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5日

中資銀行:奇怪卻能生存


來源:華爾街日報/Tom Orlik
日期:2011/03/25 10:58

中資銀行是一種奇怪的金融機構。例如﹐中國政府是它們的主要股東﹐銀行監管者給存貸款利率分別設置了上限和下限﹐政治力量對貸款規模的影響可以和金融形勢對它的影響一樣大﹐等等。但正如西方政府也會插手銀行業一樣﹐中資銀行的發展模式不再像以前那樣看起來如此怪異。至少目前來看﹐中資銀行正為國民經濟帶來增長﹐為投資者帶來回報。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週四發佈了2010年年度報告﹐是發佈此類報告的首家中國大型金融機構。報告顯示﹐2010年﹐公司實現利潤增長28%﹐不良貸款比率從2009年的1.52%降至1.10%﹐不良貸款的絕對額也有所下降。對中國銀行各競爭對手的業績預測也同樣樂觀。

與一些國際大銀行不同的是﹐中資銀行的發展模式相當簡單﹐無外乎是吸取存款、發放貸款。在中國﹐存款利率的上限和貸款利率的下限都是由政府設定的﹐目前淨息差為3.06個百分點。由於政策在2011年處於收緊狀態﹐中資銀行無法像平時那樣大量發放貸款。不過﹐限制信貸供應意味著銀行可能握有更多定價權﹐也就是說﹐它們收取的貸款利率可以高於監管者設定的基準利率﹐而存款利率目前仍受制於監管上限。銀行希望存貸款利差夠大﹐足以抵消較弱的貸款增長以及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所帶來的可能不斷上升的違約率。

需要注意的是﹐在經濟增長放緩過程中﹐可能會暴露出銀行業的弱點。過去兩年﹐中國銀行業的貸款業務增加逾50%。如果銀行完全按照信貸標準發放貸款﹐就不可能實現如此大規模的業務增長。給房地產開發商的貸款佔中資銀行貸款業務的19%﹐估計放給地方政府投資實體的貸款佔20%。這些貸款之間存在關聯風險。若房地產業出現大幅調整﹐開發商將受到影響﹐地價也會隨之降低﹐而地方政府正是依靠賣地來償還貸款。

預計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依然在9%以上﹐壞賬規模可能增加﹐但幅度可能不會太大。因預計未來政策可能收得更緊﹐中資銀行已做好了相關準備。2010年再次實現強勁業績﹐將給這些銀行帶來進一步施展拳腳的機會。在連續兩年瘋狂放貸後﹐它們會為抓住這個機遇而努力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