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0日

英國仍需汲取金融危機的真正教訓


來源:金融時報
日期:2013/12/27 07:27

一個過路人看到一名男子在路燈下找東西,就問他在找什麼。“我的鑰匙,”他回答道。他們找了一會,但一無所獲。過路人問那名男子他是否確定把鑰匙丟在這了。“哦,不,”這名男子回答道,“但這里有光。”

英國的經濟辯論就是如此。所有人都看到此次危機遺留下了財政赤字這個嚴重問題。我們很容易同意,政府有必要考慮將它列為優先事項。我們也會很容易同意,這些赤字是財政失責的結果。但真正的問題是此次金融危機對產出和生產率的影響。人們應關註的是如何恢復損失的產出以及生產率。財政失責並非這些災難的原因;消除這個問題並不能結束災難。



英國現在的人均產出和勞動生產率遠遠低於長期趨勢水平。例如,2012年英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比1950年至2007年的趨勢水平低了12%。這是一場嚴重衰退以及隨後有記錄以來最疲弱復蘇的結果。低失業率這個亮點其實是生產率大幅下降的反映。正如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學者西蒙‧雷恩-劉易斯(Simon Wren-Lewis)所辯稱的那樣,這是一種政策失敗。

一些人認為,英國在2007年由債務驅動的繁榮是不可持續的。其實當時的產出沒有超出長期趨勢水平。這種趨勢什麼時候以及為什麼變得不可持續了?

與美國或西班牙不同,英國沒有出現過建築熱潮,它也沒有經歷私人消費的飆升。房價曾急劇上漲,但隨後卻沒有像愛爾蘭、西班牙或美國那樣崩盤。債務的確出現了激增,但那主要是為了購買越來越貴的房產。隨後的抵押貸款虧損的規模一直非常小。從1998年至2008年,金融業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確實從6%升至9%。但這不足以證明2007年的產出是不可持續的。預測者馬後炮地認為它是不可持續的。這是標準的周期性調整的結果。然而,薪資和物價都沒有顯示出經濟嚴重過熱的跡象,這與上世紀80年代末的情況不同。

如果英國經濟沒有在2007年出現嚴重過熱,那麼認為危機前的財政政策明顯不負責任的看法就站不住腳了。2007年底,英國凈公共債務與GDP的比例為38%,約為其長期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在七國集團(G7)中屬於第二低的水平,排在加拿大之後。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2008年4月的估計,英國2007年的結構性財政赤字達到GDP的3.1%。這個比例很高,但算不上災難。2007年,政府支出占GDP的比例略低於40%,幾乎與1996年完全相同。1996年是約翰‧梅傑(John Major)領導的保守黨政府的最後一個完整年度。

因此,如果英國經濟沒有在2007年出現嚴重過熱,而且財政政策也沒有極度不負責任,那麼是什麼導致了危機之後的產出損失以及隨後的財政惡化?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是此次的全球金融危機。恐慌導致金融行業利潤、金融中介活動以及經濟活動急劇下降。財政惡化是這些下降的結果。既然事實證明經濟惡化是長期的,唉,那麼財政惡化也是長期的。

不管此次危機的根源是什麼,它都帶來了令人非常頭疼的問題。但迄今為止最大的問題是如何減少產出的永久性損失。即便英國經濟持續以每年近3%的速度增長,但按現值計算,損失的產出也會接近其年度GDP的5倍。這就是為什麼姍姍來遲的復蘇不是什麼了不起成就的原因。

我們應在這種背景下,對大選前的政策辯論進行評判。正如英國預算責任辦公室(UK Office for Budget Responsibility)所指出的那樣:英國政府將在提交給下屆議會的計劃中“提出把政府商品和服務消費占國民收入的比例至少降至自194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這既不受歡迎,也不合情理。最重要的事情是盡快且盡可能多地恢復損失的產出,而不是目前這樣的政策:通過將公共支出占GDP的比例從2012-13年度的44.7%削減至2018-19年度的38.2%來消除財政赤字。實際上,我們目前還不清楚為何消除財政赤字至關重要。

此次危機肯定是英國金融業整合進全球體系以及快速發展的結果——幾乎所有人都贊同英國的這一政策。然而,辯論一直集中在如下觀點上:危機前的英國是一個“泡沫經濟”以及財政赤字是危機前缺乏財政紀律的結果。結果是幾乎所有人都同意,消除財政赤字是一項優先任務,無論利率有多麼低,也無論擴大投資的理由有多麼充足。

然而,一國經濟有必要在不過度依賴金融的情況下恢復損失的產出。只有那些為恢復需求和產出制定良好計劃的政治人士才有資格掌權。這將需要創新的想法。然而,迄今為止英國幾乎還沒有任何新想法。這是最令人沮喪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