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2日

風險的本質

風險的本質是速度,確切地說是人的反應速度與事物的變化速度之比。

一座大山以每年一釐米的速度向上抬高,住在山上的人卻一點也不覺得危險。一顆子彈以每秒鐘一千米的速度向近在近在咫尺的人飛來,卻是極其危險的事情。

因此事物變化的速度越快,人的反應速度越慢,風險就越高,反之風險就越低。

交易場上也是如此。因為風險和報酬是成正比的,為了追求卓越的報酬,就需要尋找高風險的地方,而風險高就總是意味著價格的變化速度快。最低風險的儲蓄和債券投資,價格的變化波動不過每年3%到5%,到了股票,每年的價格波動就可以超過30%,風險就高了近十倍,而到了帶杠杆作用的期貨和外匯,風險就再高了10倍,甚至100倍。

速度越高,人需要的反應速度就越高,因為反應速度高了才可能避免受到潛在威脅的傷害。因此對每個人來說,都有一個取捨的問題,就是只有風險高的地方利潤才高,可以實現短期內資金的快速增值,但與此同時人的反應速度和工作強度也被迫需要大大提高。在期貨市場上獲利的速度比較快,但總的來說,比起在公司裏面悠閒的工作,其強度簡直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就是因為人必須隨時高度集中精神來應付市場突如其來的變化。

市場上突然的變化,有時候短短的幾分鐘幾個小時幾天就能造就一個行情的主要部分。視操作的級別不同,我的經驗是,交易品質要想控制的好,以分析周K線為基礎的交易,精確度要達到每天檢查一次信號,買賣要在日線的尺度上進出;以分析日K線為基礎的交易,精確度必須達到在小時的尺度上進出;而以分析小時圖為基礎的交易,精確度就要在一刻鐘尺度上進出。所以,如果以日線為基礎交易的話,交易者必須每小時查看一次行情,就基本等於全日制工作了,如果上班族有條件上網的還行,如果沒有條件就很容易抓不住合適的進出點位元,使交易的整體績效大打折扣甚至變成負的。

尺度再小,比方說分析刻鐘圖為基礎的交易,精確度基本要控制在三兩分鐘內,不僅速度快到了非常難以適應的地步,人的精神高度緊張,而且在這個尺度上由於市場流動性不足(除了外匯市場等超級大而一致的市場),很難找到具有規律性的東西,也特別容易被突然的消息衝擊,更糟糕的是手續費和買賣差價等等問題的影響都大起來了,因此我覺得從理論上來說存在具有正期望的獲利機會就很少了。超短線買賣的結果應該不容樂觀。

高風險帶來高利潤,追求高利潤的交易者需要做的就是以高速度的反應駕馭風險,捕獲利潤,這是很多獲得超凡績效的交易高手所走的路,對於人的生理和心理素質都是非常巨大的考驗。對於一般不能全時間工作看盤的人來說,就該放寬操作的時間尺度,對於獲利的期望也就該相應降低一些,否則自己沒有那個駕馭風險的條件偏要去承擔風險,結果恐怕是不會太樂觀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