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3日

銅價、人性和交易系統

忽視"銅牛"的存在已近半年時間,其間,雖然不斷有投資者詢問我對銅市的看法,但我秉承的原則是,能夠回避者,最好笑而不答;難以婉辭者,就是"你知道這是一個牛市,但是……"一類的模棱兩可的託辭。望著LME6100美元以上,國內57000元左右的銅價,不要說銅消費企業恐慌,就是像我這樣手無持倉的人,依然不寒而慄。

一年多來,宏觀經濟基本面的情況正如一些看空銅市者所料。比如,全球經濟增長速度趨緩,銅供求緊張狀況有所改善(根據某權威機構的統計,去年銅市甚至是產大於需),美元止跌並逐步持穩,美聯儲一如既往的加息使得利率逐步抬高,等等。然而銅價的實際走勢不僅令這些看空者大跌眼鏡,而且許多看多者也說"瘋狂"。

看到6155美元的LME3月銅價格,人們除了感歎人性的瘋狂之外,沒有什麼好說的。就是當年的蘇州紅小豆也只玩到5795元,就被證監會停了。值得慶倖的是,目前雖然滬銅期價一路補漲,可是總持倉早已降了下來(以4月10日收盤計算,總持倉只有104802手),與活躍時單個合約10萬多手的持倉根本不能比,就是和以往不勝活躍的鋁比較,也有很大差距,這是投資者成熟的表現。

多空雙方面對同樣的風險,除了一些套保資金外,我還是贊成"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的古訓。市場傳出像Ospraie Management、Moore Capital、Vega Asset Managemen、Winton Capital和Red Kite Man-agement等一些對沖基金在銅市的豪賭,也開始與諸如住友事件一類的操縱案類比。期貨市場實質是"牆上蘆葦風吹兩邊倒"的市場,一味地咒罵多頭瘋狂,並拼命放空者,同樣缺乏理智。假如把銅市比作一頭瘋牛,以血肉之軀去攔截,自然傷痕累累;可是你若僥倖騎上去,也保不准什麼時候會被摔下去,或者和你一同跳下懸崖。其結論是,與瘋子為伍者,大多命運坎坷。上述言論已然表明觀點,銅市已經瘋狂,切莫妄談預測或盲目介入。當然,這並不表示筆者就看空銅市。

事實上,自2001年年底,大多數分析師就一直看好銅市,銅價上漲緣于成本推動,漲勢不言頂,就是2004年的那波宏觀調控也沒有讓多數人改變看法,牛市的基礎並未改變。2005年年初,根據新的情況,市場又認為精銅進入超級增長週期。但是今年以來,特別是自LME3月銅價突破4500美元以後,許多人逐漸改變了原來單邊看多的觀點,轉向銅市演繹博弈的觀望態度。對於一個純粹博弈的市場,有關基本面的分析可能會適得其反,而技術面則有比較明顯的趨勢,問題是你有沒有敢於冒死的勇氣,並具有相應的風險承受能力。

有位元鍾情於交易系統的朋友和我聊天,懊悔丟失滬銅自38000元以來的這波漲勢機會,原因是自己認為價格太高,人為決定關閉了交易系統的運行。與其相反,儘管目前銅價走勢依然強勁,但是我並不後悔。首先,我不再看多(實際是不敢再做多),但也沒有建議做空,因而沒有賠錢。其次,對於做多的人來說,我似乎喪失了一個很好的賺錢機會,因此別人有理由認為我的看法過於保守,或者就是錯誤的。對此,我也沒有必要做過多的辯解。對於自己沒有認識到,當然也就沒有能力把握的所謂"機會",不同的人有不同理解。換句話說,對於4500美元之上的那波大漲勢,並不是一個真正的機會。再譬如,打開K線圖,我們發現歷史上大的波峰、波谷都是機會。可是,我們又有多少人真正地認識到,並把握住了呢?

絕大多數系統愛好者都有一個致命的弱點:臨時改變服從系統信號的慣例,自作聰敏地改為人為操作。實證分析表明,大多數不太蹩腳的交易系統,如果能夠堅持的話,通常最終都會盈利。這個道理許多人都明白,可為什麼就是堅持不下去,是人性的弱點在作怪嗎?

事實上,能夠長期堅持使用交易系統的人確實難以找到。上文提到的那位仁兄,擔心價高而放棄交易系統的運作真的沒有道理嗎?翻開歷史上LME各種被操縱的金屬價格,你真的不擔心哪一天銅價突然暴跌?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怎麼辦?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我們在第一時間跑出來,是會招致損失,但這些可以通過交易系統的以往盈利加以消化。換句話說,長期進行下去的概率統計結果告訴我們,系統依然會盈利,問題是指望一個帳戶忍受一筆巨額虧損而等待屬於自己的"平均盈利"是不現實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帳戶的資金量也是有限的,賺了錢就提走,賠了錢則迅速撤戶,人們只關心自己交易的那段時間帳戶的情況。從這個意義上說,每一個帳戶都不能設想為永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