1957年到1958年危機,1960年到1961年危機,而此期間西德經濟卻一直沒有發生實質性危機,只是每次美國危機時西德的經濟增長率都有所下降。1966年到1967年,西德經濟發生危機,但美國此時卻正經歷著二戰後的一次長期繁榮。但是,以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為標誌,各國競爭力差距再度接近,各國間經濟競爭越來越激烈,危機的同步性又顯著增強。繼 1973年到1975年的嚴重世界經濟危機後,西方各國都經歷了一段低增長高通脹的滯脹期,接著就是1979到1982年的世界經濟危機,各國失業率都上升到空前水準,然後是1990年到1991年的世界經濟危機,各國無一例外深陷其中。九十年代後,美國經濟表現異常,在歐洲和日本經濟長期不景氣的前提下,走出了一波低通脹高增長的所謂"新經濟",其實是巨大的泡沫經濟,似乎各國危機的同步性又被打破了。但緊接著就是自2000年3月開始的更加嚴重的世界經濟危機,美國經濟泡沫破滅,帶動歐洲、日本經濟進一步衰落。

1.3.2. 第一次中東戰爭-巴勒斯坦戰爭(1948年5月-1949年3月)

1948年5月15日淩晨,為爭奪巴勒斯坦,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之間發生大規模的戰爭,史稱第一次中東戰爭。1947年11月29日,"聯大"通過了巴勒斯坦分治決議。規定英國對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於1948年8月結束,其後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國和猶太國。1947年11月30日清晨,在耶路撒冷和一些阿猶混合的城鎮,爆發了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間的激烈武裝衝突,這被稱為是巴勒斯坦"非正式戰爭"的開始。之後,在1948年1月-3月,雙方不斷發生衝突。1948年5月14日,英國結束了對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同日,猶太複國主義者宣佈成立以色列國。15日,阿拉伯聯盟國家埃及、外約旦、伊拉克、敘利亞和黎巴嫩的軍隊相繼進入巴勒斯坦,巴勒斯坦戰爭正式開始。巴勒斯坦戰爭從阿拉伯出兵開始到以色列、敘利亞、簽訂停戰協定為止,共歷時15個月,戰爭以阿拉伯國家的失敗,以色列獲勝而告終。戰爭中,阿拉伯國家軍隊死亡1.5萬人,以色列軍隊死亡約6000人。除加沙和約旦河西岸部分地區外,以色列佔領了巴勒斯坦4/5的土地,計2萬多平方公里,比聯合國分治決議規定的面積多了6700多平方公里。戰爭中有96萬巴勒斯坦人逃離家園,淪為難民。聯合國所規定的阿拉伯國家始終未能建立。戰爭激化了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阿拉伯國家和美、英的矛盾。從此,中東戰亂不斷。

1.3.3. 朝鮮戰爭(1950年6月25日~1953年7月27日)

朝鮮戰爭(1950年6月25日~1953年7月27日),是一場朝鮮與韓國兩個意識形態對立的政府之間的戰爭,同時美國、中國、蘇聯等18個國家也以不同程度地捲入這場戰爭。是在冷戰背景下的一場實際戰爭。戰爭於1950年6月25日朝鮮的第七警備旅向韓國的陸軍第十七團發動進攻開始(也有一說為韓國率先向朝鮮發動進攻),至1953年7月27日簽署《朝鮮半島軍事停戰協定》停止。但由於參戰雙方簽署的是停戰協定而非和平協定,因此從理論上來講,這場戰爭尚未結束。

朝鮮戰爭唯一的受益者就是日本,發了一筆戰爭財,讓日本慢慢從廢墟中爬起。

關於朝鮮戰爭,我前面已經講的很清楚了,其實就是猶太勢力支持的麥克亞瑟和蘇聯設的一個局,目的是讓中國完全倒向蘇聯,事實證明他們的目的達到了,因為當時假如中國保持中立,那麼美蘇爭霸的獲益者就是中國而不是日本,但是當時猶太勢力對於中國沒有控制力,所以必須逼迫中國倒向蘇聯,這樣在全球局勢中日本獲益,因為當時日本已經被猶太勢力控制,另外朝鮮戰爭讓日本發了一筆戰爭財,工業體系快速復蘇。所以在這種局面下,當然毛是不會讓林彪去打這場仗的,這個就是妥協,要讓中國出兵可以,但是必須讓彭德懷去。

1.3.4. 第二次中東戰爭-蘇伊士運河戰爭(1956年10月-11月)

蘇伊士運河是埃及境內一條國際通航運河,全長175公里,它溝通了地中海和紅海,縮短了歐亞兩洲的航程,是溝通歐、亞、非三洲的要道,戰略位置十分重要。運河自開通以來,一直為英法所控制,1882年,英國派兵佔領埃及,在運河區建立了它在海外最大的軍事基地。1936年又簽定了英埃條約,肯定了英國在蘇伊士運河區的駐軍權。巴勒斯坦戰爭後,埃及的民族解放運動有了較大的發展,1951年10月,埃及廢除了英埃條約。1952年7月23日,以納塞爾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了英國扶植的法魯克王朝,廢除了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國。之後,於1954年10月英國同埃及簽定協定,同意分批撤軍。1956年6月,英軍全部撤離埃及,但蘇伊士運河仍為英法控制。1956年7月26日,埃及政府宣佈將蘇伊士運河公司收歸國有,公司全部財產移交埃及。英法為重新控制蘇伊士運河,策劃召開對運河實施"國際管制"的會議。1956年8月16日,在英法倡議下,22個國家在倫敦舉行會議,但未能達成任何協議。9月19日,美、英、法召集18國再次在倫敦舉行會議,討論建立"蘇伊士運河使用協會"問題,仍未達成協議。9月30日,英法將蘇伊士運河問題提交聯合國安理會討論,10月13日,安理會否決了英、法要求埃及接受"國際管理"制度提案。英法為奪得蘇伊士運河的控制權,與以色列聯合,於1956年10月29日,對埃及發動了突然襲擊,這就是第二次中東戰爭,又稱蘇伊士運河戰爭。  

由於英國和法國的這個行為損害了美國在中東的利益,美國威脅賣出英國的國債,因此英國於11月6日宣佈停火。12月,英法軍隊全部撤出埃及。次年3月,以軍也撤出埃及。以色列雖撤離西奈半島,但解除了埃及對蒂朗海峽的封鎖,亞喀巴灣的航行不再受阻。

1.3.5. 二戰後第一次世界經濟危機(1957年-1958年)

1957年-1958年的世界經濟危機是在二戰結束至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的國際經濟良性迴圈階段發生的。問題在於,良性迴圈中各方的收益卻並不平衡。日本和西德工資低,貨幣定值低,隨著投資不斷擴大,其國際競爭力迅速提高,貿易順差不斷增長。而英國和美國則相對衰落,經濟增長率只有德、日的一半左右。英國存在經常性的貿易逆差,英鎊危機頻繁;美國的貿易順差也不斷縮小,至1958年時第一次出現33.5億美元的國際收支逆差,導致大量黃金外流。危機以前,各發達國家都出現投資高漲,其中以日、德為最。雖然美國仍然是世界經濟的龍頭,也是世界經濟危機的震中和首發地,但是美國經濟地位已經明顯下降,不足以向外轉嫁危機,因此不能最先擺脫危機。相反,西德經濟卻具備了向外轉嫁危機的能力,成為擺脫危機的領頭羊。這次危機沒有被認為是同期性世界經濟危機。

1.3.6. 古巴導彈危機(1962年)

古巴導彈危機(英語:Cuban Missile Crisis),又稱加勒比海導彈危機,是1962年冷戰時期在美國、蘇聯與古巴之間爆發的一場極其嚴重的政治、軍事危機。事件爆發的直接原因是蘇聯在古巴部署導彈。這個事件被看作是冷戰的頂峰和轉捩點。在世界史中人類從未如此近地站在一場核戰爭的邊緣。最後以蘇聯撤出導彈結束。

1.3.7. 越南戰爭(1962年-1974年)

1962年2月8日,美國在西貢設立了由保羅·哈金斯將軍指揮的軍事司令部,標誌著美國開始直接介入越南戰爭。1973年1月27日,美國經過長期談判,與越南民主共和國在關於越南問題的《巴黎協定》上簽字,宣告美國在越南軍事行動的失敗。戰爭長達12年,美軍死亡5.6萬餘人,30多萬人受傷,耗資4000多億美元,嚴重削弱了美國的經濟實力和國際勢力。

1.3.8. 中印戰爭(1962年10月)

在紛亂的1962年10月,中國和印度發生了短暫但是激烈的交火,戰事只進行到十多天,中國先鋒部隊便推進到距新德里只有300多公里的地方,最後以中國從印度撤軍結束。

1.3.9. 第三次中東戰爭-六.五戰爭(1967年6月維持6天)

1967年6月5日早晨7時45分,以色列出動了幾乎全部空軍,對埃及、敘利亞和伊拉克的一切機場進行了閃電式的襲擊。至6月10號戰爭結束,阿拉伯國家失敗。通過這次戰爭,以色列佔領了加沙地帶和埃及的西奈半島,約旦河西岸,耶路撒冷舊城和敘利亞的戈蘭高地共6.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這就是第三次中東戰爭,也稱"六.五戰爭"或"六天戰爭"。戰爭爆發的背景第二次中東戰爭之後,美蘇為了控制石油資源在中東的對抗更加激烈,以色列得到了美國的支持,而蘇聯則大力資助阿拉伯國家。

1.3.10.中蘇珍寶島戰爭(1969年3月)

1969年3月爆發的中蘇珍寶島戰爭標誌著中蘇關係的全面惡化。

1.3.11.歐洲貨幣聯盟正式實施(1971年3月)

1971年3月歐洲貨幣聯盟計畫正式開始實施,標誌著歐共體的正式運行,1972年4月,歐共體六國決定建立歐洲貨幣"蛇形浮動體系",標誌著歐共體的聯繫匯率制度正式實行。

1.3.12.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1971年8月15日)

1971年8月15日美國總統尼克森宣佈美元貶值和美元停兌黃金,佈雷頓森林體系開始崩潰,從這裡開始,美元可以自由浮動了,再也不用被35美元一盎司的官價兌換黃金的美元"金本位制"所限制。

1.3.13.第四次中東戰爭-贖罪日戰爭(1973年10月)

蘇聯看到美國陷入越戰泥潭,經濟受到很大削弱,大力資助阿拉伯國家。1973年10月6日,埃及、敘利亞為收復失地,經過周密準備之後,向以色列發動突然襲擊,開始了第四次中東戰爭,又稱"贖罪日戰爭"、"十月戰爭"、"齋月戰爭"。

美蘇在中東的較量中為避免直接對抗,力圖在中東製造一種"不戰不和"的局面。通過這次戰爭,埃軍收復運河東岸縱深10-15公里,南北長192公里的土地,面積為3000多平方公里。以色列新占運河西岸埃及領土1900餘平方公里和敘利亞戈蘭高地以東440平方公里的領土。

1.3.14.第一次石油危機(1973年-1974年)

第一次石油危機又稱作1973年石油危機。由於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在蘇聯的支持下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為了打擊以色列和支持以色列的國家,宣佈石油禁運,暫停出口,造成油價上漲。當時原油價格曾從1973年的每桶不到3美元漲到超過13美元,是20世紀下半葉三大石油危機之一。原油價格暴漲引起了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衰退。

1.3.15.二戰後第二次世界經濟危機(1973年到1975年)

從1961 年到1969年,美國經濟經歷了一個長達8年的繁榮期。危機使美國工業的工資成本有一定幅度的下降,美國的出口競爭力有所改善,與此同時,美國政府大力推行擴張性財政政策,越南戰爭不斷升級帶動軍費支出猛增,國內需求不斷膨脹,更重要的是,六十年代是美國企業設備更新的高潮,至1966年下半年即出現嚴重的生產過剩。就國際經濟而言,1965年上半年日本爆發經濟危機,1966年至1967年西德爆發經濟危機,增加了美國進出口的壓力。只是由於侵越戰爭升級,軍費開支猛增,才阻止了一場危機的到來。代價是累計財政赤字高達604.5億美元,再加上信貸擴張,為70年代的惡性通貨膨脹埋下了禍根。同時,美國貿易順差不斷縮小,到1968年時已不到10億美元,國際收支則連年巨額逆差。1969年至1970年,由於尼克森採取緊縮性政策,並開始分期從越南撤軍,美國經濟終於開始新一輪危機。

1.3.16.中越戰爭(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

中越戰爭是中國政府得到美國政府首肯下,為了打擊蘇聯支持的越南在南亞的勢力而進行的一次戰爭(實質是中國侵略越南),因為當時越南攻打柬布寨和緬甸親華政府,要脅老撾簽訂了附庸條約,想通過蘇聯來建立一個南亞的聯盟,中國為了緩解緬甸和柬布寨政府的壓力,同時打擊越南的囂張勢力,而對蘇聯支持的越南進行軍事打擊。

1.3.17.第二次石油危機(1979年-1980年)

又稱作1979年石油危機,發生在1979年至20世紀80年代初,當時原油價格從1979年的每桶15美元左右最高漲到1981年2月的39美元,是20世紀下半葉三大石油危機之一。伊朗於1978年爆發伊斯蘭革命,至1979年2月革命勝利,而後伊朗和伊拉克爆發兩伊戰爭,原油日產量銳減,國際油市價格飆升,每桶原油的價格從14美元漲到了35美元。第二次石油危機也引起了西方工業國的經濟衰退,據估計,美國GDP大概下降了3%。

1.3.18.阿富汗戰爭(1979年-1989年)

蘇聯當時認為美國因為越南戰爭被削弱,另外第二次石油危機又打擊了美國經濟,蘇聯的帝國夢想開始膨脹,所以在1979年入侵阿富汗,到1989年蘇軍撤出阿富汗,美國對阿富汗包括拉登提供了強大的支持,嚴重削弱了蘇聯的經濟,為蘇聯的解體埋下了伏筆。

1.3.19.兩伊戰爭(1980年-1988年)

1978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新上臺的政權完全走向了美國的對立面,因此美國武裝了伊拉克總統薩達姆,開始了兩伊戰爭,又稱波斯灣戰爭,是發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的一場長達8年的邊境戰爭。戰爭於1980年9月22日爆發,直至1988年8月20日結束。兩國相鄰,共同邊界綿延1200公里,長約100公里的阿拉伯河是兩國南部的自然邊界。長期來兩國存在著邊界爭端,經常發生武裝衝突。另外,宗教也是兩伊戰爭爆發的重要原因。兩國雖然同屬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家,但是,伊朗90%的居民信仰的是伊斯蘭教的什葉派,而伊拉克60%的居民也是伊斯蘭教的什葉派,但是執政的卻是伊拉克的少數派遜尼派,伊朗有輸出革命的動機,同時支持伊拉克什葉派奪權。

1.3.20.二戰後第三次世界經濟危機(1980年-1982年)

戰後第二次世界經濟危機後,各國經濟進入滯脹階段,經濟回升、增長乏力,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卻居高不下。美國經濟從1977年1月到 1980年1月為高漲階段,但37個月時間裡工業生產僅增長15.4%,折合年均約4.8%,比以往各次高漲都低。英國則直到1978年才恢復到危機前最高點。連德國、日本經濟都落入滯脹,無法自拔。1979年下半年起,各主要工業國再次陷入危機,而且危機程度超過上一次。在美國,危機歷時三年左右,幾經起伏,工業生產指數呈現下降-回升-下降的w型曲線。1979年下半年第二次石油危機爆發,油價從每桶13.77美元漲到37.29美元。油價上漲使成本上升,市場需求萎縮,從而觸發了經濟危機。

1.3.21.英阿馬島戰爭(1982年4月-6月)

是1982年4月到6月間,英國和阿根廷為爭奪馬島(阿根廷稱"福克蘭群島")的主權而爆發的一場戰爭。阿根廷在1980年代初發生嚴重的經濟危機和大規模的反對以加爾鐵裡總統為首的軍政府的運動。阿根廷政府試圖通過對馬島採取軍事行動,來緩解國內危機。1982年3月19日,阿根廷人登陸南喬治亞島並升起國旗。4月2日,加爾鐵裡總統下令出兵佔領馬島,馬島戰爭正式爆發。最終以六月十四日阿根廷駐軍司令梅南德茲少將向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的摩爾少將投降結束。

1.3.22.第五次中東戰爭--以色列入侵黎巴嫩(1982年6月-9月)

1982年6月6日,在美國的支持下,以色列藉口其駐英國大使被巴勒斯坦遊擊隊刺殺,而出動陸海空軍10萬多人,對黎巴嫩境內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遊擊隊和敘利亞駐軍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只用了幾天時間,就佔領了黎巴嫩的半壁江山。此後,以軍單方面分批從黎撤軍。

1.3.23.廣場協議(1985年9月22日)

美國、日本、聯邦德國、法國以及英國的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在紐約廣場飯店舉行會議,達成五國政府聯合干預外匯市場,誘導美元對主要貨幣的匯率有秩序地貶值,以解決美國巨額貿易赤字問題的協議。因協定在廣場飯店簽署,故該協定又被稱為"廣場協定"。這也標誌著美國與歐洲貨幣體系在共同利益之下一致對外的方針。也奠定了後面日元的升值和日本經濟泡沫的瘋狂擴張和破滅。

1.3.24.海灣戰爭或者叫第三次石油危機(1990)

第三次石油危機(1990年)因海灣戰爭而爆發,原油價格增加了近一倍,是20世紀下半葉三大石油危機之一。1990年海灣戰爭爆發,被稱作是一場石油戰爭。時任美國總統的老布希表示,如果世界上最大石油儲備落入薩達姆的控制中,那麼美國人的就業機會、生活方式都將蒙受災難。海灣石油是美國的"國家利益"。當時3個月內原油從每桶14美元,漲到突破40美元。但高油價持續時間並不長,與前兩次石油危機相比,對世界經濟的影響要小得多。最後以伊拉克從科威特撤軍結束。

這次戰爭也是蘇聯解體後美國在全球軍事擴張的開端,是美國軍事實力填補因為蘇聯解體後出現真空的時期。

1.3.25.二戰後以日本為代表的第四次世界經濟危機(1990年-1991年)

在1980年-1982年的危機中,面對經濟停滯和通貨膨脹的雙重困境,雷根和柴契爾夫人分別在美英兩國發動了一場反凱恩斯主義革命,把控制通貨膨脹作為首要目標,而置失業和生產下降於一旁,結果危機遷延反復,變得更加深重。雷根政府的對策是借失業削減福利,削減工人工資,強硬打擊罷工,同時削減稅收,給企業以各種稅收優惠,刺激企業投資,更為重要的是,雷根政府在理論上批判凱恩斯主義的同時,實踐上大規模增加軍費,增加國內需求。這兩手相配合,終於使美國經濟於1982年底擺脫危機,進入自70年代以來少有的持續高漲階段。1983年到1989年,工業生產增長速度年均達3.2%。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失業率降到5.3%,通貨膨脹率降到3.5%-4.0%之間。

這在七十年代末期的美國經濟學界看來似乎是不可思議的成就。其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在於,在雷根政府的經濟政策作用下,美國工人的實際工資下降,降至低於西歐主要工業國的水準,使得美國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國際競爭力。1985年以後,日元大幅度升值,又嚴重地削弱了日本的國際競爭力。其次,雷根趕上了石油和初級產品降價的好時代。石油價格在1986年3月一度降到12美元每桶。考慮到七十年代以來持續的高通貨膨脹率,這一價格已經接近第一次石油危機前的水準。與漲價相反,降價擴大了市場需求,並且有助於降低通貨膨脹。但是,僅有這兩條還不足以維持長達8年的繁榮。雷根8年任期內,累計財政赤字達13382億美元,平均每年達1672億美元,是70年代財政赤字水準的近4倍。在此期間,不僅政府債臺高築,個人通過分期付款和信用卡貸款方式積累的債務也急劇增長,而且股票價格在1980年到1989年間上漲了181%,推動了個人需求的增長。

八十年代的日本經濟卻是一波三折。先是從1983年到1985年強勁擴張,國際貿易順差大幅度增加,全世界驚呼日本的經濟侵略。接著是在美國和歐洲各國的壓力下被迫使日元升值,從1985年2月到1986年8月間,日元竟升值69%,到1988年又上升28%,這就使日本進口大增,出口停滯,國際競爭力被嚴重削弱,1986年日本工業生產下降0.2%。隨後,日本經濟被泡沫化,內需旺盛,大批豪華型服務專案、娛樂設施、高檔轎車紛紛上馬;企業大量投資,從1988,1989,1990三年的設備投資增長率分別為14.8%,16.6%,12.4%,投資額超過美國同期的投資額;股票和房地產價格狂漲,日經指數從1985年的12755點,漲至1989年末的38915點;貿易順差大幅度下降,從1986年的1000億美元下降到1990年的700億美元。但是,泡沫經濟畢竟不能持久。1989年底起,泡沫開始破裂,股票和房地產價格一落千丈,企業和銀行紛紛倒閉。

西德從1983年1月起開始經濟回升,但增長乏力,曲折較大,失業率不僅沒有減少,反而逐年增加。1983年1月失業率8.9%,到1985年10月,升至9.2%。1983年-1990年平均失業率高達7.3%。這一失業率高於日本(2.7%)和美國(6.7%),但低於同期英國(9.55%),法國(9.72%),義大利(10.65%)。當然,以失業為代價,通貨膨脹得到了控制,1983年到1990年間通貨膨脹率僅為1.88%,是主要工業國家中最低的。在失業的壓力下,八十年代名義工資增加緩慢,實際工資有所下降,使得進出口連續保持順差。

八十年代的繁榮極不平衡而且醞釀著更大的危機。以跨國公司為後盾的保守主義的經濟勢力主宰各國,製造業紛紛轉移到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工人的福利和工資削減,失業率居高不下;相應地,發展中國家債務沉重,相互競爭,初級產品價格越來越低,國際市場需求進一步萎縮。發達國家政府、企業、個人債務也越來越沉重,國際間競爭更加激烈。唯一從中獲益的是發達國家的各壟斷財團和跨國公司。但是,到八十年代末期,跨國公司的海外生產能力投資過度,新一輪世界經濟危機又降臨了。

實際上,美國經濟走向危機的歷程應該從1987年10月的黑色星期一算起,美國整個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率以1987年第四季度為最高點,接近7%,從1988年第一季度開始即逐季直線下滑,到1989年第二季度降到1.7%,第四季度降到接近零,到1990年變為負增長。這次危機從表現上看似乎比較緩和,實際上其嚴重程度比上一次更甚。這次危機經歷了歷時約兩年半的始發階段,即1987年10月至1990年初,經歷了為時三個季度的惡化階段,又經歷了歷史約兩年半的危機後期階段,共歷時五年又三個季度,呈現w+w型。直至1993年9月23日,美國財政部長小勞埃德·本森特在華盛頓就即將舉行的七國集團財政部長會議一事向新聞界吹風時,仍將包括美國在內的七國集團的"經濟衰退"比做一架等待起飛的飛機,說"我們至今還沒有滑出跑道",並呼籲日本和西歐作出努力,"以避免發生連續第五年的全球經濟蕭條。"在危機的惡化階段,工礦業生產指數下降5.2%,1990年企業破產數達6萬家,8月以後每週宣佈破產公司達1500家。值得注意的是,第三產業也嚴重衰退。1991年上半年企業破產430033家,其中商業、服務業、運輸和公用事業占56.6%。失業率于1992年6月達最高值7.8%,但直到1993年8-9月間,仍達6.7%,高於危機始發時的5.5%。

日本的情況更糟糕。從1991年起,日本經濟陷入了長期危機或蕭條。從1990年到1992年8月,日經指數下跌了62%。1992年日本股票市值與土地市值共損失406.9萬億日元,相當於該年國內生產總值的465.4萬億日元的87%。在泡沫高漲的年代裡,日本金融機構持有大量股票和房地產,並且還大量貸款給股票和房地產的投機者,形成豐厚的帳面資產和利潤。泡沫破滅後,資產轉眼間成為負債,銀行的不良債權大幅度上升,多家信用社和銀行倒閉。其中日本最大的信貸聯盟宇宙信用社的不良債權占全部貸款總額的72%,消息傳出,該信用社即發生擠兌風潮而倒閉。日本大藏省1995年6月公佈,日本金融機構的不良債權為40萬億日元,相當於全部放款額的6%。後來的情況表明,這僅僅是冰山一角。泡沫破滅對實體經濟也產生了深刻影響。首先是國內的投資和消費需求萎縮,其次是營業外虧損增多,第三是流動資金缺乏。因此,工業生產連續3年下降(降幅為11.8%),企業設備投資連續3年下降,企業經常利潤連續4年下降。

為擺脫危機,日本銀行連續8次降低利率,1995年8月竟至0.5%,仍然不能奏效。從1993年起,財政出現赤字並且逐年加大,至1995年赤字占gdp的3.9%,經濟情況也不見好轉。但是,在蕭條期間,日本對外貿易順差一直很高,每年約為1000多億美元,出口數量逐年增多。同時,日本海外投資的利潤回流也不斷增加。1985年海外利潤回流為24億美元,1989年即增至163億美元,1994年更增至410億美元。回流的利潤和貿易盈餘缺乏投資出路,在日本銀行低利率的逼迫下,紛紛投入美國證券市場,是促成美國九十年代股市狂漲的重要力量。在日元升值一倍,日本工資增長率遠高於美國的情況下,日本產業仍然展示出強大的國際競爭力。然而,在如此巨大的貿易盈餘和利潤回流下,日本經濟仍不能擺脫蕭條,說明日本此次蕭條之嚴重。九十年代後半期,日本經濟稍有回升即又跌落,東南亞金融風暴後,日本經濟更加萎迷不振。九十年代的日本被稱為"失去的十年"。時至今日,隨著美國經濟的衰退,日本經濟衰退之勢加劇,日經指數跌破10000點大關,日本銀行體系的壞賬進一步增長,而日本政府卻已經債臺高築,累計債務高達gdp的130%。現在還看不到日本經濟回升的前景。

在美國陷入危機時,由於兩德統一,西德正處於"統一景氣"中。為接管東部地區,統一後的德國政府每年投入1500億馬克,形成了巨大的投資和消費需求。德國國民生產總值從1989年的4.0%升到1990年的5.5%和1991年的4.9%,機器設備投資增長率1990年、1991年分別為13.2%和9.1%。但是,投資很快飽和,而國際市場卻仍處在蕭條之中,於是德國經濟於1992年第二季度起陷入危機。危機是嚴重的,20個製造業除原油提煉外都出現負增長,且傳統的優勢行業遭受的影響尤其嚴重。其中,汽車業下降18.4%,機械製造業下降11.3%,1993年國民生產總值實際下降達1.8%(西部地區為2.4%)。失業率直線上升,1993年底西部為8.9%,東部為17.1%。這次危機在深度和廣度上均超過西德前三次危機,除週期性因素外,八十年代以來,德國相對工資水準的提高也是重要原因。1992年,德國全年實際工作時間只有1519天小時,美、日分別是1857小時和2007小時。1994年,德國西部地區工人的小時工資為43.97馬克,而其主要競爭對手日本僅為36.01馬克,美國僅為27.97馬克。此外,德國的社會保障費用已達工資總額的85%,占財政支出的1/3。這樣,德國的直接和間接工資成本都達到世界最高水準。由此付出的代價,一是即使在經濟恢復增長後失業率仍居高不下,1994年、1995年、1996年、1997年全德失業率分別高達9.6%、9.4%、9.3%、11.1%。二是進出口順差縮小,國際競爭力削弱。三是財政赤字繼續擴大,1996年債務總額達國內生產總值的62%。

由此可見,除美國以外,日本、德國及西歐主要國家事實上並沒有徹底擺脫戰後第四次世界經濟危機,而是陷入了長期蕭條。由於國際金融體系的高度流動性,日本和西歐以及第三世界各國的經濟蕭條,反而促成了資本源源不斷流入美國,使美國經濟獲得了營養。

從1993年底起,美國經濟慢慢開始擺脫危機,進入新的高漲期。

1.4. 前蘇聯解體後的多極發展階段大紀事

蘇聯正式解體是在1991年12月25日,蘇聯的解體深刻得影響了全球得世界格局,從一個2極世界變成了單極世界,也為90年代末歐元的成立奠定了基礎,90年代末歐元的成立又標誌著這個世界從單極世界又變成多極世界(美國是唯一的帝國,具有大影響力的經濟體依次為:歐盟、日本、中國、俄羅斯、巴西、阿根廷等)

1991年的1月17日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開始實施"沙漠風暴"行動,海灣戰爭爆發

1994年的美國攻擊墨西哥,導致墨西哥金融危機

1997年的美國攻擊東南亞,導致東南亞金融危機(美國打擊日元資本為目的的行動)

1998年的美國攻擊盧布,導致俄羅斯金融危機

1998年初美國攻擊巴西,導致巴西金融動盪,巴西從此從發達國家進入發展中國家行列

1999年美國攻擊阿根廷,導致阿根廷金融危機

1999年歐元誕生,同時美國挑起了科索沃戰爭,使歐元誕生起就一直暴跌。

2000年美國互聯網泡沫破滅

2001年9月11號發生911事件,從此美國確立了3個敵人:伊斯蘭世界、俄羅斯和中國

2001年美國以反恐名義入侵阿富汗,實際是控制了南亞和中東連結的重要戰略位置,可以壓制伊朗,同時牽制中國和俄羅斯,為後來前蘇聯國家顏色革命打下了伏筆。

2003年美國軍事攻擊伊拉克,導致第二次伊拉克戰爭(2003年-2010年),美國原來扶持的薩達姆被美國絞死

2003年格魯吉亞發生顏色革命

2004年歐盟大規模擴充成員,前蘇聯國家烏克蘭發生顏色革命

2004年小布希連任

2006年7月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在34天后撤軍

2006年12月,美國扶持的薩達姆被美國人控制的伊拉克法庭判處死刑後絞死(很具有戲劇性)

2007年美國次貸問題開始浮出水面

2008年9月15日兄弟倒下(雷曼兄弟),標誌著這次全球金融危機正式爆發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