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6日

幫經濟放血只會更虛弱

來源:經濟日報
日期:2011/09/20

醫師曾經認為,為病人放血可以治病。當然,放血其實足以導致病人更虛弱,而且更容易向病魔屈服。

所幸醫師已經不再認為放血可以恢復病人的健康。不幸的是,許多經濟決策者仍然如此認為。經濟放血不僅帶來令人無法承受的痛苦,而且已經開始侵蝕長期經濟成長的基礎。

以下是部分背景說明。過去1年半以來,歐洲與美國的政策論辯受到財政緊縮的主張宰制。提出此論的人士聲稱,如果各國縮減開支並降低赤字,一定可以恢復信心並促成經濟復甦。



緊縮如假包換。在歐洲,即使體質比較健全的國家相繼採取比較溫和的緊縮措施,包括希臘與愛蘭爾在內的問題國家卻大砍開支。在美國,聯邦政府2009年推出的溫和振興方案已經結束,州與地方政府則自行縮編預算。換言之,整體而言,我們實際採取的緊縮措施與歐洲大同小異。

奇怪的是,信心並未觸底反彈。企業與消費者擔心消費者與就業機會遍尋不著的程度,似乎更甚於他們對政府財政對策正當性的信心。成長似乎已經停滯,大西洋兩岸的失業率則依然保持在危險的極高狀態。

然而論者聲稱,難道我們不是應該注意長期而不是短期的痛苦?答案是否定的。經濟現在需要真正的協助,而不是10年後的假設性成果。證據已經開始顯示,經濟「短期」羸弱問題已經進入第四年,而且因為主政者專注於緊縮措施而致之的短期經濟問題也已經開始影響長期的經濟展望。

尤其是,看看美國的製造基礎現況。在正常時期,製造業的產能平均每年增加2%或3%。經濟持續疲弱的局面下,產業減少而不是提高產能。根據聯準會估計,此時此刻的美國企業產能比2007年12月減少將近5%。

這意味,如果經濟果真開始復甦,企業限制產能並進入生產瓶頸的速度必然遠快於理論上的速度。換言之,經濟因為政府減赤而致疲弱的結果足以傷害未來與當前的經濟。

此外,製造業降低產能可能只是壞消息的前奏。服務業可能已經出現類似的產能降低。事實上,可能已經如此。長期失業處於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狀態的局面下,許多失業者可能被視為已經不適合再度就業。

公共開支減少的局面下,教育首當其衝。成千上萬的教師遭到解雇似乎不是贏得未來的好方法。

事實上,如果合併財政緊縮已使未來展望轉趨暗淡及美國政府債務利率極低的證據,我們勢必難以避免如下令人心驚膽跳的結論:即使以純財政的角度而言,預算緊縮可能產生反效果,因為較低的未來成長意味較低的稅入。

結果應該如何?答案是,我們必須全力促進經濟成長,不只著眼於未來,而且是當下。以現階段而言,我們需要更多而不是更少的政府開支,同時輔以聯準會與各國央行的積極擴張政策。不只是知識分子型的經濟學者如此認為,許多企業領導人也如此主張。事實上,債券市場以如此之低的利率購買美國債務等於呼籲主管當局改採更具擴張性的政策。

持平而論,部分決策者似乎已經明白這個道理。歐巴馬總統最新公布的就業方案是正確的步驟之一,聯準會與英格蘭銀行─可惜的是不包括歐洲央行─的部分成員不斷呼籲主政者改採以成長為導向的政策。

我們必須說服部分握有政治權力或影響力的人士相信,過去1年半以來,他們方向錯誤,必須及時回頭。

這不容易辦到。然而在這些人回頭之前,血一定繼續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