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1日

當前貨幣政策的鬆緊評估


作者:蔡定創
日期:2011/03/19

學習貨幣理論的目的是為了應用,這特別是對一個股市、期市、匯市、黃金投資者來說由其重要。對一個真正精通貨幣理論者,對一國的通脹率、匯率與股市的中長期走向,在掌握對預測的需要的基本資料的情況下,不可能心中無數。有很多資料都可以通過計算而得出來的,關鍵是需要有正確的貨幣理論與貨幣計算公式

西方傳統的貨幣理論己經過時,其中包括他們的貨幣計算公式。

我在《貨幣迷局-當代信用貨幣論》中,提供了三個用於貨幣量的計算公式:貨幣外供給公式;貨幣內供給公式;貨幣需求公式。其中的貨幣外供給公式,就是用於計算央行的貨幣供給用的。

下面的內容摘自即將出版的《印錢消費》一書的第五章第四節"當期的貨幣政策鬆緊評估"選:

如何評估我國當期的貨幣政策是緊還是松,需要應用到我的貨幣理論中的貨幣外供給公式。這裏應用這個公式進行演示式的計算如下:

M=k(B+Cv)

M表示流通中的貨幣總供給量,B表示基礎貨幣發行,Cv表示由股市所提供貨幣量,它與基礎貨幣量等效力,k表示主要來自由派生貨幣乘數所決定的流通速度。

從這個貨幣流通公式可以看到,調節存款准金率,就是調節k的倍率,當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時,k的倍率變小,當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時,k的倍率變大。當基礎貨幣量(B+Cv)不變時,調節由存款准金率所決定的k倍率時,由M表示的流通中的貨幣總供給量(通常用M2表示)就增大或是縮小。

如果k的倍率不變,基礎貨幣量(B+Cv)變化時,同樣也會引起流通中的貨幣總供給量(通常用M2表示)變化。

特別注意的是,基礎貨幣量是由B、Cv兩個參量所組成,此與西方傳統貨幣理論是不同的,西方傳統貨幣理論中只有B,沒有Cv,而由股市財富效應(有正效應,有負效應)所提供的Cv,有時會極大地增加或減少基礎貨幣的總量。缺乏對Cv參量的考察是我們貨幣政策每每失敗的重要原因。

回到現實中來。我國當前的基礎貨幣由國家外匯儲備完全替代發行。外匯儲備量決定著基礎貨幣被替代的發行量。根據中國人民銀行2011年1月11日公佈,中國外匯儲備截至2010年末達到2.85萬億美元,廣義貨幣(M2)餘額72.58萬億元人民幣。如果按照1 美元 = 6.6 人民幣計算,替換了18.81萬億人民幣的發行。

有些貨幣資料在央行之外的人是無法知道的。例如,由Cv所表示的由股市所提供貨幣量,根據國內專家研究資料,認為近年內我國股市沒有產生過正財富效應,據此,假設參量Cv=0、央票占款=0(央票數是個動態資料,為計算簡便這裏忽略)

則有:72.58萬億元人民幣÷(18.81萬億人民幣-央票占款)=3.86。

也就有:k=3.86。

當然,k主要由存款準備金率因素決定,但並不是說完全由它決定。當前大型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為19%,中小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金率15.5%。按照1÷(存款準備金率+超額存款準備金率)=貨幣乘數的計算公式,在假設超額存款準備金率=0的情況下,當前可獲得約為4的貨幣乘數。

從這些估算可以看出,雖然當前存款準備金率很高,但由外匯儲備所替代的基礎貨幣量也很大(B=18.81萬億人民幣),由存款準備金率所能獲得的貨幣乘數(約等於4),仍然高於實際的貨幣乘數(k=3.86)。由此而說明,當前的貨幣供給並不是處於緊縮狀態。可以說是適度寬鬆的。

當然,這僅僅是一個貨幣公式的應用示例,是一種估算方法,即如何應用貨幣公式來估量現實的貨幣狀況,也是不掌握央行核心資料的外部人對貨幣相關資料的粗略估算,央行內部有全面的資料支援,實際計算還需要考慮Cv,Cv是個影響特別大的量,M0、 M1、 M2這三個參量的不同流通速度對k也是有影響。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