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30日

繁榮與蕭條--對週期運動的理論分析

來源:西方經濟學名著導讀

【作者簡介】哈伯勒,美國著名經濟學家,曾任哈佛大學教授。哈伯勒在理論上的主要貢獻是闡明了價格水準概念和使用價值指數衡量其變動的方法。他根據當代的一般均衡理論詳細闡述了古典國際貿易基礎理論和比較成本理論,並以此引伸出福利含義,對於自由貿易和保護的優點與不足作出了精確地表述:他還綜合了經濟週期的主要理論,剖析了通貨膨脹的起因和醫治辦法。哈伯勒的主要著述有《指數的意義》(1927);《國際貿易》(1933);《國際貿易理論及其在商業政策上的應用》(1936);《繁榮與蕭條》(1937、1958);《經濟增長與穩定》(1974)。



本書原為英文版,發表於1937年,由國際聯盟印行,第一版問世後,曾在西方經濟理論界引起了關於經濟週期問題的熱烈討論,並由國際聯盟先後四次重印;1957年,本書首次由私人出版商印行。中譯本由朱應庚、王錕、袁績藩根據1958年新版本翻譯,1963年由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全書542頁。

本書是西方有關經濟週期理論的集大成之作。書中研究了各種不同的經濟週期理論,找出了他們的共同之處,然後對於經濟週期的發生與發展作出了綜合地表述,並為避免經濟危機提供了理論依據。正如哈伯勒在緒論中所說的,"本書所研究的只限于分析現存的各種經濟週期理論,從而對經濟波動的性質及其各種可能的原因作出綜合地說明。""……目的是在於找出蕭條的原因和挽救方法。"

一、經濟週期理論的有系統地分析

在這一部分中,哈伯勒主要是分析現存的經濟週期理論。他首先指出,各種理論的分歧往往只是由於側重點不同所致,所以他的目的是要揭示其共同之處。他把要研究的問題歸納成幾個要點:一般特徵;高漲的解釋;高漲轉捩點的解釋;低落的解釋;低潮轉捩點的解釋;反復性、週期性等現象產生的原因;國際複雜關係。然後便以此開始對各種週期理論進行分析。

首先是純貨幣理論。哈伯勒選擇霍特裡的學說作為代表,該理論認為"經濟週期乃是'一種純貨幣現象"',即"貨幣流動"是產生繁榮與蕭條的惟一具有充分理由的原因。經濟週期的高漲是由累積地信用擴張引起的,而信用擴張中止以後,繁榮也就到了盡頭;然後是累積性的收縮過程,使經濟陷於漫長而痛苦的蕭條之中,直至信用的再一次擴張帶來經濟的復蘇。哈伯勒指出," 霍特裡 先生關於經濟週期的貨幣理論,其間格外有意味的一個特點是,對擴張過程與收縮過程的累積性這一點的論證和分析。"在這一點上,各派理論家之間有著很大的一致性。至於霍特裡理論的另外一些特點,"是比較有疑問的"。

其次是投資過度論。這是許多理論家所提出的相互間密切關聯理論的概括。他們的中心論點是,生產生產資料或資本品工業,跟生產消費品工業對照,有了過度的發展。即:資本品工業受到經濟週期的影響,遠比那些生產日常消費品的工業更為嚴重。持這一論點的理論家們還可以分為三派:第一派,貨幣投安過度論。他們認為,生產所以會發生繁榮與蕭條之間的不平衡,是由於在某種信用機構--銀行體系--形成下活動的貨幣力量。在這一點上,他們可以被列入經濟週期貨幣解釋的範圍,所不同的是,對這類作家說來,經濟週期還不只是一個純貨幣現象。

通過貨幣因素造成了實際上的生產結構失調,結果使繁榮趨於崩潰。這一派的代表是哈耶克、馬克路普、米塞斯、羅賓斯、羅布凱和斯特里爾。第二派,哈伯勒稱之為非貨幣投資過度論。斯庇索夫和卡斯耳是這一派的傑出代表。與前一派不同,他們把對經濟週期研究的重點放在生產範圍內的那些因素.新發明、新發現、新市場開闢等等,也就是為新投資提供機會的那些環境。在他們的論斷中,蕭條往往是資本品生產過剩與消費品不足所致。第三派,由製成品需求變動引起的投資過度--派生需求加速與擴大原則。這一派的理論家認為,由於技術上的原因,消費品生產的變動,會引起一般生產品生產--尤其是固定資本設備的生產--發生更為猛烈地波動,這就是所謂"派生需求加速與擴大"的原則,它為阿夫坦利翁、比克達克、庇古等人加以闡述,並為克拉克和哈樂德用來解釋經濟週期。

在分析了成本變動,橫的失調與負債過度等危機與蕭條的原因之後,哈伯勒又探討了"消費不足論"、"心理理論"和農業與經濟週期--"收穫論"。

最後,哈伯勒在"關於新近發展的經濟週期理論研究"一章中,系統闡發了凱恩斯的理論:隨經濟的高漲,收入將增加,消費也隨之增加,但是由於邊際消費及儲蓄傾向的作用,使得消費的增大趕不上收入的增長,又由於資本邊際效率的崩潰,投資小於儲蓄,這就造成了有效需求不足,從而導致失業和經濟蕭條:

至此,哈伯勒對於現存的經濟週期理論進行了系統地分析,並為以下關於經濟週期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二、關於經濟週期性質和原因的綜合說明

這一部分,是哈伯勒對前面所分析的各種經濟週期理論的一種綜合表述。正如他自己所說,"我們並不認為這裡所提供的是一種完全新的理論,而只不過是就現有的種種理論加以綜合和引伸而已。"

哈伯勒重新明確了經濟週期的意義,他從就業、消費、生產三個方面來定義蕭條與繁榮,並且把一般意義下的經濟週期與學術意義下的經濟週期相區別。闡明了經濟週期的四個階段:高漲、低落、危機和復蘇.並指出週期的兩個經常性特徵:生產和貨幣需求的平行動向,生產品格外猛烈地波動。在上述基礎上哈伯勒對擴張過程與收縮過程進行了分析。他從擴張的起點開始分析在存有未運用生產資料條件下擴張的演進,此時勞動力的供應具有充分的彈性,投資與消費相互促進,價格、成本與利潤都有提高,固定資本投資受到刺激增長尤為顯著;在這一過程中,貨幣流通額的擴張是一個必要條件,由於新投資機會的出現,使所吸收的資金超過了儲蓄,不足部分,便不得不求助於通貨膨脹;資金供應方面的變動,往往會使擴張力量進一步加強,因為經濟的擴張,足以使貸出者提高信心,願意以較低的利率貸出資金,在擴張過程中,由於對製成品需求的反應,預期的作用,資本與勞動的比率,特別是加速原則的作用,使生產品與耐久品的生產比非耐久消費品的生產增長得更快。擴張過程中不同時期儲蓄的變化也在不同程度上加劇了擴張本身。

在對收縮過程的分析中,哈伯勒指出:"收縮過程跟擴張過程一樣,也是累積性的,自行加強的"。而在這一過程中,如果把通貨收縮理解為以貨幣計量的商品總需求的逐漸減退,那麼它就會起主導作用。因為通貨收縮的蔓延被各種因素加強,便會造成累積性的經濟收縮。這一過程在貨幣上的表現是總需求的減退,投資的累積性下降,資金供應枯竭。其原因在於中央銀行直接發動的通貨收縮,個人貯藏黃金與紙幣,商業銀行收縮信用,企業機構進行貯藏,非銀行債務的清償,債務人被迫出售資產。與擴張過程相反,生產品與耐久品的生產比消費品與非耐久品的生產要減退得快,這裡加速原則又起了主要作用。

關於兩個轉捩點--危機與復蘇,哈伯勒進行了如下分析。

對於收縮(即危機)的近因,哈伯勒認為有以下幾種:局部干擾引起總需求減退,政府與銀行實行收縮通貨,成本提高引起的局部衰退等。那麼,為什麼當經濟體系擴張演進超過了某一點以後,就越來越經不起通貨收縮的衝擊呢?這是因為擴張得以順利進展需要兩個最主要的條件:彈性的貨幣供應和彈性的生產資料供應。而一旦擴張超過了某一點後,貨幣供應和生產資料供應就變得缺乏彈性,勞動力資源日趨枯竭,障礙便逐漸發生。此時擴張過程自身也釀成干擾。生產結構的失調,加速原理的作用,信用收縮與生產因素不足派生需求的影響,無可避免的生產變更,工人效率的降低,由於需求不足的投資減退等等最終導致危機的發生。

走向復蘇的近因,主要有生產者支出,可投資金供應增長,可投資金需求增長,對投資的某些刺激和消費支出增長。那麼為什麼當經濟體系收縮演進超過了某一點以後,對擴張刺激會越來越敏感呢?這是由於生產要素供應和信用供應隨著收縮的演進逐漸恢復了彈性,從而使收縮喪失了動力,而收縮過程也多半會發生擴張傾向,如信心的恢復,投資的復活,重置的需求,工資的降低等,都會使經濟出現新的轉機,並走向復蘇的高漲。

最後,哈伯特闡述了經濟週期的國際方面。

在這一部分,哈伯勒著重分析了以下三個分化因素對國際之間經濟週期的影響:第一個是運輸成本,也就是商品與勞務的不完全可動性。它可能控制繁榮與蕭條共存。第二個是投資、信用與銀行業務地方化,即資本的不完全可動性。它們對週期動向所發生的影響是多種多樣的,有時候對當地繁榮與蕭條會發生挫抑作用,而有時則相反。第三個是國家的通貨自主。這裡,哈伯勒主要探討了金本位、匯兌本位和自由匯兌三種條件下的資金國際間流動以及經濟週期對不同國家的影響。

三、影響經濟穩定的貨幣因素與實際因素

本書的第3篇和兩個附錄,是哈伯勒對現代西方經濟理論某些傾向的評論和對經濟週期最近一些演變的概括和評價。

在這一部分中,哈伯勒的論斷是,"時下的經濟理論有很大部分'對實際'因素過於著重,而對'貨幣'因素以及與之密切相關的制度的價格剛性與工資剛性的現象,則略而不論,或者是對於它們的重要意義在大體上沒有加以重視"。他指出,"廣泛定義下的貨幣因素,對於短期的經濟不穩定,也就是通常的經濟週期以及支付平衡不穩定和長期失調之所以會形成,是負有重大責任的"。因為"反應作用比猛烈的外在衝擊更加值得重視,而在反應作用中,貨幣因素是佔有首要地位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