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巴非特認為股市像我們周圍的世界一樣,不一定按照嚴格的規律運轉,不一定遵循一定的程式,股市的行為與其用經濟學來解釋,還不如用人類學來解釋才對,恐慌與貪婪影響著股價。索羅斯的"反射理論"也強調:觀念可以改變事物,而事物反過來會改變觀念,即所謂"回饋"。趨勢與"偏見"是股票價格的原動力。索羅斯的朋友愛斯塔爾這樣評論索:"他成功的關鍵因素是他的心理學,他瞭解家畜的本能,他像一名好的市場專家一樣瞭解何時人們會尋找某種東西。"
股市實戰是赤裸裸的血腥的殘酷的,輸贏的結果也是要經過市場參與者之間的心理競爭得以實現的。分析市場參與各方的心理以及心理可能轉化的可能行動也是股市技術分析的區域之一。心理是指人的頭腦反映客觀現實的過程,如感覺、直覺、知覺、思維、情緒等等,泛指是指人的思想、情感與內心活動。參與者參與市場的資金大小對應著參與者的意志對市場走勢的影響力的大小。明顯的市場趨勢的表現常常是主導型參與方的實力的表現,市場主力的操作是站在自己的趨利的立場上用自己的行動規模與資金的作用力表示自己的意志,對市場次流與鬆散的跟隨方實施心理誘導、暗示與利用控制。
股市技術分析的假設前提之一是股價的"歷史會重演"。具體的"重演"(買賣行為)者是市場的參與者,是人在"重演"。是由人在決定操作行為,人非草木,也不是"無心"的機器人,自然要受到人類心理學的某些規律的治衡。市場參與者的活動可以"重演"股市歷史,發展中的股市歷史又會反作用影響市場參與者的心理環境,記憶中的快樂與陰影會促使參與者遇到與過去相似的市場表現時與過去的結果比較。
2、來來往往於股市的參與者熙熙攘攘皆為利來,建立股市"為國企改革服務"是當權者政治家的心態,讓"殼價值"上市兌現是股份公司的基本心理,莊家主力操縱籌碼與股價出於謀取暴利的動機,券商營業部需要賺取傭金,政府財政收取印花稅,從事諮詢、理財、技術講座、名嘴報告會等的組織與個人都是為了自我利益的實現奔忙於股市的,誰為股市的日常運轉"服務"買單?我想不是靠上市公司的紅利吧!法國心理學家李本(Dr LeBon)這樣描述驅眾心理的:當一群人聚集在一起時,大家的個人意識形態會逐漸消失,取而代之道是一個整體的情緒和意見。他們的整體行為與個人獨處的性格行為相異,他們的想像會受其他人影響而出現偏差,想像多於實際,毫無邏輯。他們不能分清主觀和客觀,紛紛用意象去看事物,這種不符合邏輯的看法往往與事實有很大距離。"
趨勢的轉變的過程結合心理學的描述是:現實操作股票的時候操作手常常處在動與靜的矛盾之中。多空雙方就像分別站在一堵牆的兩面。行情的盤整預示著雙方讓牆體保持平衡,隨著力量的變化,牆體會向一個方向傾斜(一般情況下沒有"推倒重來"的極端情況出現)。勝利者方面的力量會越來越大(原來反方的能量會源源不斷進入),而且很難在短時間內改變牆體的傾斜方向。直到敗方的力量在長期積蓄後,大家重新再來。
如果說"真理"總是站在少數人一邊,推廣到炒股的的實踐層面也是只有少數人的分析操作是正確的,意志是穩定的心態是健康的。但是,人是除了動物的自然屬性還具有社會屬性,人需要自我實現,參與股市的意義(自我實現之一)在於贏利。參與者有沒有仔細想想:利從何來?心理戰在股市戰爭的作用何其大?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人的需要的層次排列是類似金字塔式的排列:依次是一、最基本需要。如食物、性、母性;二、安全需要。如環境、秩序、財富、健康的安全;三、愛和群屬需要。如渴望與人接觸,參與某集團;四、尊重的需要。如自尊、他尊、名譽、地位、注意、欣賞等等;五、人最高的需要層次--自我實現的需要。馬斯洛推斷達到自我實現的人有許多個性特徵,如積極肯定自我、善於與人與物相處、與現實保持和諧關係、不墨守成規、靈感頻度較多、良好的心境、強烈的道德感、尊重自己的行為與價值標準、理性和邏輯、獨立思考等等。
許多人在股市之外的現實生活中心理健康、思路清晰、辦事果斷,到了股市就像變了個人似的,得意忘形、喜怒無常、自暴自棄與股市之外的自己判若兩人。不但沒有達到自我實現(贏利)的目的。而且連基本需要的基礎(投入的本錢)都損失了,說明在股市中實現自我價值的與心理學意義的自我實現是有相當多的差別的。股市活動只是人類社會活動的一個區域。有著特殊的職業特徵與行為標準,適宜於在這個區域的心理要素、心理健康標準、道德標準、自我實現的特徵與區域外的人類生產工作活動是大不相同的。
因此常常聽到有人說股市改變了人生,被股市改變後的人就更完美嗎?人自身的不完美就產生不了完美的股市。我認為股市是人類惡之精華的局部表演場--人性中原始的貪婪與恐懼、快速暴富的野心、市場不絕的欺騙與圈套、快節奏的走勢變化、主體與客體的或然性、直觀利益的週期性、巨大的真真假假的資訊處理量……參與者誰都有茫茫然,不知所措,心高手低、誤入歧途的時候;許多參與者在沒有"戰勝市場"之前,已經被自己的心魔戰勝了。許多股市成熟的職業成功人士在研習技術分析功夫的同時也在練習如何修正在股市裏面被扭曲了的心理(內功)。所謂"戰勝市場,首先要戰勝自己"就是他們在市場生涯中"雙修"的經驗之談。
3、心理是現實的反映,客觀事物不斷地影響人的感覺器官,並通過人腦產生像情感、意志、思維、動機、性格等等心理現象;頭腦中的事物映射是客觀事物的反映,事物的映射和事物本身是相似的,但又不是事物本身。同樣的事物對於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反映。一個人在不同時間和不同條件下對事物的反映也不同,在語言的參加下,人在實現實踐活動中使客觀現實逐漸"內化"而成為人的內部心理世界。就是說人的心理反映既具有客觀性又具有主觀性。人的本性在於它的社會性。心理學家皮阿傑形容新生兒:"社會每分鐘使成千上萬多野蠻人問世,應該使他們文明化,成為社會的個體。"一個初次進入股市的人,就像一個來到股市的新生兒一樣,他從陌生到熟悉的學習與參與過程中必然面對獲利與虧損兩種局面。獲利和虧損是參與風險投機活動的人的兩大樂趣。幾乎市場參與者人人都有過"贏利"經歷,因此就容易產生證明"自己具備了贏利的能力"的"自信心"。股市中"後悔"與"害怕後悔"兩大參與者難以克服的心理障礙能夠讓人虧損聯綿不斷。打破傳統方式去行動比墨守成規行動的虧損結果更容易讓人"後悔"。因為"近距離比較心理"會讓人產生"因為大家都虧損,我沒有例外的不太丟面子"的自我安慰心理。能夠堅持不懈獨立思考"擅自"行動的孤獨操作者對心理壓力的忍受力是自我有意無意地鍛煉出來的,也是他與眾不同保持操作勝率的本錢與基礎。
佛洛德把個性結構分成無意識層、前意識層和意識層,聯繫著本我、自我、超我三個體系。"本我"是個性的原始傾向,儲存著人的基本本能衝動,這是無意識的。它是所有欲望和衝動的根源,它以"快樂原則"進行操作,不顧後果,尋求即刻的滿足。獲利和虧損是參與風險投機活動的人的兩大樂趣(賭博活動也有,但是和股市的遊戲規則不同)。在股市操作中不考慮後果在虧損的情況下孤注一擲就同"非理性"的賭徒心理相差不遠了。
4、心理活動要借助語言,我們日常語言由詞語組成,詞語具有能指、所指、泛指、內涵、外延等等功能。股市有著自己特殊區域使用的語言。股價的高低、上升、市場趨勢、資訊的利好、利差……形成的市場語言與其他職業語言的時效性不同,都需要參與者的個性化處理才能進入他個人的心理世界,並且經過參與者的心理活動作出反映與採取對應行動。 人的大腦的接受能力就像收音機,有好壞、功能、新舊、優劣之差,不排除有極少數狂人與天才妄自說他地攤上買的便宜貨可以收聽到外星人的音樂。人的大腦裏面 記憶體的資訊,經驗,感覺習慣,好惡、偏見……從語言的接受翻譯中產生理解、誤解、心領神會,肯定或者否定的心理反映,這個過程還有更高的潛意識在作用……以往的經驗,思維慣性,當時的心態,人會因為他的有意識到的和無意識到的動機作出有別於他人的決定(市場集體無意識也是個人與大眾在某一時空場的心理共鳴現象)。動機是是需要刺激推動人進行活動的內部動力。活動在動機的激勵下指向目的。"去股市賺錢"是所有活動於市場的參與者的基本動機。但是面對操作前的心理準備,成熟的經驗豐富的職業操作者與普通的欠"市場教訓"的操作者的心態差別比較大。據統計調查市場上的成功者(少數人)對投資的風險認識以及防範風險的應急措施的關心程度比投資的受益以及利潤產生後的保證方法考慮更多;而贏利不穩定,贏利能力差普通參與者(大多數人)和前者恰恰相反。
動機與目的是既有區別又有聯繫的兩個概念。股市裏面的參與者賺錢的基本動機不一定能夠達到賺錢基本目的。少數人賺多數人的錢就像一個參與者輸贏比例的定勢,心理學認為定勢是未被意識到的行為動機的一種形式,是對預定活動的準備狀態,借助這種活動可以滿足某種需要。只想短平快一夜暴富或者被一些賺錢的現實榜樣(現實人)和快速上升的股票品種(現象物)的影響,而忘記了風險市場投資具有週期性間歇性的虧損風險必須謹慎操作,也仿佛成了大多數參與者的定勢。其中促成這"定勢"既有利益集團社會主流意識的需要,社會大眾的心理背景以及市場的設置功能,目的市場資源的分配與利用關係的結果;當然公共媒體公共人物等對形成"快速致富"定式的各種引導暗示與推崇,也是"功不可沒"的!?有缺陷的"市場經濟"基礎,有缺陷的建立市場的目的,有缺陷的市場主力,有缺陷的規章制度與執行,有缺陷的各種各樣的莊家、專家、預言家、技術分析家,幸災樂禍者的吹鼓手,有缺陷的廣大跟隨型參與者……怪不得經濟學家吳敬璉說"中國股市不如賭市",其實任何一個國家的風險市場沒有缺陷?能夠在鋒利的刀口下生存發展的普通投資者,他們的心理素質可謂是堅韌不拔、非同小可了。
5、進入股市的人誰對賺錢沒有興趣?興趣是指以特定的活動、事物以及人的特徵為物件,個人在積極的選擇和愛好傾向上所產生的情緒緊張態度。人對他的感到興趣的事總是使他不知不覺地神往和注意。興趣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的。興趣不是對事物的表面關心,任何一種興趣都是由於獲得這方面的知識或參加了這個活動會體驗而使人體驗到情緒上的滿足而產生的。在股市賺錢必須具備一定的職業知識與技巧,還需要瞭解自我常常修心養性,從而逐步培養出自己的賺錢能力。良好的市場感覺也是一種能力,智力與能力是相似的概念,智力只是人在活動過程表現出來的能力。知識與技能不是能力,能力有兩個特點:作為心理能量保留下來,成為人們維持活動,掌握知識、技能不可少的條件;第二是由於能力形成是建立在對多種事物的分析、綜合的基礎上,具有一般的概括性。如觀察力、記憶力、思維能力。同一種能力可以掌握若干種知識與技能。熱情、勤奮、高度的責任感、自信心、創新精神會使人獲得堅強的意志力。
心理學家威特金等人在研究空間知覺時發現,人們對空間的判斷採用兩種不同的方式進行。一類人依存於場,他們對物體的知覺傾向于外在參照作為資訊加工的依據;另一類人在對於客觀物體進行判斷時,卻常常利用主體內部作參照,不易受外來因素影響,是獨立於場的人。後來他們發現,人們在知覺事物時如此,在人的整個認知活動中都是如此。幾乎所有人但是出於獨立於場和依存於場這一連續帶上的任何一個點上。
在股市裏面,參與者面對的客觀物體是股價上上下下不斷變化的區域(場),沒有一定的心理定力,怎麼能夠冷靜判斷妥善處理?人們長期從事投機的特殊職業,也會改變一個人原來得氣質性格,他必須進行和自己角色相稱的活動,逐步培養自己如獨立思考、耐心、果斷、隨機應變、客觀嚴謹等等具有職業特徵的能力出來。
6、《大眾的瘋狂幻想》記錄了人類五百年裏發生的一系列荒誕事件。17世紀的人們為了自己喜歡的鬱金香,可以用買一座房子的錢買一個鬱金香球莖。中國80年代的君子蘭熱,92年深圳股票認購證風波,中國社會前幾年流行的各種傳銷活動,以及股市參與者常常表現的狂熱,瘋狂製造財富泡沫人們有幾個人成為了富翁?人類比想像的瘋狂得多,你也比你自己所想像的瘋狂得多。貪婪與恐懼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時間和經驗能夠在一定程度緩解這些情緒,但是不可能根除。幾乎沒有人能夠例外。股市參與者大都經歷過比如:夢想騎上大黑馬,抓住龍頭股,眼紅他人的成功,迷信技術絕招,麻木崇拜怪力亂神,贏利時得意忘形,無原則的杞人憂天,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怨天尤人、患得患失、庸人自擾等等不健康心理困擾。
還有許多人會輕信名人的股市預測,其實,世界萬物變化的可能性之多超乎人類的想像。股市預言家常常低估了現在與將來情況之間的差異程度。
莫非法則提醒我們,在進行投機活動時,應該考慮得更周到,更全面些。事先考慮的保險措施應該更積極些。(莫非法則:如果一件事可能被弄糟,那就一定會弄糟。如果壞事可能發生,不管可能性多少,它一定會發生,並造成最大可能性的破壞。)
在股市具體機會把握方面,眼高手低幾乎是所有具有散戶思維的投資者的通病。情緒衝動是許多參與者產生買賣動機的原因,也是失敗根源。許多人分析不錯,操作的效果卻不好。就與臨場發揮時心態不穩有關。
索羅斯認為我們把動態不平衡與靜態不平衡視為兩個極端,而近乎平衡是介乎兩者之間的一種狀態。在接近平衡的狀態中,人類的思想和現實存在差別,兩者常常無法一致。人類願意從經驗中學習,並且努力自我實現,這些努力使他們不至於太脫離現實。相反的,在靜態不平衡中,人類無法區別主體與客體,或是接受任一教條為至高真理。例如原始人類對鬼神精靈的信仰,或者相信前景的教條。在動態不平衡上,思想與現實的區別更加模糊不清,原因是參與者的價值體系也和不穩定的現實一樣脫節了,這是人類的價值觀與事件互相強化作用。這是個古老的問題,也是市場大起大落的過程。
7、能夠在風險市場裏生存與發展的投資人除了運氣,一還與他勤奮學習積累的分析操作能力、強烈的興趣、克服挫折失敗的心理自我忍耐與調控能力以及堅強的信念有必然聯繫。證券市場的投機活動是特殊的職業,贏利的動機指引參與者去實現目標,但是達到目標的過程中常常會受到主體與客體的阻礙(主體:參與者的心理素質;客體:不確定性的變化多端的市場表現),參與者內心必然產生種種挫折與衝突。
挫折指一個人受到阻礙或者干擾,致使目標不能得以實現的情緒狀態。挫折會使人的行為發生各種變化,如不安、焦慮、沮喪;引起攻擊性行為、反應冷漠或遲鈍等等。其實,股市的短期失敗乃炒家常事,不需要以一時的成敗論英雄,一個能夠戰勝自我心理障礙的人會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增加適應市場的能力,磨練自己的意志。
市場參與者在實踐中常常要面對幾種同樣嚮往的情況,或者同樣厭惡的情況。選擇的過程會引起衝突的心理狀態。衝突往往會引起人們較持久的緊張與挫折情緒,市場存在著意料不到又回避不及的突發事件,市場現實走勢與參與者的分析、計畫、操作常常悖逆太大;回避衝突往往於事無補。果斷處理市場不確定性的突發事件,是一個成熟的參與者的必修課。
8、怎樣的股民才算成熟呢?我個人以為 如下幾點可以作為衡量參考--
一、行事有主見,有原則,不以別人的喜惡,別人的推薦評論作為自己買賣操作的標準。特別小心動機難測的市場公共名人。
二、承認人性中有光明的一面和黑暗的一面,包括所有偉人與小人,並有容忍和諒解的胸襟。
三、能夠接受所有參與者(管理層、莊家、主力)的一切優點和缺點。懂得怎麼與對方相處。
四、充分明白"人必自愛而後人愛之、人必先自助而後人助之"的道理。
五、明白良好的動機未必會帶來良好的效果,瞭解到手段與目的是不可分割的。
六、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市場參與者的社會地位、能量與利益述求不同,技術手段也不同。
七、不會墜入"非此及彼、非黑則白"的兩極端思考陷井。明白到世事往往在兩極端之間有一系列的中間狀態(中繼區域)存在。
八、明白到"人比人,股票比股票,氣死人"的道理,不拿自己的本錢作賭徒式行動。
九、瞭解到人與人,人與市場之間的溝通是世上最困難,也是最有意思 ,而封閉自傲的心靈,正是這一溝通的最大敵人。
十、明白到世間萬物包括自己的思想和信念都在變動前進,並且常常存有"以今之我戰勝昨日之我" 的勇氣。
十一、計畫決策要有一個周旋餘地,明白實踐操作時每個優良的決策程式比優良的決策結果更為重要。
十二、在事情突發的時刻,能夠用果斷的行動對付不確定性。
十三、明白世上唯一可以預測的事情,就是種種事情的不確定性。
十四、仔細認真地對每個機會作出權衡與研判,作為決定行動的基礎。
十五、從小作起,不要奢望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明白風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