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4日

小小辛巴投資手記

前 言、讓投機客猛醒的辦法就是讓資產損失至少一半

"萬事慎始" -- 柏拉圖

回首投資的道路,感覺人生的確象奔跑在曠野裏孤獨的狼,寂寞、冷清、蒼涼....,也許只有齊秦的那首《北方的狼》才能唱出這種感受。

一、我是如何走上投資的正道的。

幾年前,我也對一些技術分析小冊子奉若神明,以為可以憑著自己對股價浮動的魔術般的預測力震住整個世界。不久,我遇見了老歐,開始我對他的投資理論不以為然,但是事實證明那時的我是多麼幼稚。

1996年12月16日(我永遠不會忘記這一天)《人民日報》特約評論員文章發表,大盤跌停了!第二天大盤又一個跌停!我永遠不會忘記當時散戶大廳中那些無助地盯著滿盤兼綠的絕望的目光。短短幾天工夫,大盤從最高點算起來,跌去400點,下挫30%,大部分股票跌去50%,我當時手中握的都是低價投機股,同樣被腰斬一半。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老歐的東大阿派在大盤的第一個跌停中只跌了2.88%,唯一一支沒有跌停的股票!!!他的伊利股份在第二天的大盤跌停中還逆勢飄紅!!!為什麼幾百隻股票只有他手中這兩支能夠如此強大??如果找到其中一隻,可能是靠運氣,而找到兩支就不僅僅是運氣可以解釋了。

雖然沒有行什麼拜師禮,但從那時起我就把他當作我的導師,在他的指引下,我終於走上了長線投資的正道。是他教給我思考問題的方法,這些方法是無價之寶,是我一生的財富。

二、投資可以使普通人致富。

投資可能使人害怕,但不去投資的想法更為可怕,正確的投資,不僅帶來財富,同時還帶來精神享受,成功的投資同人生的成功是休戚相關的。

彼得·林奇在《戰勝華爾街》中曾說過:"未來30年有兩件事情是很肯定的:生活費用會越來越高;而股市及經濟情況會更好。你可能對前者無能為力,但你若學習如何正確的投資,便可從後者獲得不少利益,從而獲得經濟上的獨立。

你不用過於擔心股市的泡沫,股市不是因為人們的貪欲而上漲,而是眾多企業每年不斷推出數百種新產品、新服務及新發明,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準,長期來看,股市上漲是與經濟的發展相聯繫的。

投資者必須要有一個根本的信念:這一信念就是天不會塌下來,世界末日也不會這麼快就降臨,經濟也許會蕭條但不會崩潰,人們還得穿衣吃飯、休息勞作。所以,股市長遠來看總是一個向上的過程。那麼,投資股票還有什麼可猶豫的呢?如果真有一天經濟的車輪停止了轉動,你把錢存在銀行裏也好,隱藏在椅子的座墊下也好,與投資在股市中的結果也不會有任何區別。"

三、要學習大師的智慧

投資股票這一行十分誘人的一點是:有時,一位一點不懂的人卻幹得很出色。很不幸,正是這一不需要專業知識也可以幹好的錯誤印象,成為你以後的大陷阱。要知道這一行業競爭十分激烈,當你決定買賣一隻股票時,你就開始了與那些以全副身心精力和熱情投入該事業的人們競爭。在許多情況下,那些專業人士常常與你的交易相反,總的來說,他們深深打垮你。那種認為"我傻,別人比我更傻"的搏傻主義是行不通的。

俾斯麥說過:"每個笨蛋都會從自己的錯誤中吸取教訓,聰明的人則從別人的經驗中獲益。"這就是先理論後實踐的目的所在。雖然熟悉理論的人不一定能實踐得好,但是懂得一點投資方面的知識會增加投資成功的可能性,這比從自己的錯誤中吸取教訓所付出的代價要小得多了。

股市已有百餘年的發展,自巴菲特靠股票投資成為世界首富,就標誌著人類對股市投資實踐已達到顛峰,已有的各類理論與實踐以相當豐富完備,很多方面我們已無須長期探索,充分向前輩學習,集眾家之長,結合自己實際,創新成為自己的投資風格,是現實的選擇。

正如古人雲"師法乎上",要學就要學最成功的人。格萊葛姆、巴菲特、費雪、林奇等人無疑都是經歷長時間歷史檢驗的很好的老師。

老手和大師的區別就在於:老手知道規則,而大師知道規則後面的真義。

我們要學習大師的思想精華,尤其是我們可以在實際中運用的精華,對任何方法的生搬硬套都將是會走向失敗,我們絕不可能買到導致他們成功的一模一樣的股票,包括他們自己也不可能每次都買到與過去一樣的股票,我們所要研究的是假設他們到了我們這樣的市場將如何成功的應對。

在學習這個問題上,普通投資者或者是投錯了師門,將一些經不起長期歷史檢驗的方法作為學習的物件;或者是過於自信,妄圖自己找出股市獲利的秘決。這兩類人放著眾多非常成功的投資經驗不去學習與用心體會,浪費了金錢是小事,而浪費了時間才是不可原諒的錯誤。

四、年青人最有價值的資本

大部分年輕人大多是一無所有的,他們唯一的資本就是時間,時間是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是誰也揮霍不起的,長時間的複利效應可以創造無比巨大的財富,時間可以創造奇跡。

如果投資的時間夠長,一筆小錢最終會變成一筆巨額的財富,一顆小樹種細心栽培,會成長為參天大樹,但你要是急功近利、揠苗助長,或是連一件將樹種埋進土裏的小事都不願做,你將無法收穫森林。

五、對市場的思考

不管是古今還是中外,股市最迷人也最害人的一點就是看上去每天都有機會,但真正可以把握的機會卻極其之少!

美國長期的證券市場歷史告訴我們,即使是在長達十年的牛市中,能賺到大錢的人也是極少數的,而作怪的就是市場的高效率。

而中國的證券市場的確是越來越成熟而有效率了,對於希望通過股市長期投資獲得巨額收益的人來說,如果不能客觀理智地對待這個特點,除了磋砣了歲月以外,是不會收穫更多好東西的。

筆者從長期投資的角度考慮提出關係到投資成敗的九個問題,大部分是針對我國市場的特點,綜合了巴菲特、費雪等偉大的投資大師以及老歐的思想精華,並在其中提出自己的一些很淺薄的看法,供大家商榷吧。

第一章、人能戰勝市場嗎?

"我能測算天體的運行,卻無法揣度人類的瘋狂。" --牛頓

絕大部分投資者都認為自己能夠戰勝市場,大眾所依據的是在日常的操作中賺到了錢,並沒有對自己的方法進行科學的統計概率分析,也不在乎自己的方法是否長期有效。

少數投資者,以及西方投資理論界的絕大多數學者都認為,人不可能通過持續穩定地對市場的未來做出準確的預測來獲利。

一、現代證券投資理論三要素的提出

五、六十年代,兩位學者為現代投資理論兩項重要因素下了定義:即馬可維茲的風險與回報的相對平衡取決於多元化的理論;以及夏普對風險的界定理論。第三項因素:有效市場理論是由芝加哥大學年輕的金融學助教尤金尼·法瑪提出的。

法瑪所傳達的資訊簡單而明確:股價的不可預測性是因為股市過於有效。在一個有效的市場裏,任何資訊的出現都會使許多聰明人(法瑪稱他們為"理智的最大利潤追求者")充分利用這些資訊從而導致價格快速升跌,人們還來不及去獲利,價格就已經變化了。所以,在一個有效市場裏對未來的預測是不佔有任何地位的,因為股價的變化實在太快了。

在理解效率市場理論的含義時,必須注意一點:

效率市場理論不是說投資人不能通過利用技術分析、基本分析及壟斷性操作("莊家"概念)或內幕操作獲得收益,而是說投資人不能利用這類操作長期地穩定地獲得超額收益。

二、股價隨機行走理論

"隨機行走理論"是現代"效率市場理論"的一個子集。按照"隨機行走理論"的觀點,過去的價格資訊對於預測價格的未來運動沒有任何用處,其在市場中對相關資訊的反應方式是呈現隨機方式。這種隨機方式就好像醉鬼的行走路線一樣,完全不具備可預測特徵。

這一推論是投資學術界對職業投資家最嚴重的一個警告。因為它從根本上否定了絕大多數職業投資家及其所使用的投資方法的存在價值。

西方投資理論界對隨機行走理論有大量學術研究。到目前為止,比較一致性的研究結論是支援隨機性特徵存在的論點。

特別要注意的一點是:股價隨機行走的威力主要表現在短期波動的難以預測上,而越長期其可信度越低。

三、中國市場現階段的莊家操縱現象並不能逃脫隨機行走的約束。

有的人認為中國市場現階段"對於莊家或主力已經控制了大比例籌碼的股票,它的走勢是在人為的控制下行走的,"不錯,對於莊家而言,股價不是隨機行走,但對於不知內情的人而言,依然是隨機行走。

1、對於一些相當明顯的、傻瓜都看得出來的長期操縱行為,日常波動你獲利不會多,而莊家決定大幅拉升時,一定是它覺得洗盤徹底了。此時,只有操縱者知道籌碼的分佈,你有再高的技術分析功力也無法猜測它的時機,對投資者而言無法利用就近於隨機行走。

2、真正有實力的主流莊家是適應市場潮流的順勢而為,只有這種莊家將會在市場中長期生存下去。它所控制的走勢在一些時段內確有操縱的行為,但是大部分時間呈隨機狀態與市場基本一致。

3、任何莊家都不可能控制交易的每個時候,它只在關鍵的時候才出手,所以即使絕對控盤的股票大部分時間也都是隨機行走,而那個關鍵時刻,由於普通投資者的天生弱點,同樣難以利用。 

4、隨著市場的發展,監管的逐漸完善,莊家操縱現象將會越來越隱蔽,越來越難以判別,"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習慣了這種操作方法將無法在市場中長期的勝利。

這個世界只有相對的正確。沒有多少是絕對的。隨機行走說的只是大部分是隨機的,有時能猜對,有時猜錯,而不是說你每次都猜錯。

股票價格的隨機性特徵是最應當引起投資人重視的股票價格特徵。一個職業投資家如果不能深刻理解股票價格的隨機性特徵,則難以在長期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艱難存活並最終取勝。

四、人不能夠戰勝市場

長久以來,大多數認為能夠戰勝市場的人所採取的主動型投資策略並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他們的實際投資績效並不如意。

歷史記錄可以告訴我們:"人不能戰勝市場!"。

從幾十年美國基金的操作紀錄來分析,大多數運用主動型投資策略進行管理的基金,無論是短期還是長期,都低於標準普爾指數。即便在最好的十年中,傳統的主動型共同基金也只有26%實現了優於指數基金的業績。從《華爾街股市投資經典》所收錄的45年歷史收益資料可以看出,在晨星雜誌所跟蹤的所有共同基金中,80%收益率低於標準普爾500指數的收益水準。

從科學的統計概率分析可以很容易的得出結論:顯然絕大部分普通投資者包括共同基金、各種機構、投機資金、各路所謂的"莊家"都不可能持續穩定地戰勝市場!

五、戰勝市場只能是極少數人的小概率事件

從長期來看,股票市場是一個效率市場,絕大部分人都將碌碌無為向平均收益靠近,美國幾十年也就出了巴菲特、彼得·林奇、費雪幾個大投資家。

從日常短期波動來看,股價服從隨機行走理論,誰也無法確定地進行精確地短期預測,如果誰能長期準確的預測短期市場波動,他的財富早就排在比爾·蓋茨之前了,證券市場一百年來沒有人能夠做到這一點。

由於大部分人都無法戰勝市場,所以西方許多投資者選擇了指數化投資,力求使自己的投資儘量指數化,以獲得證券市場的長期平均收益。

無疑這種方法不會輸,但也別想贏太多,不可能獲得超級利潤。

難道沒有戰勝市場的方法存在嗎?有!但這種方法往往特別難,只有極少數人能夠做到,只能是極少數人的小概率事件。

用龐格羅蒂的話說: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

第二章、市場總是有效的嗎?

"人們充滿了貪婪、恐懼或者愚蠢的念頭,這一點是可以預測的。而這些念頭導致的結果卻是不易預測的。"                               --(美國)沃倫·巴菲特 

記得很小時候聽過一個故事:幾個小孩去放羊,經過一條大道邊時看到有一棵野果樹,紅紅的果子很誘人,其他小孩都蜂擁而上要去摘,而只有一個小孩一動不動,路人問他為什麼不去摘,他說如果這些果子真的很好吃的話,早就被人摘光了。事實果然如此,那些摘果子的小孩吃了幾口後都皺著眉頭吐掉了。

這大概是我最早聽到的有關效率市場理論的例子了。

小時候我很佩服這個小孩的聰明,但現在我可不這麼看。

我們可以假設這個小孩長大了,因為提出了效率市場理論而成為了一名著名的教授。有一天這名教授帶著對他奉若神明的學生一起散步,學生突然看到前面有一張百元面額的美元掉在地上,學生說:"老師,前面有一張100美元。"教授用他充滿智慧的眼光安祥地看了學生一眼,意味悠長地對學生說:"如果那真的是100美元,早就被人撿走,走吧,別理它。"於是二人昂首闊步,目不斜視地走了過去。這時,突然跑過一個小孩,他驚喜地說:"啊!100美元。"立刻將它拾起來,歡天喜地地買他想要的東西去了。

一、市場並不總是有效的

長期來看,市場是有效的,但根據混沌理論,這個世界上很少有絕對的事情,換而言之,市場並不總是有效的。

在發展規模較小的、交易不活躍、心理影響起極大作用的市場中,市場並不總是有效的,給各種投機者、投資者提供了機會。

關於有效市場理論為什麼不堪一擊的主要原因可以總結如下:

1、投資者不總是理智的。按照有效市場理論,投資者使用所有可得資訊在市場上定出理智的價位。然而大量行為心理學的研究表明投資者並不擁有理智期望值。

2、投資者對資訊的分析不正確。他們總是在依賴捷徑來決定股價,而不是依賴最基本的體現公司內在價值的方法。

巴菲特認為:"市場經常是有效的這一觀察是正確的,但由此得出結論說市場永遠是有效的,這就錯了。" "在一個相信市場有效性的市場裏投資,就像與某個被告知看牌沒有好處的人一起打橋牌。"

可見,巴菲特贊同市場經常是有效的,但他認為並不總是有效的,他就利用了市場發生錯誤定價時產生的機會而發了大財。

有效市場理論在商學院裏仍被奉為神旨。這個事實帶給沃倫·巴菲特無窮的"滿意"。巴菲特諷刺性地說道:"很顯然,這種對學生和易輕信的投資專業人士的不負責態度對我們和其他追隨格雷厄姆的人來說是最大的幫助。因為他們吞食了有效市場理論的苦果。在任何種類的較量中--金融也好,精神或身體也罷--我們都佔有極大的優勢。我們的對手被告知市場的不可控性,他們甚至都不用去試。從自私的角度講,我們或許應該捐助些椅子給這些教授以確保有效市場理論能被永久地教授下去。

二、市場並不總是有效的實證--彩票理論

買彩票,每個人都知道輸多贏少,但還是願意去買,原因就在於有暴發的機會。我們可以考慮兩種最極端的情況:一種情況是對買者最有利,把彩票返還率定為100%,返還方式為買多少還多少。從道理上講這種規則對參與者是最有利的,誰也不會賠錢。但這種彩票肯定賣不出去,誰會花時間去幹不賠不賺等於沒幹的事呢?另一個極端是對賣者最有利,把返還率設的很低,賣者賺的多而買者損失大。這種情況下怎麼賣出去呢?就要把獎金設的很高而中獎面很窄,用巨額獎金刺激人的貪心。在貪心的驅使下,人就會接受對自己不利的規則而去捕捉獲得暴利的可能性。

彩票定理也可用於股市:人在股市中放棄能穩定慢速賺錢的方法而去使用看來有更大機會的方法,是為了捕捉獲得暴利的機會。

如果把有效市場理論的論證應用於彩票業,則可以推出如下結論:由於買彩票是吃虧的,理論上應該所有人都不會去買彩票,彩票業應該根本不存在。但現實中的彩票業卻並不會因為理論上的不合理性而消失,反倒在世界各國持續的長期存在著。

既然人類的理性尚不足以使這麼簡單的系統符合有效市場理論,像股市如此複雜的系統就更不會完全符合有效市場理論了。所以,只要彩票業還繼續存在,股市就不可能總是有效的。

當然股票並不同于彩票,投資者是抱著投資的目的來的,會慢慢趨同於理性價格,使市場從長期來看符合效率市場,但大部分人同時又抱著投機的心態,在妄圖暴利的非理性思維的影響下,也會產生各種非理性的行動,使市場產生短期無效運動。

三、並不總是有效的市場為投資者提供了機會

長期的市場是有效的,有時也會出現少數可以預測的走勢,由於無理性的短期博弈行為的影響,市場的確會產生不多的撿便宜貨的機會,但總體而言,這些機會有大有小,而且並不是很多,成功的投資者要善於把握住大的機會,而不是力圖把握住所有的機會。

為什麼要把握大機會呢,如果將多數小機會累加在一起不是可以得到更佳的回報嗎?

我的思考基於三點:

1、主觀判斷的大機會的實際結果往往是打了折扣的,你必須要留下一定的誤判空間。

人總是過於樂觀分析機會而將風險拋在腦後,誰也無法避免這一點。所以經過仔細選擇具有諸多有利因素的大機會往往實際上只是中等機會,或者只是小機會,但多多少少還是能帶來一定贏利,而你所認定的小機會打了折扣就幾近於無了。

2、不存在可確定的小機會。

按照彼得.伯恩斯坦的言論,不確定性是市場永遠的伴侶。連那些深思熟慮認為的大機會都經常大打折扣,小機會就更加難以確定了。頻繁的抓小機會,就會趨同於投幣概率,向市場平均值靠近;而耐心等待相對可確定的小機會,往往就幾近于抓大機會了;這個世界往往走向兩個極端,很少有人能夠作到絕對的中庸,在多變的證券市場尤其如此,與其在兩邊搖擺不定,不如專心於一個極端。

3、大機會一定有,關鍵是耐心等待。

人們總是深深地懷疑,自己能抓住大機會嗎,正是這種懷疑使得人們力圖去抓看上去經常有、似乎更有把握的小機會,到了真正的大機會來的時候,往往處於被小機會套住的狀態。

我也曾深深地懷疑過,但多年的實踐後,我終於明白了一點:如果這股市每年不大幅波動一、兩次,就不是股市了;再好的股票,如果沒有大幅的上下波動就不是股票;你所要作的就是鍛練識別能力與耐心等待。

順帶說一下高價、低價股的機會比較問題:

1、有人認為好的股票往往被高估,壞的企業往往被低估。而我們國家不存在這個問題,我們這個市場是績優沒人理睬,垃圾投機盛行。

2、又有人認為好的企業往往價高,壞的企業往往低價,高價機會少,低價機會多。但問題是高價未必高估,低價未必低估。事實上,好的企業只是有一個相對較高的價格,敢買高價的投機客較少,反而處於相對低估狀態;相反,人們總是樂於在低價股中投機,反而是高估了。

3、我國的高低價股價差遠不如西方成熟市場,西方的好股票幾百美元的比比皆是,垃圾股一、兩毛錢的也很多,而我們最便宜的也有幾元錢,最貴的也不過幾十元,證明了低價高估、高價低估的狀態。

4、在我們這樣高市盈率的市場,根本不存在被低估的低價股,那些本身素質很差的垃圾在沒有真實的重組前即使被炒高了,最終還是跌回原位,而在浩如煙海的垃圾堆中,你很難知道哪個是真正有效的重組。

5、如果垃圾處於被低估的狀態,好股票也同樣處於相對低估狀態;如果好股票處於相對高估狀態,那麼垃圾一樣股價高企,好不到哪去。

6、高價、低價中都有機會,我從來沒有否認這一點,但只有能加以利用的機會才是大機會,對於我來說,由於高價股相對數量較小,有利於縮小研究範圍,我更善於到高價股中尋找機會。)

那麼,最大的獲利機會存在於何處呢

第三章、你能跑得比熊快嗎?

"如果你善於在市場上把握時機,就可以成為強盜" --唐納德·麥爾斯特

股災的可怕不僅在於它給投資者的傷害,最可怕的是誰也無法知道股災什麼時候來臨,並且誰也無法知道災難將持續多久,以及將會在什麼時候結束。

有一個基金業的老笑話,講的就是基金經理如何面對風險的。

"基金經理甲與基金經理乙是好朋友,二人一起相約去某城市郊外的森林燒烤度週末,甲乙二人到了森林後,剛支起燒烤架,這時有個獵人走過來,說這個林子裏有傷人的熊,前幾天才咬傷了好幾個遊客,兩人都表示不怕,願意繼續留下來,獵人走了後,甲越想越怕,對乙說:"不然我們還是走吧。"乙說:"不用怕!"甲感到奇怪,問乙:"難道你比我更強壯嗎,可以打得敗可怕的熊。你跑得比熊更快嗎?"乙自信地說:"我沒有能力打敗熊,我也跑得比熊慢,但是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行了。"

股市投資是一場永無止境的障礙長跑,對於風險是誰也無法避免的,誰也不能保證自己不會遇到,一個優秀的基金經理最關鍵的能力不是在於躲避風險,而是在註定要遇到風險的時候如何做到控制損失,他往往能做到在上升的市道裏獲利比別人多,而在下降的市道裏損失比別人少,幾輪下來他就遙遙領先了。

一、市場的最大機會在哪里

短期股價的隨機波動必然導致短期獲利只能是少數的幸運事件,而獲利只能來自於整體市場的長期向上。

眾所周知,證券市場的波動是由各種證券的波動彙聚而成的,長期的上升力度取決於各種長期上升、下降力量的相互消長關係。一個長期向上的市場必然有一部分力量遠大於市場的總漲幅,而一部分落後於整個市場。而且在每一輪受漲跌中,上升力量往往漲得多跌得少,而下跌力量往往跌得多漲得少。

效率市場的最大機會就在於對市場起長期拉動作用的上升產業。

只有長期投資於上升產業中,才能在整個市場不可避免的迴圈漲跌中,長期反復振盪上升,獲得遠高於市場平均的收益。

二、市場的上升原動力來來自於哪里

以道瓊工業指數為標度的美國股票市場為例,在不斷地克服一次又一次的景氣迴圈之後,最終保持著不斷向上增長的長期歷史趨勢。由於經濟總體而言是向前發展的,所以股票價格總體上具有不斷向上增長的長期歷史趨勢,。

股市價格波動向上特徵,主要由以下三個因素所貢獻:

第一,上市公司整體中最活躍的處於生命週期上升階段公司群體的股價波動,是向上的主要推動力。 

第二,上述推動過程中以"接力"方式形成的不斷接替的動力,上升推動力用超過市場平均漲幅拉動力量抵消了前一波主導波的下降力量,使整個市場形成緩緩盤升狀態。

第三,前一波主導推動作用的下降消退雖然對市場起了消極影響,但大幅衰退的產業絕不會再回到一無所有的過去。

(例如:鋼鐵工業整體是衰退產業,但它不會導致世界重回石器時代。鋼鐵工業所創造的成果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的基礎。)這些產業成為每一次歷史大底的堅實底基,如果連這些產業都具備了一定的長期投資價值時,就可以斷言牛市的來臨。而新興產業就在這些基礎上帶領市場繼續向前。

以美國市場為例:19世紀末期的鐵路業、20世紀初期製造業、20世紀中期國防電子產業、20世紀末期電腦及資訊產業,這些處於生命週期上升階段公司以接力方式形成的對股市連續推動力。

作為投資者應該抓住市場處於生命週期上升階段的公司,由於這些公司對市場向上的拉動作用,其漲幅應該大於市場的平均漲幅,因此其產生的收益理應大於市場的平均收益。

三、整體向上特徵並不能否認市場局部零和博弈的特點

但是你如果以為可以在整體上升的市場中可以隨意短期投機,那你就錯了,因為整體向上起決定作用的是一些交替對市場起決定作用的向上拉動力量,而上升力量對市場的拉動作用是悄悄實現的、是漸近的,如果投錯了方向,放在下降力量中,失敗的概率就很高了。

長期以來,相當多研究者以股票市場價格的向上性特徵來否定股票市場的零和遊戲規則。他們認為,由於市場具有向上性特徵,說明了股票市場的遊戲規則不是"零和",而是"正和",因而有可能使大多數投資人成為最終贏家。

這種錯誤觀點是證券投資歷史上流行時間最長久,也是危害性最大的錯誤觀念之一。

兩點決定了向上性特徵並不能否認市場局部零和博弈:

1、對於投資人個體而言,股票價格的向上性特徵不一定能保證投資人選擇到有利的樣本點。例如投資的起始時間的選擇和結束時間的選擇,等等。

2、股票價格向上性特徵不一定能保證投資入投資獲利的另一主要因素是股票的優勝劣汰機制。你很難找到長期向上的投資對象。股票價格的向上性特徵是股票市場總體,而非個體的性狀。對股票個體而言;大量股票處於將被歷史淘汰的結局;據統計,現有美國股票中,大約有兩萬個處於長期沉寂狀態,只有8000-9000個股票交易較為活躍。股價波動的向上性,是以大量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被淘汰為代價而獲得的。

據統計,美國新註冊公司的5年存活率為60%-70%。以美國道-鐘斯工業指數的成分股票的變動為例。道-鐘斯工業指數中的成分股票,代表著美國最優秀的上市公司群體,而100年來,道-鐘斯指數的成分股中大約1/3發生了替換。這一變動可視為美國企業競爭的一個縮影。而對一般上市公司而言,這一優勝劣汰的過程則更加激烈。

四、如何在越來越成熟的市場裏獲得超級利潤

隨著中國證券市場的逐漸成熟,規模越來越壯大,"一賺二平七賠"的現象將長期持續下去,這裏的賠並不一定指賠錢,而是指輸給市場的平均利潤。

股票市場上的任何一個贏家都只能由輸家來供養。由於股票市場運轉本身所需的一切成本及其連帶成本都最終出自輸家之手,因此,股票市場上的最終贏家只能是少數人,而決不可能是多數人。這是股票市場上的一條鐵的定律。只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投資人才可能充分認識到股票市場的投資風險。

大多數短線交易者註定輸給市場;而利用市場的向上性特徵,進行多元化、類比指數化、被動型的長期投資者只能成為少數與市場打平手的一小部分;利用市場向上的原動力,集中並且長期投資於處於生命週期上升階段的公司,避免頻繁交易,不受市場隨機波動的影響,才能成為小概率事件中的一分子,獲得超常的利潤。

效率市場的最大機會就在於對市場起長期拉動作用的上升產業長期投資。

第四章、巴菲特是大猩猩嗎?

"股票市場是有經驗的獲得很多金錢,有金錢的人獲得很多經驗的地方。" --(美國)朱爾

有沒有可能存在擲硬幣的高手,可以連續擲三十次正面而不出現反面的情況?

按照學術界的觀點,統計學家將這個高手的成功稱之為小概率事件,他的成功只能要靠運氣。有些經濟學家使用古典大猩猩類比法:如果你將足夠多的大猩猩放在一間屋子裏,讓他們一起投幣,每一輪擲出反面的大猩猩淘汰出局,從統計學上講其中幾隻一定能夠達到這個高手的水準。

在投資界也同樣存在這種觀點,巴菲特、林奇等人的投資策略並沒有什麼過人之處,不過是少數幾隻運氣特別好的猩猩而已,屬於市場總體機會中的小概率事件。

一、巴菲特的反擊!

巴菲特的老師本·格雷厄姆寫過一本書--《證券分析》,這本書是全球公認的一部經典著作,發表65年之後,至今仍被大量印刷。在這部著作發表50周年的紀念日,哥倫比亞商學院召開了一次研討會,紀念這部由兩位傑出的本院教師擔綱的作品的發表。

巴菲特被應邀出席,並作了"格雷厄姆-多德都市的超級投資者們"的演講。

演講以現代證券理論的中心辯題開始:股市是高效的,任何打敗市場的人都屬幸運。

他假設舉行一個全美2.25億人參加的擲硬幣比賽。猜中者的獎籌為1美元。每擲一次,輸者退出,贏者留下賭籌,進入下一輪。經過20輪擲幣比賽,剩下的215名贏者就掙得了100萬美元。

巴菲特繼續說道,現在,商學院的教授們在分析了這場全國性比賽之後,會指出那些擲幣的人沒有什麼特殊技巧。他們還會爭辯,這件事情很容易被2.25億隻大猩猩模仿。

他承認,從統計學的角度,大猩猩靠運氣的確可能產生同樣的結果。但是設想一下,如果這215個獲勝的猩猩中有40個來自於同一家動物園,難道我們就不想問一問他們的管理員給那些大猩猩吃了些什麼嗎?

巴菲特說,任何高度集中發生在某一領域的事件,都有可能是某些不尋常的事情,並值得我們去調查。他得出關鍵性結論:萬一這群獨特的獲勝成員靠的不是他們吃了什麼,而是靠向某人學的手藝呢?

他說他所認識的一些人,他們的成功絕非是幸運二字所能解釋的。那天,他舉的例子都是圍繞著那些長時間持續擊敗市場的人的。這些人不是靠運氣,而是靠遵循同一個人所制訂的基本原則--"要充分利用公司的市場價值與其內在價值的差異",而這個人就是本·格雷厄姆。

巴菲特堅持認為自己並不是什麼幸運的大猩猩!

二、巴菲特是一隻投機取巧的大猩猩!

應該說巴菲特在這次演講中,並沒有說出他所得到幸運的本質,因為利用錯誤定價獲利的思想是大多數投資者所崇尚的方法,為什麼多數人沒有成功,而只有他及少數人成功了呢?

因為巴菲特在舉例中,將自己的行為等同於其他人頻繁操作的行為,而實際上在他人反復投幣時,而他卻是冷靜地在邊上一動不動。

筆者認為巴菲特成功的秘決有三個:

1、超長期投資與極低的周轉率;
2、只投資優秀的有競爭力的企業;
3、在較安全理性的價位區集中投資。

而決定巴菲特的擲幣幸運的最主要原因就是靠的"超長期投資與極低的周轉率"。

同樣還是2.25億個猩猩擲幣比賽這個例子,總共要進行20輪,每輪的獲勝者才能進入下一輪,但是有1只大猩猩善於投機取巧,只參加了第5、10、20輪三次擲幣,其餘時間它都處於等待之中,只有到了它有把握的機會才出手,而這三次它都對了,它一樣成為20輪的獲勝者。別的猩猩要20輪連續正確的幸運,而它只需3次就可以了。

可以說,長期投資與低周轉率的策略,類似於在別的猩猩多次擲幣的時候將勝利的成功保持到下一輪的策略。無疑巴菲特是一隻善於投機取巧,通過少投幣而將獲勝紀錄一直保持到最終的大猩猩!

三、巴菲特給我們的啟示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相似的,絕大部分人在各行各業都是碌碌無為的一般人,優秀的東西總是少數派,他們的行為總是特別而且極少人能做到的,如何成為最優秀的一群人是我們需要重點考慮的。

巴菲特的特別突出的地方就是將一些極淺顯易懂的道理超長期地運用到投資生涯中去,他這些方法常人都能掌握,但沒有一個人能夠持之以恆地長期堅持下去。

耐力常常是勝過頭腦的!

四、彼得·林奇的轉變

美國最著名、最偉大、最成功的開放式基金經理彼得·林奇期也熱衷於短線買賣,他任經理的第一年換手率高達343%。但不久他就發現"很多我持有幾個月的股票其實應該持有更久一些。這不是無條件的忠誠,而是應該釘住那些越來越有吸引力的公司,提早放棄這種好股票,正應了"揠苗助長"的格言,這是我最喜歡的格言,自己卻成了犧牲者。

人們總是到處尋找在華爾街獲勝的秘決,長久以來真正的秘決就是一條:買進有盈利能力企業的股票,在沒有極好的理由時不要拋掉。你不必在分析該買哪種股票方面是個天才;但如果你沒有耐心和勇氣去長期持有股票,你只是一個投機者。區分投資者的好壞的標準並不總是頭腦,而通常是紀律。

通常,在幾個月甚至幾年內公司業績與股票的價格無關。但長期而言,兩者100%相關。這個差別是賺錢的關鍵,要耐心並持有好股票。"

五、長線勝過短線

(1)短線的缺點就在於頻繁買賣,它面臨了兩大問題:

1、一次不謹慎的交易導致出局。

如果將市場投資回報視為多輪投幣比賽,無疑投的次數越多,所得到的走運概率就越低,往往沒投兩三次就被淘汰出局了。當然市場沒有淘汰制這麼殘酷,但有時市場的風險的確可能將投資者淘汰出局,如選擇的投資對象突然破產摘牌等,這種情況很少,但遇上一次就死了,碰到這種情況,並不是投機者的運氣不好,而是他的不謹慎的頻繁買賣造成的。

2、長期頻繁操作的結果反而低於平均利潤。

有的人以為短線買賣可以回避遭到一次痛擊的危險,但即便回避了風險,他馬上將面臨第二個風險,判斷平均化。在股市中判斷對錯的概率與猜幣遊戲類似,最多只有50%,加上心理因素的影響、交易成本的存在,正確的概率還不到40%、甚至更低,從而導致低於平均利潤。

用無知來控制風險,只能加大風險;靠麻雀戰術也許能夠生存,但永遠成不了高飛的大漠孤鷹。

(2)長線投資的優勢在於可以利用股市的長期向上性特徵獲利:

1、長線投資同樣會遭到淘汰出局的風險,但是由於長線投資者在買入之前往往已對企業作了深入的研究,選擇的公司往往有長期價值,價位一般較理性,遭到滅頂之災的概率是極低的。

2、就股市的發展局部與階段而言,股價呈隨機波動。但從五到十年來看,是長期向上的。短線投機是無法利用這長期向上性特徵的。只有長期投資能夠做到。

市場幾乎無時不刻地被投機狂潮所包圍著,在市場中絕大部分人都是以短線為主,妄想一日暴福的念頭人人都有,但幾年下來累計利潤連市場平均漲幅也趕不上,效率市場證明了短線投機在股價隨機行走面前要想獲得超級利潤是圖勞的。

策略的選擇本身就預示了成功的概率,大部分人以短線為主,所以大部分人賺不到錢,他們就是市場本身;極少部分人只做聰明的長線投資,所以這類人得到最多的利潤。

所有的投資大師都是靠長線投資成功的,古往今來,靠短線投機得享大名者,至今沒有一人(除非是反面教材)

六、在我們這樣高市盈率的市場長線投資有效嗎

有人認為巴菲特買入的股票都是一些低市盈率的股票,他的長線投資理論只限於成熟市場。我不這樣認為。

中西方股市都是股市,它的內在運行規律是基本一致的,都是由一些有血有肉的人在交易,只不過有不同的特點,中國作為新興市場是由高市盈率的市場過渡到低市盈率的市場,將面臨長期緩慢的過程,但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很多產業都將面臨從無到有的高速發展歷程,無疑充滿著許多的機會。總有一些企業能實現高成長不斷較低市盈率,由於相對整個市場市盈率偏低,整體市場對它將會產生向上拉動作用而使股價長期上漲。

在這種高市盈率的市場中,投資者的目的應該是適度的,即在整個市盈率相對基本不變,或整個市場市盈率的緩緩降低的過程中,找到盈利將會長期勝過大部分其他上市公司的企業,進行長期投資。

研究與學習一個人的方法,最糟糕的就是機械地套用,買同樣的市盈率與同樣類型的股票並不能保證你能成功,因為這個世界不可能存在兩片相同的樹葉,無論是你還是巴菲特都不可能做到永遠買入一樣的股票。

順帶說一下:不能以巴菲特只投資傳統行業來否定無法在科技股中長期投資,他的理由是他不懂這些行業,但這並不能妨礙你將科技股弄懂,費雪就是一個成功的技術股投資者。

我們既要堅持原則,也要靈活地運用原則,成功的關鍵在於如何把握度,但如果不知道什麼是正確的原則,就一切都談不上了。

如果你把握住巴菲特的思想精華,巴菲特的三個原則在任何市場都可以靈活地運用。

人類的智慧思想總是薪火相傳、悠悠不息,偉大是可以學習的!即便你學不成偉大,至少可以學成強大。

第五章、印第安人專做虧本生意嗎?

"明白了複利作用的威力和瞭解了想要取得它的難度狀況,就是認識其他投資事項的開端" --查理·芒格(《福布斯》雜誌,22.11996)

一、可憐的印第安人

到過美國紐約市旅遊的人都知道,該地最為昂貴的地產,就是紐約的最中心區-曼哈頓。這塊地產是1626年白人從印第安人那兒以僅僅值24美元的玻璃珠買來的。很多今日的美國人談起此事,都取笑當時的印第安人太傻,只會作賠本生意,這麼好一塊地皮竟然只以區區24美元就賣了。

但是美國著名基金經理彼得·林奇卻不這樣看,他計算過,如果當時的印第安人,把這24美元存在銀行裏,每年僅得到8%的利息,到了今日,連本帶利,數額已經遠超過曼哈頓地產的今日的總價值。並且最值得驚訝的是,這個總額是曼哈頓地產總值的1000倍。

當然,這種觀點對印第安人是不公平的,而且純粹是資本主義的強盜邏輯,如果當時的印第安人有這麼精明的頭腦,是不會被白人欺負得無還手之力的。

但是,從複利的觀點來看,這絕對是正確而且科學的!

二、兩個關於複利的問題

1、靠一張白紙能到達月球嗎?能!如果你能找到一張足夠大的白紙,並且將其對折44次,其厚度就可以到達月球。

2、國王要付出多少米?有一位古希臘的學者在幫助國王解決了一個大難題後,驕傲的國王說,我的國庫裏什麼都有,隨你要什麼我都可以滿足你,學者看著不可一世的國王,隨手指了指國王身邊的國際象棋棋盤,說:這個棋盤上共有64個格子,一個格子代表一天,你只要在第一天給我一粒米,第二天加倍給我二粒米,第三天再加倍給我四粒米……送完這64個格子這可以了,國王答應了學者的要求。最後的結果不知是什麼,但按照今日國際米粒價格來算,這64格子的總數,即使是花盡世界三大富豪:汶萊蘇丹、比爾·蓋茨、巴菲特的財富,還不夠其總數的1%。

三、複利對投資的重要意義

1元錢,每年翻一倍,持續三十年,最後的數字是多少?是十億,準確的數字是1073741824元。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複利的持續累加是相當可怕的事情,即便是基數相當小,但持續累加下去也能創造出一個驚人的結果。

1、1萬元的一次性投資20年後的成果:常年投資報酬率為10%的話是6.73萬元,15%是16.37萬元,24%是73.86萬元。

2、每個月投資100元的報酬率:當常年投資報酬率為24%時,10年後是4.2萬元,20年後是40.3萬元,30年後是350.4萬元,40年後是3015.8萬元。

地產界裏有句話說:"最重要的三個成功因素是地點、地點和地點!"

我在想,如果投資學是一門宗教的話,它的聖經打開來,第一頁上面,只有6個字:複利!複利!複利!

投資學的聖徒每天早上醒來後和晚上就寢前,都要念一千遍的"複利、複利、複利。"

為了保住你的複利,你就會更加謹慎地對待自己的投資,避免在股市中虧錢。

四、過高的複利增長只能害了自己

明白了複利作用的威力後是很容易激起人的貪欲的,會夢想以高複利迅速達到致富的目的,但是想要把握住更多的機會時反而失去了本應有的機會。過高的增長只會害了自己。

在一個有限的世界裏,高增長率必定走向自我毀滅。如果這種增長的基數小,那麼在一段時間內這條定律不一定奏效。但如果基數很大,那麼當事人的結局將是:高增長率最終會壓扁它自己的支撐點。

美國天文學家塞根在談及每15分鐘分裂一次繁殖的細菌時已經很有趣地形容了這一現象。塞根說:這意味著每小時四翻,每天翻九十六翻。儘管一顆細菌的體重僅有大約1克的一萬億分之一,但經過一天瘋狂的繁殖後,它們的後裔將像一座大山那樣重…..兩天之內,它們將會比太陽還重……不過,不必杞人憂天,塞根說:總有某種障礙會阻止這種指數式的增長。

證券市場的歷史資料可以告訴我們,最傑出的複利增長者-沃倫·巴菲特,也只維持了24%的常年投資報酬率,大部分人都達不到這樣的水準。

千萬不要夢想通過短期暴利來加速複利的增長,這是誰也無法作到的,能保證一個長期增長的較高的複利就已經是相當成功的業績。

五、複利對我們的啟示

1、成為證券市場的王者,不是靠一次、兩次的勝利,而是靠長期穩定的複利增長。

2、由於市場的高效率,長期獲得高報酬率的複利增長是不現實的,所以每當獲得一次極高的投資收益時,首要考慮的是如何保住成果,而不是夢想著乘勝追擊。

3、不要對高成長的企業報著過高的期望,一個很簡單的數學依據:如果企業年年增長一倍,五年後整個企業將成長32倍,10年後將成長1024倍,這顯然是不現實的。所以自認為發現了好股票,又沒有耐心等待逢低買入的人,不用擔心股票有一天會突然飛到天上去,而已經持有低位買入的好股票的人,既不要把短期獲利目標定得過高,也不要天天盼望著自己手中的股票快速上漲,最後失去耐心,過早拋出。

4、基數小的情況下容易產生較高的複利,但是正因為基數小,所以大部分人也不會很重視,不會從複利角度考慮問題,犯了過多的錯誤,反而防礙了資金的穩定增長,這還不是最糟糕的,更壞的情形是浪費了時間這一無價財富並且養成壞的習慣甚至死不悔改。

六、複利對投資最有實戰意義的啟示

人在買進股票時,股價會經常在成本區波動,誰也無法做到買進後就迅速脫離成本區大幅飆升,也許一些短線高手能做到,但我做不到,我想大多數人也難以做到。

人的常見心理誤區就是沒買之前,覺得樣樣都好;買入之後,一旦短期被套,就把自己以前的分析判斷拋在腦後,覺得一切糟糕透了。看到似乎人人都在賺錢,只有自己在賠錢時,往往會失去耐心,拋掉了真正會漲的股票。

而投資者如果具有"長期穩定增長的較低複利也能創造奇跡"這種思想,首先能夠克服妒忌心理,專心作好自己的事情。因為你知道,即使短期輸給別人,但是只要你堅持下去,你將比大部分人福有。其次,能夠克服恐懼心理,只要你確信是在低位元有價值的區域買入,一般來說下跌空間已經有限,而證券市場年年都在大幅波動,兩、三個月你也許會套牢,但一年下來,你多多少少會有10%-20%的收益,即使有10%以上的持續複利增長,也足以創造奇跡,你又何必急於一時呢。

能不能安全渡過成本區,對於最終能夠完成一次漂亮的長線投資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因為它關係到你能否站牢你的位置,不懼怕任何風險的襲擊。

保守的投資人夜夜安枕,複利就是以長遠的思想換來短期的心理平靜。

第六章、諾亞方舟是不是最好的船?

"重要的不是知識的數量,而是知識的品質。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卻不知道最有用的學問。" -- 列夫·托爾斯泰

一、馬可維茨的投資分散化理論

按照馬可維茨的投資分散化理論,若構成投資組合的各投資物件間的相差程度越低,則越有助於降低投資組合的整體的投資風險水準。因此要降低投資風險,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分散投資,也就是說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

證券投資風險基本由兩個部分構成,即"系統風險"與"非系統風險"。系統風險,是指全部股票同時產生影響的某種因素所引致的投資風險;非系統風險指的是只對單一股票產生影響的某種因素所引致的投資風險。

二、分散投資對投資的影響

1、分散可以降低非系統風險,但不能降低系統風險。

2、分散投資達到15支股票左右時,可以使非系統風險趨於零。

3、分散投資達到7-9個時,即可以在90%以上的程度消除非系統風險。

4、分散投資的選擇過程中,從效率市場的角度看,特別設計的選股標準並不優於隨機選擇的結果。

5、投資的分散程度越高,與市場的整體運動的相關程度越高。

現代投資理論的上述觀點,無疑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絕大多數基金經理為了防止自己將大部分資金投資在單個股票時發生不可預測的災難,都接受了這些觀點。但是沃倫·巴菲特卻不這麼看。

三、巴菲特的觀點

1、關於風險

巴菲特認為:貝塔值的純粹主義者,不瞭解公司的產品與競爭力,而關注于價格波動史,來確定股票的風險,既不能區分某些內在風險差異,同時還經常會錯過價格波動創造的機會。

他認為:風險來自於你不知道自己正做什麼。投資者通過有目的地將注意力集中在幾家有選擇的公司上,才更有可能對他們進行密切的研究,並掌握其內在價值。對公司瞭解得越多,可能遇到的風險越小。

2、關於分散投資

沃倫·巴菲特多次強調:"多元化投資就像諾亞方舟一般,每種動物帶2只上船,結果最後變成了一個動物園。這樣投資的風險雖然降低了,但收益率也同時降低了,不是最佳的投資策略。我一直奉行少而精的原則。我認為大多數投資者對所投企業的瞭解不透徹,自然不敢只投一家企業而要作多元投資。但投資的公司一多,投資者對每家企業的瞭解相對減少,充其量只能監測所投企業的業績。"

巴菲特認為:諾亞方舟是最牢固的船,但不是能跑得更快的船。

巴菲特進而提出:"多元化只是起保護無知的作用。我們採取的策略是防止我們陷入標準的分散投資教條。如果你是一名學識淵博的投資者,能夠瞭解公司的經濟狀況,並能夠發現五到十傢俱有重要長期競爭優勢的價格合理的公司,那麼傳統的分散對你來說就毫無意義。它只會降低你的收益率並增加你的風險。我不明白為什麼有些投資者會選擇將錢投到一家他喜歡名列第二十位的公司,而不是將錢投到幾家他喜歡的-他最瞭解的、風險最小、而且有最大利潤潛力的公司裏。"

顯然,巴菲特並不是完全反對分散投資,他反對的是過度分散,反對的是分散在不瞭解的公司裏,他認為投資者應集中投資於5-10家最好的而又能以合理價格買入的公司。

四、幾位投資大師的看法

1、費雪

善於挖掘成長股的投資大師-費雪總是說,他寧願投資於幾家他非常瞭解的傑出公司也不願投資於眾多他不瞭解的公司。他在1958年寫的《普通股與非普通利潤》一書中寫道:"許多投資者,當然還有那些為他們提供諮詢的人,從未意識到,購買不瞭解的股票可能比你沒有充分多元化還要危險得多。"40年後的今天,費雪已是91歲高齡的老人,他仍不改初衷,他還是強調:"最優秀的股票是極為難尋的,如果容易,那豈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擁有它們了。我知道我想購買最好的股,不然我寧願不買。"一般情況下,費雪將他的股本限制在10家公司以內,其中有75%的投資集中在3-4家公司身上。

2、凱恩斯

凱恩斯不僅僅是一位偉大的宏觀經濟思想家,他還是一位傳奇式的投資家。巴菲特在自己公司的年報中指出:凱恩斯作為一個投資者的才智要比他在經濟思想上的才智更令人敬佩,凱恩斯曾在1934年給朋友的信中指出:"隨著時間的流逝,我越來越相信正確的投資方法是將大筆的錢投入到一個他認為有所瞭解以及他完全信任的管理人員的企業中。認為一個人可以通過將資金分散在大量他一無所知或毫無信心的企業就可以限制風險完全是錯誤的......一個人的知識與經驗絕對是有限的,因此在任何給定的時間裏,很少有超過二或三家的企業,本人認為有資格將我全部的信心置於其中。"

3、彼得·林奇

應該說早期的彼得·林奇是一個瘋狂的分散投資基金經理,在他所掌管的基金投資組合1983年共包括900種股票,後來更增加到1400種。他就象一條巨大的藍鯨,吞食一切有利於它成長的東西。但隨著投資經驗的增加、投資精力的下降,他越來越崇尚集中投資。在他自己總結的25條黃金規則中他談到:"持有股票就象養育孩子--不要超過力所能及的範圍。業餘投資人大概有時間追蹤8-12家公司。不要同時擁有5種以上的股票。"

五、部分統計資料

美國的萊格·梅森集中資產公司副總裁兼總經理羅伯特·哈格斯特朗作了一項統計研究,他將1200家美國上市公司進行隨機組合,時間設置為10年期。

根據統計:

1、在250種股票的組合組裏,最高回報為16%,最低為11.4%。

2、在15種股票的組合組裏,最高回報為26.6%,最低為4.4%。

3、在3000種15支股票的組合中,有808種組合擊敗市場。

4、在3000種250支股票的組合中,有63種組合擊敗市場。

結論:

1、就單個集中投資組合而言,集中投資有更大的機會獲得高於市場的收益,也有更大的機會低於市場的平均收益。

2、擁有股票數量減少,擊敗市場的可能性增加。擁有15支股票,你擊敗市場的機率是4:1,擁有250支股票你擊敗市場的機率是50:1。但是集中投資的成功與至關重要的英明選股是分不開。

六、一些啟示

1、一定數量的分散投資能降低非系統風險,但不能獲得超越市場平均值的利潤。

2、要獲得超額利潤只有集中投資3-5家。

3、普通投資者在資金達到百萬以上之前,應集中投資於一家公司,因為在達到百萬以上之後首要考慮的是如何保住勝利果實,所以要在分散風險的前提下穩定獲利;而在百萬之前,應該有理智地奮進,爭取更大的勝利。

4、集中投資於一家公司,會有一個反復篩選的過程,有利於迅速提高選股能力。

5、集中投資於一家公司,使得你更能關注投資於你認為最好的公司,更能關注於它的基本情況。

6、集中投資於一家公司,從跟莊的角度考慮,你所鬥的只有一個莊家,而不是好幾個莊家聯手對付你,能夠提高成功概率。

7、集中投資於一家公司,使得你經常從複利角度考慮問題,也便於計算複利。

第七章、你願意持有你所投資的公司十年嗎?

"一匹能從1數到10的馬是一匹傑出的馬,但不是傑出的數學家。" -- 撒母耳·詹森

巴菲特認為:作為一名投資者,目標應該是以理性的價格買入一家收益可以長期大幅增長的企業,你必須時刻忍受偏離你的指導方針的誘惑。他用一個非常尖銳的問題指出了問題的所在:你願意擁有一家股票十年嗎,如果不願意,那你就不要考慮擁有它十分鐘。

面對這個問題,我想99.999%的人都會選擇不願意這個答案,就連我這個巴菲特的忠實追隨者,我內心誠實的回答也是選擇不,一般來說我願意執有的期限最多兩年,所以我暫時達不到巴菲特那樣的境界,我想大部分人也達不到。

要想長期集中持有少數幾支漲幅驚人的股票,無疑在浩如煙海的眾多公司中作出正確的選擇是絕對重要而且必要的事情。

最優秀的投資對象應同時具備三個特徵

1、廣闊前景產業
2、具有強大的競爭優勢的企業
3、成長型小企業

(一)廣闊前景產業

一、產業差別對企業有著巨大的影響,在大多數時候甚至起決定性的作用。

它的重要性怎麼強調也不過分,很多人研究了一輩子還沒弄明白這個淺顯的道理,搞錯了研究方向,開始的方向性錯誤是很難導致正確的結果出現的,正如你憑著錯誤的地圖很難到達你所要去的目的地一樣。

產業差別對企業利潤產生影響。就象生活中的不同階層一樣,生而為貴族與生而為平民有著不能等同的成功機遇,社會分工的不同,會帶來不同的勞動報酬,如律師,私人醫生所賺的收入就是比普通工人多,其職業的穩定性也較高。所以所處產業不同,企業所得到的利潤、承受的競爭壓力以及獲得成功的機遇也不同。

二、上對了船比找到好劃手還重要

公司的管理層是經常會發生變動的,而經營策略有時也會表現得朝令而夕改毫無理性可言,但是消費者對好的產品與服務的需求是永遠不會變的,在一個大眾具有迫切需求的行業,只要管理者不犯過於愚蠢的錯誤,往往能使企業獲得較好的收益,起決定性的作用的應該是好的行業,倒並不一定是管理者的超人的智慧。

巴菲特反復強調這點:"良好的管理記錄與其說是你很有效率,倒不如說是因為你上了哪條船。當有著輝煌名聲的管理人員要去對付前程黯淡、管理混亂、聲名狼藉的公司時,不變的只會是公司的名聲。如果你發現自己在一艘長期漏水的船上,那麼造一艘新船要比補漏洞有效得多。優秀的騎士會在好馬,而不是衰弱的老馬上充分發揮。我對此事的觀點從未改變。"

真正最好的企業是"傻瓜"都可以管的,"遲早會有一個笨蛋爬上懂事長的位置"。此話本意不是說管理不重要,而是說:1、瞭解一個管理者是很難的2、面對行業的困境,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 3、有時你信任的管理著也會讓你失望的。

但行業不會騙人,行業的發展,產品的需求是騙不了人的。

(二)、具有強大的競爭優勢的企業

一、在一條好船上找到最好的劃手

企業由經營者組成,所以它的行為不可避免地帶有經營者的特徵,其行為具有人類的共性。

產業中的企業就象生活中團體裏的個人一樣,也有領導者和被領導者的區別,並且優秀的總是少數人,大部分都是一般或愚蠢的。既便都是一群傻瓜,但傻瓜根據他所知道知識的多少也可以分出等級。投資者應著重于找到優秀的頭腦,實在找不到也應矮子裏拔將軍,找出較聰明的傻瓜。

牢記這一點有助於我們瞭解並找到優秀的企業,並且相信優秀的企業必定勝過大多數一般的企業。

二、強大的競爭優勢是好企業的共同特徵

分析企業的核心--競爭優勢,選擇企業的核心標準-競爭力。

老歐在他的文集中談到:"當代資訊技術的發展,技術創新的加快,經濟全球化,使企業的競爭的劇烈程度是空前的。一個企業若無相當的競爭力,其生存很快就成問題了,連是否存在都成問題,又談何價值,成長呢?

對於沒有絲毫競爭力的企業,隨時都面臨著關門!這一點對那一家企業都一樣,上市公司也一樣!若不從機制上解決培養企業競爭力的問題,遲早證券市場會變成投資者的屠宰場,或許你可以說"我死後,哪管洪水滔天!"但可能這一天何時到來,上帝是不會告訴你的,因為上帝的錢也在股市被套住了。

還是靠自己吧。為投資多上幾把保險鎖。而企業競爭力是其中最牢的一把。競爭優勢也可以分不同的強度:

一流優勢:(1)技術領先(2)壟斷 (3)資源獨佔
二流優勢:(1)品牌影響力、忠誠的客戶(2)高的市場佔有率
三流優勢:(1)產品和服務的獨特性(2)管理與人才(3)成本

測量企業競爭優勢強度的標準:

1、它所具備的優勢,其他企業有無?
2、這種優勢是否容易模仿?
3、這種優勢能持續多久?競爭中的貢獻多大?
4、企業為保持這種優勢作了那些工作
5、這家企業明顯的劣勢在哪里?"

三、企業內部素質的一些簡單特徵

1、主業鮮明

主業鮮明很重要。不可否認這個世界存在通才,他做什麼都比別人強。但是,大部分人不具備這種能力,而且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四面作戰誰也受不了。所以我相信只有專心致志地做一件事的人才能將事情做好,主業鮮明應當是一家好企業的特徵。

假設你裝修房子準備鋪設電路須要一個電工,你不可能雇用一個自稱星期一是鋼琴師、星期二是園藝師、星期三是作家、……有時還兼做一點木器活的傢伙,除非你也是一個不負責任的人。

2、毛利潤高

不同時期的稅收政策是不同的,企業是否利用融資擴大生產以及採用多大比例各有不同,但多少成本產生多少利潤是相對確定的。

毛利潤是企業獲利能力的數量化指標,一般來說毛利高於同行業的競爭對手的企業,有較強的競爭實力和較高的管理水準。如果整個行業毛利低是競爭惡化的體現。要警惕的是因為服務於少數特定物件且要靠高毛利才能維持生存的企業。

3、低負債

負債是一把雙刃劍,企業即可能通過負債經營擴大生產以獲得更高的利潤,但也有可能被沉重的債務負擔拖垮。

很多有前景的小企業就是因為不善於利用財務杠杆,導致負債累累,資金周轉困難,結果工人罷,高級職員辭職,借貸無門而倒閉。

低負債雖然保守但安全,這樣的企業相對起來較理性,這樣的企業即使遇到不可預測的經濟蕭條也比較容易生存下來。

(三)成長型小企業

彼得·林奇在《戰勝華爾街》中說:"投資大、小企業都能賺錢,但如果你專注於小企業,你可能幹得驚人的好!'小的'不僅是美麗的,而且是最能賺錢的。"接著他又強調:"對於小公司,最好等到他們有利潤之後再投資。"

可見,成長型小企業有無比多的機會,但同樣存在著無比多的風險,很多小企業在市場的大潮中被消滅了,活下來的只有極少數的成功者,取得最初的獲利能力是具備生存能力的一個基本尺度。

股價與企業的成長是休戚相關的,一個小企業成長十倍,它的股票可能翻二十倍,雖然長期的高速增長是不可靠的甚至是危險的,但是由於小企業的起步基數小,面對巨大的市場,連續幾年的高速增長是可以做到的,如果投資者能夠提早發現一個新興產業中的有強大競爭實力註定會成為產業巨人的小企業,無疑就是找到了一個巨大的金礦。

關於如何尋找成長股,費雪已在他的《怎樣選擇成長股》作了精彩的論述,在這裏也就不必多說了,投資者要吃透他的精神--挖掘並長期持有長期競爭力的高速成長的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選擇成長型小企業的新特點:隨著新經濟的發展,資訊技術的運用,產品週期縮短了,競爭日益加劇,能活下去,就會佔領市場。成為霸主,贏家通吃!

企業財務報表上的利潤成長在選擇股票上居於不太重要的地位,對企業的競爭實力的研究居於越來越高的地位,找出未來產業的領頭人,找出未來產業的霸主是最重要的。

(四)如何衡量企業的價值

首先,誰也無法給企業定一個標準的價值,因為企業與世界是不斷變化的,企業的價值只能是一個相對的區間,價格永遠不可能等同於價值。

對價值的判斷只存在于投資者的自由心證中,絕沒有一樣的標準,即便你是一個財務專家可以對企業進行精確計算,最後的結果也只是你個人的價格,而不是市場的價值。格萊葛姆、巴菲特、費雪、林奇各有各的價值衡量標準,但並沒有妨礙他們投資的成功。

投資者獲利只能由價格差產生,價格是否偏低的判斷標準只能依據相對過去的價格以及未來市場的合理定價,而這個判斷的正確程度取決於投資者的綜合能力。

有些人非常機械地自我認定一個標準:一定要等到一個低於價值區域的絕對安全的價格,其結果只能是絕對等不到,或者是在臨終之前等到了,但並沒有機會享受。

如果連巴菲特都會為了投資好企業,而將標準由"極有吸引力的價格"改為"有吸引力的價格",並且認為:"以不同凡響的價格買入一家普通的企業,不如以一般的價格買入一家不同凡響的企業。那麼你又怎麼能僵化地按照自己的市盈率標準來規定一個企業的真實價值呢。

盲目的低價策略只能陷入一個又一個的低價陷井,如:環保股價1999年收益為0.73元,你又怎麼能夠想像它能從2000年的37元跌到今天的13元錢呢。真正的安全與價值只能來自於對企業的長期發展與長期競爭能力。

我現在的判斷標準就是:找到一個好企業,而這個企業的價格的確經歷一、兩次市場恐慌的長時間大幅調整,市盈率到了一個相對合理的區間,而企業的長期發展將繼續大幅向前,那麼我就認為這家企業的價值是低估的。

第八章、你能從後視鏡看到未來嗎?

"在天使害怕交易的地方,傻瓜會蜂擁而入。" -- 雷·狄福  

假設你坐在了一輛飛馳的車上,當你對欣賞窗外的風景感到無聊時,你突然想問一下司機為什麼會將車開得又快又穩,司機得意地告訴你,他開車從不看前方,他只注意車旁的後視鏡,通過從後視鏡中看到的物體及路人的活動情況來分析前面會發生什麼情況,然後只管往前開就是了。這時你的想法多半是:不是你瘋了就是他瘋了,乘他還沒撞上前面的什麼東西之前趕緊下車。

現實中你是不會相信這種瘋狂的司機的,但是在投資股票這個問題,絕大部分人對這種只根據過去的股價運動來分析未來變化的的技術分析卻奉若神明,迷信得特別厲害。

在多次遭到這種極端瘋狂的"司機"的傷害後,彼得·林奇在《戰勝華爾街》中規定了林奇第二準則:你不能從後視鏡中看到未來。

當然,這個例子是建立在誰都可以看清前面的基礎上,但在證券市場中是誰也無法看清前面會發生什麼事情的,這時如果有司機宣傳能夠從後視鏡中看到的情況分析前面將會發生什麼,為了乘上投資致富的快車,多半還是會有人相信的。

任何人對未來變化的預測都是基於已有的資料,所以派翠克·亨利說,預測未來的惟一途徑就在於過去。  

(一)、技術分析漫談

東方諺語說:一樣米,養百樣人。西方諺語說:圖表不會說謊,不是圖表錯了,而是看圖的人錯了。同樣一張圖,由於看圖的人的觀點差異,採用的方法與策略不同,會得出各種各樣的答案。

(二)、技術分析的基礎:

美國技術分析大師約翰.墨菲在《期貨市場技術分析》中總結道,技術分析有三個基本假定或者說前提條件:

1、市場行為包容消化一切。
2、價格以趨勢方式演變。
3、歷史會重演。

(1)"市場行為包容消化一切"構成了技術分析的基礎,其實質含義其實就是價格變化必定反映供求關係,影響價格的所有因素最終必將通過市場反映出來,所以研究價格走勢就夠了。

(2)"價格以趨勢方式演變"是技術分析的核心,趨勢一旦形成很難反轉,趨勢是你的朋友。

(3)"歷史會重演"是技術分析的經驗性總結,人類的投機心理與行為象遠山一樣古老,過去與今天不會有什麼不同。 

(三)、永遠的技術分析大師??偉大的道氏!

兩個重要的易被忽視的道氏理論的基本定理 :

1、"非人為操縱性定理":

在主波水準上,股票市場不可能被人為操縱。

市場的主要運動方向,一定是市場投資人心理上最難以承受的方向,也一定是最出乎市場投資人意外的方向。市場的這種能力,不是源於無所不能的"莊家"的存在,而是來源於證券市場"零和博奕"的遊戲規則。而證券市場決不可能被人為操縱的根本原因,則在於證券市場的完全自願的市場交易規則。

2、"股價波動分級"定理:

股價指數可分解為三個級別的運動:主波;次波;日間雜波。

主波是投資家獲利的基礎,而次波和日間雜波是證券期貨市場存在及正常運轉的基礎。

次波的主要功能是隱蔽主波,使其真正意圖不被大多數投資人所覺察。在證券市場上,大多數投資人在大多數時候是錯的。而這個錯誤主要是被次波動所誘導。使大多數投資人走向錯誤的操作方向,從而保證只有少數人成為最終贏家,最終使以"零和博奕"為特徵的證券期貨投資遊戲規則得以維護。

日常雜波的主要功能是誘導大多數投資人,使其時常能嘗到某種甜頭。幾乎所有投資人都有過在證券市場上賺錢的經歷,這種賺錢的經歷,誘使一撥一撥的投資人不斷上鉤。證券期貨市場一方面以"零和博突"為特徵,從而決定只有少數人能成為最終贏家。但另一方面,證券期貨市場又能夠長興不衰,並且日益擴大發展,主要得益於日間雜波誘導一代一代的投資人不斷為市場注入新的資金。

因此可以綜合地說,大多數投資人在證券期貨市場上是在次波和日間雜波的水準上賺小錢,但在主波的水準上輸大錢,因此成為最終的輸家。而少數高明的職業投資家則是在次波和日間雜波的水準上輸小錢,但在主波的水準上賺大錢,因此成為最終的贏家。

(四)技術分析的變種:跟莊!

一、莊家操縱股價的基礎

1、就階段性波動而言,股市是一場零和競局

企業與經濟的總體成長本身是較慢的,極少出現大起大落的表現,其本身在一到半年內的階段中是相對變動不大的,在資金總量基本不變的情況下,一個人所贏的就是另一個人輸的。所以從階段性波動來考察,股市更象一場零和競局。

2、零和競局中的博弈規則

在象棋殘局和五子棋中都存在很多定式,如單兵難破士象全等等。一走出這種定式則勝負已判,因為只要應對不出錯,則勝負是必然的,也就是說在理想情況下,勝負是必然的。

高水準的比賽中,此時比賽往往會自動停止,因為落後的一方會自動認輸。但低水準的比賽中則往往並非如此,常常是一個勝負已分的定式已經走出來了,但雙方都沒有能力看出來;而繼續走下去,最後的勝負如何還不一定。即使是高水準的比賽有時也因棋手的作風非常"頑強",他們往往在落後很大的情況下仍然尋求翻盤的機會,他們的對手必須小心翼翼,一不留神就可能被他們翻盤成功,反勝為敗。在這裏,主動的認輸是把比賽看成理想博弈,堅持到最後等待對手犯錯誤則是現實博弈的思路。

3、股市中的零和競局是現實博弈

股市中絕大多數散戶不是專業投資者,甚至是連除權都分不清楚的新股民,他們的行為大多不是理性的,甚至是低級水準的,莊家成功的基礎立在這樣的土壤中,主力作盤很像是圍棋中的欺招,明知無理,只要對方無所察覺,這棋就能贏。而有些聰明的散戶高手能識破莊家的欺招,但出於獲利的目的,也參與了莊家行為的炒作,從一定程度上也助長了莊家的氣焰。

股市中人大部分是進行現實博弈,一小部分是儘量向理想博弈靠近的投資者,股市就在各種各樣的人的行為作用下,慢慢趨同於長期效率市場。

二、跟莊一定能贏嗎?

在跟莊這個方面,投資者必須問自己三個問題:

1、莊家是誰?
2、莊家能夠戰勝市場嗎?
3、你能戰勝莊家嗎?
4、你能通過戰勝莊家來戰勝市場嗎?

(1)莊家是誰?

絕大多數投資人,有了相當一段時間的磨練以後,會從心裏感受到一股"神秘"的市場力量的存在。在美國等發達的市場國家,人們常常用"看不見的手"來描述這股神秘的力量。在中國,人們目前在用"莊家"來描述這股神秘的力量。

老歐曾對莊家進行了形象的描述:

"它是市場中一種引導主流思路的主流資金,是一群(或許是不謀而和的一夥),有時你或許只看到其中的一個閃現在股海中,但一瞬就消失了,因為它要隱蔽,成為少數者,必須成為少數者,它才會成功!它要把握好這種度,極力避免成為大多數,如果它徹底暴露了,它就面臨被一群清除的危險。

你不必刻意去尋找。那一群正在暗中看著你以及所有尋找它的人!它們在伺機而動。如果你自做聰明想找出其中的某個傢伙,那你就要落入它的陷阱了,它正等待你的行動!

你最好不要企圖找出那一個來,對可能的一群給予關注即可!一葉可以障目,森林卻是難隱身形!

因為那是一種潮流,一群也不過是架在潮流上的小舟而已!只是它更早一點看到了潮流並駛入它而已。離開潮流,孤舟難存!

你需要的是眼光,看到潮流,看到有小舟在駛入那潮流的眼光!而不必去時時去尋找條條小舟,否則你有淹沒在股海中的危險!即使很大的資金如果不順應潮流,自持資金大,將控盤能力和賺錢能力等同起來,長久看必然是極其危險的!

大潮流,既是大"莊家"!"

那些以為憑著資金實力就可以為所欲為的人必將被大潮吞沒,市場中每年都發生幾艘泰坦尼克號沉沒的故事。

簡而言之,莊家就是抓住大潮流的人的集合。

(2)莊家能夠戰勝市場嗎?

問到這個問題時,中科創業的十個跌停盤、億安科技從126滑至20元的慘狀仍歷歷在目,投資者以為這些不過是少數莊家的失敗戰例,不足以作判斷的依據,但是歷史資料不會騙人。

以市場最發達,歷史資料最完備的美國來看,有兩種人最接近投資人心目中的莊家的概念。一類為外線投資人(或機構);另一類為內線投資人(或機構)。

當外線投資機構操作人由於財力雄厚而能夠影響市場價格時,他便面臨一個十分困難的選擇,即如何控制自己的"度",如何不使自己成為市場上的"多數"。創造帳面贏利(浮動利潤)的業績是十分容易的,但是要想獲得實際贏利則十分困難。當操作者由壟斷性操作而獲利後,他更加無法控制自己的心理欲望,很難不使自己逾越區分多數與少數的"度"的界線,而最終走向自己的反面。

而根據多年來的統計結果表明,內線投資人的投資業績十分平淡。這種統計資料再次驗證了股票價格的確定受多項複雜因素的影響,是企業經營狀況,經濟整體環境及市場心理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而內線投資人雖然得就近觀察之利,但也易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毛病。

即使這兩類操作逃過了執法機構的監管,多項歷史資料研究結果表明,多數企圖操縱市場的操作結果都以失敗告終。在中國目前市場發育的初級階段,雖然這類違規操作的市場行為比較目前西方發達國家更容易發生,但是沒有有力的證據證明其長期穩定獲利的能力;而從長遠發展看,這類市場行為將越來越不容於發育成熟的二級市場。

顯然沒有任何莊家能夠通過長期操縱市場來獲利。

(3)你能戰勝莊家嗎?

巴菲特說過:"我從來沒有在與一個混蛋的哪一次買賣中獲利。"

顯然,絕大部分莊家都是一群無恥的混蛋,與混蛋作買賣無異於與虎謀皮。如果與莊家鬥,那麼你永遠在明處,他永遠在暗處,很多人買賣的依據僅僅是莊家有沒有出貨,隨著莊家操縱的價格的方法越來越複雜,越來越難以判斷莊家的反復出貨、進貨行動,因為只有莊家自己知道自己控制了多少籌碼、還有多少後續資金、準備拉抬到什麼價位,在各方面資訊都占劣勢的你是不可能知道這些,也永遠不可能戰勝它的,你所得到的永遠只能是莊家為了誘使你進場的蠅頭小利。

(4)你能通過戰勝莊家來戰勝市場嗎?

絕大多數莊家不可能戰勝市場,絕大多數人不可能戰勝莊家,顯然要想通過戰勝莊家來戰勝市場無異於緣木求魚,難上加難。

當然,不可否認跟住一些主流莊家能夠獲得較高的收益,我自己的操作也不斷證明了這點。但是其本質原因是這些主流莊家本身是順應市場大潮流的,我所戰勝的是市場本身,而不是戰勝了莊家。

好股必然有強莊,強莊未必是好股,舍本求末是要不得的,研究市場本身、研究企業本身是戰勝莊家的唯一管道。

(五)、我的技術分析觀

1、對於一個想真正成熟的投資者而言,技術分析(包括各種長、短線交易技巧)是必須要學習的。

應該花兩到三年的時間將其弄懂弄透,不瞭解一個工具的真正效用,而妄談這種工具的無效是一種不理智的行為,不會游泳就對別人游泳的水準妄加評論顯然是不合適的。

人有一種嘗試各種方法的習慣,在他沒有找到對他來說最為有效的方法時尤其如此,不去學習研究、碰一個頭破血流,就不能牢牢記住和理解它的危害,對於一個小孩而言,沒有被火燒到是不會怕火的,有機會他還是想去試試看。早期的小錯誤多犯一點不要緊,代價相對低廉,等到資金已經很大時再來嘗試,跌倒一次,也許永遠也爬不起來。

應該說技術分析能夠伴隨著證券市場的發展。長期流傳下來,必然有其優秀的地方,在某些時候用得好能夠回避一定的市場風險,提高選股成功率。但是知道可以用與知道怎樣用是兩回事。

2、搞透技術分析的理論基礎後,才知道為什麼要謹慎地使用。

對技術分析研究得越透,越能瞭解它的危害,以前我總不理解一個具有豐富知識的偉大學者,為什麼會說出"知識越多越反動"這樣的話。現在終於有所明白:知道真正知識的效用後,才會對無用知識的氾濫感到痛恨。一句偏激的話並不意味著他否定一切,只能說對他自己的警醒。

技術分析的理論基礎大多建立在為短線交易服務的目的上,強調抓住有價值的價格變動的時機,但是既然你認為依靠這種技術能夠抓住時機,你就會時刻想加以運用,任何先進的技術分析技巧都不能脫離頻繁買賣的陷井,所謂的短線麻雀生存戰術只能掩蓋投機者對風險控制的無知。

有誰有耐心一開始就對技術分析研究十年,恐怕很少有人作到,有一個投資天才作到了,但他最終放棄了這種方法,這個人就是巴菲特。

3、抓住技術分析效用的精華。

技術分析是一種觀測市場狀況的工具,它能夠直觀地顯示市場的情緒是處於恐慌還是貪婪狀態及投機活躍程度。投資者可以依據這些觀察結果來確定一個大致合理的價格區間。

把技術分析視為預測工具,只能導致預測失敗。

技術分析是抓時機的工具,成功的使用在於有限制地服務於長線作的特定買賣時候,大部分時間都不要使用,簡單持有反而是最有效的技術。

(六)技術分析批判

1、你不能從後視鏡看到未來。

技術分析的優點是能夠直觀地告訴你市場中發生了什麼,但是你所看到的東西與將要發生的沒有必然的聯繫;即使有聯繫,但這些因素也並不一定馬上發生作用;即使會馬上起作用,你判斷的方向與市場的真實方向相符的也不會超過40%,等於無用。

2、在你最該買入與賣出的時候,技術分析給你的往往是相反的指導。

在你最該買入的時候,你往往覺得技術形態極壞、弱者恒弱、沒有莊家、大盤還沒見底......而錯過了最該買入的機會;相反,在你最該賣出的時候,你往往覺得技術形態向好、突破後空間無限、強者恒強、有大莊未出逃、大盤仍有一沖.....而錯過了最該賣出的價位。

3、頻繁買賣、妄圖抓住每一次機會。

技術分析過於機械,總是盡力給你提供買賣建議,歷史已經證明,短線必亡。

(七)我運用技術分析的三次轉變。

1、學習各種主要技術分析方法。(早期)

結論:在學會了通過這些方法對市場的綜合觀察後,覺得所有技術分析方法都沒什麼用,不能依據它們進行有效的買賣。

2、跟莊。(近期)

結論:不是所有莊家都可以賺到大錢,只有抓住主流莊家才能得到較高利潤。強度分析是發現主流莊家的好辦法,缺點是等你發現並且可以確認了主流莊家之後,往往已離開其成本很遠,從長期投資的角度來看,這個位置不具備長期投資的安全性。

3、反技術分析與反莊家 。(現在與未來)

結論:在我的眼裏,投資只有兩個問題:是不是具有長期投資價值的優秀企業,是不是安全理性的價格。

(八)老歐總結的幾種常用的技術分析方法與指標

選擇技術分析工具的原則要"簡單實用"!

1、趨勢線、移動平均線--最基本的方向工具

趨勢線以及移動平均線是跟蹤長期趨勢最簡潔有效工具。移動平均線實際是趨勢線的平滑,實際應用效果更好。如:設定長期移動平均線作為市場長期波動的中軸,2-3次的遠離作為長期頂部或底部區域。個股與大勢皆可使用。

長期趨勢的確認要等待明確的信號,一個長期的變動,遲1-2周,甚至一個月,事後看都不算遲。當然,有時領漲股的時機在大勢開始不久就十分明確了。

2、回檔百分比--實用的時機區域測量工具。

正常的回檔是趨勢延續的必要條件。

精確的百分比數並不重要,在百分比上更能體現"模糊的正確"這句話。過於精確的測量常常是錯誤的開始。只需知道一個核心百分比即可。如:升幅的50%或股價的50%

百分比的貢獻是提供一個大體的區域,而不是精確的交易點。

一些小技巧如整數位元、缺口,可作為百分比的有益補充。

百分比的尺度,也是測量持股心理承受力晴雨錶,隨著百分比的增加人們的情緒象溫度計一樣變化。

3、支撐、阻力--觀察價格、成交量變化的重要手段。

短期潛在支撐阻力的變化只能作為一種觀察手段,重要的是從中發現長期阻力支撐變化的先兆。不能以為對短期波動的規律有了較多瞭解,就可以進進出出。

4、預期突破、預創新高--把握先機的非常有用的概念。

前期的長期底部構成強烈的支撐,短期投機者對該股已失去興趣,價格的波動已很小,從成交量上看長期亦無明顯的大量拋售。

而此時企業的基本情況繼續向前發展(不等於盈利大幅增長),所處產業成長潛力依然巨大。隨著1-2周低量的出現,股價開始走強,成交顯示有眼光有耐心的長線資金漸漸進場買入。買入是在隱蔽的情況下進行的, 其買入者可能是瞭解公司的內部人員,也可能是從事長期投資的散戶大戶,也可能是看好他的主流資金,可能是一個 ,也可能是一夥,你不必猜疑,只需判斷有眼光的善長長期投資的 那一類人對該企業的價格開始形成"共識"。隨著買入的增加,價格穩步盤升(距最低點一般15%的上漲)之後,1-2周的盤整,

預期突破就在眼前了!

預創新高指的是股價築出底部之後,價格距離6-12月的最高價(甚至是歷史最高價)僅剩5%-10%距離,利用人們的恐高心理,股票在做最後的換手--從短期不堅定者向長期看好者集中,醞釀著最後的一沖。

預創新高的背後是企業的基本情況在發生長遠意義的新進展。正是如此支持著股價的新高,支持著新高一被突破,將成為未來再也難見的價格!

新股的最高點可能會少於6-12月。

週期性股票,夕陽產業中的成長股,競爭優勢股,公共事業股,等等因行業的特性本就不同,價格波動方式也有所不同,時機更是不同。需要在各類股票的實踐中總結。例如:對週期性的股票,你如果採取突破買入,創新高買入,那可能都是頂了。而超級競爭力的成長行業股票,新高常常是歷史大底。

5、相對強度--選擇股票的簡單實用的工具。

相對強度可以是一隻股票自身價格相對過去運動力度,一個長期上升的趨勢。

相對強度可以是一隻股票價格相對於其他股票的漲幅表現。

相對強度可以是一個新高價,短期新高,6-12月新高,更可以是歷史新高。

相對強度可以是一種股票的高價格,高價股常常具有高素質,高價本身就意味著與眾不同的表現。

相對強度可以是優秀基金的買入和持有,更是理性投資者對股票素質的認同。代表著股票市場最富眼光資金的力量。

相對強度可以是一個產業的快速發展,可以是一類股票的超群表現,更可以是一家企業的競爭優勢。

相對強度是衡量自己觀點的最有效最客觀的工具。

(九)最佳技術分析教材

孫子的偉大就在於他雖然是一個戰術專家,但他卻是一個慎戰的戰略家,他並不提倡靠著他高超的戰術時刻戰鬥,他的書中時刻強調著具備或創造出各種的有利條件才戰鬥,"勝兵先勝而後求戰",百勝才能百戰,而不戰而勝的戰略才是最高境界。

《孫子兵法》摘要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

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已,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可勝。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

古之所謂善戰者,勝於易勝者也。故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故其戰勝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勝,勝已敗者也。故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

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

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後處戰地而待敵者勞。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

進而不可禦者,沖其虛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戰,敵雖高壘深溝,不得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戰,畫地而守之,敵不得與我戰者,乖其所之也。

兵形像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

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以治待亂,以靜待嘩,此治心者也。以近待遠,以佚待勞,以飽待饑,此治力者也。無邀正正之旗,勿擊堂堂之陳,此治變者也。

辭卑而益備者,進也;辭強而進驅者,退也;輕車先出居其側者,陳也;無約而請和者,謀也;奔走而陳兵車者,期也;半進半退者,誘也。

夫戰勝攻取,而不修其者,凶。

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

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

明君賢將,所以動而勝人,成功出於眾者,先知也。

知彼知已,勝乃不殆;知天知地,勝乃不窮。"

第九章、你能戰勝自己嗎?

"市場,像上帝一樣,幫助那些自助者。" -- 沃倫·巴菲特

人的天性中有許多不好的東西,如好吃懶做、貪心、狂妄自大、喜歡得到別人的認同、不肯承認錯誤.....只有克服了這些缺點,人才能發揮自己最大的才能。

知行合一是一件很難做到的事情。

即使你有再多的知識、有最好的武器與方法,但你如果不能戰勝自己的缺點,你一樣不能很好地運用這些取得成功。成功的人往往是一些品德高尚的人,各行各業的出眾者都是如此,成功的投資者也應具備一些與投資致關重要的基本素質,如耐心、勇敢、謙虛、....等。

一、耐力與恒心

由於股市的劇烈變動,總有人把握不住自己,對自己的選擇持深深的懷疑態度,他需要尋找一種參照體系,他急於知道自己的行為結果,他試圖把所有的資訊都收進來。另一方面,股市的急劇變動,發出與投資人所關心之事相吻合的資訊的頻率也相當高,這便影響了人的知覺系統,產生對資訊理解的不確切。市場中儘是一些受過良好教育,並擁有豐富經驗的投資專業人員,他們最善長的就是讓市場更瘋狂、更混亂,唯有如此,他們才能顯得比散戶更聰明、理智一點,股票投資人感受到的壓力是非常大的。

很多事情儘管你已經作出了正確的判斷,並且已經作出了勇敢的決定,但是你沒有耐力與恒心一樣不會成功,企業的發展是一個長期漸近的進程,沒有耐心去等待無異於揠苗助長,其結果往往是事與願違。

當然,長期的耐心是很難做到的,就連巴菲特有時也會犯這種錯誤。巴菲特是這樣批評自己在航空業投資的錯誤:"我承認,我和別人一樣有種渴望。渴望幹點什麼,特別是在無事可幹的時候。"

但我們不能因為有困難就不去努力,雖然你作不了最有耐心的事情,但只要你盡力作了,會比絲毫不付出努力得到更多的回報。

在耐力與恒心這一點上我終生感謝我的父親,如果不是他對我從小進行的教育與訓練,生性暴燥的我早就不知犯了多少錯誤了,也不可能有今天,耐心為我今後的投資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勇敢與自信

勇敢與自信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勇敢的表現主要在行動,而自信主要表現在思想,自信決定勇敢,二者對投資的影響是相當重要的,試想你如果不自信不勇敢,面對高風險的市場,你如何能夠作出投資決策。

說到自信,我要感謝我夫人對我的持續鼓勵,人的自信是不可能從自己的父母那得到太多的,因為他們對自己子女的評價通常不客觀,自信只能從外界的肯定得到,而配偶是最多與最可靠的資訊來源,古人雲:成家立業,還是有一定道理的。(當然,這些都是題外話了。)

勇敢的表現的兩個特徵:1、無知者無畏。2、大智大勇。

前者是因為不知道風險來自於何處,後者是因為知道事物的發展必然規律、並能掌握控制風險的勇敢;二者在短期的效果差別不大,但長期來看卻有天淵之別;前者的成功在於幸運,但幸運是少有而不經常的,後者的成功則是基於對事物的客觀分析,他的結果是必然的而且是長期有效的。

大部分投資者在市場中都是愚勇可嘉的,而向大智大勇轉變唯有通過學習才能得到,拉羅什富科在《感想集:道德方面的格言與箴言》中說:"最大的才能是按真實價值評價事物的能力。"瞭解事物的真相,才能做到真正的勇敢。

勇敢在投資方面的重要意義:

1、勇於做最孤獨的事情;
2、勇於做最有耐心的事情;
3、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
4、勇於堅持正確的判斷。

當然,這些勇敢都建立在你對事物的正確判斷上。格萊葛姆說:""你不會因為這些人的不同意,而判斷正確或錯誤。你之所以正確,是因為你的資料和推理是正確的。"

三、謙虛與謹慎

自信與勇敢在不善於控制時,有時會發展為狂妄自大、匹夫之勇,事物走向反面通常是有危害的,而謙虛與謹慎是對自己最好的約束。

謙虛才能使人進步,沒有哪個大學者是狂妄之徒,因為他們研究得越深就越覺得自己在知識面前的渺小,聖賢尚且如此,我輩俗人又有什麼可驕傲的資本呢?

謹慎能減少輕率的錯誤,雖然過於謹慎會錯過一些機會,但是"要想跑第一,你首先要跑完全程。"你失去少數機會並不可怕,(事實上股市總是充滿機會的)可怕的是一次致命錯誤的打擊。

對於自己有把握的東西要自信與勇敢,對於自己不明白的東西要謙虛和謹慎。

只有具有謙虛的品質才能勇於承認錯誤,才不會一錯到底。

馬蒂·舒華茲說:"再成功的投資者,也會有失誤的時候,而對待損失的態度卻是不同的,不同的態度又帶來了不同的結果。大部分的交易員最後總是輸錢的原因在於,他們寧願賠錢也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

四、孤獨與冷靜

人一生都是孤零零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幫你,只能依靠自己。證券市場尤其如此,因為零和市場的本質決定了每個人都是你的敵人。從眾結果註定就是利潤平均化,成為碌碌無為之輩,成功的投資者要勇於反大眾,要以孤獨為樂,你不必在意他人的看法,你只要研究自己的判斷是對還是錯,力爭成為少數人。

獨孤求敗的確是很高的一種境界。

孤獨的人往往冷靜。

冷靜對於投資者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項素質,市場在很多時候處於一種發瘋的狀態,很少有人不被它影響而作出不理智的行為,冷靜的投資者是要有一點笑看潮起潮落的超然的。

只有冷靜等待才能等到大機會。

馬克·魏恩斯坦說:"我在交易中虧錢不多,因為我善於等待真正時機。大多數人不善於等待時機,他們在天還漆黑的時候便匆匆進入森林,而我卻會等待至天亮。雖然獵豹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動物,能夠捕捉草原上的任何動物,但是它會等到完全有把握時才會捕捉獵物,它可以在樹叢中等上一周,就是等那正確的一刻,而且它等待捕捉的並不是任何一隻小羚羊,而是一只有病的或破腳的小羚羊,只有當萬無一失的時候,它才會去捕捉。對我來說,這就是真正專業式的交易方式的縮影。"

獨立思考、靈活與原則的辯證關係、......影響到成功的因素太多了,不是這一篇短短文章所能談盡的,我只是講了一些我認為最重要的,無疑這一章是我寫得最差的,在今後的歲月裏我將不斷修改這一章,不能十全十美,就留一些遺憾吧。

附記、畫蛇添足-我的試驗

"我一直相信我自己的眼睛遠勝於其他的一切。" -- 沃倫·巴菲特

一、我對投資的研究思路

1、為什麼在市場中中賺錢越來越難,因為市場越來越成熟、越來越有效率;

2、但市場並不總是有效率的,它總是提供一些或大或小的機會,要想獲利必須抓住大機會;

3、市場的大機會不在於短線暴利,而在於市場的長期向上性特徵,其本質是由處於生命週期上升期的產業拉動的;

4、歷史已經證明了簡單長期持有策略勝過大部分主動策略,所以儘量不要離開市場;頻繁操作的成功是微乎其微的小概率事件,長線投資才能得到最投機的幸運;

5、長線投資獲利的秘決--複利;

6、提高獲利效率與安全的特別方法--集中投資;  

7、為了得到穩定的複利,集中投資於好的產業與企業是雙保險;只投資於有長期發展潛力的行業;在好的行業中選擇有超強競爭力的好企業;新股、次新股是推動市場的重要動力,裏面經常有一些新興產業,所以要重點關注;極少數的預創新高的老股有一定價值,但最好還是不予關注;

8、善於利用技術分析可以拓展安全空間,得到更高的複利;利用技術分析選擇恰當的時機,做到買進後就很難跌到自己的價位,或者說是一個長期不容易產生重大損失的價位儘量避免止損就是最佳的止損策略。

9、投資必須要有一定的強度,高素質是最真實的強度;領先主動上漲是最明顯客觀的強度;較高的股價是基本強度也是最不被重視的強度,將三者組合運用可以提高成功率;

10、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市場越大,就越要專注于高概率機會的小範圍。我所研究與運用的方法只適用於小盤、次新、高價、科技股,不要想抓住所有的機會。在金礦邊上找金子比在垃圾堆中找容易多了,不看低於20的股票。

11、好的行業與企業通常是大眾所喜歡的,價格往往是高估的,在下跌的市場中買入或在經歷長期調整的低位買入,是較好的選擇,雖然這個價格未必是極端便宜的,但卻是較合理的。它至少符合一個巴菲特的原則:以一般的價格買入一家不同尋常的公司,比以不同尋常的價格買入一家一般的公司要好得多。

12、有效的方法能否成功運用還在於投資哲學的成熟。

二、我的原則

1、首要原則:安全!複利!

2、買入原則:如果不願持有十年,就不要考慮持有十分鐘;如果不願全倉買入,就一股也不要買。

3、賣出原則:上帝欲使其死亡,必先使其瘋狂;沒有更好的機會與更有把握的機會,不要輕易賣掉你的股票。

4、長期持有原則:耐力勝過頭腦;不要輕易離開市場。

5、行動原則:不去想像你所畫不出來的東西;不做沒把握的事情。

6、技術分析原則:模糊的正確遠勝於精確的錯誤,儘量簡單。

7、基本分析原則:鷹有時飛得比雞低,但雞永遠飛不到鷹的高度。

8、止損原則:良好的買進為成功的賣出奠定了一半的基礎,把止損消滅在最開始的時候。

9、等待原則:股市裏的錢是永遠賺不完的,但你手中的錢是可以賠完的,不要因為他人的獲利而影響了自己的操作

三、我將終生牢記的大師教誨。

1、費雪說:"研究我自己和別人的投資紀錄之後,有兩件重要的事情必須特別注意,首先投資想要賺大錢,必須有耐性。

換句話說,預測股價會到達什麼水準,往往比預測多久才會到達那種水準容易。其次,股市本質上具有欺騙投資人的特性。跟隨其他每個人當時在做的事去做,或者自己內心不可抗拒的?喊去做,事後往往證明是錯的。

即使某家公司的股票價格似乎已到或接近暫時性的峰頂,而且近期內可能大幅下跌,只要我相信長期內仍值得投資,便不會出售這家公司的股票。如果我判斷幾年內這些股票的價格會漲得遠高於目前的水準,我寧可抱牢不放。我的信念源於投資過程中對基本因素的衡量。增值潛力雄厚的公司很難找,因為這樣的公司不多。但是如能瞭解和運用良好的基本原則,我相信真正出色的公司和平凡普通的公司一定有差異,而且準確度可能高達90%。

預測特定股票未來六個月的表現,則困難得多。....由於這些理由,我相信不管如何精研預測技巧,準確預測到股價短期走勢的機率很難超過60%。而且這個估計值可能還太過樂觀。既然如此,在正確機率頂多可能只有60%的情形下,便決定賣出正確機率高達90%的股票,這樣的做法實在不合理。"

2、林奇說:"在股市賺錢的關鍵,是不要被嚇跑。這一點怎樣強調都不會過份。每年都會有大量關於如何選股的書問世,但如果你沒有強烈的賺錢欲望,所有的資訊都是白費力氣。   不論你使用什麼方法選股或挑選基金,最終的成功與否取決於一種能力,即不理睬環境的壓力而堅持到投資成功的能力;決定投資者命運的不是頭腦而耐力。敏感的投資者,不管他多麼聰明,往往經受不住命運不經意的打擊,而被趕出市場。

現在你很難找到一位宣稱自己不是長期投資的投資者。但當股價下跌時,真正的考驗來臨了。

人們突然間變成了短期投資者,雖然他們曾信誓旦旦地宣稱自己要做長期投資者。他們被情緒控制,並且忘記了當初買股票的理由--在好公司裏擁有股份,他們陷入恐慌,因為股價很低。他們不是等待股價回升,相反卻以低價拋出股票。毫無疑問,這時的股價最低。

沒有人強迫他們這樣做,他們自己急著要賠錢。

市場投機者試圖對股價的短期波動進行預測,希望獲取快速的利潤。極少人能以這種方式賺錢。

試圖跟隨市場節奏你會發現自己總是在市場底部即將反轉時退出市場,而在市場升到頂部時進入市場,人們會以為碰到這樣的事是因為自己不走運,實際上,這只是因為他們想入非非。

沒有人能夠比市場精明。

你可以對自己說:'下次股市再跌,我會不理睬那些壞消息而買進下跌的股票。'但是,由於每次危機看起來比上一次更糟,因此,要想做到對壞消息不理不睬越來越難了。

在股票戰勝債券的70年中,曾經有過40次超過10%的大跌,其中13次跌幅超過33%,包括1929年的暴跌。

或許還會有更大的股災,但是,既然我沒有掌握預測股災的武器,那麼,試圖提前保護自己又有什麼意義呢?當代40次股災中,如果我每次賣光了股票,我每次都會後悔。即使發生了最大的股災,股票的價格總會漲回來。

股市下跌並不是驚人的事件,它是個迴圈事件--就像明尼蘇達州的冷空氣。當冬天來了你會穿上大衣,告訴自己夏天還會來臨,而不會認為冰川從此覆蓋全球。" 

3、巴菲特說:"恐懼和貪婪這兩種傳染性極強的災難的偶爾爆發會永遠在投資界出現。這些流行病的發生時間是難以預料的。由它們引起的市場精神錯亂,無論是持續時間還是傳染程度同樣難以預測。因此我們永遠無法預測任何一種災難的降臨或離去。我們的目標應當是相當適度的:我們只是要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懼,而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

"我們將繼續對政治預言和經濟預言置之不理,這些東西對許多投資者和商人來說是代價昂貴的消遣。30年前,誰也無法預測到越南戰爭的大面積擴散、工資與物價控制、兩次石油危機、總統辭職、蘇聯解體、道指在一天之內大跌508點,或是短期債券的收益率在2.8%至17.4%之間波動。

但讓人驚奇的是,這些巨型炸彈並未對格萊葛姆的投資原則產生絲毫不利的影響。它們也沒有導致以離譜的價格荒謬地協議收購優秀的公司。而且,請想像一下,如果我們對未知事物的恐懼使我們遞延或改變對資本的運用,那我們的代價將是什麼。事實上,我們通常是在人們對某種宏觀事物的恐懼達到頂峰時進行了最成功的收購。

恐懼是追求時尚者的敵人,卻是保守固執的原教旨主義的朋友。"

四、關於本文的寫作說明

1、本文絕大部分來自于各個投資大師智慧的摘抄,自己寫的部分較少,並且我的理解有許多片面的成分,投資者要想在投資上有所成就,還是去看原著的好。

2、沒有人生而知之,只有站到巨人肩上,才能看得更遠。我們從嬰兒開始學說的每一句話,都來自於對他人的抄襲,能將成功者的思想精華融合在一起也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從這個角度來看,本文對於投資者來說,還是有一定價值,如果能對朋友們有所幫助,是我的幸事。

3、本文主要還是寫給自己的一套投資系統,所以談大原則的多些,講細節的少一些,對我本人來說,基本知識與小技巧、小細節已沒有多講的必要了,畢竟寫給小學生與高中生的書還是要有所區別。

4、本文致力於如何合理地有效地長線投資,由於本人的學識有限,必然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希望不要誤導朋友們,對於一個成功的投資者,理性獨立思考他人的思想,在任何時候都是必不可少的。

5、成功者的外在表現往往是特立獨行甚至顯得孤獨,而思想者的本性卻是與他人溝通產生思想共鳴,在投資事業上我是崇尚萬里獨行的,但在生活中我希望以文會友.

關於長線與短線的問題,我認為是一個人在成為成熟的成功的投資(投機)者之前必須給予相當重視的、需要實踐思考再實踐再思考、反思再反思的課題、門檻。但是,就象許多重要但卻令人迷惑的投機道理一樣,要給予正面的直接的闡釋卻是艱難而且亢長。不過,如果通過追問一些相關的(以及反面的)問題,倒容易給人啟發。譬如:

1、為什麼"所有的投資大師都是靠長線投資成功的,古往今來,靠短線投機得享大名者,至今沒有一人(除非是反面教材)"

難道美國人都是做長線的嗎?非也!美國人以及全地球的人,都跟中國人一樣,至少95%以上的人(過去、現在、將來)都不願意主動性地做長線。

2、難道是由於美國股市缺少短線機會(穩步升跌或波動不大)嗎?非也!99年,一個星期裏漲幅超過10倍的美國股票有5只。過去一年多來,美國的多數科技網路股下跌超過90%。

3、難道美國人缺乏技術分析等投機理論嗎?非也!其實當今被中國股民和專家奉為法寶的幾乎所有的技術分析方面的理論及思想幾乎都是出自美國的理論大師之手,多數經由臺灣香港理論家傳給中國。但是,為什麼在美國臺灣香港不是信奉這理論的人發了大財而名列長線投資家之前呢?難道是由於他們的原始資本不及長線投資家嗎?非也!

4、進行長線投資,同樣需要學問。其精闢之處在於,要尋找到既不會大輸同時可能大贏的機會, 下大注,然而就是最難以讓人這種動物難以做到的等待等待再等待。

5、進行短線投機,需要的是機敏正確的判斷能力或者有效實用的買賣原則。兩個方面碰到的真正敵人,其實是人的共性,以及主力方對散戶共性操作趨勢的覺察然後進行迎合、引誘終究造成多數短線客贏小輸大的結局(老手們的逆反操作通常導致幾乎變態的盲目逆反而錯失大級別行情)。而靠控制盈利率及止損來避免風險的做法同時避免了大的收益,終究還不如長線賺得多。

1.長線的困難到底在那裏呢?我認為是,難以在一種具有極強信念或理念的支配下,達到心態異常的平和的境界。簡單地說,這種境界能夠使你忘卻了時間或過程,忘卻了市場的種種躁聲。只有這樣才能"堅守不出",才能"與眾不同"。一般人實在是難以達到如此境界

2.2、 長線投資的複雜。強烈的投資信念從何而來?簡單地說,就是投資結果(請注意:而不是過程)的正確把握和認識,它要求的不是過程的長短,而是結果的巨大成功。這難不難?實在是太難了!這就是"堅守不出"最終的根據。因為人歸根到底是"無知"的,因為世界太複雜!實際上沒有人能夠作出完全正確的結論,任何結論的正確性總是相對的。因此,長線投資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一種更大的"賭博",或者說是更高層次上的"賭博"。在這裏重要的是理念、是深刻性和思想性,而不是技巧性。因而一再強調投資決策的簡單性、確定性。當然這種決策的簡單性、確定性,需要極為深刻的認識和修養作為基礎,同時,也要對最終失敗的可能性所引出的恐懼或痛苦,作好充分的思想和心理準備,並坦然面對之。

3.長線投資的風險。人們往往說,長線投資的風險是較小的,這種說法並不充分或不深刻。人們常說,風險小也意味著收益小,如果真是這樣那有巴菲特呢?那有什麼投資大師呢?當然另一方面,我們也可看到,許多的智者或長線投資者的確失敗了,其巨大的打擊是不言而喻的。因此,長線投資的風險實際上是巨大的,這種風險往往不是長線投資本身,而是人們通過所謂"長線投資"的失敗而對形成長線投資理念的自我反動,從而往往形成投機而不是投資的簡單理念或信念。因此,我認為,人們的投機心理和行為,往往產生於其對"長線投資"的不正確理解和實踐,從而形成了投資大眾難以"堅守不出"心理機制的認識基礎。

巴菲特說,他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投資成就,是主要依靠這兩個東西---愚蠢與自律,別人的愚蠢,自己的自律。要做到這兩點,就要制定一些嚴格的投資原則。

六條股票法則

1.調查研究

以研究企業為核心思考投資 就從根源上避免了過度投機的危險。必須知道你買的是什麼以及為什麼要買它,3個月以上的考察是必要的,這股票看來會漲一類的話不可靠。缺少必要充分的對企業的調查研究,投資只能是賭博,如果真的投資就是賭博,我寧可退出,生活中有比賭博更有意義的事。

分析10家公司,你會發現一家基本情況超過預期, 分析50家,就能發現5家。 通常,在幾個月甚至幾年內公司業績與股票價格無關。但長期而言,兩者之間100%相關。這個差別是賺錢的關鍵,要耐心地持有好股票。

週期性股票,成長性強的股票,公共事業股等行業的特性不同,價格波動方式也有所不同。除少數很小的企業,因行業的高成長,企業獨具競爭優勢,企業幾年間由很小變大,在開始的一兩年裏何時買事後看都可以,但這種機會太少了,一般都是革命性的創新導致的。價格時機仍然是投資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

對收購、兼併、重組最好敬而遠之,真正成功者少之又少。

放棄關注不必要的資訊,使用原始資料,用切實的資料和事實獨立研究獨立思考問題。避免輕易接受他人觀點。

2.減少交易

頻繁的買賣,只能帶來更多的錯誤。損失更多的金錢和自信。養由基箭術高明,百步之外射柳葉,箭箭命中。觀眾們都齊聲喝采,一個過路人卻說:"基礎不錯,是可教之材。"養由基聽後,勃然大怒,堅持要請這人一展身手。這人不緊不慢地說:"你能射中百步之外的柳葉,而且百發百中,但卻不知道在合適的時候停下來休息一會兒。過一會兒精疲力竭,一旦持弓不穩,箭頭偏斜,只要有一箭沒有射中,剛才的名聲就喪失殆盡。這就是我所能教你的。"

知道那些是自己不應去關心的,不應去做的,堅持有所放棄,成功才能開始。缺少自我管理能力的人也同樣無法管理好投資。屠龍子朱對前來學習射箭的常羊講了一個蘊含射箭道理的故事:楚王在雲夢澤打獵,左邊跑出一隻梅花鹿,楚王張弓射箭,剛想射,發現右邊又跑出來一隻麋鹿。當他準備射麋鹿時,頭頂的天空有一隻天鵝飛過,一時之間,楚王不知該射哪什麼好。神箭手養由基見了,上前對楚王說:"如果把一片樹葉放在百步以外,我能夠射十箭中十箭,如果放十片樹葉,能否射中,我一點把握也沒有。

保持清醒啊,別想把握太多機會,在這方面已有太多的人,太多的教訓。要徹底明白只要堅持成功的投資理念、策略,盡可能長期使用它們,堅持住自己的風格,就能最大限度地享受到複利增長的巨大威力。不能只有理性的觀點,而缺少理性的行為。

3.牢記風險

股票的風險就是兩個:不熟悉投資的企業和付出了過高的價格。要贏,第一件事就是不要輸。市場報價來自一位樂於助人的稱為"市場先生"的朋友,"市場先生"每天都會出現,報出一個買賣股份的價格,從未失靈。即使公司可能有非常穩定的經濟特性,但市場先生的報價也有各種可能。因為不幸的是,這個可憐的傢伙有感情脆弱的老毛病。有些時候,他心情愉快,而且只看得見影響公司的有利因素。在這種心境下,他可能回報出非常高的價格。在另一些時候,他意氣消沉,而且只看見公司和整個世界前途渺茫。這種時候,他會報出非常低的價格。"市場先生"還有另一個討人喜歡的特點:他從不介意無人理會。

如果今天他的報價不能引起你的興趣,明天他會再來一個。但交易完全出於你的決策,在這樣情況下,他越狂燥抑鬱,你越有利。如果某一天他表現得愚蠢至極,那麼你可以隨意忽略他或者加以利用,但如果你受到他的影響,那將會十分悲慘。

缺少謙遜謹慎等於忘記了股票的風險。以己之長,避己之短。在股市激烈的競爭中才擁有了你的獨具優勢。夏王將一塊一尺見方的靶標放在不遠處,叫來神箭手後羿,吩咐說"如果你射中了,就賞給你一萬兩黃金;如射不中,就扣掉你一千戶封邑。"後羿看著一尺見方的靶心,想著即將到手的萬兩黃金或即將失去的千戶封邑,心潮起伏,難以平靜,平素不在話下的靶心變得格外遙遠。第一箭沒有射中,第二箭也沒有射中,後羿沮喪地垂下了驕傲的頭。

缺少財力的控制,一般人都無法承受下跌的心理壓力。因為它會演變成生存安全的壓力。適當的資金投入才能真正做到長期持有。如果你用1000塊錢買股票,最大的損失就是1000塊。但如果你有足夠的耐心,你可以獲得1000塊甚至5000塊的收益。個人投資者可以集中投資幾家好企業,持股太多會失去集中的優勢,持有幾個大贏家終生受益。

4.目光遠大

目標要遠大,成為一名如巴菲特般自律的投資人比早日成為百萬富翁的目標更實際。

往大處想答案經常一目了然。無論是選擇行業企業時機。目光遠大也意味著將生活永遠是擺在第一位,沒有比"目光短淺"的生活最重要了。幸福的今天沒有未來的財富一樣可以把握,而且更實際。

靈魂的疾病在於迷戀不可能獲得的東西。放鬆的精神狀態是正確辨認和判斷的保證,良好的決策來自良好的身心狀態。瞭解自己的能力範圍,擺正行為位置。置身人群的時候,往往是最應該自守孤獨的時候。

沒有必要和別人比,生活如此,投資如此。

一元錢投資,每天賺100%,利潤累加投資,30天之後是多少?猜猜看,答案:十億 準確數應為1073741824元。資金雖小,眼光卻一樣可以遠大。現在社會誘惑太多,而給一意孤行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機。

5.長期持有

股票的財富只在擁有它的人手裏。 錢在這裏從活躍的投資者流向有耐心的投資者。許多"精力旺盛"的有進取心投資人財富漸漸消失。不要理會媒介最新的恐慌性言論。賣掉股票是因為公司的基本情況惡化,而不是因為天要塌下來。當你持有好公司股票時,時間站在你這一邊,你要有耐心。即使你在頭5年中錯過了一個好企業,但在下一個5年它可能仍是大贏家。

市場的走向難以預見。市場常常反映過度。沒有人能夠預測利率、經濟形勢及股票市場的走向,不要去搞這些預測。集中精力瞭解你所投資的公司情況。如果試圖跟隨市場節奏你會發現自己總在市場底部即將反轉時退出市場,而在市場升到頂 部即將反轉時進入市場。人們會認為碰到這樣的事是因為自己不走運,實際上,這只是因為他們想入非非。

句章縣有位農夫,用草遮籬笆時,聽見草堆中有唧唧的叫聲,撥開一看,竟然是一隻野雞。捉到野雞後,他又把草掩起來,希望再有這樣的意外收穫。第二天,果然又聽到相似的聲音,他急忙撥開了草堆,結果裏面竄出一條毒蛇,一口將他咬死。

6..儘量簡單

簡單不是偷懶。更不是投機取巧。是堅持最基本的理念。成功的投資,你不需要瞭解貝塔值,有效市場理論,現代投資組合理論,期權定價等等。實際上,你最好對此一無所知。投資專業只需要兩門教授得當的課程--如何評估一家公司,以及如何考慮市場價格。這個簡單的道理--股票價格與公司贏利能力直接相關--經常被忽視,甚至老練的投資人也忽視。觀看行情接收器的人開始認為股票價相有其自身的運動規律,他們跟隨價格的漲落,研究交易模式,把價格波動繪成圖形,在本應關注公司收益的時候,他們卻試圖理解"市場"在做什麼。

成功來自恒心毅力與忍耐。永遠不要輕言放棄。準備一生都成為股票買家的投資者,應該對市場波動採取一種相似的態度。 但許多人不合邏輯地在股票價格上漲時心情愉快,而在下跌時悶悶不樂。 其實股市的下跌如一月份的暴風雪是正常現象,如果有所準備,它就不會傷害你。每次下跌都是大好機會,你可以挑選被風暴嚇走的投資者放棄的廉價股票。

股票投資者必須要樹立一個根本的信念:這一信念就是天不會塌下來,世界末日也不會這麼快就降臨,經濟也許會蕭條但不會崩潰,人們還得穿衣吃飯、休息勞作。所以股票市場長遠來看總是一個向上的過程。那麼,投資股票還有什麼可猶豫的呢?如果真有一天經濟的車輪停止了轉動,你把錢存在銀行裏也好,藏起來也好,與投資在股市中的結果也不會有任何區別。

沒有深入調查研究,不知道有所放棄,就容易頻繁交易。對今天的生活不珍重,把所謂的幸福寄託在未來的虛擬財富上,就不會目光遠大的對待投資。投入的資金缺少必要的控制,很難承受長期持有的心理壓力。儘量簡單原則不斷提醒你成功主要依賴毅力與恒心和一些極為簡單的投資道理。

五條選股法則

1.簡單明瞭

繁雜的業務常常使成績流于平庸,如同過多的持股。突出的主營,也常是突出的業績。中小型成長企業就是典型代表。簡單明瞭意味著易於管理,如果無法徹底瞭解管理者,那就當他們十分一般吧。你看好的企業若是這樣的管理者能行嗎?

簡單明瞭還意味著易於理解,理解產生信心,有信心才能持有,持有才能帶來財富。易於你的理解,使有限的精力集中在自己擅長的產業產品領域裏。 如果找不到一只有吸引力的股票,就把錢存進銀行。什麼也不做不會損失什麼,而隨意買下的股票總是損失。

持有股票就象養育孩子--不要超出力所能及的範圍。業餘選股人大概有時間追蹤8--12家公司。不要同時擁有5種以上的股票。

2. 前景遠大

複合成長前景遠大,這樣的產業產品常常一目了然。如果你心存疑慮,很可能是對的。時間是優秀企業的盟友,平庸企業的敵人.優秀的騎士會在好馬,而不是衰弱的老馬上充分發揮。

在一個有限的世界裏,高增長率必定走向自我毀滅,如果這種增長的基數小,那麼在一段時間內這條定律不一定奏效。但如果基數很大,那麼當事人的結局將是:高增長率最終會壓扁它自己的支撐點。

長期投資的成功離不開長遠而先見的眼光,理解各個行業的經濟特性特徵,是培養著這種眼光的好方法。.企業興衰與所處產業的生命週期也緊密相連。

3.獨具優勢

生存、效益皆出於此。競爭優勢的結束也是困境的開始。"價值投資"意味著應該買入有諸如低市淨率, 低市盈率或者高紅利特徵的股票。但即使這些特徵一起出現,對於投資者來講,是否真正買入了物有所值的股票並真正從投資中獲取到價值,他們也遠不是具有決定性的因素。相應地,對立的特徵--高淨市率 高市盈率以及低紅利率--決不與按"價值"買入相矛盾。

最強的三種競爭優勢:技術領先、 資源獨佔、 市場壟斷。高於行業平均的利潤率是競爭優勢的重要體現。多想想企業有那些獨具的優勢、這種優勢又能持續多久呢?

4.盈利可靠

高的利潤率,低負債,快速的資產周轉,良好的現金流入都是高品質盈利的體現。但如果公司喪失了優勢,競爭對手逐漸佔領了市場,這種看似不錯的盈利只是短命的。

沒有良好的銷售利潤歷史記錄,還是擔心為上。對於小公司,最好等到他們有利潤之後再投資。那些財務狀況不佳的公司更要當心。企業的發展不是靠計畫、靠意向、靠資金的簡單投入,對待企業的進展多抱些實實在在的態度。

對待企業公開披露的資訊,抱著肯定但批判的態度,多多思考些為什麼,實際情況是什麼?事實或數字是否誇大,為何表現的過於樂觀,為何三番五次的重複一個已經知道的資訊,等等。對一些不易引起短期效果的資訊可以給予更大的關注。對那些依靠收購重組賣資產而來的增長更要小心。

誇大銷售的典型手段: 貨物發出就確認,掩蓋或低估了要承擔的售後服務責任,採取寬鬆的退貨政策。 向信譽不佳的客戶銷售產品,無視壞帳風險。 以不合理的價格條件銷售產品,如加大折扣 加長貨款回收信用時間,大大超過行業的一般標準。 將銷售集中于一個會計期,有意識的操縱銷售的時間 。如勾結老客戶,以隨時供貨為條

件提前確認銷售,將當期存貨轉移到分銷商或者客戶倉庫。 濫用完工程度百分比記帳方法。製造虛假銷售發票搞欺詐,還有通過下屬關聯公司大搞低買高賣的空手道。

5.價格安全

合理收益乘數,充足的漲升空間,不要為價值和收益付出過高的期望值。事實證明這些皆終於價格跌落後的失望。在買入價格上留有安全的餘地,抓住這種安全餘地的原則--是成功投資的基石。

整個股票市場的收益乘數值得關注,在股票市場的歷史低迷區域和高漲區域,觀察不同類型企業如週期性企業、公用事業企業、小型成長企業的收益乘數狀況,從中觀察當前股價所處水準。股票市場過熱時,即使金子也已滾燙滾燙了,何況鍍金產品大行其道。一味迷信資金優勢是極其危險的。不能把價格安全寄託在錯誤的價格模式上。

我缺少捕捉不斷變換題材追隨大眾潮流的敏銳,更缺少承受過多錯誤的堅定,也沒有什麼內線,只能根據一些公開資料,所以加倍小心,老老實實的嚴格選擇一些過硬的企業等待合適的價格,這樣做于我安心。我不想承受過多的壓力,那樣生活還不如不做股票。

四條價格法則

1.物有所值

物有所值,這意味著,既不是在大幅上漲50%成為熱門一簇才開始動心,或者在下跌成低於15元的垃圾股票時才感覺便宜,或者貪圖小利尋找自認為有把握的短期價格波動,甚至想借機利用信用交易短期暴富。雖然市場價格高低自有一些道理,但你也有自己的物有所值之標準。

2.價有所依

為及時保住本金而止損,或者價格經過第三、 四次大幅上漲,進入頂部階段,價格過於高估,或者企業暫時失去競爭優勢 ,雖然這些都可以是賣出理由,但你依然不能隨意賣出經過你精心選擇的稀少的優良股票。

3.人棄我取

對待價格的基本態度,就是人棄我取。長期上升趨勢的回蕩,價格波幅小,升幅不大,成交不熱,這些都是應當大力關心的時機。追漲殺跌的從眾策略在必定少數人成為成功者的股票市場,其思路是根本錯誤的。在大眾的浮躁之心漸漸平息之時,也是我們開始分階段謹慎逢低買入的良機。

4.不可預測

判斷股價到達什麼水準,比預測多久才會到達某種水準容易得多。即使預測特定股票未來六個月的表現,也是同樣困難的。.不管如何精研預測技巧,準確預測短期走勢的機率很難超過60%。而且這個估計可能還太過樂觀。既然如此,在正確機率頂多可能60%的情形下,便決定賣出正確機率高達90%的股票,這樣的做法實在不合理。 如果判斷幾年內這些股票的價格會漲得遠高於目前的水準,寧可抱牢不放。

增值潛力雄厚的公司很難找,因為這樣的公司不多。真正出色的公司和平凡普通的公司一定有異,根據情況嚴格判別準確度可能高達90%。

恐懼和貪婪的災難的偶爾爆發會永遠在投資界出現。我們永遠無法預測任何一種災難的何時降臨或何時離去。持續時間和傳染程度同樣難以預測。然而這些並未對價值投資原則產生絲毫不利的影響。它們也沒有導致以離譜的價格荒謬地協議收購優秀的公司。我們應當繼續保持對各種預言的置之不理,並努力在別人貪婪的時候謹慎一些,而在別人恐懼的時候大膽一些。

只有在華爾街而不是在別的地方,歷史常常忠貞不渝地縱情重演。當你閱讀記載那個時候的興旺和痛苦的文字時,深深地震撼你的一件事情就是:今天的股票投機與股票投機家同昨天相比,他們之間的差別是多麼微小。遊戲的本質沒有變,人的本性也沒有變。

六種觀察工具

掌握一些簡單實用的價格工具,有利於觀察市場,但我漸漸感覺技術分析沒什麼大用,只有花時間深入研究選擇有長期發展潛力的企業才最實際, 尋找安全的價格才是根本。回顧自己的成功選股都是因為對企業的深入瞭解,而錯誤多源於一些教條的價格模式。

1.相對強度

相對強度最重要的是產業的發展速率,是一家企業的競爭優勢。相對強度是衡量自己觀點的有效而客觀的工具。相對強度還可以是一隻股票價格的漲幅表現以及相對其他股票的上升力度,可以是一個新高價,可以是一

種股票的高價格,高價本身就意味著與眾不同的表現。相對強度可以是代表著股票市場最富眼光資金買入和 持有,更是理性投資者對股票素質的認同。 超級成長企業的股價常常2-3年甚至更長時間的相對價格表現出眾。
 
2.長期移動平均線

長期移動平均線可以作為觀察市場價格變化的一個簡單工具。最低的長期移動平均線也要在200天以上。

但在相當的時間裏價格呈隨機分佈。明顯的趨勢變動只占1/4時間,把握起來十分困難,這要求你盡可能持有股票,以時間和等待把握住機會。

3.回檔百分比

精確的百分比數並不重要,在百分比上更能體現"模糊的正確"這句話。過於精確的測量常常是錯誤的開始。只需知道一個核心百分比即可。不同的百分比區間意味著人們的不同心理承受力。

4.需求支撐與供給阻力 觀察價格相對內在價值的變動,如收益乘數的區間波動,觀察從而引起的供給與需求的變動。股票的持有結構,也影響著價格波動的特徵,如收斂與緊密,實際供給與實際需求。

5.預期突破 預創新高 預創新低

這三個概念一般僅適用流通市值小的快速成長企業。而把握好這些觀察方法需要經過長期跟蹤股票價格。尤其要當心教條的價格模式騙局,所以實踐中一定要堅持先用基本分析選股,而不能用價格模式選股。

預期突破指當短期投機者對該股已失去興趣, 價格的波動已很小,已經存在形成長期底部的可能,成交量上看長期亦無明顯的大量拋售。 而企業成長潛力依然很大,隨著1-2周低量的出現,有眼光有耐心的長線資金漸漸進場買入,股價開始走強。

預創新高指股價築出長期堅固底部之後, 價格穩步盤升距最低點一般25%的上漲之後,價格距離6-12月的最高價僅剩5%-10% 距離,利用人們的恐高心理,股票在做最後的換手--從短期不堅定者向長期看好者集中,醞釀著最後的一沖。預創新高的背後是企業的基本情況在發生長遠意義的新進展。正是如此支持著股價的新高,支持著新高一被突破,將成為未來6-18月再也難見的價格,正是如此有眼光大資金才敢於大力買進。高點有時是歷史最高點更可能是難得良機。

預創新低 常發生在經過三 、四下跌之後的緊密平臺。企業的內在素質缺少實際的強力支持。也是下跌中產生的恐慌情緒的延續。

6.避開市場

沒有堅定的投資理念,利潤遲早會被市場收回去。太多的人會在退卻的阻擊戰中被消滅,真正避開了市場保住利潤者少之又少。趁著股市過熱,正是總結過去經驗,提高投資修養難得的好時機,讀些投資經典,豐富一下各行業的知識,好好欣賞一下古典音樂,多關心一下孩子,給被金錢"玷污"過心靈進行一次徹底的清掃。同時把你的資金遠離股市,例如轉成定期存款,放在股票帳戶上不很明智,它會時時使你湧起交易的念頭,落入熊途路上的重重陷阱。現在交易實在方便,一念之差錯誤就已築成,真正的行情不會因為遲1-2周就錯過了。長期避開股市又能保持研究,需要忍耐。

自我感覺不好時就遠離市場,無論市場怎樣。研究幾年來股市低迷時優秀股票的價格、收益乘數,耐心等待,無論時間多長。

後記:

"經濟學有最重要的價值定律:商品價格由價值決定,並收供求關係影響,圍繞價值波動。 股市上價值定律是否起作用呢?我認為是絕對起作用的。 具體來看,目前股市中很多股票價格似乎與價值毫無關係,但只要我們把眼光放長遠一點,隨著新股不斷上市,股票的供應將不斷增加,目前股票的高定價是無法持久的,換句話說,如果股票目前的高定價一直持續下去,那中國所有的投資都能得到高額回報。包括國有企業,外資企業,私人企業,一上市都能得到淨資產幾倍的回報。那看來全世界的資金都會流到中國,而這是不可能的。目前的中國股市的股價絕對是偏高的,根據價值定律,高價將產生越來越多的供應,最終將使價格回歸價值。

知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具體到目前股市,就是要大家空倉,先"止"。再好好休息休息,好好思考思考,多學習,多總結。投資股市是一場持久戰. 一些看似可行的技巧策略如果先讓你賺到一筆錢,你就會對此方法感到可靠,其實仔細想想這些方法根本經不起簡單的邏輯推敲,但你卻常常虧損了許多許多才會明白。

假如能在迷霧中終於找到股市的最重要的特點。終於把心平靜下來,以一種旁觀者的身份來看股市中的人和事的起起跌跌,瘋狂,悲觀。。。那恭喜你,你已進入"不惑"的階段。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