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4日

殖利率迭創新低 反映市場「大投降」


來源:經濟日報 
日期:2016/07/13 17:22

最近債市出現異狀,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上周降到1.36%,比去年底所見的歷史低點2.3%還要低;被視為歐元區安全資產的德國公債殖利率更下探負0.19%。這顯示投資人願意把錢借給政府,幾乎不拿分文,甚至還願意倒貼錢。

這種奇怪的現象背後有何意義?

有些評論者歸咎於美國聯準會(Fed)和歐洲央行(ECB),指控他們把利率「人為操縱」得過低,因而鼓勵投機、導致經濟遭到扭曲。

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撰文表示,持這種論點的人士與預言預算赤字將造成利率狂飆的是同一批人,但這種論調並不合理。



克魯曼指出,以往例來看,貨幣政策過度寬鬆的結果是通膨失控,但歐美此刻並未發生這種情況。美國的通膨率仍低於Fed的目標,ECB近年來一直設法拉抬通膨率卻徒勞無功。

他認為,先進國家實質經濟發展透露一個現實:目前的利率水準還不夠低,雖已發揮提振房市、股市的效果,但這些效應仍不足以促成經濟強勁復甦。何以致此?

克魯曼說,以往政府公債殖利率降到極低水準的時候,通常反映資金逃離風險資產、遁入安全資產規避風險,特別是搶進美國和德國公債。但克魯曼說,目前並未見到這種由恐懼驅動的資金轉向。他舉風險偏高的公司債為例,其風險溢價在2008年金融海嘯時公司債飆高,但目前仍維持在相對低檔。歐洲債券的價差,例如義大利公債殖利率與德國公債的差距,也還停留在低點。各地股價甚至還頻創新高。

據克魯曼觀察,真正發生的事似乎是:利率下滑趨勢加劇。他認為,這堪稱市場「大投降」(Great Capitulation)。

克魯曼和桑默斯(Larry Summers)等經濟學家頻頻警告,世界經濟可能步上日本後塵。經濟「日本化」意指需求疲軟,經濟朝通貨緊縮傾斜。克魯曼說,原本投資人還指望經濟會恢復以前強勁成長的常態,但如今他們已「棄械投降」,形同承認疲弱的成長已變成新常態。這意味短期利率將長期維持在低谷,長期利率也是。

克魯曼說,在經濟疲弱之際提高利率,是「愚蠢行徑」,可能把經濟推向衰退的深淵;決策者此刻該做的事,是接受市場提供的低廉資金,趁利率極低時舉債擴大公共投資,例如翻修美國和德國老舊的公路和鐵路。儘管這類財政擴張舉動可能遭赤字鷹派人士痛斥為「債務罪行」,但克魯曼認為,運用低廉的資金投資未來的經濟成長,此其時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