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5日

經濟學人:新興市場 恐是下個資產泡沫

來源:鉅亨網
日期:2010/10/04

網路 dotcom 與美國房市泡沫相繼破滅後,投資人遂將希望寄託在所謂的「新興市場」之上。經濟成長亮眼、人口結構年輕有活力的新興股市,儼然是富有潛力的未來投資。

高盛證券便預測,新興股市的總市值,將在 2030 年前由 14 兆美元暴增至 80 兆美元,占全球比重從 31% 升至 55%。即便允許新股發行,換算後每年績效也高達 9.3%,相較已開發市場僅預估為 4%。

但從歷史角度看,投資人理應對這種「顯而易見」的投資選擇持疑──在有相同爭論的 1990 年代初葉,新興股市在 1991-2000 年間的總報酬率僅 38%,已開發國家卻有 171%。

經濟成長對股市的助益,也有待確認。倫敦商學院 (London Business School) 教授 Elroy Dimson、Paul Marsh 與 Mike Staunton 檢視自 1900 年以來 17 國股市的資料庫發現,單一國家的人均 GDP 成長,與投資人報酬之間「實際上並無相關」。

要解釋這種反直覺結果,有兩個解答。第一,股市並非經濟表現的「完美複製體」。許多公司都並未掛牌,上市企業可能較為成熟、或成長緩慢,或某一產業占較重的權值。像 1990 年的華爾街,就是由鐵路股主導。

第二,經濟表現宛若股市──經過強勁成長後,會導致「高估」,繼之而來的報酬,就難免令人失望。

《經濟學人》指出,有景氣循環趨向的新興市場,可能正形成泡沫。按照金融歷史學家 Charles Kindleberger 的看法,泡沫化通常會先發生「初始位移」(initial displacement),衍生快速的信貸增生,而後進入繁榮期 (Euphoria)。

這回「初始位移」可能是 2007-2008 年的金融海嘯。許多已開發國家為扶持經濟而大砍利率,卻沒有效帶動銀行放款,反而鼓勵投資人買進高收益資產 (新興股市便為其一)。

根據研究機構 EPFR Global 統計,今年新興股市基金已流入 450 億美元的資金;透過匯率管制來「內化」美國貨幣政策的已開發國家,因利率偏低,亦激勵了信貸活動。

低利資金推升資產價格後,繁榮 (Euphoria) 將隨之而來──在許多亞洲房市場已經發生。由於已開發市場展望「平淡」,投資人或許沒有選擇,只能繼續隨波逐流…

沒有留言: