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0日

論金融市場的題材-價格模式

作者:清湖漁夫
日期:2011/05/10
   
第一部分:群體行為推動的市場過程  

按照傳統經濟學的觀點,價格波動受到供求關係的影響,供給增加,需求下降,價格會回落,反之則會上升,這就是通常所說的供求模型,價格波動一般會收斂。很多其他價格模型都是以供求模型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所有影響價格波動的因素,通過影響供求關係,從而導致價格變化。然而在我們的日常觀察中,一個顯著的事實是:越接近價格波動的高峰,市場的交易反而越來越活躍,相應地交易量也在異乎尋常地增長;亦即,隨著價格上漲的同時,供給在增加,需求也同時在增加。與這個顯著的事實相聯繫的另一個問題的是,供給和需求同步增加的價格上漲過程,是因為什麼原因停止而轉向價格下降過程?供給和需求同向發展的價格波動在當今所有的市場存在而且反復出現,說明某種價格機制而不是供求機制在這些市場起作用。搞清楚這種機制的構成及其諸要素的相互作用,有助於我們重新理解價格問題本身,從而為更多的現象找到解釋和提供更有效的應對辦法。在經濟學上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不是更少,而是更多。  

我們認為,價格是價值的外在表現,是價值的標準化。市場價格的形成,是一種社會化過程。經濟行為,是人類行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或者說反映的是人類行為的一個側面,是和諸如政治、文化、心理、生理等等其他層面交織融合在一起的。人是經濟活動和其他社會活動的主體,從來就沒有純粹的經濟活動。我們認為,價格和價值是一種社會化的過程,但是這種社會化過程,絕不是想當然的算術平均化或者其他數學過程,而是特定群體行為過程或者說大眾行為的結果。  

估價到市場價格:投機的起源  

我們知道,商品交換,起源於簡單的物物交換過程。貨幣和交換媒介的產生,是所有交換者普遍接受的結果,是一種所有參與交換的人們的選擇。在這裡,商品和交換媒介的轉換既是標準衡量和判斷,也是在觀念上對貨幣的接受和認可。  

在貨幣作為交易媒介的條件下,單個市場參與者,對某一隻商品,在交易之前,會有一個基本的看法,這種看法,基於該市場參與者所知的有關這個商品的方方面面,包括習慣、經驗和一些簡單的邏輯,在此基礎上形成對商品買或賣的估價,即認為該商品值多少貨幣,願意為此支付或收到什麼價格,這是一種認知活動。市場參與者的價格認知可能有嚴謹清晰的"邏輯"(例如經過"論證"的某種概念和邏輯,學說或者理論),也可能是隨意的。不同的市場參與者,其價格認知是不同的,這種認知,不僅僅包括估價本身--心中的某個價格,也包括與此相關的方方面面,比如願意買或賣的某種主觀或者客觀的條件,這些條件,以滿足個體的需要作為基礎。正是這種估價的差異,即該商品在不同的市場參與者之間的願意支付和收到的價格的不同,使得市場交易成為可能或者不可能。這是一種思維或者認知的個人體系或者心理積澱。  

這種認知或者估價,隨著該市場交易者與其他市場交易者的接觸是逐步發展的。認知開始時具有明顯的個體特徵,因為人們之間林林種種的社會聯繫和社會接觸,這種想法或資訊在市場參與者之間交互傳播,不同市場參與者之間的認知開始交互影響。這種相互影響,始于買方的詢價,相互瞭解對方的認知。在尋找的過程中,買方如果能夠找到接受買方估價的賣方,就會有交易出現;否則,買方會繼續尋找新的賣方。如果買方出價經過一定詢價的過程之後仍然找不到適宜的賣方,買方會提價,以購買到商品滿足自己的需要。在一個區域有限和資訊能夠短時間很快傳播的市場,較多的買方和賣方進入,會產生競價現象;買方會根據實際交易和其他人的報價,修改自己的報價,賣方也會同樣修改自身的報價。這種報價的修改,顯然是基於個人認知的傳播與互動,在交易者當中反復回饋,從而認知逐步市場化和社會化,產生傾向性。這種市場價格不是單一的,由於單個市場交易者資訊來源管道的差異和時間及空間上的限制,單個市場參與者的價格認知具有片面性和有限性,只能根據有限的資訊採取行動。要發展和擴大這種認知,就需要進一步獲得相關資訊,必須付出更多的時間和其他代價;因此,個別交易的結果,使得價格之間存在差異,交易價格在時間和空間上呈現一個高低的序列。這就是價格波動。在時間上,一些市場參與者由於交易的頻繁發生,對其他市場參與者的認知的瞭解更加豐富,價格差異經驗的反復積累,會實現低價的買方和高價的賣方的角色轉換,投機活動就產生了,以獲取差價為利益的商人開始從眾多的市場交易者當中分離出來。在空間上,這些商人如果能夠突破交通和資訊的限制,能夠利用在兩個或者多個區域市場中差價獲取利益,就會發生區域間的市場投機活動。投機的反復發生,新的社會分工--商人職業開始出現。  

在投機活動中,商人們會進行財富積累,財富量的增長使得他們能夠更多地低價買進商品和更多地在高價賣出商品。因為投機活動的差價利益累積,商人們的財富積累就有了資本積累的意義,差價利益也就是初始的利潤,這也是資本獲得利潤的正當性和自然性的最原始和最隱蔽的依據。在低買高賣的過程中,他們的估價認知同時也在所有的交易對手之間傳遞,交易對手越多,他們的估價認知會傳播得越廣。這種估價認知,同時也是來自於他們的交易對手,有交易對手估價的影子。由於交易的頻繁和時間上的延續,這種估價認知基於對市場有關的資訊的更廣泛和深入的瞭解和更多的經驗及方法,促成了商人的專業性,牟取差價或者投機成為專門的職業;相對於估價具有片面性和有限性的市場參與者的單個交易行為而言,商人的交易對手眾多,具有資訊收集和傳遞的優勢,對市場的瞭解更全面;反復的交易積累和判斷,在經驗觀察和邏輯思考中對商品價格變動及其相應的原因進行歸納,形成某些結論和經驗,進而形成職業理念。經驗積累在交易次數越來越多的市場參與者中也同樣存在,但是這種交易次數和商人們無法相比。隨著交易活動的反復進行和擴展,包含經驗的估價認知,也會在市場中擴展,在市場參與的人群間反復回饋的結果,就會造成一定時間內估價的傾向性。由於詢價過程中價格比較,由於商人們在投機活動中的買方角色和賣方角色的頻繁轉換和其他交易者的反復參與交易,這種傾向性的估價被越來越多的市場參與者認同並且自我證明。在這個過程中,個人估價完成向交易價格的轉變。  

交易價格的觀念性  

交易價格和結果是估價一致性的產物,兩個或者一群交易者的消費需要都得到解決。在交易價格產生過程中,相應的市場參與者經驗在積累,在一次次交易中會形成一些看法,這些看法在交易中反復在市場參與者之間流轉和回饋,願望和看法開始交鋒,在討價還價和不斷的估價修正中逐漸趨於一致,形成市場理念。市場會越來越被這種理念所覆蓋,一方面,因為這種理念的的相關資訊被市場所有交易者或多或少地共用,另一方面買賣雙方的尋找過程和等待會大大縮短,市場因此也越來越組織化,市場有關各方的聯繫也越來越緊密。商品交換取決於相互需要,而穩定市場的形成則是觀念趨同或一致的產物。市場理念在越來越多的交易行動當中被支援和證明,理所當然和深信不疑是一個漫長的社會心理積澱過程。這種觀念的積累和趨同,就是市場價值。商品的市場價值存在於參與市場的人們的觀念體系之中,包括是非曲直、經驗積累和邏輯思考等等,價格只不過是市場價值的標準化和可衡量的市場外在表現。市場價值在緩慢發展和很少變化的自然經濟時期甚至代代相傳。  

當然,市場估價的觀念上的趨同只會推動價格走向收斂,也絕不意味著價格劃一,交易的進行始終會存在空間和時間上的阻礙(如距離市場路程的遠近和季節性的豐歉),因為這些阻礙,會產生交易的代價,在交易價格上會有所反應。在大量交易中,因為這些限制和買賣雙方的彼此競價而產生價格差異,商人們會利用這種差異獲得差價或者說投機。作為專業分工的商人,因為更頻繁的交易獲得差價,從而逐步資本積累,同時也在市場中頻繁轉換買方和賣方的角色,低買高賣,組織和擴展市場。商人的交易頻率和實際完成的交易量,都不是普通交易者能夠相比的,他們在市場的經驗更豐富,思考判斷更專業,對市場的總體狀況把握更廣泛和深入,從而能夠發現更多的牟利機會;同時,由於他們的交易對手的廣泛性,他們的看法和估價,會在交易過程中傳播得更廣和更有示範性。更廣泛的市場聯繫使他們能夠獲得更豐富更準確的市場訊息和看法,或者說是資訊優勢。  

價格具有觀念性的意義,儘管它依賴於相互需要和商品交換本身,這種觀念性意義在實際生活中的例子屢見不鮮,遠的如十七世紀荷蘭"鬱金香狂潮"中高得離譜的花價,最切近的則是2011年濟南唐王鎮低得離譜的蔬菜價格,常見的是收藏品的拍賣價格,甚至紙幣的出現和貨幣符號的產生,都說明價格的觀念性或者交易者的認定作用。供求關係作為一種市場狀態和資訊,首先必須被參與市場交易者們吸收,然後才有競價行為發生,提價求購或者降價拋售,價格的大起大落都離不開買方和賣方的認可和認定,市場參與者根據某個價格採取交易還是不交易的行動。  

單筆交易是買賣雙方的相向行動的結果。市場價格由於市場觀念的趨同及眾多交易者參與,是市場交易者群體行動的結果。這種群體行為過程,既推動著市場價值的形成,又反過來被市場價值所組織和聯接。一個變革的口號可以聚集一群烏合之眾,一個理念可以組織一個市場。  

理念和群體行為塑造  

價格的傾向性和一致性在市場參與者交互影響中產生,作為這個過程的一個直接後果就是對估價認知的趨同--產生市場價值。由於資本的積累和專業分工的發展,商人們--特定的買方或者賣方因為資訊管道和資本優勢,從而逐步形成自身的市場優勢,市場會逐步走向集中和壟斷。具有市場優勢的參與者,由於資訊管道和資訊收集能力的不同以及資本相對優勢,他們的報價會具有市場引導性。由於資本的原因,他們會在一個區域市場逐漸參與越來越多的交易,甚至作為市場絕大部分的賣方或者買方;由於相對較強的資訊收集能力,他們在與越來越多的交易者交易的同時,一方面會在交易中瞭解市場絕大部分參與者的價格認知,在歸納總結的同時將自己的價格認知輻射到整個市場的參與者,在反復的頻繁的交易中逐漸形成意見領導性,並且在絕大部分交易中證明他們的邏輯和意見的正確性。這種意見領導性當然也離不開市場其他參與者的參與和認可。資本的優勢和資訊的優勢,以及獲取越來越有利的差價,使得他們的投機活動朝更低的買價和更高的賣價兩個方向努力,逐步開始操縱價格。價格操縱,仍然依賴於他們的交易對手的認可,他們要做的是:給予更低的買價和更高的賣價的理由,這些理由在詢價和競價過程中傳播,接受這種價格認知的人越多,這些理由就越具有正確性和合理性。這些商人邏輯,經過足夠的時間,就形成市場理念,同時改變市場價值。這也是市場話語權的起源。這些市場理念,一方面會推動市場價格的形成,另一方面會在更大的空間和更長的時間上組織市場。這些市場理念,成為所有市場參與者的行動依據,不接受這種理念的人們,會被市場冷落或者拋棄。隨著理念和價值在交易過程中行走,隨著越來越多的市場參與者的加入,這種群體性的行為持續反復地發生。  

資本的利潤和資本的價格  

市場本身是個財富的分配過程,這種分配通過價格實現,由於市場過程的社會化,由於社會分工,單個市場參與者通過商品交換滿足自己需求的程度實際上由市場--由市場中的群體行為來決定,其自身的利益主張的實現程度與市場上其他人們的認可程度直接相關。"商品到貨幣是一次驚險的跳躍。如果掉下去,那麼摔壞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的所有者。"對投機的商人們而言,市場是個財富積累過程,也是個資本積累過程。由於投機本身和追求差價利潤,投入一定資本,獲得比投入更多的資本,差價越大,資本的所謂利潤越大。一步步地,商品的差價,轉換為投入資本總額和收回資本總額的差額,價格投機在人們的認識上自然轉換為資本投機或者人們常說的投資--付出資本或者貨幣,收回來的是更多的資本或者貨幣。

在早期的資本資本主義過程中,資本追求利潤是不問途徑和手段的。就資本本身而言,沒有那麼多複雜的觀念體系,存在的只是投入資本和收回比投入更多的資本的要求或者願望,投資,常常和收回更多的資本--獲得利潤的願望相聯繫,投機,則和差價獲取相聯繫。投資和投機,從過程而言,都是價格差額,實際上是同一個社會過程。  

早期的股份公司出現,當然是資本集中牟利的動機的驅使。一次性地獲取資本差額的資本投機過程,資本的繳付和清算,都是個別資本交易行為。一旦在資本的短期借貸和長期使用之間形成矛盾,相應的股票轉讓就會產生。股票轉讓使短期資本的銜接成長期能使用的資本。股票轉讓同時帶來的是長期資本投機的差額利益如何在短期資本間分配的問題。這種分配,在股票上是按照比例分割利潤,在時間上是通過股票市場價格完成的,其市場價格過程也是群體心理和行為過程,與商品市場的價格形成機制並無二致。股票價格,同樣需要股票買賣者的認可,同樣具有觀念性。這裡資本所謂的信用,也就是對市場廣泛通行的觀念的認同,背信棄義會被交易對手懲罰和被市場其他參與者們蔑視譴責。  

勞動的價值和價值社會化與市場化  

卡爾·馬克思在《資本論》的鴻篇巨著中闡明了勞動價值論。在勞動價值論中,價值的構成是靜態的,因為價值的既定性,資本對勞動財富的佔有關係在構成上清晰無誤。問題在於,價值的產生,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社會化的過程,離不開社會廣大人群的參與。社會財富的分配必須通過這種社會化過程完成;這種社會化過程也就市場過程,通過越來越組織化的市場,通過市場的心理和行為過程達到最後結果。商業資本的利潤和土地資本化同樣是依賴於這個市場過程而運行。在社會分工越來越細的情況下,生產一個產品可以汗流浹背,可以經年累月,但是究竟值多少,不是由生產者本身主張,而是由市場過程來衡量,被你的消費者用貨幣量來認可;生產者有可能徒勞無功,也有可能得到的好處超過預期。因為一種社會化認同或者價值,因為能夠找到交易對手,所有與勞動無關的東西,諸如股票、土地等等,都可以被交易,獲得價格,並以此分配社會財富。勞動創造財富,市場形成價值,價值具有觀念性。股票是虛擬資本,但是這種虛擬資本能夠存在,能夠有價,是以市場的認同和價值觀為前提的,存在和依賴於市場的群體心理和行為過程。市場觀念或者說價值,經過物化,從而就有了衡量的標準,價值物化的標準,就是價格。  
   
第二部分:題材價格模式的諸方面  

消息和題材價格模式  

在金融市場,價格的波動機制是相似的;儘管各個市場存在一些差異。我們在這裡以股票為例來加以闡明。流行的看法是,股價的波動是由消息引起的,利好消息引起上漲,利空消息導致下跌,也有中性消息,分得細一點的還有什麼偏於利空或偏於利多的消息,不一而足;市場上到處是追逐消息的人群。一個消息流進市場就像流行性感冒那樣很快普及,只是傳染得比感冒還要快!人們習慣性認為,利好消息,市場會漲,反之就會跌。儘管有無數人去不懈尋找千差萬別的消息和市場漲跌之間的理論關係,但是專家們的解釋要麼牽強附會,還不知不覺間陷入某種邏輯矛盾的尷尬;要麼就將市場漲跌和某種新聞拉郎配,市場漲跌和新聞之間的關係論證也就極盡迂回轉折。實際上,消息在市場大眾思維中的概念,是一種簡單的邏輯,這種邏輯,被市場大眾接受,或者說消息和價格之間的"關係",並不需要複雜繁瑣的理論過程,而是通過群體行為機制聯繫起來的,這種機制就是我們所言的題材-價格機制。  

在文學上,題材是指用於文學和藝術作品的材料。在國內市場,題材從表面上看,是市場炒作股票的一種藉口或者噱頭。題材的具體載體是題材股,顧名思義,題材股就是有炒作題材的股票。題材,是一種市場理念,這種理念,是通過一組消息或者一個消息在市場傳達的。在眾多的市場參與者當中,觀念是相互影響的,群體行為是受到觀念支持的,價格是觀念和行動的產物;概念、判斷、推理形成某種特定思維狀態,左右著市場參與者的行動。在表面上,消息和價格的邏輯關係是淩亂的和莫名其妙的,人們對這些關係的理解和論證可以多種多樣!消息和題材與價格實際上發生聯繫的起點可能是:一些被冠以題材的股票的價格被一批市場參與者採取行動大幅拉高或者打低,股票價格明顯上升和下降,進而形成某種簡單映射關係;題材在這些利好消息--漲價和利空消息--跌價的反復上演中被"證明正確"。於是題材和股價這兩個邏輯上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因為刻意或者隨意的市場行為及價格相應的表現,就變得有"因果"關係了。這種因果關係在多次的"證明"中被市場發現,也就被越來越多人們開始反復利用。市場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就變成了題材-價格模式。  

狼食資本和羊群資本  

在商品市場中,商人利用具有資本優勢和資訊優勢投機獲利,其他商品交易者的交易一般而言是為了獲得商品的使用價值,滿足自己的消費需要。分取股利是股票的使用價值,分取利息是債券的使用價值,分配結果具有同權同利的要求,這種使用價值,卻是為所有的股票或債券持有者共用。發行這些證券籌集的資本的增值,來自於上市公司或者其他機構的牟利活動,按照既定的章程分配,附著於這些證券的資本增值權利來自於這些證券交易的市場之外,與證券的交易價格無關,正如麵包饅頭食用充饑的使用價值和麵包饅頭的價格無關一樣。由於股票交易價格的差異存在,獲得差價利潤的投機活動不可避免。投機活動對資本的影響,具有零和特徵,產生差價利潤的同時也產生差價損失。差價利潤,不能歸為股票的收入,而只能歸為因為參與投機活動而帶來的利益;差價利潤和差價損失都是投機活動帶來的結果。這就是證券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區別。  

在股票市場,存在短期的偶然的投機獲利現象,但是長期的反復地投機獲利,並非幸致。和商品市場一樣,在股票市場常常處於投機的有利位置,憑藉的是一定的的資本優勢和資訊優勢,憑藉的是對市場的掌控能力和主導地位,具有這種優勢的資本才能在投機中長期生存。換言之,具有這種優勢的的資本,處於長期掠奪市場中的其他資本的狀態。這類似於自然界狼和羊的關係,狼始終處於狩獵者地位,羊則處於被狩獵者的地位。我們將在市場中處於掠奪狀態的資本,稱為狼食資本;而將被掠奪狀態的資本,稱為羊群資本。一般而言,狼食資本和羊群資本在市場交易中互為交易對手,狼食資本低買高賣,羊群資本則低賣高買。狼食資本獲得投機利潤,羊群資本獲得投機損失。  

市場中狼食資本和羊群資本的分類以及投機的結果依賴於市場過程,依賴於不同的資本或者人群的行為。由於狼食資本的資本優勢,主要是積累或者集中起來的資本總量,使得狼食資本成為其他資本的交易對手,在低價時作為其他交易對手的買方,在高價時作為其他交易對手的賣方。狼食資本的買賣行為從來就不是單純和盲目的,狼群資本在交易的同時也在傳播自己的看法和理念,並且在向市場傳播自己的理念的同時影響羊群資本的理念和塑造羊群資本的群體行為過程。  

消息傳播、理念塑造和羊群行為  

對於普通市場大眾而言,由於消息獲得的成本限制、管道依賴和方法缺失,他們難以審核消息內容的全面性、鑒別消息的準確性和評估消息的及時性及可能的市場影響,只能被動接受!這是市場普通大眾的劣。狼食資本卻有針對性地因此獲得優勢;狼食資本因為資本優勢和資訊優勢,可以對消息進行主觀和蓄意加工,進行消息的選擇性釋放和操縱利用,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狼食資本通過操縱消息釋放來影響市場大眾的市場看法和股票估價的途徑和方式多種多樣。  

口耳相傳的內幕消息傳播的歷史最為悠久,也最為常見。搶先一步獲得內幕消息並且在市場交易中迅速占位元賺錢的新聞的示範作用,會引起所有人對內幕消息的重視。消息有可能來自某個市場參與者,朋友之間的口耳相傳,通過多維的發散的人際關係在部分市場參與者中間迅速蔓延。如果這個消息是狼食資本內部的人士的"好心"爆料,利好消息從第一批受眾很快傳向第二批、第三批受眾,直至整個市場,伴之股價出現某種與市場大眾對消息的解讀和預判相一致的變化,隨後的追買行為就會發生;如果僅僅是某幾個人的隨意的言論,在市場中也就是傳傳而已,市場價格如果風平浪靜,消息很快就會煙消雲散。  

專家名人的言論是消息傳播的最具影響力的方式。市場參與者的思考邏輯和市場理念是在長期的市場活動中形成的,歷經積累的市場經驗和反復的消息解讀,也就逐漸定型解讀消息的思維模式,市場參與者能夠對消息迅速定性歸類,形成股價漲跌預期,重新對股票予以估價。表面上,消息和股價是一種簡單映射關係,實際上,股票估價形成,參照和回憶了歷史經驗,並在歷史經驗基礎上對消息進行心理積澱。對這些經驗的研究總結和形成理論,是新的專業分工--證券分析研究;理論會因為資訊和證據的相對充分和邏輯推理的技巧性而讓人生畏,傳播這些理論和觀念的專家名人會帶上種種"權威"和"科學"的光環,這些理論也會通過課堂教育和社會教育向更多的人群推廣和反復地灌輸,從而試圖塑造人們的市場思維模式和影響人們的行為選擇。但是這些理論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不是被有多少人接受來證明,而是應該理論回歸實踐,回歸市場過程。理論的創立者和傳播者無論是怎樣的大方之家,在整個的市場中他的觀點僅僅是一家之言。如果他的受眾廣泛並且受眾採取的行動確實推動了市場群體行為的改變,其受眾也因為根據這種理論和策略行事而獲得實際利益,這種一家之言就會產生號召力,理論的成功不在於理論本身,而在於理論塑造了一個市場群體行為過程和和社會化過程,這是理論對實踐的反作用。專家名人通過媒體發佈觀點和消息,希望影響消息受眾,影響市場大眾的群體行為;這種影響能夠社會化並且能夠給受眾帶來利益,一方面會增進專家名人的"權威",另一方面會催生更多的專家名人。  

在股票市場,狼食資本在市場居於主導地位,從而主導一個市場過程;消息影響市場大眾的過程是被狼食資本不同程度地加以控制的。這種控制,首先體現在對資訊傳播管道的控制,這一方面表現在培養著名名機構或者著名專家,對專家進行必要的市場包裝,套上種種光環,或者對既有的知名學者的言論加以利用,掀起反對或者贊同的浪潮;專家的研究報告和預測分析在背後的資本勢力的授意下紛紛出籠,營造市場的傾向性輿論。就出籠的報告和分析本身而言,言論灼灼,理論鑿鑿,無不秉持中立、公正和客觀的名義。對合意的消息進行渲染,而對於相反的消息進行封殺和遮罩。對於無法經過管道控制的不合意消息或者證據,則通過市場本身進行打壓,利好消息就控制市場不讓上漲甚至反而下跌,對利空消息的面世就推動上漲,持反對意見的人們在資本的捉弄下成為小丑。有傾向性的消息連綿出現,對市場大眾持續轟炸,市場大眾對此別無選擇,只能被動接受,相反的資訊根本無從獲得,也無從反駁。儘管作出判斷是自己的事情,但是被動接受和選擇這些資訊的人們,自覺不自覺地都會被這些資訊的傾向性所影響,被誘導甚至誤導。由於選擇性資訊的傳播,資訊在傳播中又被越來越多的市場參與者接收、過濾和加工,看多或者看空的情緒和氣氛開始籠罩市場。在這個過程中,狼食資本在傳播一種理念,將自己的這種理念逐步塑造成市場理念,在這種被塑造的市場理念的支配下,市場大眾在思維上已經落入某種社會化的控制之中。個人意志在市場強大的輿論邏輯下趨於渺小和無力,行為上也就隨波逐流,採取與市場情緒相反的市場買賣行動實在過於艱難,無奈地附和大眾性的意見而看漲或者看跌。這是市場從眾心理和羊群行為的根源。  

股票本身是一種牟利的證權證書,起初是為獲取股份公司利潤,其後因為股票市場形成和股票價格差異的存在而產生投機,獲得股票大額差價的例子點燃了人們發財致富的欲望。我們在這裡以股票投機為例進行分析。參與市場的人們,每個人對一隻和自己相關的股票,都存在著估價,估價已經不限於估價本身的高低,而且因為投機的需要擴展到股價向什麼方向波動。消息通過某幾個或者一批市場參與者進入市場。接收消息的市場參與者首先開始解讀消息,分析推斷這個消息對某個市場或者說某一檔股票會產生什麼影響,他們將消息的影響的歸類可能有很多種,比如常見的是屬於利好消息,還是利空消息,並預見股價的漲跌。這種解讀邏輯和每個市場參與者的歷史經驗有關,即過去某個時期的某檔股票在類似甚至可比的某個消息面世後,股價是漲是跌。反復面世的消息和股價漲落在市場大眾中傳播和形成印象,進入歷史記憶,就成為股價形成機制的心理基礎。具體買賣行為的產生可能需要一個啟發點。我們在這裡還先討論買入行為,賣出行為可以做相反的推理。就買入行為而言,啟發點就是消息過後股票價格開始上漲;上漲的結果驗證了消息正確,消息受眾人群中的觀望者出於繼續漲價的預期、貪欲的覺醒或者從眾心理依賴,魚貫地或者說是爭先恐後地進場買入。一些準備賣出的人會停止銷售,已經賣出的人會發現行動錯誤而可能追高買入。隨著消息在市場中傳播和持續買入推動的漲價,市場參與者估價和股價之間會反復自我強化,市場大眾的行為越來越具有一致性,這就是股票市場價格迴圈的自我強化過程。一個股票的短期買方市場也因此形成。這個短期買方市場的形成或者說是組織,始作俑者就是一個或者一組特定的消息。消息具有市場組織的功能像群山一樣古老!  

脹爆高潮與拋售高潮  

在股價上漲的末期,利好消息和題材反復轟炸,市場大眾的熱情被充分激發,市場彌漫著樂觀氣氛,越來越多的人湧進市場,股價上漲同時,幾乎所有股票帳戶都能見到令人愉快的帳面盈餘,普遍的樂觀逐漸走向偏執和瘋狂。頻繁的利好消息或者題材與股價反復上漲不斷擴充著一個買方市場,直到這個市場再也無法擴大;加入這個陣營的人們都能夠如願以償地買到在他們眼裡還會繼續漲價的股票。這就是市場的脹爆高潮,也是羅伯特·希勒所指的"非理性繁榮"。此時人們最不願意面對和最願意忽視的是:隨著買方市場的膨脹式擴張,交易量的倍增,巨量股票的出售來自何方?就投機而言,賺取差價的交易,有買進,就必然有賣出。都買到了,那麼,賣出的人是誰?是誰在一致看漲的氣氛中冒天下之大不韙,反而在賣出?題材或者消息的面世,從來就是狼食資本為帳面上的利潤向現金轉變而準備的。這個買方市場的出現,是狼食資本竭力操縱的結果,所求如所願,狼食資本就在這個買方市場大規模賣出。在這個市場,狼食資本成為幾乎所有市場大眾的交易對手,市場大眾蜂湧而進,狼食資本源源而出,低價收購的股票在這裡高價變現。只要能夠找到交易對手,只要能夠兌現差價,就會甩賣,直到賣光為止。  

即使有連續的利好題材鼓舞,但是,因為狼食資本的大規模甩賣活動,市場價格上漲的過程會放緩甚至開始停滯,首先出現的是題材和股價之間的逐步脫節,繼而因狼食資本的賣出套現活動趨於尾聲,相應的利好題材也就沒有必要再出現。作為普通大眾陣營的買方市場,由於羊群資本的零散性質和陣線的極度不穩定,在狼食資本的甩賣衝擊中會出現鬆動,滯漲和猶豫也終止了買方市場的進一步擴大。我們知道,題材和消息的出現都是被控制和被操縱的,經過必要選擇和加工後才能向市場傳播。在狼食資本甩賣完成後,題材和消息被掩蓋的另一面就沒有必要再掩蓋下去,同時為了狼食資本的需要,股價必須下降--還得重新開始低價收購。也許是狼食資本的甩賣,也許是滯漲後由於先前被掩蓋的利空消息和題材的出現,買方陣營的個別警惕的人們轉向賣出,市場開始下降。漲勢末期的人們的帳面利潤消失,帳面虧損擴大,原來的買方陣營開始崩解,越來越多的人們轉向賣出,"多殺多"的情形開始出現。在下降過程中,利空題材和消息與股價下降也開始了相互支持和相互強化,市場大眾的心理承受能力被反復打擊,財富縮水過程在痛苦難捱的等待後沒有盡頭,股票價格在一次次停頓後創出新低,恐慌和絕望的情緒開始蔓延並籠罩整個市場,普通大眾集體作為賣方市場開始出現,狼食資本操縱題材和股價,在股價跌到他們認可的低價開始收購。市場大眾將他們的股票扔給能夠找到的買盤,陸續逃離市場。在股票市場,這種逃離過程常常是緩慢的,與"非理性的繁榮"相對,這裡可以稱為"非理性蕭條"。在期貨市場,由於市場的制度設計和高杠杆性,在市場下跌的末期,因為賣盤的恐慌性湧出,會出現"拋售高潮"。在狼食資本的低價收購過程結束後,新一輪的價格上漲和新的利好題材發佈又重新開始。  

消息迴圈和市場迴圈  

近些年來,國內的股市圖表都增加了一項功能,在日K線圖上標注消息提示或者資訊地雷。有意無意將股市漲落和相關消息或者題材搞成某種對應關係。這樣,我們在發現股市自身迴圈的同時,又發現另一種迴圈--消息的"迴圈"。下降的市場迴圈,是壞消息居多,尤其是某些下降迴圈末期,壞消息可謂連篇累牘,而上升的市場迴圈則反是。但是我們將某檔股票或者指數圖表上的消息依先後順序試著連貫起來,就能發現,股價是連貫的,而這些消息之間卻沒什麼連貫性,因為消息之間的邏輯關係不是那麼清晰,有些可能要經過無數次轉折論證才可以扯得上,有些消息根本就互不相關。與其說是消息解釋了市場漲落,不如說市場漲落的需要,產生了一連串的消息;這可能是"消息決定論"者們最無法接受的。  

資本主導的社會群體行為過程  

題材-價格機制的形成,是資本在逐利性動機的驅動下對市場群體性心理和行為的反復塑造過程。我們知道,資本是追逐利潤的,逐利和掠奪是資本的本性。在股票市場,投機就是利用股票的價格波動牟利的活動。沒有價格波動,沒有價差賺取,投機就不會發生。因為價格波動,投機就有損失和牟利兩種結果。當代經濟學,或者西方經濟學對於價格和價格波動的傳統解釋,我們耳熟能詳,這裡不想贅述。在這裡我只想指出,他們分析的起點,還是人們的行為反應,這種反應,基於利益動機的簡單判斷;在此簡單判斷的基礎上延續他們的推理,試圖建立某種純粹經濟思維層面的架構;而經濟思維層面,只是社會生活的一個側面或者層面,與其他方面相互交織,互相影響,從而成為一個整體。傳統經濟學的一個目的好像是硬性將經濟從整體的人類活動中割裂出來研究,而根本不考慮社會化過程本身!而一個社會現象,其蘊含的意義不單是經濟層面的,還有文化、政治、心理等等其它諸方面的意義。脫離這些諸方面,就無法理解一個社會行為過程,因而對現象的解釋難免陷於片面,相應的理論和政策策略,往往顯得蒼白!  

題材-價格模式的歷史變遷  

題材-價格機制在資本市場市場發展的各個時期和不同國度都普遍存在,是一種有著內在動力的反復發生的市場群體性行為模式。在西方世界,比較有名的,發生過早期的南海泡沫、鬱金香狂熱和密西西比泡沫,有美國早期股市中鐵路題材股熱潮、還有20實際70年代的石油題材股熱潮和1999年-2001年的全球網路科技股熱潮,在國內,題材概念的炒作也有了十餘年的歷史,前年的全聚德"奧運概念"和去年的的成飛集成的"鋰電概念"想必人們還記憶猶新,新的題材炒作仍然演繹著股市的歷史。國內外資本市場各個時期的這些炒作儘管在名稱上可能各異,但它們的內在機理卻是一致的,我們將之統一命名為題材-價格模式。歷史總是驚人地重演!  

題材-價格模式的兩大基石:投機和資本  

題材價格模式首先是投機的產物,是投機在金融市場的一般的表現形式。投機是利用價格差異謀取利益的活動。只要有市場存在,就會有投機活動存在,投機一方面使市場更加組織化,市場參與者之間的聯接更加緊密,推動了社會分工的發展和商業的出現,使得市場參與者的觀念和看法更迅速地交匯交流,推動市場價值和價格的形成。另一方面,投機本身也是商業的起源,使交易能夠突破空間和時間的限制。題材價格模式其次是資本的產物,是資本掠奪本性的表現和資本為謀取利益進行博弈的具體形式;因為資本的積累與集中,因為資本對市場的控制和對市場心理過程和群體行為過程的塑造,題材價格模式就是資本的市場組織形式,清晰地展現了資本在金融市場中的相互關係和相互作用過程,同時也說明了市場的社會化過程。這個過程,不是傳統經濟學的概念邏輯關係,而是一種大眾行為過程。在這裡,價格的形成和波動,並非傳統經濟學想當然的供求模型和收斂關係,而是因為投機和資本的緣故,因為社會行為和心理的變化,走向一種內部自我強化和供給和需求同向變化的過程;推進價格上漲和促進價格下降的兩種群體行為過程交替發生,週期性反復不已。  

零和博弈:風險與收益的分裂  

在傳統經濟理論中的風險和收益的概念,都具有或然性,通過概率數學將風險與收益統一起來,並且認為收益和風險是匹配的,高風險帶來高收益。這種將數學過程直接引入經濟理論的做法,因為經濟過程和數學過程本身的一致性無法證明,可能是一種武斷和冒險。在金融市場,市場參與者的利益通過價格進行交易,通過價格波動實現利益再分配,一方所得即為另一方所失,因此資本博弈具有零和特徵。但是,由於投機和資本優勢的緣故,資本分裂狼食資本和羊群資本陣營,經過市場的群體行為過程,這種零和博弈的結果就轉變為狼食資本的收益和羊群資本的損失,資本盈虧的結果由對象的不確定性轉變為有了明確歸屬。風險和收益的或然性也變成了個別資本是處於狼視資本陣營還是處於羊群資本陣營的或然性。如果拋開或然性來討論,風險和收益在某種意義上是具有確定性歸屬物件的,即風險和收益發生分裂,風險歸於羊群資本,收益歸於狼食資本。理解風險和收益的分裂,對重新認識資本本性,對理解當前如火如荼的國際金融戰,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透視投機:道義現象抑或經濟現象?  

幾百年來,反對投機和反不公平競爭幾乎貫穿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史。以題材價格模式為特徵的市場運行機制和市場監管如影隨形,相互影響和相互推動。有關資訊披露和操縱市場方面的立法監管條文雖有被動滯後的弊端,仍在不斷修繕;逐利的資本則以新型的市場不公平代替舊的市場不公平,花樣也在不斷翻新,制度永遠不如變化快。幾百年來,市場的監管措施越來越嚴厲,即使是自我標榜監管成熟的西方資本市場,手法翻新和瞄準監管漏洞規避監管的所謂創新層出不窮,市場不公平的狀態並未得到根除;投機仍然生生不息,大行其道。一種社會和經濟現象的頑強存在必然有其存在的理由,無數次的嘗試市場監管的無奈只能說明我們並不清楚問題本身。  

就投機而言,問題的簡單性在於,由於不同的市場參與者的個體差異,譬如歷史經驗的不同,商品交易價格必然存在差異,這種價格差異,是與市場形成和組織與生俱來的,利用價格差異謀取利益的投機活動也就不可避免,並且由此推動了以牟取差價為職業的商業的形成。我們無庸贅述市場產生以來各個時期的投機活動的大量存在,在此僅舉一個例子加以說明。在計劃經濟體制佔據完全統治地位的計畫價格時期,市場只是經濟中的一個很有限的組成部分,即使是將投機倒把列入刑事犯罪,同樣沒法根絕投機,只不過投機是作為一種地下經濟存在;法律的設立是指向有關違法行為的,之所以立法,就是因為違法行為存在。至於這個時期的國有商業的投機活動,常常被冠之以本位主義、價格指導等其他面目出現。  

每一個完整的上漲和下跌的完整迴圈的結果是絕大部分個人和機構投資者都成為了輸家。這一點在無論哪個市場的哪個時期都絕無二致!這在廣大的市場大眾看來,是一種罪惡,也是一種夢魘,因為受打擊的人群是如此之廣,不僅為絕大多數傳統的理論所不齒,而且因為利益受損的廣泛性引發負面評價的一致性,反對的社會層面從經濟理論上的批判跨越到道德倫理上的譴責。作為資本市場博弈的結果,或者作為大眾群體性行為的結果,絕大多數市場參與者都成為輸家,這種輸家的的結果,就是財富的轉移,就是多少年血汗錢的血本無歸。輸家的挫折、沮喪和憤怒從感情和心理上會自然發生。這種憤怒,就會演變成對市場不公平的懷疑和抱怨,在廣大的市場大眾中蔓延並形成共識。反對投機,反對題材概念炒作,在歷史上延續了幾百年,從道德譴責發展到了屢屢立法禁止。投機卻仍然沒有如人們所願地早早銷聲匿跡,反而"歷久彌新"。  

人們憎惡投機,只是憎惡失敗的投機,成功的投機者從不會憎惡自己的所作所為。這種對投機的由來已久的憎惡,只是因為商人們太精明,在市場交易中常常處於有利地位而抓住了博取差價的機會;他們的對手相對地與差價利潤無緣,大部分時候是賣低了或者買高了,由於市場本身的機制,在價格上是接受者,而且這種價格接受者眾多。絕大部分的價格接受者在道義人數上形成優勢,對投機進行譴責,反對商人們的行徑。在道義上遵循的是人數優勢,在市場投機中遵循的卻是資本優勢,這兩個領域的觀念的並行共存也是投機與投資的關係纏夾不清,爭論幾百年的根源。貪婪存在于所有人們的心靈深處,投資賺錢驅使著人們進入市場;商人們的貪婪無恥之尤,被商人們以外的因貪婪受損的人們在虛假的公平正義的大旗下一致反對。反對由來已久,投機我行我素。  

偶爾投機成功的人們會對財富的增長感覺愉快,愉快的同時投機也受到本人歡迎和引起示範效應,榜樣的激勵促使人們孜孜以求自己滿意的更多的投機成功。投機代替投機失敗本來成了某種社會的原罪,這也是要求打擊投機的社會基礎。而作為這個社會基礎的人群,好了傷疤忘了痛,為了夢想的財富增值,迄今仍在踴躍投機,前仆後繼,在金融市場仍然反復出現羊群行為,就是一個鐵證。零和博弈的市場卻沒有永遠的好運,通向地獄的道路是由美好的願望鋪成的。進入市場交易的人們所持的資本,同時帶著增值的願望或者發財的貪婪,與市場的其他資本一樣具有資本的本性!盈虧是資本博弈的宿命,人們參與市場,也就是這個市場的組成部分,從而構成了市場投機機制的一個要素或者一環;只要人們繼續踴躍參與,這種機制就會發生作用。根絕投機的唯一途徑,只能是消滅資本和市場本身。  

打擊題材炒作有意義嗎?  

對過度投機的反對常常成為反對投機的替代。所謂過度投機的尺度,從來就是模糊的,在每個人心中都不同,這取決於投資者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當投機失敗對市場大眾的心理的傷害面是如此之廣和傷害程度如此之深的時候,所謂打擊過度投機的社會呼聲就會強烈起來!投機的始作俑者們開始對自己也有部分責任的投機結果不利的活動進行口誅筆伐!監管部門也會積極行動起來,抓幾個犯規者冤大頭狠狠處罰,以平息眾怒。處罰之前、之中和之後,市場的投機活動依然我行我素!處罰的客觀效果,給人們留下恢復市場公平的印象,具有心理安慰性質;其作用在於以維護人們對市場的參與熱情來掩蓋資本冰冷的貪婪,恢復人們的信心和保持繼續參與,維繫市場機制的繼續運轉。傳統理論的"維持市場的流動性",不過是資本市場需要大量的待宰羔羊,需要大量的股票接棒人的美麗謊言!這恐怕也是在資本市場條件下監管機構存在的經濟意義--資本市場要存在和發展下去!證券監管機構因為資本市場而存在!  

2010年9月3日,深圳證券交易所一方面發表投資者教育文章,向投資者警示概念炒作風險;另一方面,出臺臨時監管措施,要求基金不得參與中小板及創業板炒作,一萬股以上的交易均受到監控;同時要求證券營業部針對最近不斷升溫的題材概念股炒作,尤其是成飛集成、棕櫚園林、壹橋苗業等股價持續大幅波動的情況實施"人盯人"監控炒作帳戶。  

深交所的臨時監管的決心之大,力度之強,措施之具體,縱觀我國股票市場監管歷程,也算比較少見,成為監管者和市場之間互動的又一個突出片段。在短期內,這些措施,對部分市場參與者的行為產生了某些影響,改變部分市場參與者的具體行為方式;對市場而言,這些監管措施的出臺,不過是一個利空的題材或者信號,暫時阻止了羊群行為的繼續擴大和買方市場的充分形成,增加了推動股票大漲的幕後資本的投機高價套現活動的困難。同時,相關的這些股票,被監管當局強制要求停止漲價或者降價,對那些在高位買入繼續看漲的人們而言,他們因為監管的原因被選擇為這些股票的最後接棒者!題材價格模式運行在這幾檔股票上只不過受到了監管部門干擾,這幾檔股票價格在參考和吸收了新的題材後仍然繼續運行,其他股票的題材價格模式也不會受到這些監管措施的影響;就在時隔半年後的2011年3月25日,深圳證券交易所"又"對所謂的"高送轉題材"炒作提出批評。  

實施"人盯人"監控炒作帳戶也許是一個永遠無法達到目標的的措施。資本利用選擇性資訊播放操縱市場情勢的活動的手段和方法卻是植根於社會的固有的人際聯繫中,監管當局不可能將這種無數的複雜廣泛的社會聯繫和資訊傳遞統統納入監管之中;監管所有市場活動的所需人力和成本也無法想像地高,估計就是最強大的員警國家也無法做到。

只要資本市場存在,投機活動就不會停止,試圖消滅題材價格模式的任何努力都不會得到想要的結果!把牛牽到河邊,牛就是不會喝水,奈何!  
   
第三部分:作為題材的價值投資  

傳統的股票價格理論:價值投資  

以投機為內涵的題材價格模式招致了來自于中小投資者的最廣泛的非議,因為這些非議,前些年人們從西方金融理論中引進價值投資理論,認為價值投資是對題材價格模式進行市場改良和打擊投機的良方。按照流行的價值投資理論,即投資者應按照股票的內在價值進行買賣,內在價值的得出,就要進行估值,尋找合理的價格水準。至於估值的方法,也有很多種,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種理論在學界和證券界廣泛傳播,也成為監管當局官方的理論和思維,證監會和證券交易所正是依據這種理論對概念炒作進行一次又一次的打擊。概念炒作成為"不死小強",也是我們對這種理論予以反思的理由:為什麼會"藥不對症"?  

首先,就證券估值本身而言,還是靠某個人推算,或者某幾個人討論完成的。在這個意義上,估值完全是一種個性化的思維,即某個投資者對市場的個體意見;估值本身,還是來自於歷史經驗,即基於統計資料的舊有的公司財務資料及其他基本面資料和股價之間的的數位關係,在資料選擇和統計上也依賴於估值者主觀判斷。估值在不同的投資者--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之間,是存在很大差異的。某個估值通過媒體向社會公開,也是在向市場宣示某種"邏輯"或者"理論",估值的合理與否,不在於某個投資者本身的水準高低和分析方法如何"科學",而在於這種估值在多大程度上被市場認可,即市場大眾是否接受這個估值並按照估值採取行動,從而進入一種社會化的群體行為過程,實現估值向市場價格的轉變。再知名的機構,其估值結果在市場不能得到廣泛認同,不能引發相應的市場群體行為過程,所謂的估值也只能是一家之言或者個人意見。  

其次,證券的使用價值和價值及價格無關。證券定價數學模型的出現,將證券價格與所謂的基本面聯繫起來的種種理論嘗試存在諸多的可商榷之處。市盈率模型是其中最簡便和最直接的利用每股收益和股價的倍數關係定價的例子。我們姑且拋開數學過程和市場過程的是否一致的問題和用簡單數學關係替代市場過程的任意武斷性質,就市盈率本身而言,倍數選擇仍然局限於歷史經驗和個人判斷,選擇什麼倍數才合理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對待虧損的公司,其股價在市場是個真實的存在,股價同樣具有大幅漲跌過程,這種大幅漲跌市盈率模型無法解釋。其他數學模型的建構和採納的過程本質上與市盈率模型大同小異,都脫離不了歷史經驗和個人判斷,都存在模型無法解釋的市場實際問題。  

價值投資理論背後有洋洋大觀的現代經濟學理論的支持,也壟斷了政界與學界的思想,但是忘記了資本的本性和市場的本質,也脫離了社會化的群體行為過程。就試圖塑造市場心理過程和群體行為過程的角度而言,這些現實世界裡不存在的因果關係和特種人類思維,諸如公司擁有良好的現金流量、不斷增長的盈利能力、不斷增長的市場佔有率等等隨著觀念傳播和消息的流傳,也變成題材種種,價值投資不過是這些題材的總稱。以投機為內涵的題材價格模式是和金融市場與生俱來的。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時候,只要資本市場存在,只要是投機牟取價差,反復上演的仍將是資本及投機的活劇。  

德隆的三駕馬車  

新疆屯河、湘火炬、合金股份於1996年歸於德隆系旗下,被稱為德隆的"三駕馬車",成為所謂莊股時代最突出的代表,其股價經過反復的除權--填權--再除權--再填權,流通籌碼高度集中,操盤主力帳面利潤十分豐厚。因為迷信資本優勢,操盤主力利用資金將股價推高到想要的任何高度。然而,在股價被推高的過程中,由於籌碼的越來越集中,市場參與者的群體不是在擴大,而是在縮小。與常見的題材價格模式不同的是,隨著股價的推高,相應的市場群體行為的觀念並未形成,市場大眾的參與熱情不是節節攀升,而是曲高和寡;越往股價的高位,相應的股票買方市場不是集中和熱絡,而是零散和冷清,曾經在這個市場活動的其他人逐漸退出,再也不回來了。即使途中也有QFII以高價購買新疆屯河的個別交易的事實,但是股票去市場化和去社會化的局面已經形成,操盤主力和QFII只是拿著一堆他們想以任何的價格標價並且自己以自己作為對手買賣的股票而已。股票只有龐大的帳面價值,主力的股票高價套現行為無法實現,而德隆系歸還各種借來的錢卻要真金白銀;2004年4月15日,在經過了三個月的漫漫陰跌後,德隆的三駕馬車終於集體跳水。即使是自我跳水拼命跌價拍賣,再也找不到什麼買盤!操盤主力和QFII所有投入資本,得到了自我毀滅性結局。資本因為市場而存在的,依賴於市場本身,脫離了市場的資本,脫離了市場的群體行為過程,資本就不成其為資本。在資本市場,狼食資本可以利用資本集中的優勢操縱市場價格,或者強行改變價格的短期波動方向,這一切的能否成功,取決於市場是否存在,是否能夠找到足夠的交易對手。市場消失之時,也是資本毀滅之日。  

德隆三駕馬車的例子,同時也是最有條件將證券估值變成股票價格或者變動的股票價格恒定在某個證券合理"估值"的例子。德隆有他們自己的研究班子,有他們自己對股票價格的估算,也有在市場按照自己的意志定價的強大能力,想要個什麼價格,通過自買自賣立即可以實現。無論如何,德隆的估值或者估價如果因為資本的意志而存在,或者,證券合理價格客觀存在,股價應該收斂于某一個水準或者區域。但是我們自始至終沒有發現股價收斂,股價更沒有停頓于某一水準。  

作為題材的"巴菲特"  

討論價值投資就不能不提及的是巴菲特,但是我們仍然關心的是迄今為止金融市場最令人矚目的神話的背後。巴菲特的公司內在價值或許存於它自己的內心,或許是基於某種歷史研究和歷史經驗的判斷,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巴菲特對股票的個人看法!他的成功與卓越,或許有他的天賦緣由、對人性的理解和對既有的市場過程的一次又一次洞察及本質的把握。無論如何,他的個人看法和估價,必須接受以群體行為為內容的社會化市場過程的檢驗,這種檢驗過程,就是他及時佔據了很好的價格位置,價格也如他所願地波動。如果他採取行動,而預想中的市場過程沒有能夠發生,他的結局也會和普通投資者一樣!將他冠以股神的稱號,一方面是因為他的市場成功和獲得了巨額財富,另一方面也具有濃厚的金錢拜物教的色彩!他堅持以"合理的價格"買入股票,這是他的精明之處,也就是在對他有利的市場過程的早期及時參與。如果他是個孤立的市場參與者,尋求股票的永不賣出,只要價格成長過程沒有結束,他的個人帳面財富還是會令人陶醉地增長;如果發生了相反的市場過程,帳面價值下降也是不可避免。   

因為巴菲特神奇的光環和他的參與,市場的博弈過程會發生一些變化。對於狼食資本而言,不能不考慮的是:操縱這個市場到高位,相應的買方市場形成,這個買方市場能夠容納自己和巴菲特先生的可能賣出嗎?巴菲特先生的"內在價值"是多少,除了巴菲特自己沒人知道。對於羊群資本而言,巴菲特"內在價值"未知,誰都有可能成為巴菲特的接棒人,這就意味著即使巴菲特有市場號召力,能否引發多大規模的市場群體行為和價格上漲過程及價格能走多遠,不得而知。因為巴菲特呆在一個大眾參與的市場,順應了市場過程,才有了巴菲特的神話。如果市場大眾逐步認識到了自己在金融市場和巴菲特的互為交易對手的競爭關係,認識到了巴菲特財富來源於向其他的市場參與者索取;巴菲特從隱藏在暗處的狙擊手走向公開的資本逐利人,其市場舉動被萬眾矚目,那麼相互博弈和相互對策的市場過程就不可能如巴菲特所願!巴菲特股票龐大的帳面價值是一回事,屆時能找到多少交易對手兌換成現金是另一回事。巴菲特的光環和神話如今在市場反而成為了一種題材和噱頭。這種題材和噱頭也被精明的巴菲特老先生自己用來創造一個有自己的粉絲參與的市場過程,十年來拍賣與自己共進午餐的權利,讓與自己共進午餐的權利也有了價格和價格波動;趙丹陽借和巴菲特午餐的機會放料港股"物美商業",將巴菲特作為題材也利用了一把。  

非理性和泡沫的批判  

按照社會學的理解,理性是通過論點與具有說服力的論據發現真理的過程,通過符合邏輯的推理而非依靠表像而獲得結論、意見和行動的理由。理性是基於正常的思維結果的行為。反之就是非理性。理性的意義在於對自身存在及超出自身卻與生俱來的社會使命負責。2009年2月4日,羅伯特·希勒在《非理性繁榮》一書中初步論述了市場行為在金融市場中的作用,也對市場繁榮的現象感到困惑,認為這種繁榮背後的市場大眾行為是非理性的。筆者不能苟同的原因在於;就交易的環境而言,市場大眾也接受了他們能夠接收到的所有資訊,儘管這些資訊從源頭到每一個傳播環節都可能被操縱或者加工。就市場的每一筆交易而言,每一個市場參與者都是審慎的或者經過思考的,吸收了他們接收到的資訊,並按照他們既有的思考方式加以判斷和推理,然後採取行動。如果市場參與者們都是非理性的,對交易價格不認可或者有衝突,交易本身就不會發生;有疑慮,寧願看。  

羅伯特·希勒的是否理性的標準,其實不在於理性本身,而是在傳統的價格觀念--參照和反映所謂基本面的均衡價格或者合理價格,偏離了這種價格的所有市場交易行為,都是非理性的,而與這種均衡價格或者合理價格偏離的部分或者價格差異,就是價格泡沫。我們可以就此指出三點:首先,均衡價格或者合理價格的確定,始終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幾乎每一個研究這者都有自己的結論,這種合理價格存在于研究者個人的觀念中,僅僅是個人看法,並非市場過程的結果。其次,以這種所謂的均衡價格或者合理價格作為標準,將所有其他市場形成的價格高於合理價格的部分認為不合理,指為價格泡沫,存在以個人看法或者理論剪裁現實的傾向,似乎整體的市場活動都應該向某個人或者某群人的觀念看齊。如果泡沫偶爾發生,對市場也可以說是個個案;如果泡沫反復發生,甚至幾百年來反復上演,那麼這種被指斥為泡沫的背後的東西就有必要重新認識和考量!再次,市場的價格波動,是由於資本通過投機形成的,資本的逐利本性導致了所謂"非理性"的非繁榮和蕭條;指責市場大眾的非理性和產生的價格泡沫,意味著市場大眾在泡沫過後受到的損害都是市場大眾自找的,並且因此與資本無關!在市場中,不會有任何人認為自己在做無稽之事,單個的市場參與者進行交易,參與了市場過程並構成這個過程的一部分,但是過程的結果就再也不能由他自己來掌握,而是千千萬萬人共同行動的產物。人類的心理和行為,千百年來都是這樣運行著,有他們自己的運行法則。  

結語:資本的"錢生錢"的秘密  

價格本身是社會觀念和價值的外在表現,從個人看法走向社會觀念,是一個個人看法反復交流和人們相互影響和共同行動的過程。就市場過程的每一個價格而言,都是交易形成的,具有偶然性;但是交易完成,都以交易的雙方對這個價格認可作為前提,這個價格就是現實存在的。同時這個價格是和一個市場群體行為過程相聯繫的,存在於這種社會機制之中,在這種社會機制中的每一個價格,都是合理的,具有價值基礎。在金融市場,在資本主義時代,價格波動,是投機的結果,是資本掠奪的產物,資本掠奪過程和價格形成過程是同一的,既形成價格,同時又完成了財富的分配和資本的增值。卡爾·馬克思揭示了剩餘價值的秘密,但是剩餘價值的實現,依賴於市場價格;在卡爾·馬克思觀念中,價格是既定的,從而對價格構成的各個部分進行解析。列寧則分析了資本走向壟斷和價格操縱;在我們這裡,價格形成是一個社會化過程,存在於市場之中,而不是存在於個人觀念之中。勞動創造財富,市場形成價值,資本獲取利潤;資本獲取利潤的過程同時也是價格形成的過程。這是資本掠奪的秘密,即錢生錢的秘密!西方經濟學從來也不敢去發現這個秘密,西方資本一直是按照這個秘密中的規則和訣竅行事。  

資本的增值欲望永無止境,資本的增值過程依賴於市場過程,並通過市場過程實現,這一方面表現在資本不遺餘力地鞏固自己在市場中的統治地位,強化資本積累和集中,向思想、文化、政治、科學等社會領域滲透和有效控制,推動社會經濟的資本化,另一方面表現為竭力擴大投機,將石油、有色金屬、糧食和房地產等大宗商品等越來越多的市場金融化。在所有金融性市場甚至商品市場利用投機加劇價格波動,市場價格波幅越來越大,推動所謂的"通貨膨脹";同時,引入杠杆化市場交易,加劇掠奪中小資本的烈度。加速資本掠奪和財富轉移和集中,擴大貧富兩極分化。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