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日

東尼·沙裏巴

東尼·沙裏巴當了10年現場交易員,從一張單做起, 30歲退休時賺了將近一千萬美元。他的驚人之處在於成績穩定,曾創下連續70個月每月贏利不下於10萬美元的戰績。他的策略是平時穩紮穩打,關鍵時候大殺一下,賺取高額利潤。

沙裏巴上中學時就給期貨交易商當過小夥計。上大學時,一位朋友問他想不想當經紀人,他以為是像自己原來的老闆一樣做期貨,等到了那裏才知道是讓他當推銷員。他問幾位同事"幹這一行什麼地方最賺錢?"回答是期貨交易所現場。很快他就來到芝加哥。一位從前雇過他的老闆交給他5萬美元讓他做。那人很有錢,在交易所有一個席位,但自己有高血壓受不了刺激,所以想讓沙裏巴幫他操刀。一開始沙裏巴做得很順,兩周內5萬就變成了7萬5千。沙裏巴暗暗得意,覺得自己是個天才。實際上他當時只會一招:別人獲利回吐時他把單子接下,吃剩下這一截。在市場大動時這一招很靈,但後來遇到一段平靜的市場,沙裏巴老是被套住, 5萬美元很快賠得只剩1.5萬。他當時幾次想尋短見,覺得自己這一輩子算是完了。他父親有位朋友開了好幾家餐館,讓他隨時可以去當經理。他給那人打電話,說再讓他試一個月、不行就去幫他經營餐館。投錢給他的那位闊佬一天到晚給他打電話。他有上千萬家產,輸了幾萬塊就好像世界末日到了一樣。最後他決定如果沙裏巴再賠5幹美元,他就撤資。

這段時間,沙裏巴向幾位元有經驗的現場交易員求教。他們說:第一要有原則,第二要做功課,有了這兩條你就可以賺錢。不要想發大財,每天賺300美元,一年下來就是7萬5千,沙裏巴有所領悟,從此一張單一張單做,每天為300美元奮鬥。這樣下來他學會了遵守原則,控制風險。剛開始交易所裏很多人都瞧不起他,嫌他做單太少礙手礙腳。但時間一長發現他很能賺錢,有自己一套做單方法,逐步改變了對他的看法。沙裏巴的贊助人也給他打氣,讓他增加做單量。隨著信心的增加,他越做越大,很快就成了大戶。他原來的計畫是30歲前賺滿100萬就退休。結果不到25歲就賺了100多萬。 1985年5月滿30歲時,他真的離開了交易所,帶走將近l千萬財富。但不到四個月他又開始重操舊業,只不過換了個環境,不再在現場叫價。期貨對沙裏巴的吸引力實在太大,離開它,沙裏巴不知道幹什麼好。

沙裏巴成功的經驗有幾條:

1.控制風險。只要一進單,沙裏巴總是做好最壞的打算,對風險做到心中有數,這樣每次虧損都有一個限度。他曾親眼看見許多交易員在賺了大錢後又全部賠光,原因都是風險意識不夠強。賺了錢後飄飄然。覺得自己的能力超過市場,對市場不再敬畏,過去嚴格遵守的原則也拋置腦後,這樣一來遲早會被市場吃掉。

2.靈活做單。許多人總覺得價格上漲才能賺錢。實際上真正賺大錢的人往往是愛做空頭的,沙裏巴沒有任何成見,完全根據市場情況採取相應的策略。

對於成功,沙裏巴也有自己的見解。他認為,無論哪一行,要做就要拔尖。在期貨這一行,就是看能賺多少錢。現在這一目標他已實現,又感覺到賺錢並不是一切。他的財富與 日俱增,也投資一些其他行業,還從事許多慈善事業,但美中不足是沒有家庭生活。沙裏巴至今未婚,沒有家庭的歡樂,總覺得還不太成功。大概這就是他的下一個奮鬥目標吧。

裏查德·鄧尼斯---期貨市場傳奇人物

裏查德·鄧尼斯現已退休,但他在期貨市場的傳奇經歷至今仍為同行稱道。他親手帶出來的十幾個徒弟在全美期貨市場是一支生力軍,管理的資金達數十億美元。他自己靠l,600美元起家,到退休時家產已達數億。60年代末,鄧尼斯在交易所打雜,逐漸對期貨市場發生興趣。

1970年夏天,他覺得時機成熟,準備親自投人期貨市場一試身手。他從親朋好友處借來l,600美元,想買一個交易所的席位,但因資金不足,只能在很小的"美中交易所"購得一個席位,花去l,200美元,剩下的本金只有400美元。就是這400美元,最終被鄧尼斯奇跡般地變成了兩億多美元。用他父親的話說:"裏查這四百塊錢滾得不錯。"

鄧尼斯並不是天生就會做期貨的。中學畢業後,他到交易所找到-份臨時工,每月薪水40美元。他邊中邊學,自己悄悄開了一個帳戶做期貨。剛開始賠多賺少,一月的工資還不夠一個小時賠的。但好在他做的量很小,賠的錢很有限。多年後鄧尼斯回憶那段時光時,覺得那筆學費交得很合算,他學到了很多東西。那時他還不滿21歲,還不能直接進交易所做單。他父親替他站在裏面叫價,他在外面指揮。就這樣斷斷續續地做工兩年,賠了大約兩千塊錢。他滿21歲那一天,他父親松了一口氣說:兒子,你自己去做吧,這一行我可是一竅不通。

鄧尼斯對早期做單的體會是:第一,剛開始做時還是多輸少贏為好,因為那時候你手頭資金少,輸得有限,若等你做大後才開始輸,那麼代價要大得多。其次不要偏執,要靈活機動,有人很容易犯偏執毛病。如果第一筆大賺是做多頭,那他一輩子隻喜歡做買單。反之則一輩子隻會做空頭, 70年代通貨膨脹厲害,商品期貨有幾年只漲不跌。有些人自己沒賺到錢,但看到身邊有人賺了大錢,無形中便養成愛做多頭的習慣。這非常有害。

鄧尼斯進入"美中交易所"後,頭3個月做得很漂亮,趕上那年玉米鬧蟲害,很快就將400美元滾成3000美元。他本來是要去讀大學的,但只上了一周課便決定退學,專職做期貨。有一天他進了張臭單,一下子賠了300美元,心裏覺得不服,一轉方向又進了一張單,很快又賠了幾百。他一咬牙又掉轉方向再進一張,就這麼來回一折騰,一天就賠掉l/3本金。從那以後,他學會了掌握節奏。賠錢不稱心時,趕緊砍單離場,回家睡一覺,等一段時間再做下一次決定。那一次賠錢教訓很深刻,鄧尼斯再也不因虧損而加單或急著撈本。另外,賠錢會影響一個人的判斷力,所以最好等一段時間再做單。

鄧尼斯學會的另一點是:做單要順勢,勢越強,越容易賺錢。他在交易所現場當交易員,主要是靠跟市場走賺錢。很多人有了利潤總是急著離場,甚至在市場漲停板時也急著獲利出場,生怕賺到的錢泡湯,這時候鄧尼斯總是把單子接下來,第二天總是賺大錢,19T8年鄧尼斯決定離開交易所現場,從辦公室做單。幾年前,期貨市場還比較單一,主要是商品期貨。到70年代末,外匯、證券等期貨市場已逐步成熟。為了從更多的市場謀利,鄧尼斯決定退出商品交易所現場,從場外做單。第一年由於不習慣,鄧尼斯賠了些錢。後來他發現:第-,離場做單已沒有現場做單時那麼快捷,因此要看得比較遠,多做一些長錢。其次在判斷走向方面也不大相同。在現場你可以感覺得到,比如有幾個人在市場轉向時總是錯,當你知道他們同時做多頭或空頭時,你自然就會對市場的走向有較正確的判斷。離場後這方面的資訊沒有了,就得想辦法另找判斷市場的依據。

鄧尼斯成功的關鍵在於及時總結經驗教訓。他基本上屬於無師自通,所有的經驗和知識都是在實踐中從市場學來的。一般人賺了錢後欣喜若狂,賠了錢後心灰意冷,很少用心去想為什麼賺,為什麼賠。鄧尼斯在賠錢後總是認真反思,找出錯誤所在,下次爭取不再犯。賺錢時則冷靜思考對在哪里,同樣的方法如何用到其他市場上。這樣日積月累下來,自然形成自己一套獨特的做單方法。

其次是風險控制。從第一次犯錯誤賠掉1/3本金時起,鄧尼斯就學會了風險控制。一般說來,好單進場後不久就會有利潤,一張單進場後要是過了一兩周還賠錢,十有八九是方向錯了。就算回頭打平了出來,但是過了那麼長時間你可能還是錯了.進單後總要做最壞的打算,你認為不可能的事情往往就會發生。所以要設好砍單價位,過了價位堅決砍, 撈底、兜頂都是非常危險的。鄧尼斯認為能判斷購只是市場可能走的方向,但朝某個方向究竟走多少得由市場去決定。鄧尼斯偶爾也破例試一試撈底或兜頂。比如糖價漲到6O美分時,他曾進場拋空,一路賺到13美分一磅。但他後來又在10美分附近撈底,屢試屢敗,據他自己說,賠的錢超過兜頂拋空下來賺的。所以逆勢的結果仍然是得不償失。

鄧尼斯認為最困難的時候也是最有希望的時候。有時候賠了錢,最不願再琢磨市場,而往往最好的做單機會就在此時悄悄溜過。只有抓住了應有的賺錢機會,把利潤賺足,犯錯誤時才能夠賠得起。另一方面又要學會選擇最佳做單時機。鄧尼斯大概估計過,他做單95%的利潤來自5%的好單。錯過好的機會會影響成績,但過濾掉一些不該進場的單子則能提高收益率。

烏龜幫"---特殊賭注

裏查德·鄧尼斯的合夥人威廉·厄克哈德是他小時的夥伴。兩人在期貨交易方面配合得天衣無縫,一同創下期貨史上少有的佳績.但他倆在人生哲學方面卻有很大差異。鄧尼斯高中畢業後一直做期貨,是實踐中殺出來的。厄克哈德卻是飽浸文墨,有數學博士學位,設計了好幾套賺錢的做單系統。他們經常爭執不休的二個問題是:究竟一個成功的交易員是天生的還是練出來的?鄧尼斯認為是可以培養的,厄克哈德則認為更多的是靠天份,兩人誰也說服不了誰,乾脆打賭驗證。為此,他們在《華爾街日報》上登廣告招聘期貨交易員。慕名前來應聘者上千人。他們從中挑選了40人面試,最後選定10人這10人的背景、學識、愛好、性格各不相同,具有廣泛的代表性。鄧尼斯花兩周時間培訓他們,然後每人給一個10萬美元的帳戶進行實戰練習。由於這些學徒的表現非常出色,他們第二年又招收了10人。幾年後,這20人中除了3人被淘汰外,其餘都有上乘表現,平均每年收益率在l00%左右。鄧尼斯在亞洲參觀一家水產養殖場時發現該場繁殖烏龜很有一套,回來後一時興起稱他的徒兒們為"龜兒"。這些龜兒仍還真爭氣,多年來一直保持較佳戰績,名聲傳出去後許多大基金會紛紛出高薪來挖人,如今大部分"龜兒們'要麼被挖走,要麼拉出去單幹,手頭都控制著上億元美金,成為期貨市場的一支生力軍。"烏龜幫"的名聲也越叫越響。

以下介紹兩位"烏龜"的經歷:

邁克爾·卡爾  

卡爾是第一批受訓的"龜兒",他1984年開始做期貨,為鄧尼斯幹了4年,平均年收益率為57%。 1989年卡爾拉出來單幹,成立期貨交易顧問公司,到1991年資本增長89%。

卡爾原先在一家玩具廠工作。 1984年經濟不景氣,卡爾被解雇了。他到處攏工作,有一天他偶爾翻閱《華爾街日報》,正好看到鄧尼斯招收學徒的廣告。卡爾從未做過期貨,只是在玩具廠時設計過一套類似期貨交易的遊戲。當時為了熟悉情況,卡爾聽過幾堂關於期貨交易的課,並閱讀了一些有關材料,所以對期貨有些初級常識。面試時,卡爾也沒有什麼特殊表現,只是覺得自己提了一些還算比較有頭腦的問題。另外應聘者中只有他一人在玩具廠工作過,與別人背景不同,也許這一點幫了卡爾的忙。

關於培訓的情況,卡爾緘口不言,因為當初曾與鄧尼斯公司簽過合同,保證不向外洩露做單秘密。不過卡爾透露了一丁點兒有用的資訊:不要花過多時間揣摩市場會怎麼樣,而要花相當的精力研究如何根據市場的變動情況作出反應。卡爾還建議新手做單一定要謹慎從事。態度客觀一點,對金錢的價值淡漠一點,投資起來往往較明智、謹慎。反之,若過度狂熱,追求刺激,那麼輸錢的時能性要大得多。

霍華德·賽德勒

賽德勒也是第一批進人鄧尼斯培訓班的。他的投資策略比較保守,穩中求勝。從1984年至今,平均每年收益率34%(複利率)。賽德勒從小就接觸期貨。他父親是個業餘期貨投資者。賽德勒上中學時開始閱讀有關期貨的書藉,其中大部分都講,這一遊戲很少有贏家。賽德勒偏不信邪,一定要親自試一試。他年紀太小,自己不能開帳戶,於是以父親的名義開了一個l,000美元的戶頭。這些錢都是他鏟雪、除草一點點掙來的,大概維持了-年多才輸光。當時他心中很不愉快,但多年後回想起來,在那種情況下一千塊能維持一年已經是很不錯的了,他長了不少見識,所以學費付得很值得。其中印象最深的是錯過一次賺錢的機會。賽德勒當時覺得土豆要大跌,所以做了一張賣單。市場順著他的方向走。他有了一點利潤後馬上又加了一張單。他的帳戶錢很少,做一張單已經壓力很大,再加一張完全是超負荷。第二張單剛進,市場便開始反彈。賽德勒怕賠掉本金,所以光砍掉了一張。經此一折騰,第一張單也沒有守住,比預定目標出手早了很多。剛獲利出場,土豆價就開始崩盤,使他後悔不已。如今回想起來賽德勒卻暗自慶倖。那一次要是他如期賺足幾倍的錢,那他一定覺得自己很了不起。賽德勒認為,一個交易員遲早要學會一點:要是不量力而行,做單量大到使自己對市場產生恐懼的地步,那麼怎麼做都贏不了錢。他那時候錢少,交的學費還少。若等到後來做大了再補這一課,那代價就大多了。

上大學時,賽德勒學的是工程。畢業後,他放棄本專業,到華爾街謀 事,先是在一家公司當分析員,後來辭職做專業期貨交易員。他也是看到鄧尼斯的廣告後去應聘的。他個人覺得自己之所以被選中,可能與學工程的背景有關。鄧尼斯可能有心要看看一個有麻省理工學院工程學位的人做單會怎麼樣。

賽德勒認為成功的關鍵有兩條:一要有計劃,二要有韌性。做單有計劃可以排除盲目衝動。遵守原則是成功的要則。有了計畫就會迫使你遵守原則。韌性主要是幫你樹立信心。賠了錢很容易灰心喪氣。若沒有堅韌的毅力,天長日久很難堅持下去。對市場敬讓三分並不能變成畏懼,兩者一定要區別開來。敬讓市場是為了保存資本,但如果一味怕它,那就不可能贏。恐懼會影響一個人的決策,對的時候不敢放膽去贏,那麼錯的時候就賠不起。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