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7日

夜店業新軍開門迎客


來源:華爾街日報/Cathy Yan
日期:2011/01/17 07:59

Kee俱樂部的東家克利斯蒂安‧隆伯格(Christian Rhomberg)說﹐香港的夜生活本來是由外國人推動的﹐不過﹐年輕一代的中國人正在創辦自己的酒吧和餐館。如今﹐香港的夜店業主已經比以前多了。說到年輕一代中國業主的時候﹐他舉的例子是米其林一星餐廳“廚魔”(Bo Innovation)的梁經綸(Alvin Leung)。

迅速復蘇的香港經濟也推動了夜店業的發展——它增強了新晉玩家打進這個行業的信心。蘭桂坊娛樂公司(Lan Kwai Fong Entertainments)主席盛智文(Allan Zeman)說﹐如今﹐業界湧現了一群非常能幹的年輕業主。市場向好﹐夜生活也會活躍起來﹐這就是香港的美妙之處。

成立五年的Press Room餐飲集團由三個出身香港頂級富豪家庭、受過西式教育的小夥子打理﹐追求的是一種與眾不同的風格。這種風格更像是一曲獻給過去的頌歌﹐而不是一份關於未來的浮華憧憬。這個集團擁有位於上環的Press Room啤酒館、位於時代廣場(Times Square)的SML餐廳、散佈港島各處的Classified連鎖餐館以及坐落在灣仔(Wanchai)一幢歷史建築當中的Pawn餐吧。

中環(Central)的一些酒吧為金碧輝煌的香港夜生活帶來了一點喜人的改變﹐例子之一便是地方逼仄的Sense 99。這個波希米亞式酒吧佔據著威靈頓街(Wellington Street)一幢殖民時代建築的二樓和三樓﹐實行的是一種門戶開放的政策﹐現場演奏舞臺上有即興的搖滾爵士音樂會﹐飲料便宜﹐整個兒的氣氛也很寬鬆——酒吧的客人似乎可以公開地在室內吸煙。

不過﹐像Sense 99這樣氛圍輕鬆的飲酒場所並不多見。夜生活博客“Hong Kong Hustle”的博主Nat King說﹐要我說﹐類似於地下酒吧的小店鋪可能是越來越多。不過﹐一間夜店只要開門營業﹐就必須迎合主流大眾的口味﹐因為它必須引來大批客人﹐要不然就承受不了高昂的租金。就是由於這個原因﹐小圈子的亞文化才沒法在香港蓬勃發展。

話是這麼說﹐夜生活選擇的多樣化還是對夜店業的思維定勢造成了影響。香港的夜生活長期遭到排外會員制的把持﹐對於這樣的一座城市來說﹐各家俱樂部完全可以變得稍微友善一點兒。

Dragon-I俱樂部的東家楊其龍(Gilbert Yeung)說﹐我不相信會員制。我覺得這個概念非常愚蠢﹐別人怎麼想我不知道﹐我反正是這麼看的。按我看﹐像我這麼酷的人上哪裡去都可以﹐幹嗎還要花錢去買什麼俱樂部會員身份呢?楊其龍說﹐他的Dragon-I俱樂部從來都沒實行過會員制﹐可是﹐Dragon-I俱樂部一直以門檻高著名﹐也的確建立了一個顧客名單資料庫。楊其龍對此的解釋是﹐如果我們覺得你很酷﹐就會把你收到名單裏來。

不過﹐就連楊其龍也在努力改變過去那種居高臨下的方式。他說﹐新的門戶政策應該以友善為特徵﹐即便是在表示拒絕的時候也不例外。如果我們彬彬有禮地拒絕了你﹐你將來就還會回來﹐而且會告訴你的朋友﹐我們的門戶政策有多麼寬鬆。

博主Nat King說﹐跟過去相比﹐Dragon-I和Volar之類的俱樂部的確是不那麼挑剔了。不過﹐在他看來﹐這種變化更多是基於經濟方面的理由﹐跟文化沒多少關係。他說﹐香港的夜生活結結實實地低迷過一陣子。那時候﹐各家俱樂部都在迫不及待地招攬客人﹐因此就降低了門檻。

不過﹐我們很難設想﹐排外的會員制俱樂部從此就會喪失在香港夜生活當中的主流地位﹐更何況﹐利潤豐厚的會員制不光可以帶來穩定的客戶群﹐還可以提前帶來大量的現金收入。

加州大廈(California Tower)和以前的那個蘭桂坊(Lan Kwai Fong)興許會一去不返﹐俱樂部的門檻卻不會銷聲匿跡。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