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日

不應向短期市場壓力妥協


日期:2013/06/27

在央行定向提供流動性後,貨幣市場開始趨穩,銀行間市場利率繼續回落。不過,這一舉措仍具爭議,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表示,金融機構的流動性需求,主要源自對房地產和地方政府債務的投機性杠桿融資,增加貨幣供給只會助長投機,而不會幫助實體經濟。

6月25日晚,央行發佈資訊稱,近日已向一些符合宏觀審慎要求的金融機構提供了流動性支援。當日,隔夜質押式回購利率回落至5.83%,今天(6月26日)上午,利率進一步落至5.60%。

本週一及週二,A股市場經歷一輪大跌,較多分析人士將此視為貨幣市場利率飆升的連鎖反應,同時,市場也以此對監管部門施加紓困壓力,央行陷於兩難境地。

謝國忠表示,中國正在經歷一次"房地產+信貸"的泡沫。泡沫已很大,以致維持它需要兩倍於實體經濟需求量的貨幣供給。"一旦央行向短期壓力妥協,會給經濟體造成長期損害,""央行必須容忍一定程度的短期利率上漲,這將迫使從理財產品期限錯配中獲利的金融機構去杠桿。"



他指出,中國的投機性泡沫已經挾持了實體經濟及中央政府。當有人對泡沫破裂擔憂時,經濟崩潰的言論就會充斥輿論。但現實並非如此,投機性泡沫的破裂只會對百姓的生活造成有限影響。去杠桿會造成金融市場的損失,但無論是房地產還是信託產品,只會影響較小一部分人。股市下跌會影響更多人,但通常由流動性催生的市場驟變不會持續。

他還指出,"由於美聯儲可能在未來三年收緊貨幣政策,央行通過繼續印鈔提供流動性將會把匯率置於巨大貶值壓力之下。"

他認為,短期的恐慌會隨著時間推移慢慢平息,合理的解決方案應是減少投機性的理財產品,而不是央行注入流動性。

"1998年時(亞洲金融危機期間),中國拒絕印鈔和讓貨幣貶值,相反通過改革來應對危機。事實證明這催生了中國其後十年的繁榮。這同樣適用於現在。"謝國忠提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