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7日

經濟行為中的過度自信與盲目樂觀

作者:國立空中大學商學系主任謝明瑞

一.前言

在傳統經濟學的理論中,主要是建立在消費者或投資人都是「理性人」或「經濟人」的假設前提上,亦即人類的消費與投資行為都是合乎理性的,也就是生產者是在有限的預算水準下求其利潤為最大,而消費者則是在有限的所得水準下求其滿足程度為最高,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卻常常發現投資人的決策行為是非理性的,而消費者也非理性的以享有其最大滿足為主要訴求。

由於事實真象與理論不相吻合,為了讓理論能夠解釋實際現象,於是一些無法經由經濟理論來作解釋的事實,傳統經濟學與財務學概以「非常態」來表示,因此,那些偏離理論所能解釋的現象如元月效應、鬼月效用、週一效應…等,都是無法用經濟理論來作解釋的非常態現象;事實上,這些非常態因素若加入心理因素,便可以獲得相對完美的解釋,於是將心理學納入經濟學,並用以解釋非常態現象的行為經濟學乃因應而生,而貫穿行為經濟學或行為財務學的展望理論(ProspectTheory)乃成為研究行為經濟理論的最主要依據。

在展望理論中,許多心理學者與財務專家,提出了許多新的觀念,如確定性效應、敝帚效應、框依效應、過度自信、盲目樂觀、心理效應、私房錢效應…等,其中,個人過度自信與盲目樂觀的心理,應是影響人們的經濟行為呈現非理性的重要因素,為說明經濟行為中的過度自信與盲目樂觀,本文擬分為前言、過度自信與盲目樂觀的定義、過度自信與盲目樂觀的理論、過度自信與盲目樂觀的原因、過度自信與盲目樂觀的實證,以及結論與建議等幾個部分來作說明。

二.過度自信與盲目樂觀的定義

在社會科學中,行為經濟學與行為財務學係以心理學上的發現為基礎,輔以社會學等其他社會科學的觀點,嘗試解釋無法為傳統財務經濟理論所解釋的各種紛亂與異常現象。而在行為經濟與行為財政的各種理論或觀點中,「過度自信」與「盲目樂觀」是人類經濟行為中經常出現的一種心理現象,而這些心理現象也是行為經濟學與行為財務學中所關切的議題,然而,什麼是過度自信與盲目樂觀,在探討經濟行為中的過度自信與盲目樂觀之相關事項之前,宜先加以規範與說明。

大體而言,過度自信與盲目樂觀是行為經濟與行為財務學理論下的產物,而所謂過度自信(OverConfidence)是指人們經常過度相信自己判斷的正確性,而當人們覺得自己對於事情的結果有控制力時,其過度自信的傾向會更明顯;而所謂盲目樂觀或樂觀主義者(Optimism)是指人們有誇大自己對命運控制能力的傾向,從而低估可能產生的風險之現象。在人類的經濟行為中,過度自信常會使人高估自己的知識,誇大自己控制事件的能力,從而低估可能存在的風險,而盲目樂觀則會使人們低估外在環境出現“不好的”狀況之可能性,從而造成更大的風險。

根據行為財務學的研究報告,可以發現在許多有關機率判定的心理學分析中,顯示人們往往對事件發生可能的判斷並不正確,若與事件真正的發生次數相較,常有過度高估的傾向,且易誇大自己對周遭事物的控制能力,亦即在現實生活的經濟行為中,人民具有過度自信與盲目樂觀的心理現象十分普遍,而這也是投資人在投資決策過程中,容易造成識人不明,投資失利的主要原因。

三、過度自信與盲目樂觀的理論

理論必須能說明事實,事實分析則必須有理論作依據,過度自信與盲目樂觀是一種心理現象,也必須用理論加以有效呈現,有關過度自信與盲目樂觀的理論背景,可從Lichtenstein,FischhoffandPhillips(1970)、KahnemanandTverskey(1979)、DeBondtandThaler(1995)等相關學者的觀點來作說明:

(一)Lichtenstein,FischhoffandPhillips

Lichtenstein,FischhoffandPhillips(1970)曾對人類的決策之心理行為進行一系列研究,對參加研究的人詢問一些相關的問題,然後再自行估計答對的機率,研究結果發現,通常人們會高估自己的判斷能力,即使參與者百分之百確定自己的答案是正確的,但實際上答對的比例只有百分之八十。因此,人們常將成功的原因歸因於自己的“天縱英名”,而非環境或機會因素所造成,使得人們在作決策時不會充分考慮他人的意見,而形成所謂的過度自信現象。

(二)、KahnemanandTverskey

KahnemanandTverskey(1979)提出展望理論(prospecttheory),用以說明人們在面對不確定性下從事決策的過程,並解釋傳統預期效用理論與實證結果的分歧,蓋因傳統預期效用理論不能解釋為什麼個人在某些情況下是風險愛好者,在某些情況下又是風險趨避者。

另外,個人在做決策時,並不是如傳統財務理論中所假設的,即每個人都是理性的個人,會對所有的可能情境及可能性做詳盡的分析;事實上,每個人通常不能充份瞭解到自己所面對的狀況,對於事情的處理會有認知上的偏誤(cognitivebias),常以經驗法則或直覺作為決策的依據,反應在投資行為上,則有過度反應或反應不足的現象。除此之外,個人在做選擇時,常常會受到問題描述方式的不同而影響決策的選擇。

(三) DeBondtandThaler

DeBondtandThaler(1995)認為大部分的人均存有過度自信的心理現象,在行為經濟或財務的應用上,投資人的過度自信態度增加了資訊的異質性,同時也容易低估其所可能承擔的風險。由於資訊異質性是投資人自行篩選資訊的結果,因此,投資人可能根據自己過去的經驗法則,接受自己所認為合理的資訊,並剔除了不想接受的部分資訊,造成了資訊的不充足以及不完整,從而忽視其可能產生的風險。

(四)Daniel,HirshleiferandSubrahmanyam

Daniel,HirshleiferandSubrahmanyam(1998)提出過度自信對投資人在資訊處理的過程中,有直接和間接兩方面的影響。直接的影響是投資人會過於重視自己所蒐集到的資訊,並高估這些私人資訊的正確性。間接的影響是投資人會過濾掉一些不支持自己之前投資決策的資訊,而相信那些支持自己之前投資決策的資訊,以維持自己的信心和自尊。因此,在評估股票是否可作為投資的標的時,就出現了過度自信的情況,且其決策常會因為出象的不同而有偏誤。

(五).Benos

Benos(1998)發現具有過度自信的投資人,其交易的次數會比理性的投資人多,而預期效用卻比理性的投資人低,理性的投資人在期望利益和交易成本之間考量買賣是否值得,過度自信的投資人卻比較傾向追求不切實際的暴利。

(六)Daniel,K.andS.Titman

.Daniel和Titman(1998)實證研究投資人過度自信的行為,如何影響其投資決策,結果發現投資人對所有公司的股票評價過程,並非皆存有過度自信的偏誤。傳統財務理論認為投資人可以發現和過濾所有資訊,所以市場具有效率性,但事實上投資人在這方面的能力有限,在大部分的情況下,投資人的分析主要還是靠他們自己的直覺或感覺,而這種行判斷的能力容易導致決策結果存在行為上的偏誤,而這個偏誤就是過度自信。

(七)、ShefrinH.

Shefrin(2000)將整個行為財務學的理論歸納為三大類,而每一個類別幾乎都與人類的過度自信與盲目樂觀有關,茲說明如下述:

1.經驗法則的謬誤

所謂經驗法則是指當人們在探索本身以外事物的過程中,通常會採用試誤法(trialanderror)來處理,藉由試誤法進一步產生行為的準則(rulesofthumb),但這個過程通常會導致其他的錯誤,此一錯誤現象就稱為是經驗法則的謬誤(heuristic-drivenbias),而經驗法則的謬誤也是過度自信與盲目樂觀之所以會產生的主要原因。

2.框架相依理論

框架相依(framedependence)理論是用來探討投資人對情境及問題的陳述與表達不同時,會產生不同的選擇行為。亦即在框架相依的前提下,投資人在作投資決策時,除了相關因素的客觀考量外,投資人對風險與報酬的主觀認定,亦會受框架決策問題的影響。

3.無效率市場

無效率市場(inefficientmarket)是相對於效率市場而言,而效率市場主要是建立在投資者是理性的、市場價格是公平的,以及套利機制可使市場回復理性等三大假設條件上,但行為財務學認為在經驗法則的謬誤與框架相依理論的影響下,由於投資人的過度自信與盲目樂觀等心理因素的影響,將導致市場價格偏離理論價格,故效率市場在現實社會中難於存在,而無效率市場主要在探討市場效率性的問題。

(八)、其他學者的觀點

對過度自信與盲目樂觀提出看法的學者很多,如Rabin(1996)、Shiller(1998)、KahnemanandRiepe(1998)、Shefrin(2000)、Hirshleifer(2001)等學者都曾從心理學的觀點,針對影響投資人行為的心理因素加以分析,並提出新的看法,是行為財務學理論能夠逐漸完整並自成一家的重要因素。

四、過度自信與盲目樂觀的原因

有關過度自信形成的原因,有些學者認為「動機」是造成過度自信的因素,人們為了保持自尊、減低焦慮,而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以至於有過度自信的現象。而在行為經濟與財政的理論中,對投資人的過度自信與盲目樂觀的原因有過研究的主要學者有KahnemanandTversky(1973)、Fischhoff,SlovicandLichtenstein(1978)、FiskeandTaylor(1991)…等,茲簡述如下:

1、KahnemanandTversky

KahnemanandTversky(1973)主要是由訊息處理的認知角度,來解釋人們過度自信的形成原因,結果發現當人們在做判斷與決策時,會傾向給予較突出的訊息比較高的權值。

2、Fischhoff,SlovicandLichtenstein

心理學家Fischhoff,SlovicandLichtenstein(1978)認為,個人對於自己不太能了解或想像的事件,會低估其發生的可能性,從而忽略其可能產生的風險,並造成個人過度自信與過度反應的情況。

3、Lord,RossandLepper

Lord,RossandLepper(1979)研究發現,人們會把那些與其本身觀念一致的訊息給予更多的加權,並且會主動的去尋找這方面的訊息;相反的,對於那些與其觀念不同的訊息,會給予較小的權重,或故意忽略而不予理會。

4、FiskeandTaylor

FiskeandTaylor(1991)認為人們只要相信,就不會考慮其訊息是否完全精確,該訊息是否早已過時,或只是道聽途說;而人們之所以相信這些事項的真實性或非真實性,主要是緣於個人的過度自信心理。

5、GriffinandTversky

GriffinandTversky(1992)發現,人們經常對一些比較極端的訊息做許多的考量,或給予相對較高的重視,但是卻不擔心這些訊息到底是否有效或正確;亦即人們會呈現一種態度,那就是只要其所相信的訊息,就會接受它,而不會考慮消息的來源是否有公信力、或這項訊息的預測價值是否正確。

6、Shefrin H.

ShefrinH.(2000)認為過度自信與盲目樂觀的原因很多,但其在經驗法則的謬誤中所歸納出來的主要有四點,即

(1)、易獲得性偏誤

易獲得性偏誤(availabilityheuristic)是指容易令人聯想到的事件,會讓人誤以為這個事件會經常發生的一種現象,TverskeyandKahneman(1973)及PenningtonandHastie(1988)等學者認為人類之所以會有易獲得性偏誤,主要是因為個人不能完全從記憶中獲得所有相關的資訊。Fischhoff,SlovicandLichtenstein(1978)認為,個人對於自己不太能了解或想像的事件,會低估其發生的可能性,從而忽略其可能產生的風險,並造成個人過度自信與過度反應的情況。

(2)、代表性原則偏誤

代表性原則偏誤(representativenessheuristic)是指個人總是以過去刻板的印象做判斷,而忽略其可能以偏蓋全所產生的風險。如投資債券的風險遠低於股票,購買新興市場的基金比較容易獲利等,而DeBondtandThaler(1985)則認為投資人對於過去股市的輸家(指投資失敗而導致損失者)會過度悲觀,過去的贏家(指投資成功而獲利者)會過度樂觀,結果使股價和基本面價值差異很大。

(3)、過度自信和盲目樂觀

過度自信就是個人經常會過於相信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如因對某些事件不甚了解所產生的代表性原則偏誤。DeLong(1993)和DeBondt(1993)發現,個人會傾向以其直覺或感受來對某一件事件的未來做預測,對於預測精確度有過度自信,而且做決策時,總是比較看重過去突出情況的歷史。ShefrinandStatman(1994)認為,投資人之所以做了“不好的”投資,是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的資訊不足所產生的過度自信。Odean(1996)認為相對於那些被出售的股票而言,被繼續持有的股票在未來的報酬反而比較低,此即因為投資者過度自信所產生的風險;此外,Odean(1998)也發現散戶會在賣出股票之後很快地又會買進另一種股票,但是平均而言,在第一年的交易中,即使扣除交易成本,其所賣出的股票之後續表現會比其所買進的股票表現要好,而這種交易過度頻繁的現象,可能是來自於投資人的過度自信。

除了過度自信之外,KahnemanandRiepe(1998)認為個人常常是樂觀主義者,或是盲目的樂觀者;樂觀主義者通常會覺得自己天賦異稟,高估自己對“不好的”事情之控制能力。由於個人的過度自信和樂觀主義,常常會高估自己的知識,低估可能發生的風險,誇大了控制事件的能力,並對事情的發展不如預期而感到驚訝。

(4)、後見之明

後見之明(hindsight)是指個人在作決策的過程中,會傾向於幫助自己建構一個對過去決策似乎是合理的事後法則,使個人對自己的決策能力感到自傲或滿足。KahnemanandRiepe(1998)認為後見之明會讓人產生過度自信,因為這會助長自己誤以為事情是可以預測的錯覺。此外,投資人的後見之明通常會讓一個合理的投資變成一個愚蠢的錯誤,尤其是在股票下跌之後,這種情況常常難於避免;心理學家EinhornandHogarth(1978)認為個人做決策時,會傾向尋找對他們的決策有利的經驗和證據,而不會去尋找不利的部份,而這種有效幻覺(illusionofvalidity)可能會讓投資人產生過度自信的情形。

五、過度自信與盲目樂觀之應用

在現實社會中,有許多現象可以利用過度自信與盲目樂觀的理論來加以說明,為說明其應用情形,可分為控制幻覺、投資人的心理行為、投資人過度自信的實例等幾個部分來作說明。

(一)控制幻覺

當人們覺得自己對於事情的結果有控制力時,過度自信的傾向會更明顯。但實際上他們通常並非真的有控制能力,這種自以為對於不可控制事件具有影響力的錯覺,稱之為「控制幻覺」,而控制幻覺是導致過度自信的主要原因之一。以擲銅板賭博為例,實驗發現,先下注再丟銅板,賭金較高;丟銅板後再下注,賭金較少。因為「先下注再丟銅板」讓人們覺得自己親自參與投擲的過程,覺得自己可以控制銅板的力道或方向,並會覺得自己可以獲得較好的結果。

(二)、投資人的心理行為

DeBondt和Thaler(1995)認為投資人的「過度自信」可能是在心理層面影響投資人行為決策最顯著的發現。而Kahneman和Riepe(1998)針對投資人在下決定時心理狀態所做的探討,認為影響決策的兩個重要基本因素是信仰(belief)和偏好(preference),而最常造成投資人在判斷時產生偏誤的主要原因就是投資人過度自信的態度。從統計學的觀點,一個人對事物判斷的準確性,結果超出預期狀況好或不好的機率應該各佔1%,也就是有98%的機率最後的結果會落在這個人的信心區間中。但實證卻發現,對大部份人而言,結果出乎意料之外的機率高達15-20%,也就是說一般人傾向高估自己的判斷能力,使意外常常發生。因此,當過度自信碰上過度樂觀,效力就會加強,會導致投資人過度高估自己的認知,低估可能面臨的風險,並且誇大其控制事物的能力。

(三)、投資人過度自信的實證

二十世紀末期以後,在財務學上有許多有關過度自信方面的研究。根據心理學者Frank(1935)的研究發現,大部份的人對自己的能力均有過度自信的傾向,亦即過度自信是經常存在人們心中的一種行為。為說明過度自信與盲目樂觀的應用模式,茲舉其較重要之學者如Lichtenstein、Fischhoff和Phillips(1982)、ShefrinandStatman(1985)、TverskyandGriffin(1992)…等的研究與應用,說明如下述:

1.Lichtenstein、Fischhoff和Phillips(1982)發現大部份的人對於自己的認知正確程度過度自信,而若投資人對自己的決策能力過度自信或是對認知的正確程度過度自信,都會導致投資人積極的交易,結果是買賣股票的實際報酬遠低於預期報酬,或甚至無法彌補交易成本,以致造成虧損。

2.ShefrinandStatman(1985)認為,投資人會把手上獲利的股票賣出,但是卻把虧損的股票握在手上(sellwinnersandholdlosers),而這種過度自信的投資行為,往往導致投資的損失。

3.TverskyandGriffin(1992)認為,當投資市場的可預測度非常低時,經驗豐富的投資專家會比一個新手更具有過度自信的傾向,而這也許是因為經驗豐富的投資專家本身有一些投資行為上的理論或模型所致。

4.Benos(1998)研究發現,過度自信的投資人交易的次數會比理性的投資人多,而期望效用卻比理性的投資人低,理性的投資人在期望利益和交易成本之間考量買賣是否值得,過度自信的投資人卻一昧的追求不切實際的暴利。

5.Odean(1998)的研究認為,許多投資人通常都會有過度自信的傾向,這些人會不斷買進又賣出相類似的金融資產,並試著去創造比較高的利潤,顯示出這類的投資人有比別人更高的過度自信。

6.Daniel、Hirshleifer和Subrahmanyam(1998)認為,除了投資人的過度自信使市場對新資訊會有不同的反應之外,投資人亦因為過度自信而普遍存在著「偏誤的自我歸因」。偏誤的自我歸因是指投資人的信心會隨著公開資訊的揭露而有不相對稱的增減情況,亦即當公開資訊和投資人自己的認知一致時,投資人信心會增加;但是當公開資訊和投資人的認知不一致時,投資人的自信心卻不會等量的減少。

7.Odean(1999)認為,整體而言,尤其是對散戶投資人來說,股票市場的成交量都超過了合理的範圍,雖然沒有一個具體完整的模型能夠定義究竟多少的成交量才算是合理的範圍,但是其研究發現,投資人積極的買賣股票,卻不能獲利,就足以證明多數時候投資人所做的決策根本不符合效益原則,交易的所得遠低於預期可以得到的,甚至在扣掉交易成本之後會變成淨損失。而且投資人所買的股票常會比其所賣的股票表現為差,而這種超高的「超額成交量」,可能來自於投資人過度自信的態度所致。

8.Daniel和Titman(1999)實證研究發現,投資人過度自信的行為如何影響其本身的投資決策;結究中發現,投資人並非對所有公司的股票評價過程,都存有過度自信的偏誤,而這種過度自信的偏誤會導致公司的股票報酬率存在動能效應(momentumeffect)。投資人在評價一家成長型的公司時,會比評價一家穩定型的公司來得具有過度自信的傾向,因為成長型的公司需要一些較不明確的資訊來揭露其真實價值,而動能效應在這種情況下會特別明顯。

9.Odean(2000)認為,因為投資人有過度自信,會把其原先所購買的投資組合中有利得的先實現,而損失則繼續抱住不去理會,而這樣的處理方式,會讓投資人覺得自己的決策正確的比較多,而不正確的則比較少,亦即投資損失不願馬上接受或延後去承認,但是獲利的部分則馬上實現,而這樣的做法基本上會增加投資人正面自我評估的。

10.Barber和Odean(2000)認為,散戶投資人積極的買賣股票事實上只會造成財富的嚴重損失而已。其亦發現在1991年到1996年間,那些交易次數最頻繁的散戶投資人平均所獲得的年報酬率為11.4%,交易次數屬於中等程度的投資人平均所獲得的年報酬率為16.4%,但同一時間的市場年平均報酬率卻高達17.9%,而這種矛盾現象主要是來自投資人的過度自信。

六、台灣反貪腐期間過度自信的行為

由於政治事件對股市的確具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力,本文因此以台灣反貪腐活動為例,並從行為財務學中過度自信的理論進行探討,針對過度自信的投資行為來加以探討;根據BarberandOdean(2001)、Odean(1999)的研究顯示,股票投資人有過度自信的傾向,過度自信導致投資者頻繁交易,其投資者的投資組合具有高週轉率以及低報酬率的特質;而本文希望瞭解在台灣股票市場,個股之中是否具有過度自信的現象存在。

研究假設預期國內股市在政經衝突激烈期間會呈現顯著的平均異常報酬以及累積異常報酬,並以政黨概念股與非政黨概念股做作為樣本對象,從心理學角度為出發點,認為政黨概念股可能呈現受過度自信心理因素影響。觀察2006年九月,政黨概念股與非政黨概念股在各事件期期間和事件日前後,研究結果發現平均異常報酬與累積異常報酬,分別均存在有顯著的情況,並且發現在多半於事件日後存在顯著的平均異常報酬以及累積異常報酬。

研究結果顯示,政黨概念股與非政黨概念股在反貪腐期間,的確存在有較高的週轉率以及具有負向的異常報酬率,而且在政黨概念股之中情況更為明顯。此外,政黨概念股與非政黨概念股的週轉率和報酬率均符合過度自信偏誤所造成的現象

部分投資者因為其強烈的政治信仰,不願意改變本身的投資行為;該種心理層面的現象,可能造成日後必須損失部分的投資報酬。因為人們對於自己的知識、能力、看法以及對未來的預測過於自信,使得人們欠缺考慮自己以外的意見,如此的投資者行為表現,代表投資者有”過度自信”(overconfidence)。

給過度自信與盲目樂觀的建議

1.告訴信心十足的客戶,再樂觀的情況也有看錯的時候

2.要養成紀錄失敗的習慣

3.從錯誤之中學習

華倫巴菲特會誠實面對自己的錯誤,特別在恩龍案與許多企業爆發假帳疑雲的時代,能夠對自己的投資決定有自我反省的能力,還願意公開與投資人分享的經理人,真是少數中的少數了。華倫巴菲特認為自己也常會犯錯,有犯錯就應該讓大家知道,確保自己付出學費有學到教訓,就應該還可以從錯誤中學習改進,即使被人知道自己的錯誤也無損他對自己投資方法的堅持。如果我們希望投資致富,應該要好好學習這項『從錯誤之中學習』的秘訣,不但不要刻意忘掉賠錢的投資,反而要將賠錢的故事勞勞牢記著,才能從經驗中成長。

如果你第一次投資一種證券,最好是賠錢,通常第一次,人都會比較小心,不會投入太多的資源,賠錢也是小賠。最糟糕是第一次投資就成功,一旦成功,人常常會高估自己的成就與能力,低估了風險,把一次的僥倖,當作是自己的英名睿智,自大的人往往就會繼續加碼下去,如果,事實上你第一次真的只是幸運,後面總有一次,你會遇上不幸的風險事故,這次失敗的時候你往往還大力加碼,把第一次的獲利全都賠上都還不夠。

博達案即是如此,從成功賺到茂矽,自己就以為找到天上掉下來的禮物,這麼好的事,怎麼別人都不知道,怎麼別人都不會輕鬆賺錢,可轉債的贖回其實很像高收益債券或稱為垃圾債券,

七、結論與建議

過度自信會對個人的決策過程產生這麼多麻煩,可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是常常強調信心的重要。以商場為例我們常說做一個成功的主管,信心是不可或缺的,這中間的分界為何?賽勒在芝加哥大學的課堂作業之一。我們應該把過度樂觀、自信的現象區分為「決策上」及「行動上」。「決策上,我們應該理性的權衡得失及或然率,不應該誇大自身能力及獲利的可能。但是在「行動上」自信,樂觀並非不好,它衍生出的熱忱能促使人們在面對艱難或挑戰時,能展現出迅速恢復的能力。

再者,對公司而言,自信樂觀的財務長對公司是-場災難,但對研發部門而言,缺乏樂觀主義可能會破壞研發工作必備的高瞻遠矚特質。只是要強調的是「工作上」的自信、樂觀,也需以賣力為基礎,誠如鴻海老闆郭台銘的看法:「信心源自於努力與經驗。.因此,雖然行動L的自信對組織有益,但沒有實力及豐富經驗為基礎的信心,早晚會讓你遇到挫折的。所以沒有實際經驗過,努力過,你的信心只會礙事。實務上常有一些增加信心的訓練課程,例如:早上起來對著鏡子大喊三聲,「我最棒,我最好,我最酷,」就會白我感覺良好,信心十足;而後在辦公桌上寫下「我們為自己喝采-.「我很特殊,因為…….,自信要以實力為基礎,不是這樣自我膨脹一番就可以得到的。「自我感覺良好」必須要和「自我能夠表現良好」連在一起才有用。沒有「自我表現良好,支撐的感覺就像汽球一樣,一戳即破,反而會使你對自己更沒有信心。

「過度自信」是行為財務學用於解釋決策過程,及投資行為中最常見的觀念,有些學者甚至認為「過度自信」是用以解釋股市的投資行為中最經得起考驗的發現。日常生活也是如此,明明已經喝醉了,但大部分的人總會相信自己仍有辦法開車回家。這類行為不靠公權力介入,任由百姓「理性」的選擇,社會往往會付出許多代價。但附帶要提一個比較有趣的現象是:人們對於別人的評價總是較能客觀,對於自己常常過度自信。這個發現對管理實務上有很大的啟示,在決策的形成過程中,儘量避免一個人單獨做決定絕對是一個避免過度自信的有效好方法。這不是管理學的理由而是人性的理由。

傳統財務理論認為投資人可以發現和過濾所有資訊,所以市場具有效率性,但事實上投資人在這方面的能力有限,很多時候投資人的分析主要還是靠他們的感覺和自行判斷的能力,這就容易導致決策結果存在行為上的偏誤。若投資人的過度自信並非對所有公司股票價格的影響都是一致的,則對於一些需要較主觀的判斷來衡量真實價值的公司,或是公司價值主要取決於無形資產和未來成長機會的公司,投資人過度自信的態度影響公司的評價會特別明顯。





參考文獻

1.吳政義(民92)台灣總統大選期間過度自信的投資行為與股價關聯性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財務金融系

2.周賓凰、池祥萱、周冠男、龔怡霖(民91),行為財務學:文獻回顧與展望,中央大學財務金融系

3.秦煥之(民91),投資人過度自信與自信不足對證券市場價格影響之研究實踐大學企業管理研究

4.盧育明(民94)行為財務學第二版商鼎文化出版社

5.謝明瑞(民94) 經濟人的不理性行為 空大學訊 355期第87-98頁。

6.謝明瑞(民95a) 投資人的不理性行為 空大學訊 359期第70-81頁。

7.謝明瑞(民95b)展望理論之探討空大商學學報14期第211-237頁。

8.AmosTverskyandDaleGriffin(1992)TheWeighingofEvidenceandtheDeterminantsofConfidences.CognitivePsychology.24pp.411-435.

9.Barber,B.andT.Odean(2000)TradinginHazardoustoYourWealth,JournalofFinance,April

10.Daniel,K.andS.Titman(1998)CharacteristicsvsCovariances.JournalofPortfolioManagement,Summer.

11.Daniel,K.,D.HirshleiferandA.Subrahmanyam(1998)InvestorPsychologyandSecurityunderandOverreactions.JournalofFinance,53

12.Daniel,K.,D.HirshleiferandA.Subrahmanyam(1999)InvestorOverconfidence,covarianceriskandpredictorsofsecurityreturnsUnpublishedWorkingPaper.53

13.Daniel,KandS.Titman(2000)MarketEfficiencyisanIrrationalWorld.FinancialAnalystsJournal,55

14.DeBondt,W.andR.Thaler(1995)DoestheStockMarketOverreact?JournalofFinance,40

15.FiskeandTaylor(1991)SocialCognition.NewYork”,McGraw-HillInc.,

16.GriffinandTversky(1992)TheWeighingofEvidenceandDeterminantsofConfidence.CognitivePsychology,24

17.Kahneman,D.,andA.Tverskey,(1979)ProspectTheory:AnAnalysisofDecisionunderRisk.Econometrica,47,263-291

18.Lichtenstein,S.andB.Fischhoff(1977)DoThoseWhoKnowMorealsoKnowMoreAboutMuchTheyKnow?TheCalibrationofProbabilityJudgements.OrganizationalBehaviorandHumanPerformance.3

19.Lichtenstein,S.,B.FischhoffandS.Phillips(1982)CalibrationofProbabilities.InKahneman,SlovicandTversky.

20.Lord,C.G.,,Ross,L.,andLepperM.R.(1979)BiasedAssimilationandAttitudePolarization:theEffectsofPriorTheoriesonSubsequentlyConsidered.Evidence.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V37.pp.2098-2109.

21.MontierJ.,2002,BehaviouralFinance:Insightsintoirrationalminds andmarkets,JohnWiley&Sons,Inc.Press.

22.Odean,T.(1998)AreInvestorsReluctanttoRealizeTheirLosses.JournalofFinance.Oct.

23.Odean,T.(2001)BehaviourofMutualFundInvestors.UnpublishedWorkingPaper.

24.ShefrinH.(2000)BeyondFearandGreed.HBSPress

25.ShefrinandStatman(1985)TheDispositionEffect.TheJournalofFinance.40

26.Shefrin,H.andM.Statman(1994)BehaviouralCapitalAssetPricingTheory.JournalofFinancialandQuantitativeAnalysis,29.

http://www.ceibs.edu/news/clip/030125_hedonomics.html

台北市杭州南路一段16號
16HangChowSouthRoad,Sec1,Taipei100,Taiwan,R.O.C.
Tel:886-2-2343-3399
Fax:886-2-2343-3357
Email:npf@npf.org.tw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