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1日

拚環保 可以兼顧經濟


來源:經濟日報
日期:2014/04/20 03:26 

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最近開始公布最新的評估報告,內容令人擔心。我們仍然逐步迎向災難,政策未有大幅改變。

然而報告的部分內容卻也令人振奮。簡言之,是它對緩解問題所涉經濟層面的評估。這份報告呼籲以有力措施限制溫室氣體排放,同時又說,如此對經濟產生的衝擊其實很小。事實上,即使以最具企圖心的目標而言,經濟成長因而減緩的幅度預估平均每年約僅0.06%。

如此樂觀的根據是什麼?很大程度上反映許多人渾然不覺的科技革命,以及再生能源成本近年來大幅降低的趨勢,尤其是太陽能。



在說明這場革命前,容我解釋經濟成長與環境之間的整體關係。更多國內生產毛額(GDP)往往意味更多的汙染。導致中國大陸成為舉世最大溫室氣體排放國的原因是什麼?爆炸性的經濟成長。然而其他因素不必然等重。成長與汙染之間的關係不必然對等。

左右兩派經常未能明白這個道理。環保人士經常說,我們拯救地球的先決條件是,放棄不斷追求經濟成長的堅持。右派則說,任何限制汙染的企圖將對經濟成長產生嚴重衝擊。問題是,創造更多財富之餘,我們同時可以降低對自然環境造成的衝擊。

必須說明,每當環境課題浮上檯面時,提倡自由市場的人士似乎總是失去信心。他們經常說,市場的神奇力量足以克服一切障礙,民間企業的彈性與創新能力足以輕易應付各種造成限制的因素,例如土地或礦產的不足。然而,一旦提到對市場友善的環境措施可行性,例如碳稅或有關碳排放的總量管制交易制度,他們又會說,民間企業無力應付,因為成本必定驚人。

有關氣候變遷所涉經濟問題的合理立場是,與其他事物相同:如果我們為企業與個人賦予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誘因,他們一定會有回應。它的形式會是如何?直到幾年前,最理想的猜測是,它會在許多方面同時展開,涉及更好的隔絕技術、燃料效率更高的汽車與增加核電的使用等。

許多人並未認真考慮的是再生能源。總量管制許或許可為風力與太陽能創造更多空間,然而這些來源的終極重要性究竟如何?我必須承認,我也懷疑。坦白說,我認為,所謂風力與太陽能可扮演重要角色的說法,是一廂情願。

可是我錯了。

IPCC說,自從它2007年發表上一次的報告後,許多再生能源技術經證明已有相當的進展,成本也已降低。美國聯邦能源部願意展現更開放的積極態度。它去年發表的一項有關乾淨能源的報告題為「現在就革命」。這聽來有點誇張,然而如果你知道,太陽能板的價格2008年以來累計已經大降75%以上,這毫不誇張。

拜技術飛躍進展之賜,IPCC已經可將發電「去碳化」視為務實的目標,而由於火力發電廠是氣候問題的一大部分,這是現有的解方。

重點是,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已在我們能力所及的範圍內。

如此說來,氣候威脅已經解決?應該是。相關科學很札實;技術已經具備,經濟也比任何人預期的好很多。無知、偏見與既得利益是當前的阻礙。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