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2日

生物燃料另謀出路

來源:華爾街日報/BEN LEFEBVRE
日期:2011/12/12 09:27

先進生物燃料公司在努力創造具有經濟可行性的石油替代品,在這個過程中,一些公司還為自己的產品找到了新的出路:專用化學品市場。

這些企業從藻類、木屑及其它非糧食作物中提煉石油,不像以玉米為原料生產乙醇的廠商,淹沒在“要糧食還是要燃料”的爭論中。但是,從非糧食作物中提煉石油的技術並不便宜,而且事實表明,要實現大規模生產,使生物燃料的成本與石油產品相比具有競爭力,整個過程的推進比預想緩慢,代價也比預期高昂。



Solazyme已經涉足皮膚護理等其它市場。因此,Solazyme Inc.、Blue Fire Renewables Inc.、Gevo Inc.等公司開始利用其技術生產個人護理產品以及化學品公司所需要的原料,希冀通過進入利潤率更高但也更分散的專用化學品市場,獲得擴大燃料生產所需的巨額資金。

有人指出,這種策略也並非毫無風險。雖然海藻油和其它可再生材料在化學品市場通常能夠售得高價,但成交的往往都是小批次產品,而且需要為不同買家量身定做。相反,燃料市場則是潛力大得多的一項業務,因為美國計劃到2015年使先進生物燃料的供應量增至55億加侖。

總部位於波士頓的市場研究機構Lux Research的安德魯‧索爾斯(Andrew Soare)表示,擔憂在於,生物燃料公司在尋獲一條快速創收渠道的同時,可能會陷入低增長市場的泥潭。他說,這些公司將燃料業務晾到一邊,把大規模生產的計劃推後了五年左右。

得失之患

總部位於舊金山的Solazyme通過養殖基因改良海藻生產海藻油。該公司的共同創始人兼首席執行長喬納森‧沃爾夫森(Jonathan Wolfson)表示,Solazyme目前正想方設法利用自己的技術賺錢。

沃爾夫森指出,有人認為生物化學不失為曲線支持生物燃料發展的一條變通之道,很多年以來我們都未曾這麼想過。

他表示,自2003年成立後,過了好多年Solazyme才意識到它的一些海藻油可以替代護膚品、食品補充劑或工業化學品當中的一些原料成分。於是公司開始向非燃料領域大力推銷其海藻油產品,盡管十分清楚這麼做是有得必有失。

他解釋道,做化妝品原料,利潤率高但產銷量小;而做燃料,只要滿足規格要求並解決成本問題,剩下的就是產多少賣多少。

Solazyme已經達成一系列協議,例如,在彭尼公司(J.C. Penney Co.)旗下百貨商店銷售其藻類護膚品,向聯合利華(Unilever)供應可用於生產肥皂和營養品的海藻油,以及向陶氏化學(Dow Chemical)出售多達5億加侖的海藻油,用於開發具有工業用途的導熱油。

Solazyme拒絕透露上述合約的價值,但表示在專用化學品市場,其油料的每加侖售價可達14美元,是其藻類生物燃料售價的三倍多。

關注燃料

與此同時,Blue Fire Renewables也開始面臨由企業增長引起的身份認同危機。這家可再生能源公司在美國加州的阿納海姆市(Anaheim)擁有一家試產工廠,將垃圾分解為糖類,再發酵成燃料。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成立之初,Blue Fire就向化學品公司出售糖類原料,供後者生產下遊產品。Blue Fire首席執行長阿尼‧克蘭恩(Arnie Klann)表示,起初需求較為平緩,但到2009年中期突然開始加速增長。

克蘭恩稱,公司開始收到大量對糖類原料的需求。他補充道,這項業務的利潤變得非常豐厚,促使公司在2009年末從原來的Blue Fire Ethanol更名,以反映其在非燃料市場取得的增長。

克蘭恩表示,從專用化學品市場獲得的銷售收入幫助Blue Fire成功推進了在密西西比州富爾頓市(Fulton)建立年產能達2000萬加侖的大規模加工廠的計劃。投資者原本很擔心這個項目的資金來源,但在10月份,中國華電集團(China Huadian Corp.)的一家下屬企業已經同意投資該廠,並可能為美國和中國的其它建廠計劃提供資金。

克蘭恩進一步解釋道,只有當公司有收入增長動能時,才能說服投資者承受投資建廠的風險。

位於美國科羅拉多州恩格爾伍德市(Englewood)的Gevo利用特制酵母將糖類轉化為異丁醇,異丁醇溶劑可以替代汽油和航空燃油。Gevo還沒有將異丁醇作為一種燃料銷售,它估計如果按燃料銷售,每加侖的售價可能在3美元,而其在化學品市場的售價為每加侖4.50美元。

Gevo表示,專用化學品業務幫助其籌得1億美元資金,其中部分資金將用於明尼蘇達州一座乙醇老廠房的改造項目。該項目預算為2800萬美元,改造後的工廠將具備1800萬加侖的異丁醇量產能力。

Gevo的首席執行長帕特‧格魯伯爾(Pat Gruber)表示,能夠打入化學品市場,擴大生產能力,然後再發展燃料業務的可再生能源公司更有優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