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4日

倫敦銀行同業拆放利率醜聞:為什麼是醜聞?



日期:2012/08/01

7月4日以來,我們在世界各大報刊以及立法人士、中央銀行和司法當局的表態中看到,有個叫做「倫敦銀行同業拆放利率」(Libor)的爆出了一個「醜聞」。在此之前,在與銀行業務有關的群體之外,很少有人甚至聽說過這個Libor。突然之間,我們被告知說,英國、美國、瑞士、德國、法國以及可能還有其他一系列國家的主要銀行都從事了據稱是「欺詐」的活動此外,我們還被告知,這不是幾分小錢的問題。數百兆美元的金融衍生品建立在Libor的利率基礎上。

提出的指控是:銀行「操縱」了Libor利率,結果,不但它們獲得了巨額利潤,而且那些支付房貸的人或償還貸款的學生也付出了遠超其應付的數額。簡言之,銀行實際上獲得驚人贏利,其代價是他人遭受巨大損失。

這就引出許多問題。(1)這怎麼可能出現呢?(2)為什麼監管當局不停止這種現在說來是欺詐的做法,或者誰在什麼時候都知道些什麼?(3)現在有什麼辦法能確保此類事不再發生?



讓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Libor利率。它的全稱是「倫敦銀行同業拆放利率」。它並不那麼古老。其最終版本只是在1986年才確定。英國銀行家協會當時要求,「大銀行」每個工作日都要共用利率資訊,即它們從其他銀行借款被要求支付的利率。去掉異常值後,確立平均利率,並每日更新。當時的想法是,如果銀行對經濟狀況有信心,利率就會較低,如果信心不足,利率則較高。在世界媒體用「醜聞」一詞來談論Libor利率之後,人們才發現,其實很早以前在一些不太被人留意的地方就有過公開討論。

《華爾街日報》2008年05月29日(是的,2008年)似就發佈過一個研究,指出有些銀行低報借貸成本。當然,立即就有人說,這是不準確的,或者,如果準確,那也是無意的。但隨後有學術分析指出,對低報成本的指控事實上成立。問題在於,當銀行處理所謂名義價值50兆美元的時候,利率的些微低報立即導致利潤的大幅增加。因此,誘惑顯而易見。原來,早在2007年,聯邦儲備銀行和英格蘭銀行都懷疑有低報現象。但兩家都沒有採取多少行動。我們現在被告知說,這些遠不可靠或穩定的利率事實上都只是「猜測」。

雷曼兄弟倒閉後,世界各地的銀行基本上停止了相互貸款。因此,正如《紐約時報》2012年07月19日的報導所說,「準確的利率缺乏現實基礎」。在2011年,美國司法部開始進行刑事調查。由於資訊洩漏,我們現在得知,銀行家們在互發的電子郵件中興高采烈地談論並鼓勵低報利率。為什麼不呢?他們在大賺特賺。

在這期間,《獨立報》(Independent)用兩頁篇幅報導了避稅天堂,令人難以置信的大量錢款從全球南方國家輸送到這些避稅天堂,從而剝奪了這些國家或許足以用來為其宣稱的經濟轉型和社會再分配所提供的資金。與欺詐性地確立Libor的利率不同,避稅天堂事實上還是合法的。那麼,醜聞何在呢?兩種做法,即操縱Libor利率和把資金轉移到避稅天堂,在一個資本主義世界經濟中都是絕對正常的做法。

資本主義的目標說到底就是資本積累--越多越好。一個不採用各種方式最大限度增加收入的資本家遲早會被淘汰出局。國家的作用從來不是控制或限制這些做法,而是盡可能地縱容。偶爾,這些做法,即資本家和國家的做法,被暫時曝光。幾個人去坐了牢,或被迫返還從技術上說是非法的利潤。政客們則談論改革—大張旗鼓地採取那種能讓自己免責的最低限度的「改革」。但這並不是醜聞,因為所說的「醜聞」事實上正是該體系的核心。這是否會改變?是的,當然。有一天,該體系將不復存在。當然這就提出了另一個問題。後繼體系會更好嗎?這是可能的,但遠不確定。

與此同時,把Libor操縱叫做醜聞,就是要把我們的注意力從如下事實上轉移出來,即這不過是積累資本的又一個正常途徑而已。1992年,詹姆斯·卡維爾(James Carville),時任競選美國總統的比爾·克林頓的競選策劃人,說了句名言,「經濟才是關鍵,傻瓜。」面對所謂的醜聞,我們應該說,「體系才是關鍵,傻瓜。”」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