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9日

中國石油產量下降具有全球性影響


來源:華爾街日報
日期:2016/08/26 13:03

中國處於困境的石油行業已經進入一個具有挑戰性的新階段:國內產量長期下降。

根據最新數據和對行業高管的採訪,中國石油產量可能已在去年達到約430萬桶/日的峰值。這具有全球性的重大意義,包括隨著中國擴大進口來滿足國內需求的增長,原油價格可能將逐步上升。

能源咨詢公司FGE亞洲區副董事長吳康表示,多年來他們一直在追尋的轉折點正在形成。他說,作為一個石油生產國,中國將步入產量長期停滯和下降階段。



多年來,中國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依靠其老化的油田竭力滿足增長的需求。但是,新發現的石油並不足以維持產量增長,同時大宗商品價格的崩盤導致國有石油巨頭將產量較低的油井暫時閑置。

所有這些都讓中國石油巨頭面臨壓力,需要邁向國際舞台。如今,中國三大國有石油企業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PetroChina Co., 0857.HK, 601857.SH, PTR, 簡稱:中國石油)、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 0386.HK, 600028.SH, SNP, 簡稱:中國石化)以及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CNOOC Ltd., 0883.HK, CEO, 簡稱:中國海洋石油)在和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 Co., XOM)等國際石油公司爭奪資源和客戶時,都比以往更加積極。

與此同時,中國將被迫增加進口。隨著國內產量下降,中國不得不通過擴大進口來滿足國內不斷上升的汽油需求。

這標志著中國石油行業的一個根本性轉變,就在不久前,中國還將能源獨立視為國家安全的一個重要部分。提高石油進口也使中國在全球熱點地區的風險敞口擴大。目前中國最大的石油供應國包括沙特阿拉伯、俄羅斯、安哥拉和伊拉克。

進口石油也給中國領導層帶來新的挑戰,中國領導人對於被卷入地區糾紛保持謹慎,同時又希望保護其海外利益。中國在吉布提設立的首個海外軍事前哨一定程度上就是為保護其油田以及在該地區的其它利益。

全球能源行業通常認為中國是僅次於美國的大型石油消費國。中國或許很快將超過美國,成為從海外購買石油桶數最多的進口國。

然而,中國同時也是全球第四大產油國,這一點幫助限制了中國的石油進口規模。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需求的增加可能會給油價帶來提振,不過油價的決定因素很多,包括一系列與全球供應和需求相關的因素。

倫敦咨詢機構Energy Aspects石油分析師梅丹(Michal Meidan)表示,中國顯然是原油市場再平衡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肯定是最終推動油價回升的因素。

本周中國大型石油企業公布的利潤表現低迷,主要是受全球油價下跌影響,這充分展現了中國能源行業的轉變。美國基準油價已經跌破每桶50美元,兩年前還在100美元以上。

中國石油周三表示,該公司上半年國內原油產量下滑4%,是上年同期降幅的兩倍。以產量計,中國石油是中國第一大石油生產商。其競爭對手中國石化早些時候表示,該公司上半年國內原油產量下滑超過12%。

據知情人士透露,這兩家公司都準備可能在未來幾年進行幅度不小的減產。

今年迄今為止的數據顯示,中國能源行業整體都在下滑。中國上半年國內原油產量同比下降約5%,7月份國內原油產量同比下降8%,至1,672萬噸,相當於395萬桶/日,為近五年來的最低日產量水平。

中國國內原油產量下降源自缺少新油藏發現。即使油價意外反彈,中國也不太可能迅速增加產量。

野村(Nomura)駐香港的亞太地區油氣行業研究主管關榮樂(Gordon Kwan)稱,油價水平如何並不重要,關鍵是中國一直沒有石油發現。

雖然一些勘探工作仍在繼續,但中國國內油氣產量的增長越來越集中在開發包括頁巖氣在內的潛在巨大天然氣儲備上。

關榮樂預計,受中國原油產量持續下降影響,到2030年中國原油進口量將大幅增長30%,相當於日需求量增加逾200萬桶。中國的石油公司已壯大倫敦等地的國際貿易部門,為需求的增加做準備。

更重要的是,國內儲備減少對中國石油巨頭的未來而言是一個關乎存亡的問題。這些公司在中國政府進行經濟改革的過程中誕生,曾經只有一個非常簡單的使命,那就是為推動中國經濟的增長盡可能多地生產石油。

如今隨著中國經濟增速放緩,這些公司的推動力正在發生變化。中國石油的目標和埃克森美孚的更像,該公司希望推動業務的多樣化,把世界各地的上遊油氣生產資產整合在一起,擁有大量煉油和銷售業務。

石油公司高管正在考慮的諸多選擇之一是,能否在從紐約到東南亞各地開設中國品牌的加油站,作為提振銷售額的一種方式。

擴大全球業務范圍有助於中國油企免受原油產量減少導致國內收入下降的不利影響。吳康稱,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收入下降是不可免的。

他稱,現在問題就變成了每年收入會減少多少。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