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生果日報
日期:2011/12/05
西方國家推動全球一體化的目的,就是要打入新興世界,把貨品和服務推銷到新興國家。不過,西方世界的如意算盤看來未能打響。新興經濟的貨品和服務交易的確不斷增加,惟買賣對象主要是其他新興經濟體,很多時候繞過了西方世界。
另外,跨國企業為了「賺到盡」,紛紛將生產線遷移至低成本的地方,到頭來就犧牲了歐美的職位,反過來刺激新興經濟體的就業增長。
美國貧富懸殊嚴重
如果美國要達致持續的就業增長,小企業需要擔當一個重要角色,就是增聘本地員工。然而,奧巴馬政府目前施行的政策,顯然未能做到這一點。
我要補充一點,股市行情與消費者信心在「一般情況下」關係相當密切,在 1974、 1980至 82、 1990、 2002至 03年,以及 2009年的時候,美國消費者信心低迷,股市也墮入低潮,跟著也一同走出低谷。
然而,近期股市反彈,可是消費者信心卻貼近 2009年的低位,為甚麼?正如我先前所說,原因是自 1980年代起,美國財富不均的情況日益嚴重。換句話說,美國領取政府綜援的家庭佔總人口的差不多五成,絕大多數手頭上都沒有餘錢買股票。
環球經濟未見有重大起色,大部份西方國家的就業市道和消費者情緒亦差強人意,但這未必一定會在股票及其他資產中反映出來,因為 80%人影響著消費者信心數據之際,有能力左右資產價值和匯率的人僅佔 1%。
我想帶出的一點,就是儘管經濟數據可能差強人意,甚至「很嚇人」,但諸如股票、債券、商品和地產物業等資產也可以照升如儀。芝加哥儲備銀行行長埃雲斯的一席話,意味?世界各地會繼續狂印銀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