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復甦的傳統邏輯似乎不再奏效,或者說至少美國當前的複蘇沒有很好地遵循這一邏輯。理論上講,危機過後,過度借貸的美國人應當償還貸款並補充大大減少的儲蓄,並由此創造一個暫時性的消費者支出和經濟活動下降。但一旦儲蓄完成增長並且債務水平下降後,消費者的購買力應該得到鞏固,並藉此代替奧巴馬政府的經濟刺激計劃,企業僱傭也會隨之得到提高,復甦逐漸演變成可自我持續。
然而現在,我們仍在等待。上週,今年第二季度的經濟增長被再次下調至僅1.6%的年率增長。
經濟復甦為何如此緩慢?原因有許多。不景氣的房地產市場、弱於預期的出口抑或企業的異常謹慎,但是在經濟體系14.5萬億美元開支中佔據70%比例的消費者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並不是說美國人的表現比預期差,相反,事實上他們的表現已超出了預期。摩根士丹利經濟學家理查德-伯納(Richard Berner)曾表示:“消費者減少債務和建立儲蓄的速度比預期還要快。”2007年,儲蓄在個人稅後收入中所佔的比率為2%,而當前這一比率約為6%。短期來看,這將會傷害到購買力。自上世紀30年代以來,消費者支出在2008年和2009年首次出現了年率連續下降的情況。此前追溯至二戰,年消費者支出只在1974年和1980年出現過兩次下降。
伯納表示,這種嚴重的節省現像或許是我們將迎來消費者支出反彈的信號。舉個例子來說,假如一個家庭擁有稅後收入10萬美元並希望使其儲蓄比率由2%提高到6%,那麼也就是說,這個家庭的儲蓄將由2000美元上升至6000美元,而消費支出將由9.8萬美元下降至9.4萬美元。然而隨著儲蓄比例達到6%以後,任何額外的收入都將會促進支出。家庭收入每增加1000美元,那麼則意味著儲蓄增加60美元而支出增加940美元。
債務縮減也以同樣的方式發揮作用。首先有付出,隨著便可享受回報。據穆迪分析經濟學家馬克-贊迪(Mark Zandi)估計,美國家庭債務總額已從最高峰時的11.7萬億美元下降了8000億美元左右。美聯儲報告顯示,美國家庭收入中償還債務利息與本金所佔比率已從2008年初時的14%下降至12.5%左右,創下了自2000以來的最低水平。
如果伯納是正確的,那麼最艱苦的時期已經過去了。伯納預計今年消費支出年率將會增長2%至2.5%,並推動美國走向一個儘管不是那麼壯觀、但仍稱得上穩定的複蘇。的確,今年第二季度,消費支出年率就實現了2%的增長。此外,伯納還預測失業率將會緩慢下降,並於2011年年底時降至9%左右。
但伯納同時承認,這一分析使人不安之處在於其是假定大部分調整已經發生。然而要是憂慮的美國人仍處在半路上怎麼辦呢?在過去的10年裡,美國人將不斷上漲的股票和房產均視為儲蓄,並以此作為那些高昂的借貸和支出的合理理由。現在,情況正好相反。自2007年年底以來,日益下跌的股票和房產使美國家庭資產縮水了約10萬億美元。如果這些蒙受損失的消費者試圖通過更多的儲蓄來恢復其大部分資產,那麼在未來數年裡,消費者支出都將維持在疲弱狀態。
歷史經驗表明,這種情況是有可能發生的。上世紀80年代初,美國家庭儲蓄比率平均為10%。人們為抵抗未知的焦慮而儲蓄的現象十分普遍。密歇根州大學針對消費者信心指數所做的一項調查顯示,只有五分之一的受訪者預計失業率在第二年會有所下降,並且僅有四分之一的家庭認為他們在未來一年的收入會有所增加。 2006年底,這一比例數字上升為三分之二。負責操作這項調查的經濟學家理查德-柯廷(Richard Curtin)對消費前景持保守態度,並表示消費者並沒有渴望恢復原有的消費習慣,他們更傾向於削減債務並增加儲備性儲蓄。
即使富裕人群也不例外。 2008年家庭收入在10萬美元以上的富裕人群承擔了消費者支出中的60%。業內分析人士帕姆-丹齊格(Pam Danziger)表示,許多低收入的富裕人群,如年收入在10萬美元至25萬美元之間的消費者已逐漸退出了奢侈品市場,重新回到了中產階級。在丹齊格2010年針對富裕人群所做的一份調查中,33%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出外就餐的頻率有所下降,並且其中25%的人表示他們也開始使用或擴大使用零售商店的優惠券。
經濟分析事務所的蘇珊-斯坦恩(Susan Sterne)表示,目前的悲觀情緒可能只是曇花一現,在最初階段對複甦的懷疑也是很普遍的,目前市場仍然需要政府更多的援助和支持。然而由於利率已經處於超低水平,並且聯邦預算赤字嚴重,進一步採取額外行動可能會自食其果。
繁榮和蕭條週期過後遺留的是大規模的集體懷疑情緒,復甦是自信的產物。在正常時期,心理因素可能不會發揮太大作用,它只是反映一定的經濟狀況。然而在特殊時期,情況恰恰相反,心理因素會決定經濟走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