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學經濟學教授、胡佛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邁克爾·波斯金(Michael Boskin)7月30日發表評論文章稱,從歷史數據來看,美國和其他經濟體都曾有過二次探底、三次探底和四次探底的經歷,2008年至今美國經濟實際上已經出現了二次探底,並不排除還有下一次探底的可能。
眼下,關於經濟在金融危機之後進入復甦早期階段的樂觀情緒已被人們對全球經濟和各國所面臨中短長期挑戰所潑出的冷水所澆滅。
在許多國家,人們甚至開始陷入一種恐懼,擔心經濟可能陷入漫長的低增長和偶爾負增長、失業率居高不下、經濟焦慮揮之不去,甚至重蹈日本“失去十年”的覆轍,一而再再二三地陷入衰退,或者更為糟糕,步入蕭條(政客和知識分子們喜歡這樣危言聳聽,目的是為未來數年繼續對經濟實施大規模政府乾預取得合理性)。
那麼在經濟嚴重低迷的時期,多次陷入滑坡是否如此不同尋常呢?在我們試圖一再地用成本高昂的、可能惡化長期前景的政策來對經濟進行短期刺激之前,了解這一問題的答案是大有裨益的。
最近這一輪全球經濟衰退之嚴重,二戰之後鮮有匹敵,也許20世紀80年代早期可能是一個例外,當時美國的失業率飆升至10.8%,其副產品則是70年代末期高達兩位數的通貨膨脹迅速降溫。這一輪衰退始於2007年12月份,顯然結束於2009年夏季,期間美國實際GDP的降幅為3.8%。
所有其他G7成員國(日德意法加英)在這一時期之內都經歷了嚴重的經濟衰退,而巴西、韓國、新加坡、台灣等主要的中等收入經濟體則出現了短暫但更為劇烈的滑坡。這一輪經濟滑坡如此嚴重、持續時間如此之長,以至於有些人並不滿足於將其喚作“大衰退”,而用上了“蕭條”這一術語。
那麼衰退的確切定義是什麼呢?不同國家的統計機構在定義和確定其起始時間上各不相同。在美國,衰退的官方判定是由一個黨派中立、非贏利的私人研究機構作出的,從而明智地避免了判定過程的政治化。
經濟開始停止擴張的點被稱之為“峰”,而其停止收縮的點則被稱為“谷”。從經濟重新開始增長到其來到前一個“峰”之間的階段被稱之為“復甦”,之後的繼續增長則被喚作“擴張”。
對於經濟學家來講,一旦經濟開始增長,衰退就算結束。經濟跌入井底之後,一旦它開始往外爬,衰退便被宣告“結束”,哪怕它爬到井口可能還需要很長的時間。普通民眾則認為,只有在經濟重返“常態”,即收入開始增長、就業機會不再嚴重短缺的時候,才能認為衰退已經結束,這也是不足為怪的。
一個常用的經驗法則是,實際GDP增長率連續兩個季度為負就算進入衰退。不過某些衰退並不滿足這一法則,比如美國2001年或者1974和1975年的衰退。除了實際GDP,就業、收入和銷售等指標也被考慮進來,另外還有滑坡的深度、持續時間以及波及整個經濟的廣度等。
有時候測定一輪衰退的時間是一個主觀的判斷。美國在1981-1982年陷入一輪長期嚴重衰退,但在此之前的1980年曾出現一次短暫劇烈衰退。許多經濟學家認為這是同一個故事中的一段情節,從更廣的歷史背景來看,這種看法也許是恰如其分的。
但是兩次衰退之間經濟的確出現了增長,只是幾乎不足以將它們確定為截然分開的兩次衰退。而且,由於兩次衰退分別處於卡特和里根的任期之內,從政治上也就合情合理地被確定為兩次衰退了。類似地,最近一次衰退的官方起始時間是2007年12月,但是我們同樣也可以將其定為始於2008年夏季,因為經濟在這期間出現了增長。
其實雙底衰退更是一種普遍現象,並非罕見。如果我們以實際GDP為標準,將二次探底定義為“一個時間長到足以被斷定為衰退的時期繼之以一個複蘇時期,然後迅速陷入第二次徹底的衰退”這麼一個歷史順序,那麼美國1980-1982年的時期就是一個經典案例。事實上,如果我們採取更為寬鬆的標準,美國1973-1975年經歷了一次“四底衰退”,實際GDP在8個季度當中不停地在增長和收縮之間轉換。
這不是什麼罕見的事情。大約在同一時期內,德國經濟出現了雙底衰退,英國也出現四次探底。 20世紀80年代早期,英國、日本、意大利和德國全部出現過二次探底。美國2001年的衰退是一次短暫而溫和的二次探底。在當前這輪衰退中,我們已經出現了二次探底:2008年初探底,然後略有增長,然後出現更長更深的下探,然後重新恢復增長。如果經濟再次開始滑坡,我們可能會迎來三次探底,儘管也許不會出現第二次徹底的衰退。
因此歷史告訴我們,經濟很少會穩定持續地走出衰退,而不出現偶爾的再次滑坡。二次探底、三次探底、四次探底,這些都是二戰以後美國的衰退經歷。類似的情形在許多其他國家同樣比較普遍。以日本為例,在始於20世紀90年代的“失去的十年”中,日本經歷了3次衰退。期間接連不斷的大規模凱恩斯主義刺激計劃使得日本的公共債務水平在發達經濟體中首屈一指。
一個基本的預測似乎是全球經濟緩慢增長,其中美國大約為3%,大致相當於通常情況下嚴重衰退之後經濟復甦力度的一半,同時歷史顯示,在迎來持續強勁的增長之前,再次陷入滑坡並不值得大驚小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